4
肆、評量方式
一、口語評量:課堂中教師依照教學內容進行提問,並依據學生回答與上台分享的表現作為口頭
評量之依據。
二、實作評量:教師依據學生課堂中參與實作的表現與態度進行評量。
三、紙筆評量:教師依據學生習寫學習單、課堂作業的表現進行評量。
伍、教學活動
1-I-1 探索並分享對自己及相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2-I-5 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
的習慣。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3-I-3 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4-I-1 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I-3 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5-I-3 理解與欣賞美的多元形式與異同。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6-I-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2 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用各種方法理解他人所表達的意見。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1a-I-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2a-I-1 發覺影響健康的生活態度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