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大驚奇: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

pdf
1.67 MB
20 頁
Administrato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水果大驚奇
目次
壹、課程理念.......................................................2
貳、課程架構.......................................................2
參、教學方法.......................................................3
肆、評量方式.......................................................3
伍、教學活動.......................................................3
、教學成果......................................................13
柒、教學省思.......................................................19
水果沙拉學習單………………………………………………………………… 20
2
壹、課程理念
一、十二年國教課程三大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希望學生於學習
歷程中,與同學夥伴分享、討論,分工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二、配合本學期學校校本課程中,一年級的和興歡樂谷計畫中認識「各種水果」活動,也結
合生活課程、國語領域、健康飲食,從學生認識生活中的水果來展開學習,養成均衡飲食的
概念,讓孩子透過認識水果,引發孩子們對食物的興趣,勇於嘗試吃各種水果,進而展現好
奇與探究的學習態度,且把感恩惜福的情懷內化於心中
貳、課程架構
水果大驚奇
認識
水果
水果
猜謎
水果
賓果
品嘗
大會
食果子
:
3
參、教學方法
一、不只教知識,也教技能與情意
透過認識品嘗果的程,導學知道水果知識並藉享傳感謝
情。
二、不只教結果,也重視學習的歷程。
藉由動手、觀的過,學認識種水名稱分辦種水特徵
三、要在校中習,能夠實於情境
利用校認水果的機回家享用種水不挑
肆、評量方式
一、口語評量:課堂中教師依照教學內容進行提問,並依據學生回答與上台分享的表現作為
口頭評量之依據。
二、實作評量:教師依據學生課堂中參與實作的表現與態度進行評量。
三、紙筆評量:教師依據學生習寫學習單、課堂作業的表現進行評量。
伍、教學活動
領域/科目
校本課程
實施年級
一年級
主題名稱
水果大驚奇
主題內容
勾選
可複選
█農事教育、□人類與糧食生態永續、□產銷履歷
□綠色生產與消費、□碳足跡、□食品安全
█健康飲食、□午餐禮儀、█感恩惜物、□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設計依據
核心
素養
總綱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領綱
E-A2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A3 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
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E-B1 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
尊重他人想法。
學習
學習表現
1-I-1 探索並分享對自己及相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4
重點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2-I-5 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
做的習慣。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3-I-3 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4-I-1 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I-3 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5-I-3 理解與欣賞美的多元形式與異同。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6-I-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2 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用各種方法理解他人所表達的意見。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1a-I-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2a-I-1 發覺影響健康的生活態度與行為。
學習內容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E1 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E3 善用五官的知,培養眼、耳感、鼻、舌、觸覺及心靈對環境感受的能力。
所融入之
單元
給松鼠的卡片吃果子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國語領域、閩南語、健康與體育
教材來源
繪本自編網路教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 、觸控電視、學習單
5
教學單元活動設計 1
單元名稱
認識水果
時間
40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3-I-3 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4-I-1 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I-3 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5-I-3 理解與欣賞美的多元形式與異同。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2 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用各種方法理解他人所表達的意見。
1a-I-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學習
內容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學習目標
1.認識各種水果名稱。
2.知道各種水果的特色。
3.能畫出或寫出自己愛吃的水果樣子或名稱。
領綱核心素養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核心素養呼應
說明
1.學生利用影片觀賞學習歸納整理要點引導達成A2系統考與決問
2.在活動進行中學生能與同伴分享討論合作完成學習單呼應C2際關
」。
議題融入
說明
健康飲食
第一節: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備註
【引起動機】
活動一:繪本導讀
1. 繪本導讀「我的水果寶寶」
https://reurl.cc/bVq2xy
2.認識水果生長的環境,是長在地上,還是樹上,及水果的特徵
【時間】
10
【評量重點】
口頭評量
6
口頭發表
【發展活動】
1.認識生活中的各種水果
<水果>的故事中有哪些水草莓香蕉 橘子楊桃
西瓜柿子葡萄,等識了?
2.透過水果簡報,讓學生生活常見果的及特
3.討論自己最愛的水果什麼?
【時間】
20
【評量重點】
口頭評量
口頭發表
【綜合活動】
畫下自己最愛吃的九種水果
【時間】
10
【評量重點】
A4 紙畫圖
教學提醒
學生不會畫九宮格直接請學生把 A4 紙,折 3折之後變直條再折三折打開
就有 9格,再畫畫
參考資料
我的水果寶寶 https://reurl.cc/bVq2xy
附錄
教學單元活動設計 2
單元名稱
水果猜謎
時間
40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3-I-3 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4-I-3 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2 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用各種方法理解他人所表達的意見。
1a-I-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2a-I-1 發覺影響健康的生活態度與行為。
學習
內容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7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學習目標
1.認識各種水果名稱。
2.知道各種水果的特色。
3.能說出自己愛吃的水果的感覺
領綱核心素養
1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核心素養呼應
說明
1.學生利用影片觀賞學習歸納整理要點引導達成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2.在活動進行中,學生能與同伴分享、討論、完成學習單,呼應「C2際關
」。
議題融入
說明
食農教育
第二節: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備註
【引起動機】
活動二:猜猜我是誰?
1.老師先形容一種水果的特徵:
老師:身上有綠色條紋,生長在地上,果肉是紅色或黃色,請問是哪一種水
?
學生:西瓜、哈密瓜.....
2.老師拿出百寶箱裡面有四種水果?請各組輪流派人出來摸一摸猜猜百寶
箱裡的水果有哪些?
【時間】
5
【評量重點】
口頭評量
口頭發表
【發展活動】
1.各組依序派人出來摸一摸百寶箱裡四個角落的水果,回去寫下摸到的感覺
第一個摸到百寶箱裡: 長長的,彎彎的
第二個摸到百寶箱裡: 圓圓的,皮是滑滑的,中間凹進去
第三個摸到百寶箱裡:圓圓的,有點扁扁的
第四個摸到百寶箱裡:橢圓形,摸到黏黏的
各組寫出答案並發表:
1.香蕉 2. 蘋果 3.橘子 4.芒果(李子)(番茄)
2.老師公布答案
1.香蕉 2. 蘋果 3.橘子 4.芒果
【時間】
25
【評量重點】
口頭評量
口頭發表
【綜合活動】
1.請說一說你吃過這些水果的感覺
(1).香蕉吃起來軟軟的
(2).蘋果吃起來脆脆甜甜的
(3).橘子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4).芒果吃起來甜甜的,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籽
2.天天 5蔬果才健康,每天至少要吃 3份蔬菜,2份水果。
【時間】
10
【評量重點】
口頭評量
口頭發表
8
1份蔬菜相當於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1份水果相當於一個拳頭大小。
3.有做到每天吃 5蔬果的請舉手?
教學提醒
老師事先在百寶箱前後寫上 1234,請學生依序來摸,他要負責猜的水果
參考資料
附錄
教學單元活動設計 3
單元名稱
水果賓果遊戲
時間
40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3-I-3 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4-I-3 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2 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用各種方法理解他人所表達的意見。
2a-I-1 發覺影響健康的生活態度與行為。
學習
內容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學習目標
1.認識各種水果名稱。
2.知道各種水果的特色。
3.能說出或畫出自己愛吃的水果
領綱核心素養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核心素養呼應
說明
1.學生學習歸納整理要點,引導達成「A2系統思考解決題」
2.在活動進行中,學生能與同伴分享、討論,呼應「C2」。
議題融入
說明
食農教育
第三節: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備註
9
【引起動機】
活動三:賓果遊戲
複習之前認識的水果有什麼: 草莓香蕉 橘子楊桃西瓜柿子、
葡萄、百香、火龍果、、鳳、李、小....
【時間】
5
【評量重點】
口頭發表
【發展活動】
1.拿出之前畫好的九格水果圖
2.老師點名,依序說出自己愛吃的水果(也可以是你畫下來的水果),老師
依序寫在黑板上,請把黑板上有的在你的九宮格也有的圈起來。
3.看誰先連成一條線,最棒贏家是全部圈滿。
【時間】
25
【評量重點】
口頭發表
在水果九宮格上
劃記
【綜合活動】
1.說一說你愛吃的水果是不是同學也愛吃?
2.黑板上的水果你是不是都吃過?
3.你現在最想吃什麼水果?
【時間】
10
【評量重點】
口頭發表
教學提醒
輪到自己說喜歡的水果時,可以說自己九宮格上還沒圈到的水果
參考資料
附錄
教學單元活動設計 4
單元名稱
品嘗大會
時間
80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I-1 探索並分享對自己及相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3-I-3 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6-I-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10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學習
內容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學習目標
1.說出自己準備的水果名稱。
2.能說出吃到的水果的感覺。
3.能說出感謝農夫種出水果的辛勞。
領綱核心素養
E-A3 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
、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核心素養呼應
說明
1.學生利用分享學習歸納整理要點,引導達成「A2系統思考與決問題」。
2.在活動進行中,學生能與同伴分享、討論、合作完成水果沙拉,呼應「C2
」。
議題融入
說明
感恩惜福
第四~五節: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備註
【引起動機】
活動四:水果沙拉
1.說一說你們那一組各帶了什麼水果來?
2.你覺得會好吃嗎?
【時間】
5
【評量重點】
口頭發表
【發展活動】
1.各組依序拿出你帶的水果,放到老師準備的盤子上。
2.你覺得應該怎麼擺,有沒有帶要加的蜂蜜或優格。
3.每組拿好自己的水果沙拉成品,到操場野餐享用。
【時間】
60
【評量重點】
水果沙拉成品
【綜合活動】
1.分享吃水果拉沙的感覺
2.完成學習單
【時間】
15
【評量重點】
口頭分享
學習單
教學提醒
因為是一年級請他們要帶來的水果,請家長事先洗好切好再帶來
11
參考資料
附錄
教學單元活動設計 5
單元名稱
食果子(閩南語)
時間
40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I-1 探索並分享對自己及相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3-I-3 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6-I-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學習
內容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學習目標
1.讀出各種水果的閩南語名稱。
2.能用閩南語說出自己愛吃的水果
領綱核心素養
E-A3 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
、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核心素養呼應
說明
1.學生利用影片觀賞學習歸納整理要點引導達成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2.在活動進行中,學生能與同伴分享、討論、合作完成問答,呼應「C2際關
」。
議題融入
說明
食農教育
第六節: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請自行增列)
備註
【引起動機】
活動五:食果子(閩南語)
【時間】
10
12
先介紹各種水果的閩南語名稱
【評量重點】
口頭發表
【發展活動】
1.老師唸食果子課文學生跟著唸,一起唱
2.請學生分組(2 個人一組)一組一組上台念
【時間】
25
【評量重點】
口頭評量
口頭發表
【綜合活動】
請學生用閩南語說說自己最愛吃的水果
【時間】
5
【評量重點】
口頭發表
教學提醒
有些較不常說的水果名,老師要反覆說好幾次學生才會記得
參考資料
康軒一下閩南語課本
附錄
13
陸、教學成果(勿出現學校、作者之文字、圖像或是照片)
一、教學過程(含照片)
活動一:
繪本導讀-我的水果寶寶
繪本導讀-我的水果寶寶
:芒果
14
活動二:水果猜謎
1
我猜 1
公布答案
15
活動三:水果賓果
?
?
1條線了
2條線了
16
活動四:
合影
17
活動五:食果(閩南語)
我會跟著念課文
兩個
18
二、學生作品(學習單或其他)
水果九宮
水果賓果
水果賓果
習單
19
柒、教學省思(教學者反思)
特徵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吃水果很正常,但學生可能因為沒看過,或沒吃過的水果就
不敢嘗試,
西
設計本課程時透過繪本故事「我的水果寶寶」, 認識水果特徵及水果生長環境
在樹上或地上,增加孩子對水果的知識。再來透過介紹各種水果,讓孩子了解天天五蔬
果的重要,進而喜歡上每種水果。
20
組別:第( ) 姓名: ( )
我的水果沙拉
材料:
1.
2.
3.
4.
自己做的水果沙拉,吃起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