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交通與閩南語學習:青紅燈單元教學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145.5 KB
頁數
15
上傳者
920111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3-03-29,离现在 12 20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一○二學年度學期內湖明湖 國民小學 年級 閩南語8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四年級團隊

  1. 程架構圖:










閩語第八冊



  1. 課程理念:

  1.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習方法為主線,整體發展為主旨,透過詞語、句型、課文、音標、囡仔歌的練習;培養聽、說、讀、寫、作、音標系統應用等閩南語基本能力,採遊戲教學與學生高參與之互動教學方式,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臻至語言應用的最大效益。

  2. 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升閩語活絡應用之目的。

  3.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時代精神。

  4. 以單元組織方式進行。

  5. 特別重視學科體系的規畫、統整,和與其他領域橫向課程的設計、整合。

  6. 循環反覆,循序漸進,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教材不只呈現了單元群組式的系統性學習,也顧及了日常生活及未來發展的實用性、時代性的進步要求。


  1.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中年級不但要持續聽、說的能力,更要循序帶入簡單的音標與文字之運用,同時要學習探討課文中的知識和情境感受,並能正確分辨語音和語義,充分應用閩南語表情達意和溝通意見。


  1. 課程目標:

1.能夠說出各種交通設施和交通工具載客停靠站的說法。

2.能了解交通安全和交通設施的重要性。

3.能夠說出常見鳥類及水中生物的說法。

4.能夠說出常見日常傷害的說法。

5.能認識並分辨鼻音韻尾的不同。





五、教學策略建議:

「聽說讀寫」及「拼寫音標」是閩語課的重要環節,主要是藉由課文的語法、音義、思想、觀念、知識和寫作技巧,達學習目的。其重點在於音義語法的深究,亦即學習課文「語句」和「詞語」的音義。

其內涵包含:熟讀課文內容、掌握主題重點、了解詞句音義、延伸學習相關詞語。

其目的在於:豐富知識的內涵,強化了解閩南語的音義,培養高度學習的興趣,訓練思維以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學習方法:包含認讀、會話、造句……等方法。


六、參考資料:

      1. 實用臺語詞彙 編:王華南 臺原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

      2. 臺灣閩南語辭典 編:國編館 五南書局 民國九十年

      3. 臺灣方言之旅編:洪惟仁 前衛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

      4. 聲韻論叢閩南語傳統呼音法在鄉土語言教學上的運用 文:姚榮松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六年

      5. 生活臺語文:鄭良偉、趙順文等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民國八十年

      6. 臺灣哲諺典 文:洪惟仁臺語文摘出版社 民國八十二年

      7. 臺灣閩南語語音教材 文:董忠司文建會 民國八十五年

      8. 臺灣囡仔歌一百首 編:黃勁蓮臺灣文摘出版社 民國八十五年








七、 課程計畫:

起訖週次

起訖日期

單元名稱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2/10

2/14

現代的交通

青紅燈

1-2-3 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

1-2-5 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

1-2-6 能聽出閩南語語句中感情、色彩與各種語氣。

1-2-10 能在聽辨閩南語文中,深入了解自我的一般生活與別人所談論的生活。

1-2-19 能自行聽辨並思考他人與自己所說語詞的內涵與微意。

2-2-4 能運用閩南語文深入了解自我的一般生活,並且能順暢地與別人談論自我的生活。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23 養成運用閩南語關懷別人,由感情出發,以親和口吻主動問候他人習慣。

2-2-30 能主動向家人、親友、師生學習閩南語的生活口語詞彙與文章用語。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4-2-2 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了解其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1.學會課文朗讀。

2.學會課文歌唱。

3.了解課文內容與語詞意義及本課字詞的方音差。

4.聽懂並會說各種常見交通設施的閩南語說法。

5.能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1.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紅燈停,綠燈行」的遊戲,遊戲結束後可探討設置交通設施的目的。

2.藉由擬人化的紅綠燈娃娃,讓學生了解交通設施的功用,並進而能注意交通安全。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念誦本課語詞。

4.教師再與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交通設施還有哪些?他們的功用各是什麼?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討論發表

4.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

1-2-1 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

2-2-1 能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2/17

2/21

現代的交通

青紅燈

1-2-3 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

1-2-5 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

1-2-6 能聽出閩南語語句中感情、色彩與各種語氣。

1-2-10 能在聽辨閩南語文中,深入了解自我的一般生活與別人所談論的生活。

1-2-19 能自行聽辨並思考他人與自己所說語詞的內涵與微意。

2-2-4 能運用閩南語文深入了解自我的一般生活,並且能順暢地與別人談論自我的生活。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23 養成運用閩南語關懷別人,由感情出發,以親和口吻主動問候他人習慣。

2-2-30 能主動向家人、親友、師生學習閩南語的生活口語詞彙與文章用語。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4-2-2 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了解其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1.學會句型「小等才…」的用法。

2.學會「聽看覓‧講看覓」的短句和對話練習。

3.學會本課的詞語練習與運用。

4.初步了解本課字詞的文白音。

1.透過「語詞遊樂園」延伸學習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交通設施的名稱。

2.教師分析句型:「小等才…」。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聽看覓‧講看覓」的短句和對話練習。

4.教師配合練習頁面,並指導學生仔細聽教學媒體內容,並依照正確路線走。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紙筆測驗

【環境教育】

2-2-1 能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4-2-1 能歸納思考不同區域性環境問題的原因與研判可能的解決方式。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2/24

2/28

現代的交通

音標真趣味一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3-2-2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紀錄口語。

3-2-5 能運用標音符號系統初步認識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3-2-6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來使用標音符號系統。

1.指導學生認識並學習鼻音韻尾「aman」音標的發音。

2.能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出有「aman」的音標例詞。

1.教師利用課本「音標真趣味」頁面,指導學生練習音標。

2.教師可先讓學生熟念「aman」。

3.待學生熟念音標,再領念課本例詞,讓學生感受例詞和音標的關係。

4.教師再將音標搭配語詞有節奏的領念,可加深學生的記憶。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口語評量

2.紙筆測驗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3/03

3/07

現代的交通

交通真利便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2-2-4 能運用閩南語文深入了解自我的一般生活,並且能順暢地與別人談論自我的生活。

2-2-12 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

2-2-30 能主動向家人、親友、師生學習閩南語的生活口語詞彙與文章用語。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4-2-2 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了解其意。

4-2-8 能理解閱讀過程中所得到之資訊。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1.學會課文朗讀及歌唱。

2.了解課文內容與語詞意義及本課字詞的方音差。

3.能聽懂並說出常見交通工具的載客停靠站設施。

4.能了解現代交通工具,並學會各種載客停靠站的說法。

1.教師帶領全班觀看課本情境圖,由此導入本課主題。

2.由課文延伸學習各類常見交通工具的載客停靠站設施。

3.教師可為學生解說,本課是描述經由各種交通工具的轉乘站,所織成的便利交通網,可讓我們能享有便利的交通。並.能延伸探討交通設施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討論發表

4.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2-2-1 能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資訊教育】

1-2-1 了解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之應用。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3/10

3/14

現代的交通

交通真利便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2-2-4 能運用閩南語文深入了解自我的一般生活,並且能順暢地與別人談論自我的生活。

2-2-12 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

2-2-30 能主動向家人、親友、師生學習閩南語的生活口語詞彙與文章用語。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4-2-2 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了解其意。

4-2-8 能理解閱讀過程中所得到之資訊。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1.學會句型「有人…有人…」的用法。

2.學會「聽看覓‧講看覓」的短句和對話練習。

3.學會本課的詞語練習與運用。

4.初步了解本課字詞的文白音。

1.透過「語詞遊樂園」延伸學習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交通轉乘場所的名稱。

2.教師分析句型:「有人…有人…」。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聽看覓‧講看覓」的短句和對話練習。

4.教師配合練習頁面,並指導學生仔細聽教學媒體內容,並寫上正確順序。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紙筆測驗

4.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2-2-1 能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資訊教育】

1-2-1 了解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之應用。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3/17

3/21

現代的交通

音標真趣味二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3-2-2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紀錄口語。

3-2-5 能運用標音符號系統初步認識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3-2-6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來使用標音符號系統。

1.指導學生認識並學習鼻音韻尾「ang」音標的發音。

2.能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出有「ang」的音標例詞。

1.教師利用課本「音標真趣味」頁面,指導學生練習音標。

2.教師可先讓學生熟念「ang」。

3.待學生熟念音標,再領念課本例詞,讓學生感受例詞和音標的關係。

4.教師再將音標搭配語詞有節奏的領念,可加深學生的記憶。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

1.口語評量

2.紙筆測驗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3/24

3/28

現代的交通

第一、二課複習

1-2-2 加強閩南語特殊音變和訛讀的聽辨能力。

1-2-3 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2-2-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1.複習第一、二課課文,並熟讀課文內容。

2.複習第一、二課詞語解釋,使學生了解閩南語詞語的使用時機。

3.複習句型,並練習依此句型造句。

1.教師根據第一、二課的課文內容,依序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複習上一節的課程內容。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第一、二課的課文。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第一、二課「語詞遊樂園」的詞語。

4.教師配合第一、二課句型,為學生做句型練習。

5.教師配合第一、二課「練習」,並複習學習單內容。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3.紙筆測驗

【環境教育】

2-2-1 能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3/31

4/04

動物的世界

長尾山娘

1-2-4 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6 能聽出閩南語語句中感情、色彩與各種語氣。

2-2-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12 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

2-2-1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2-2-16 運用閩南語進行表達心靈感受與價值判斷。

4-2-2 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了解其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4-2-13 能從閱讀中了解閩南語之美。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1.學會課文朗讀及歌唱。

2.了解課文內容與詞語意義及本課某些字詞的方音差。

3.聽懂並會說常見各種鳥類的閩南語說法。

1.教師可讓學生先發表所知的鳥類有哪些。

2.教師帶領全班觀看課本情境圖,由此導入本課主題,藉課文中長尾山娘的描述,引導學生認識美麗的臺灣藍鵲。

3.利用課本「語詞遊樂園」頁面,並配合教學媒體,讓學生做語詞練習。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討論發表

【人權教育】

1-2-1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4/07

4/11

動物的世界

長尾山娘

1-2-4 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6 能聽出閩南語語句中感情、色彩與各種語氣。

2-2-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12 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

2-2-1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2-2-16 運用閩南語進行表達心靈感受與價值判斷。

4-2-2 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了解其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4-2-13 能從閱讀中了解閩南語之美。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1.學會句型「一…閣一…」的用法。

2.學會「聽看覓‧講看覓」的短句和對話練習。

3.學會本課的詞語練習與運用。

4.初步了解本課某些字詞的文白音。

1.透過「語詞遊樂園」延伸學習各種鳥類的名稱。

2.教師分析句型:「一…閣一…」。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聽看覓‧講看覓」的短句和對話練習。

4.教師配合練習頁面,並指導學生仔細聽教學媒體內容,完成作答。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紙筆測驗

4.遊戲評量

【人權教育】

1-2-1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4/14

4/18

動物的世界

音標真趣味三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3-2-2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紀錄口語。

3-2-5 能運用標音符號系統初步認識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3-2-6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來使用標音符號系統。


【第一次評量週】

1.指導學生認識並學習鼻音韻尾「imin」音標的發音。

2.能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出有「imin」的音標例詞。

1.教師利用課本「音標真趣味」頁面,指導學生練習音標。

2.教師可先讓學生熟念「imin」。

3.待學生熟念音標,再領念課本例詞,讓學生感受例詞和音標的關係。

4.教師再將音標搭配語詞有節奏的領念,可加深學生的記憶。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口語評量

2.紙筆測驗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十一

4/21

4/25

動物的世界

海洋世界

1-2-4 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6 能聽出閩南語語句中感情、色彩與各種語氣。

1-2-11 能熟練的聽辨閩南語口頭表達中的內心感受、理智成分、想像能力,並且進而欣賞。

2-2-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2-2-7 能自行蒐集並且選擇閩南語口頭語言教材。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1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2-2-16 運用閩南語進行表達心靈感受與價值判斷。

2-2-24 養成尊重運用閩南語從事團體談論的態度。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4-2-2 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了解其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4-2-13 能從閱讀中了解閩南語之美。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1.學會課文朗讀及歌唱。

2.了解課文內容與語詞意義及本課字詞的方音差。

3.能了解海洋生物的習性,並學會各種常見海洋生物的名稱。

1.教師問學生有沒有去過海洋生物博物館,請去過的學生發表他的所見所聞。並帶領全班觀看課本情境圖,由此導入本課主題。

2.教師為學生解說,本課是描述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文章。透過海洋生物活動的描寫,教導各種海洋生物的特色。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念誦本課語詞。

4.由課文延伸學習各類常見海洋生物的說法。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討論發表

4.遊戲評量

【人權教育】

1-2-1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二

4/28

5/02

動物的世界

海洋世界

1-2-4 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6 能聽出閩南語語句中感情、色彩與各種語氣。

1-2-11 能熟練的聽辨閩南語口頭表達中的內心感受、理智成分、想像能力,並且進而欣賞。

2-2-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2-2-7 能自行蒐集並且選擇閩南語口頭語言教材。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1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2-2-16 運用閩南語進行表達心靈感受與價值判斷。

2-2-24 養成尊重運用閩南語從事團體談論的態度。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4-2-2 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了解其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4-2-13 能從閱讀中了解閩南語之美。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1.學會句型「上…是…」的用法。

2.學會「聽看覓‧講看覓」的短句和對話練習。

3.學會本課的詞語練習與運用。

4.初步了解本課字詞的文白音。

1.透過「語詞遊樂園」延伸學習海洋生物的名稱及其閩南語說法。

2.教師分析句型:「上…是…」。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聽看覓‧講看覓」的短句和對話練習。

4.透過「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辨能力,將謎底的海洋生物貼紙,依照其相對位置貼上。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紙筆測驗

【人權教育】

1-2-1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三

5/05

5/09

動物的世界

音標真趣味四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3-2-2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紀錄口語。

3-2-5 能運用標音符號系統初步認識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3-2-6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來使用標音符號系統。

1.指導學生認識並學習鼻音韻尾「ing」音標的發音。

2.能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出有「ing」的音標例詞。

1.教師利用課本「音標真趣味」頁面,指導學生練習音標。

2.教師可先讓學生熟念「ing」。

3.待學生熟念音標,再領念課本例詞,讓學生感受例詞和音標的關係。

4.教師再將音標搭配語詞有節奏的領念,可加深學生的記憶。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口語評量

2.紙筆測驗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十四

5/12

5/16

動物的世界

第三、四課複習

1-2-2 加強閩南語特殊音變和訛讀的聽辨能力。

1-2-3 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2-2-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1.複習第三、四課課文,並熟讀課文內容。

2.複習第三、四課詞語解釋,使學生了解閩南語詞語的使用時機。

3.複習句型,並練習依此句型造句。

1.教師根據第三、四課的課文內容,依序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複習上一節的課程內容。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第三、四課的課文。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第三、四課「語詞遊樂園」的詞語。

4.教師配合第三、四課「句型」,為學生做句型練習。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3.紙筆測驗

【人權教育】

1-2-1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五

5/19

5/23

注意毋通著傷

著傷

1-2-4 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8 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4-2-2 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了解其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1.學會課文朗讀及歌唱。

2.了解課文內容與語詞意義及本課字詞的方音差。

3.能了解日常傷害的種類,並學會各種常見日常傷害的說法。

1.教師問學生是否知道為什麼規定不可以在教室內、走廊上跑來跑去、跳上跳下?鼓勵學生盡量用閩南語發言,並探討這些行為,有可能造成哪些危險。

2.教師帶領全班觀看課本情境圖,讓學生欣賞並觀察情境圖,再請學生發表圖中有哪些人物及景物,由此導入本課主題。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討論發表

4.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六

5/26

5/30

注意毋通著傷

著傷

1-2-4 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8 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4-2-2 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了解其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1.能學會課文朗誦,並能以身體語言做課文情境表演。

2.認識語詞遊樂園裡的意外傷害種類與說法。

3.能以本課指定句型「煞…」造句並活用於生活中。

4.學會對話練習模擬,並能做角色扮演。

1.透過「語詞遊樂園」延伸學習日常傷害的名稱及其閩南語說法。

2.教師分析句型:「煞…」。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聽看覓‧講看覓」的短句和對話練習。

4.透過「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辨能力,將正確答案在空格裡打勾。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紙筆測驗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七

6/02

6/06

動物的世界

音標真趣味五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3-2-2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紀錄口語。

3-2-5 能運用標音符號系統初步認識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3-2-6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來使用標音符號系統。

1.指導學生認識並學習鼻音韻尾「unuanong」音標的發音。

2.能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出有「unuanong」的音標例詞。

1.教師利用課本「音標真趣味」頁面,指導學生練習音標。

2.教師可先讓學生熟念「unuanong」。

3.待學生熟念音標,再領念課本例詞,讓學生感受例詞和音標的關係。

4.教師再將音標搭配語詞有節奏的領念,可加深學生的記憶。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口語評量

2.紙筆測驗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十八

6/09

6/13

動物的世界

第五課複習

1-2-2 加強閩南語特殊音變和訛讀的聽辨能力。

1-2-3 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2-2-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4-2-5 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1.教師為學生複習各課課文。

2.教師為學生複習各課課文的詞語解釋。

1.教師配合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跟念各課課文。

2.教師以問答方式,從各課課文挑幾個詞語,請學生說出詞語的解釋。

1

1.掛圖

2.圖卡

3.教學媒體

1.口語評量

2.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九

6/16

6/20

囡仔歌

白翎鷥

2-2-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2-2-1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5-2-7 能以口述講出自己身邊或鄉土有關的人、事、物的故事。


【第二次評量週】

1.藉由囡仔歌,練習本冊鳥類語詞。

2.了解傳統農村社會的自然環境。

3.能了解白鷺鷥的外觀與習性。


1.教師先進行記憶力大考驗活動,問學生我們在本冊次的哪一課有學到過「鳥禽類」這個主題。課文內容是什麼,介紹過哪些鳥類。

2.教師先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聽過一遍囡仔歌「白翎鷥」,再教學生歡唱歌曲。

1

1.掛圖

2.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討論發表

4.表演評量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二十

6/23

6/27

唐詩

江雪

2-2-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2-2-1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5-2-7 能以口述講出自己身邊或鄉土有關的人、事、物的故事。


【休業式】

1.藉由念誦唐詩了解文白音的異同。

2.能體會唐詩吟誦之美。

1.教師問學生有沒有釣過魚?和誰一起去釣?在哪裡釣?怎麼釣?請有釣魚經驗的學生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感受。

2.教師揭示唐詩「江雪」的掛圖,請學生先用華語念過一遍。教師說明唐詩亦可以閩南語來念誦,只是古詩的念誦與一般口語的發音有所差異,稱之為「文讀音」。

3.教師逐句解說詩文內容並解釋新詞,讓學生更了解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4.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全班學生齊唱唐詩「江雪」,教師亦可鼓勵學生自創動作帶入詩詞吟唱,最後選出最佳表演吟唱組,教師給予鼓勵。

1

1.掛圖

2.教學媒體

1.實作評量

2.口語評量

3.討論發表

4.表演評量


一、暸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15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