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過日子:小草的生命力與閩南語學習之旅

格式
doc
大小
98.5 KB
頁數
16
上傳者
tpser1a6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3-01-17,离现在 12 28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101學年度第2學期五年級語文領域閩南語言課程教學計畫

  1. 編寫者:年級團隊

  2. 課程目標:

(一)能運用閩南語以生活語言與家人、朋友交談溝通。
(二)能培養學生樂於與同學朋友互相鼓勵的情操。
(三)能省思自己學習進步的情形。
(四)熟習閩南語之音標、能正確讀出語詞及句子。
(五)能運用閩南語說出職業名稱,並知道其意義。
(六)能運用閩南語說出各國節慶名稱。
(七)能運用閩南語描述其他族群文化特徵並能尊重欣賞其他族群之文化。
(八)能運用生活對話說出喜歡做的文化活動。
(九)能熟練並增加閩南語字彙。

  1. 教材內容(來源):翰林版第十冊

  2. 教學計畫:

起訖週次

起訖日期

主題

單元名稱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第一週

2/18~2/22

第一單元歡喜過日子

第一課草仔

1-3-8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1.能正確讀出本課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且能了解文意。
2.
能學會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

活動一:小草在哪裡?
1.
教師展示小草的圖片或影片,並帶學生到校園尋找小草的蹤跡,引導學童學習小草求生意志堅定的生命力。
2.
揭示教學掛圖並共同討論,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領讀課文並且解釋大意及語意。
3.
教師解釋語詞與領讀。
活動二:朗讀課文
1.
教師範讀、領讀(要注意節奏的控制)。
2.
美讀及朗讀,本文可採用輪讀的方式朗讀,而產生有層次的趣味感。
活動三:賞析及美讀
1.
本課是嘆詠小草的詩歌,朗讀時應以堅定、讚嘆之語氣表情及感佩的心情來閱讀。
2.
第一、二段開頭,宜以輕快的語調來讀;「日若曝……頭嘛毋願。」這句應當是堅定、不服輸的語氣;「春若來……身軀就青青青。」這句可用開心、喜悅的語氣;「青青青,歡歡喜喜過日子。」這句,可將聲調提高、聲音拉長,做一個溫馨結尾。
活動四:複習
1.
領念課文,學生跟著複述。
2.
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學掛圖
2.
教學CD
3.
小草的圖片或影片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人權教育】1-3-1表達個人的基本權利,並了解人權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二週

2/25~3/1

第一單元歡喜過日子

第一課草仔

2-3-2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1.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2.
能學習頭部動作的說法。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學生跟著複述,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錢筒仔(一)
1.
揭示本課語詞圖卡並指導認讀。
2.
引導學生試著說出這些居住地類型的異同,教師再從旁補充或修正。
活動三:語詞的錢筒仔(二)
1.
教師將語詞圖卡揭示在黑板上,請全班學生練習。
2.
教師解釋語詞,並讓學生練習這些語詞及動作的搭配。
3.
透過語詞運用到句子中,讓學生熟練這些語詞用法。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語詞,學生跟著複述。
2.
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1

1.語詞圖卡
2.
教學CD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人權教育】1-3-1表達個人的基本權利,並了解人權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第三週

3/4~3/8

第一單元歡喜過日子

第一課草仔

2-3-2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1.能熟悉本課「若……就……」、「……嘛毋願……」的句型。
2.
能運用學習過的國語、閩南語詞組進行對譯。
3.
能學會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語詞,學生跟著複述,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綴老師念(一)
1.
教師示範「……若……就……」句型與解說,並請學生做句型練習。
2.
練習時要提醒學生前後詞組搭配要合理化、合乎語法,也要合乎邏輯。
活動三:綴老師念(二)
1.
教師先領讀例句,練習句型。
2.
請學生思考「動詞+名詞」的複合詞,再轉變成句型練習。
3.
除課本例子,還可請學生思考還可以造出哪些句子。
4.
提醒學生前後選擇的語詞,即「名詞」與「動詞」間要有緊密的相關性,必須合乎邏輯。
活動四:溫故知新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語詞、句型教學的內容,學生跟著複述,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五:語文天地
1.
揭示俗諺掛圖領讀,並做聽、說練習。
2.
說明俗諺之意義與國語、閩南語對應,讓學生了解語意,並學會運用國語相近說法做對應。
3.
鼓勵學生將學得的俗諺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1

1.語詞圖卡
2.
教學CD
3.
句型條
4.
俗諺掛圖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人權教育】1-3-1表達個人的基本權利,並了解人權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四週

3/11~3/15

第一單元歡喜過日子

第一課草仔

1-3-4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1.認識並學習閩南語聲調的本調和變調。
2.
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3.
能學習頭部動作的說法。
4.
能學會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

活動一:練喙舌
1.
說明本調、變調,以及變調原則。
2.
逐一範念內容,並依次進行教學。
3.
領念教學內容,速度宜慢且口齒清晰。
4.
指導學生從多次念讀中熟悉聲音的連結,而領會閩南語的變調原則,並做練習。
活動二:學習單
1.
帶領學生了解頭部動作的說法及用法。
2.
聆聽教學CD,找出所說的人物動作及位置。
3.
請學生口頭發表,說出學習單的人物及位置。
活動三:試看覓
1.
教師領念,學生跟讀。
2.
說明俗諺語意及內涵,請學生試著造句,將俗諺語融入日常生活中。
3.
請學生回家說給家人聽,與家人一同體會老祖宗的智慧。
活動四:複習
1.
重點式複習。
2.
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學CD
2.
教學掛圖
3.
課本附件二貼紙
4.
俗諺掛圖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拼音練習
學習單

【人權教育】1-3-1表達個人的基本權利,並了解人權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五週

3/18~3/22

第一單元歡喜過日子

第二課好日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3
能聽辨他人意見的重點、異同及言外之意。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了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1.能正確讀出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了解文意。
2.
能學習基本生命禮俗的說法。
3.
能了解境由心生,與其被動的等待吉日不如主動創造吉日。

活動一:啥物是好日?
1.
展示農民曆、日曆或線上農民曆,並簡單說明其內容,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時候,人們會參考農民曆所提供的訊息。
2.
揭示教學掛圖共同討論,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並領讀課文、解釋大意及語意。
3.
領讀語詞並解釋說明。
活動二:朗讀課文
1.
範讀、領讀(要注意節奏的控制)。
2.
美讀及朗讀,本文可採用分組輪讀的方式,並配合部分個人讀誦方式進行。
活動三:賞析及美讀
1.
本文有三個主軸,進行朗讀時可分三組進行,舅舅與阿姨的部分可採全班朗讀,「我毋知影啥物是好日」一句採個人讀誦,阿媽和阿母的回答,採角色扮演方式進行朗讀。
2.
請學生發表,課文中的人物所期待的好日有什麼不同的意涵。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領念課文,學生跟著複述。
2.
教師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學掛圖
2.
教學CD
3.
農民曆或日曆。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發表

【家政教育】4-3-2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家政教育】4-3-4探索家庭生活問題,探討如何避免其對個人的不良影響。
【家政教育】4-3-5參與家庭活動、家庭共學,增進家人感情。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六週

3/25~3/29

第一單元歡喜過日子

第二課好日

1-3-7能運用科技與資訊媒材增進聽辨能力。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了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1.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2.
能學習基本生命禮俗的說法。
3.
能學習重疊語詞AABB型式的疊字詞。
4.
能運用學習過的語詞做口語練習。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學生跟著複述,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錢筒仔(一)
1.
揭示語詞圖卡並指導認讀。
2.
教師解釋語詞,並引導學生試著說出參加過哪些重要活動的相關儀式,教師再從旁補充。
活動三:語詞的錢筒仔(二)
1.
揭示「AABB」型語詞圖卡,請全班學生練習並解釋語詞。
2.
說明語詞可分為「反意並列複合詞」及「同意並列複合詞」,並解釋「AABB」基本構詞法。
3.
教師可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重複語詞「AABB」的相關字詞。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語詞,學生跟著複述。
2.
教師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1

1.語詞圖卡
2.
教學CD
3.
相關圖片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發表

【家政教育】4-3-2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家政教育】4-3-4探索家庭生活問題,探討如何避免其對個人的不良影響。
【家政教育】4-3-5參與家庭活動、家庭共學,增進家人感情。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第七週

4/1~4/5

第一單元歡喜過日子

第二課好日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1.能熟悉本課「(啥物人)欲(按怎)通(按怎)」及「(啥物人)毋知影(啥物)是(啥物)」的句型。
2.
能運用學習過的語詞做口語練習。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語詞,學生跟著複述,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綴老師念(一)
1.
教師示範例句,並分析句型的型態。
2.
請學生另造詞組,並進行討論。
3.
請學生做句型練習,並引導學生學習因果句,提醒學生練習句型時,前後的詞組要合理合乎邏輯。
活動三:綴老師念(二)
1.
教師領讀例句,練習句型。
2.
鼓勵學生利用學過的語詞練習本句型。
3.
教師解釋上述語詞的意思。
活動四:語文天地
1.
教師說明活動內容,並帶領學生念讀。
2.
複習學過的語詞,並可將回答句延長或語詞替換,以增加學生練習的機會。
活動五:複習
1.
教師領念「綴老師念」與「語文天地」的內容,學生跟著複述。
2.
鼓勵學生提問,並適時進行補救或延伸教學。

1

1.句型條
2.
語詞圖卡
3.
教學掛圖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發表

【家政教育】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
【家政教育】4-3-2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家政教育】4-3-4探索家庭生活問題,探討如何避免其對個人的不良影響。
【家政教育】4-3-5參與家庭活動、家庭共學,增進家人感情。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八週

4/8~4/12

第一單元歡喜過日子

第二課好日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3
能聽辨他人意見的重點、異同及言外之意。
1-3-7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媒材增進聽辨能力。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了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1.能認識並熟悉閩南語第二調及第五調的本調和變調,學習其變調的規律。
2.
能運用學習過的語詞做口語練習。

活動一:複習聲調
1.
複習第二、第五調聲調。
活動二:變調練習
1.
逐一範念內容,並依次進行教學。
2.
說明變調原則及領念教學內容(速度宜慢且口齒清晰)。
3.
指導學生從多次念讀中熟悉聲音的連結,而領會閩南語的變調原則,並做練習以熟悉變調。
活動三:學習單
1.
教師領念本課語詞,並指導學生聆聽教學CD,參考課本圖意,寫出正確意思。
2.
公布答案,請學生自行對照,並解釋說明。
活動四:試看覓
1.
播放教學CD讓學生跟讀。
2.
教師說明大意、相關傳統習俗,與「四句聯」的意涵。
活動五:複習
1.
教師重點式複習本課所學。
2.
教師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單元活動>
活動一:朗讀詩歌
1.
揭示教學掛圖讓學生發表,再說明內容並解釋新詞。
2.
教師領念課文,學生跟念,朗讀時亦可設計相關動作,以增加學習趣味。
活動二:咱做伙來唱歌
1.
播放教學CD練習演唱,並可設計律動。
2.
教師可採全班一起演唱律動,也可分組表演。

1

1.教學CD
2.
教學掛圖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拼音練習
發表
學習單

【家政教育】4-3-2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家政教育】4-3-4探索家庭生活問題,探討如何避免其對個人的不良影響。
【家政教育】4-3-5參與家庭活動、家庭共學,增進家人感情。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九週

4/15~4/19

第二單元分享

第三課玉蘭花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5-3-2
能運用閩南語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並表達對他人的關懷。
5-3-3
能運用標音符號提升閩南語寫作能力。

1.能正確讀出本課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且能了解文意。
2.
能體會分享的樂趣,且樂於分享。

活動一:我喜歡發表
1.
教師拿出玉蘭花,引導學生發表。
2.
揭示教學掛圖共同討論,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
活動二:朗讀課文
1.
教師範讀、領讀(注意節奏的控制)。
2.
美讀及朗讀,指導學生控制語氣,念讀時要配合語意。
3.
教師適時指導學生的發音。
活動三:課文新詞練習
1.
教師解釋課文新詞,並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再從旁補充或修正,亦可藉圖片、實物、實際操作或造句等方式增進學生對語詞的了解。
2.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四:唱唱跳跳
1.
播放教學CD讓學生聆聽。
2.
指導學生演唱歌曲並配合律動。
3.
亦可鼓勵學生自編動作,或與同學共同創作,或由學生即興表演。
4.
鼓勵學生上臺大聲演唱課文,或邊唱邊表演。
活動五: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學生跟著複述。
2.
教師鼓勵學生提問並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學掛圖
2.
教學CD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肢體律動

【家政教育】3-3-3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型活動。
【家政教育】4-3-2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十週

4/22~4/26

第二單元分享

第三課玉蘭花

2-3-5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1.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2.
能運用閩南語說出花的名稱,並會正確使用。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學生跟著複述,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錢筒仔(一)
1.
教師揭示語詞圖卡領讀,並將花的名稱和國語做對照,藉由語詞圖卡、圖片、照片或影片,指導學生學習。
2.
教師可參考本課教學補充資料,用閩南語介紹其他花的名稱。
3.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三:語詞的錢筒仔(二)
1.
教師揭示語詞圖卡領讀,並藉由實際操作指導學生學習「半+動詞++動詞」的語詞。
2.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語詞,學生跟著複述。
2.
教師鼓勵學生提問,並進行補救教學。

1

1語詞圖卡
2.
教學CD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家政教育】3-3-3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型活動。
【家政教育】4-3-2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第十一週

4/29~5/3

第二單元分享

第三課玉蘭花

2-3-6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5-3-2
能運用閩南語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並表達對他人的關懷。
5-3-3
能運用標音符號提升閩南語寫作能力。

1.能運用閩南語說出花的名稱,並會正確使用。
2.
能正確使用「半+動詞++動詞」構詞形式的語詞。
3.
能正確分辨「花」的語意。
4.
能熟悉本課長句縮短的句型。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語詞,學生跟著複述,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綴老師念
1.
教師揭示句型條並領念。
2.
說明句型,並舉一些例句讓學生了解。
3.
指導學生做長句縮短的練習,再請學生用已學過的語詞,或就生活經驗仿照本句型練習造句。
4.
鼓勵學生將學得的句子應用於日常生活。
活動三:語文天地
1.
教師指導學生了解「花」的各種語意與用法,並可藉由生活實例或對話來指導學生,再指導學生應用練習。
活動四:複習
1.
重點式複習。
2.
鼓勵學生提問,並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1

1.句型條
2.
教學CD
3.
教學掛圖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家政教育】3-3-3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型活動。
【家政教育】4-3-2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十二週

5/6~5/10

第二單元分享

第三課玉蘭花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3-3-2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寫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5-3-2
能運用閩南語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並表達對他人的關懷。
5-3-3
能運用標音符號提升閩南語寫作能力。

1.認識閩南語聲調第一、第七和第三調的本調和變調,學習其變調的規律。
2.
能理解、應用本課的俗諺。
3.
能體會分享的樂趣,且樂於分享。

活動一:複習聲調
1.
複習第一、七、三調這三個平聲調及聲調標寫方式。
活動二:變調練習
1.
教師逐一範念內容,並依次進行教學。
2.
說明變調原則及領念教學內容(速度宜慢且口齒清晰)。
3.
指導學生從多次念讀中熟悉聲音的連結,而領會閩南語的變調原則,並做練習以熟悉變調。
活動三:學習單
1.
教師帶領學生念讀學習單的語詞。
2.
鼓勵學生進行學習單的作答,叮嚀學生要看清楚題目,仔細辨識是聲母、韻母、韻尾還是聲調的差別。
3.
公布答案並說明,或請學生指出兩個選項中差異之處。
活動四:點心擔
1.
教師揭示俗諺掛圖領讀,並講解俗諺的意義,讓學生體會前人的智慧。
2.
師生共同討論:在什麼情形下,可以應用本課所學的俗諺。
3.
可視學習情形,指導學生背誦,以增進閩南語寫作能力。

1

1.教學掛圖
2.
教學CD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拼音練習
學習單

【家政教育】3-3-3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型活動。
【家政教育】4-3-2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十三週

5/13~5/17

第二單元分享

第四課竭仔哥和梅仔姐

1-3-3能聽辨他人意見的重點、異同及言外之意。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能正確讀出本課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且能了解文意。

活動一:我喜歡發表
1.
教師揭示教學掛圖,引導學生發表曾做過哪些與他人分享的事,進而導入本課主題。
活動二:朗讀課文
1.
教師範讀、領讀,口述課文內容,讓學生了解課文大意。
2.
朗讀:將全班分成兩組,以對話的方式朗讀課文,並指導學生依照語意控制語氣。
活動三:課文新詞練習
1.
教師解釋課文新詞,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再從旁補充或做修正。
2.
可藉教學掛圖增進學生對本課學習語詞的了解,並藉由反覆練習讓學生達到精熟。
3.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於日常生活中,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四:角色扮演
1.
引導學生依據課文的情節表演短劇,可採自願發表或兩兩一組來發表。
2.
鼓勵學生上臺示範課文念讀或表演課文劇情。
活動五:複習
1.
領念課文,或可指定學生領念課文,學生跟著複述。
2.
教師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學掛圖
2.
教學CD

表演評量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發表

【生涯發展教育】1-3-1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生涯發展教育】3-3-1學習如何尋找並運用職業世界的資料。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第十四週

5/20~5/24

第二單元分享

第四課竭仔哥和梅仔姐

1-3-5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1.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2.
能運用本課學習的語詞及句型,透過生活對話的練習實際活用。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學生跟著複述,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錢筒仔
1.
教師揭示語詞圖卡,指導學生觀察並試著解釋詞義,再從旁補充或修正,最後認讀語詞。
2.
教師根據詞語圖卡念讀,請學生上臺指出正確圖卡,並一邊用閩南語說出詞語。
活動三:語詞對對碰
1.
將全班學生分兩組,每一組派一位學生上臺。
2.
教師隨機抽一張教具語詞圖卡,並依圖卡內容,對照臺上兩位學生的身材,比較誰符合圖卡上的意思,符合者勝出。
活動四:綴老師念(一)
1.
教師帶領學生念讀課本的句子,並利用教師備課用書上的例句做示範,請學生仿作此二個句型。

1

1.語詞圖卡
2.
教學CD
3.
句型條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發表

【生涯發展教育】1-3-1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生涯發展教育】3-3-1學習如何尋找並運用職業世界的資料。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第十五週

5/27~5/31

第二單元分享

第四課竭仔哥和梅仔姐

1-3-3能聽辨他人意見的重點、異同及言外之意。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1.能熟悉本課「你嘛……一下!」及「……啦!」的句型,並將兩個句型組合在一起。
2.
能運用本課學習的語詞及句型,透過生活對話的練習實際活用。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複習「綴教師念(一)」學過的句型,學生跟著複述。
活動二:綴老師念(二)
1.
句型三是以建構式的方式,將句型一及句型二組合成一段具有因果關係的句子。
2.
引導學生運用舊經驗,用建構式的方式造樣造句。
3.
教師可將學生分組,讓小組討論出一個答案,再請各組派一位代表上臺發表。
活動三: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語詞與句型教學的內容,學生跟著複述。
2.
鼓勵學生提問,並視狀況進行補救教學。
活動四:溫故知新
1.
教師領念課文、語詞、句型教學的內容,學生跟著複述。
2.
教師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五:語文天地
1.
教師指導學生以實際對話了解「語文天地」生活對話的語意與用法。
2.
設計情境,讓學生練習語句。

1

1.句型條
2.
語詞圖卡
3.
教學掛圖

表演評量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拼音練習
發表
學習單

【生涯發展教育】1-3-1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生涯發展教育】3-3-1學習如何尋找並運用職業世界的資料。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第十六週

6/3~6/7

第二單元分享

第四課竭仔哥和梅仔姐

1-3-3能聽辨他人意見的重點、異同及言外之意。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3-3-2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寫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5-3-3
能運用標音符號提升閩南語寫作能力。

1.能運用本課學習的語詞及句型,透過生活對話的練習實際活用。
2.
認識並熟悉閩南語入聲調第四和第八調的本調和變調,學習其變調的規律。
3.
能正確完成本課學習單的內容。
4.
能運用「點心擔」中的歇後語,進而體會閩南語的語言藝術。

活動一:複習聲調
1.
複習第四、八調,及聲調標寫方式,並請特別說明入聲調。
活動二:練習變調
1.
逐一範念內容,並依次進行教學。
2.
說明變調原則及領念教學內容(速度宜慢且口齒清晰)。
3.
指導學生從多次念讀中熟悉聲音的連結,而領會閩南語的變調原則,並做練習以熟悉變調。
4.
針對入聲韻韻尾是ptk的單字,引導學生同時練習第四調及第八調的變調語音。
活動三:學習單
1.
先帶領學生念讀課文,再請學生聆聽CD內容,將聽到的字寫在空格中。
2.
解釋各題答案,以提升學生對語文的理解能力。
活動四:點心擔
1.
教師說明活動方式後領念,學生複誦。
2.
教師解釋歇後語的意思。
活動五:複習
1.
重點式複習。
2.
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學CD
2.
教學掛圖
3.
俗諺掛圖

表演評量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發表
學習單

【生涯發展教育】1-3-1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生涯發展教育】3-3-1學習如何尋找並運用職業世界的資料。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十七週

6/10~6/14

第三單元多元文化

第五課三碗豬跤

1-3-2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4
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7
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2-3-8
能用口頭方式進行閩南語和國語之間的翻譯。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了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5-3-2
能運用閩南語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並表達對他人的關懷。

1.能正確讀出本課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且能了解文意。
2.
能運用母語和大家打招呼、寒暄。
3.
能了解、欣賞多元文化,且學習相互尊重。

活動一:我喜歡發表
1.
教師逐一引導學生發表。
2.
教師揭示教學掛圖,共同討論內容,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
活動二:朗讀課文
1.
教師範讀、領讀(要注意節奏的控制),口述課文內容,讓學生了解課文大意。
2.
美讀及朗讀,並指導學生控制語氣及配合語意。
活動三:角色扮演
1.
角色分派後,用角色扮演方式進行朗讀,並可加上動作,以增進對課文的理解或加深印象。
2.
教師適時指導學生能正確的讀出課文,並藉由本活動讓學生能更理解文意。
活動四:課文新詞練習
1.
教師解釋課文新詞,並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再從旁補充或做修正。
2.
教師解釋「三碗豬跤」是取泰國話「你好」的諧音。
3.
教師可歸類出閩南語和國語是同字、同義的語詞,讓學生能在短時間內理解這些語詞。
4.
教師可藉由圖片、實物、實際操作與造句等方式,增進學生對語詞的了解。
5.
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五: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學生跟著複述。
2.
教師鼓勵學生提問並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學掛圖
2.
教學CD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角色扮演
念唱練習
發表

【生涯發展教育】2-2-1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八週

6/17~6/21

第三單元多元文化

第五課三碗豬跤

2-3-7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2-3-8
能用口頭方式進行閩南語和國語之間的翻譯。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了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1.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2.
能運用閩南語說出其他國家的國名與其特色食物。
3.
能了解、欣賞多元文化,且學習相互尊重。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學生跟著複述,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錢筒仔(一)
1.
教師揭示語詞圖卡並領讀。
2.
講解國家名稱是閩南語和國語同字同義。
3.
可利用國旗、著名景點、傳統服裝、特殊風俗民情、飲食特色等,指導學生學習其他國家名稱的說法。
4.
教師可以請新移民、臺灣各語族的學生做分享,或邀請家長到校做分享、交流。
5.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三:語詞的錢筒仔(二)
1.
教師揭示語詞圖卡並領讀,再講解本活動的食物名稱是閩南語和國語同字、同義。
2.
可以利用圖片、照片、影片或美食書籍、實物等,指導學生學習食物名稱的閩南語說法,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加深印象。
3.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語詞,學生跟著複述。
2.
教師鼓勵學生提問,並進行補救教學。

1

1語詞圖卡
2.
教學CD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發表

【生涯發展教育】2-2-1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第十九週

6/24~6/28

第三單元多元文化

第五課三碗豬跤

1-3-2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7
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2-3-8
能用口頭方式進行閩南語和國語之間的翻譯。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了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5-3-2
能運用閩南語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並表達對他人的關懷。

1.能熟悉本課「拄……就……」、「……欲去共愛……閣毋驚……的……講」的句型。
2.
能運用母語和大家打招呼、寒喧。
3.
能了解、欣賞多元文化,且學習相互尊重。
4.
認識並熟悉閩南語變調和不變調的基本原則,藉以增進與分辨閩南語音讀變調的能力。
5.
能理解、應用本課的俗諺。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語詞,學生跟著複述,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綴老師念
1.
教師揭示句型條領念,並配合教學CD,指導學生做聽、說練習。
2.
教師說明句子的語意與句型,並舉一些例句讓學生能了解,再請學生用已學過的語詞,或就生活經驗仿照本句型練習造句。
3.
鼓勵學生將學得的句子應用於日常生活。
活動三:語文天地
1.
教師可藉由生活實例或對話來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天地」,再指導學生相互學習。
2.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和其他族群相互欣賞、和諧相處。
活動四:練喙舌
1.
教師逐一範念,依次進行教學,並領念教學內容(速度宜慢且口齒清晰)。
2.
說明閩南語聲調中本調與變調的關係與原則,並指導學生從多次念讀中熟悉聲音的連結,而領會閩南語的變調原則,並做練習以熟悉變調。
活動五:變調練習
1.
請教師參閱「變調與否的原則」,提醒學生閩南語的變調語句子中切詞方式與變調間,有極重要的相關性。
2.
教師請學生念讀並分辨本調、變調。
3.
讓學生念讀「念看覓」,並試著找出哪些字要變調。
活動六:點心擔
1.
揭示俗諺掛圖領讀,再講解本課俗諺的意義,讓學生體會前人的智慧,並共同討論在什麼情形下可以應用這些俗諺。
2.
指導學生背誦,以增進閩南語寫作能力。

1

1.句型條
2.
教學掛圖
3.
教學CD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發表

【生涯發展教育】2-2-1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五、評量項目:

評量項目

表現優異

表現良好

已經做到

繼續加油

仍需努力

1.上課認真聆聽教學內容






2. 能聽辨本土語字音






3. 能說出正確的本土語語詞及句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