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真水劇場:生態探索與角色扮演

pdf
282.12 KB
4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福山研究中心戶外教學活動方案簡表
FS-SP002
福山真水劇場
活動簡介
池裡馬口魚隨苦草悠遊、腹斑蛙不時「給、給」的叫著;池面蜻蜓在
毛花上飛舞、小鷿鷉在萍蓬草間追逐;岸邊食蟹獴覓食、山羌喝水。因為水
的存在,這裡時時有精彩的劇場上演!
福山植物園的水生池畔,學生可以仔細觀賞一齣齣的真實生態劇場
再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每人扮演一種水池生物,合力表演一場屬於自己的
「真水劇場」。
時間
2小時
對象
中高年級
30 分鐘
劇場新訓
水生池畔
凝聚孩子的團體向心力,軟化身體、發揮創意,
為扮演水生池的動植物做準備。
60 分鐘
福山真正水劇場
水生池畔
水生池裡有四大類植物水生池的動物和植物有
何依存關係呢?仔細觀察水生池動植物的生態
相關性,各組討論如何飾演一場水生池生態劇。
30 分鐘
真水劇場開麥拉
水生池畔
各組示演一齣水生池生態的短劇,和同學分享。
延伸學習
回到學校可讓學生再延伸學習的建議
1. 結合自然科及網路資料學習:
可以在彈性課程時間讓學生上網查詢補充認識水生動植物或溼地的其
他相關資訊,加深加廣在福山水生池之學習。
2. 結合藝術與人文及校本課程:
可於美術課時請孩子依記憶畫出當天在福山水生池畔觀察到的景象
如果校園內有水生池可請孩子持續觀察水生池的生態定時記錄下水生
池生命的發展與改變。
方案設計者
原創:陳宜真;輔導:許家昇;修改:林麗君、呂依純、黎明儀、王相華
老師欲使用此活動單,請自行從電腦輸出。欲進入福山植物園,請先上福山
植物園申請系統申請入園。https://fushan2.tfri.gov.tw/apply.php
「福山真水劇場」戶外教學活動方
池裡馬口魚隨苦草悠遊、腹斑蛙不時「給、給」的叫著;池面蜻蜓在水毛花上飛舞、小
鷿鷉在萍蓬草間追逐;岸邊食蟹獴覓食、山羌喝水。因為水的存在,這裡時時有精彩的劇場
上演!
在福山植物園的水生池畔,學生可以仔細觀賞一齣齣的真實生態劇場,再發揮團隊合作
的力量,每人扮演一種水池生物,合力表演一場屬於自己的「真水劇場」
2小時
活動地點
福山植物園區
國小中高年級
方案設計者
林麗君、呂依純、
黎明儀、王相華
水生池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是福山植物園裡最受青睞的園地之一。活動中,讓學生
認識四大類水生植物、觀察植物與水生動物間的相關性。藉由劇場的演出,深化對水生池生
態的瞭解,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引發愛護水生池自然生態之心。
本活動配合九年一貫能力指標包括「環境教育」、「自然與生活科技」。
水生動植物圖片、四大類水生植物圖片、童軍繩、相關道具
活動資源
時間
(
)
評量方式
一、準備活動劇場新訓
運用流水學習中【喚醒熱忱】的理念
1 暖身活動:
將學生分組,每組各以一個水生池相關的動或植物命名,例
水毛花、腹斑蛙馬口魚、食蟹獴。以蘿蔔蹲的玩法
各組員熟悉自己的隊名,並培養組內默契。(因為來到福山要
請學生靜下心來,所以本活動取消)
2. 小小演員新訓:
(1)
帶領學生做身體的暖身運動讓身體柔軟的像黏土適合塑造
成各種形狀。
(2)
師說明水生四大類植物特色請學生運用身體扮演四大類植
物。
(3)
師再舉例水生池邊的動物蜻蜓青蛙小鷿鷉請學生再化
身為水生動物。
二、發展活動 福山真正水劇場
運用流水學習中【集中注意力】及【直接體驗】的理念
A.教師介紹水生池的動植物生態
1.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水生池裡四大類植物生長狀態。
2. 教師引導學生再仔細觀察水生池裡池上池邊以及水生植
物上有什麼動物在活動。
水生動植
物圖片
四大類水
生植物圖
童軍繩
水生動物
圖片
10
20
20
40
組內有默契
的合作
能運用身體
呈現出教師
舉例的水生
動植物形態
認識四大類
植物並能瞭
解動物與植
物依存的相
關性
仔細觀察水
生池正在上
演的動植物
B.學生觀賞水生池生態並發揮創意完成真水劇場
1. 學生分組定點進行水生池畔的生態觀察欣賞一齣齣的真實生
態水劇場上演。
2. 請每位學生扮演一種水池生物各組討論如何呈現一齣水池生
態樣貌的劇場(先肢體表演,再加聲音,視需要再加一點口白)
3. 教師至各組瞭解每一劇場的表演內容協助指導使其能呈現
出水池動植物依存的生態。
三、綜合活動 真水劇場開麥拉
運用流水學習中【分享啟示】的理念
1. 歡迎各組(水毛花腹斑馬口魚食蟹獴)劇場依序的表演
2. 每一劇場表演完成請其他組員給予表演者回饋各組員分享
扮演水生動植物的心得。
3. 教師綜合講評謝謝各劇場呈現豐富的水生池生態並說明水
生池對人類的貢獻,再提出台灣溼地生態面臨的困境(噴洒農
藥、溝渠水泥化、水田減少、築蓋高樓)
(本活動結束)
30
生態劇場
各組內分派
角色扮演
將水生池的
動植物生態
以劇場方式
呈現
分享並欣賞
他人演出
瞭解台灣溼
地生態的隱
1. 多引導孩子去觀察水生池動植物相互依存的生態。
2. 多鼓勵孩子用身體去呈現觀察到動植物之間的形態與相互間關係,尤其運用孩子特有的
細微觀察力及富創意的想像力。
回到學校可讓學生再延伸學習的建議
1. 結合自然科及網路資料學習:
可以在彈性課程時間,讓學生上網查詢,補充認識水生動植物或溼地的其他相關資訊,
加深加廣在福山水生池之學習。
2. 結合藝術與人文及校本課程:
可於美術課時,請孩子依記憶,畫出當天在福山水生池畔觀察到的景象。如果校園內有
水生池,可請孩子持續觀察水生池的生態,定時記錄下水生池生命的發展與改變。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