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玩邏輯!程式運算思維(第三年)

pdf
1.41 MB
11 頁
sec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教育部111學年度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期中報告大綱
稱:
這樣玩邏輯程式運算思維(第三年)
潘志煌
電子信箱
廖士雅
位:
基隆市信義國民小學
一、 計畫目的
() 研究計畫背景
1. 為因應108課綱及規劃本校學校本位特色課程,本校110學年度
由具課程專業的潘志煌校長帶領各處室主任組成課程研究小組
進行學校本位課程規劃,以及因應推動雙語國家政策成立雙語
團隊,開展學校本位特色課程共備研討。研討過程採團隊共備
課程方案與相互具體回應對話方式,透過排定每週一次共備時
間,共同針對各學年提出的學校願景、課程願景、課程目標及
學生圖像等內涵,逐步聚焦校訂課程設計的研討,並據以發展
出「國際教育」與「藝術美感」雙主軸的學校本位特色課程。
2. 教育部自108學年度起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將「科
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列為九大核心素養之一。為提升學生的科
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進而培養學生動手
實作,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同時也涵育
創造思考、批判思考、問題解決、邏輯與運算思維等高層次思
考的能力。
3. 信義國小以學校本位課程為基本架構,發展出「這樣玩邏輯!
程式運算思維」課程,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自己動手解決一
切問題。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興趣,培
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達到真正寓
教於樂的學習效果。學生嘗試運用邏輯思考能力來解決問題,
透過理解思考、學習使用,及動手實作的過程,認識與應用科
技軟體。內化將來可以運用到日常生活上的知識,進而喜愛自
然科學。讓小朋友們從樂趣出發,培養動手、創新及解決問題
的能力。
() 研究計畫目的
1. 依據本校學生來源多元之特性,充分引入社會資源,由活動中
引領學生對運算思育相關概念之興趣。
2. 學校更主動擔負起引領科學浪潮運算思維的角色,配合爭取相
關經費,以循序漸進模式,提升學生之興趣,帶出學生欣賞科
學物理與科技之美。
3. 符應學生對創客 MAKER 自造運算思維之需求,以學生自己創
造、自己設計、自己撰寫程式、自己安裝、自己成就,發展物
理科學的濃厚興趣。
4. 符應學生動手做之興趣,整合電機、機械、資訊、創造力之運
算思維綜合應用,以科學積木配合3D 建模學習與運算思維
等,指導學生了解具邏輯性的創造規劃設計成就歷程。透過排
定每週一次共備時間,共同針對各學年提出的學校願景、課程
願景、課程目標及學生圖像等內涵,逐步聚焦校訂課程設計的
研討,並據以發展出「國際教育」與「藝術美感」雙主軸的學
校本位特色課程
二、 執行單位對計畫支()情形與參與計畫人員
潘志煌
基隆市信義國小
廖士雅
基隆市信義國小
陳泰源
基隆市信義國小
許弘宜
基隆市信義國小
連智珩
基隆市信義國小
康詩佩
基隆市信義國小
戴欣怡
基隆市信義國小
方詩鈺
基隆市信義國小
蕭秀玲
基隆市信義國小
三、 研究方法及步驟
() 研究方法:
1.中年級
課程內容
單元一
1.scratch 基本介
2.邏輯操作練習
觀看什麼是 scratch,能
做什麼,下載 scratch
demo606 -
YouTube(0.58-1.36)
Blockly 遊戲
單元二
1.Scratch 介面的介
2.角色導入
3.加入背景
Scratch 程式積木介紹
(Scratch 課程系列 -
0005) - YouTube
(2.00-6.53)
單元三
1.加入對話框
2.角色移動(迴圈指令
應用)
單元四
1.切換背景
2.加入背景音效
單元五
1.動畫製作
2.配音
2.高年級 智慧積-撰寫程式教學初
單元
課程內容
單元一
1.Blockly 遊戲迷宮理解程式模組思維
單元二
2.認識 Micro:bit
2.1教師介紹 Micro:bit 與教室硬體設備
2.2 MakeCode 介面介紹
2.3學生練習將檔案存檔與匯出匯入
單元三
3.MakeCode 初體驗
3.1開啟 MakeCode,撰寫程式以顯示自己的英文名
字。
3.2將檔案燒錄至 Micro:bit 並觀察執行結果。
3.3教師示範如何設 Led 燈閃爍圖形
3.4 學生自行設計一個圖案,將檔案燒錄至
Micro:bit 並觀察執行結果。
單元四
4基本積木練習與按鈕應用
4.1基本積木練習
4.2按鈕應用
單元五
5.撰寫跑馬燈秀程式、擲骰
單元六
6.撰寫電子羅盤與計數器
▓課程依實際狀況做調整
() 研究步驟
() 資料收集與分析:從校樹了解學校及基隆的歷史、校樹生
長仰賴的土壤及空氣並引導學生收集、整理與分析資料
發學生主動學習、創造聯想力。
() 觀察:運用觀察策略,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紀錄與整理觀
察結果,增 進主動收集彙整資訊的能力。(例如.引導學生能仔
細觀察植物及各種可資辨認的特徵
() 成果發表:促使學生將學習結果透過媒體發表自己設計的
程式(中年級「拯救校樹遊戲」這是我認識的基隆」Scrach
說故事;高年級「蛻變中的基隆」Microbit 發現及解決問題」
展現出學習結果,秀出自己的能力與專長。邀請學校教師家長
及社區人士參與成果發表給予回饋與增強並引導學生省思
學習歷程,做為解決問題的基礎
() 檔案製作:引導學生將整個學習過程與成果,製成學習檔
案,並加以設計,嘗試創造個人特殊風格與才能。
() 合作學習:高年級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分組分工合作、討
論基隆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式,並共同設計 Microbit 程式呈
現,以達成團隊合作學習目標。
() 自主學習:提供自主學習情境,拋出問題,引導學生
考,達成預期目標。讓學生能深入觀察收集環境及各項活動資
料,進而培養分析、歸納、統整的能力。
() 反思與分享:經學習歷程的經驗分享活動,使學生反省與
統整課程心得,培養學生的公民素提升對家鄉的認同感
同時也提升學生帶得走的知識和正確的學習態度。
()融入校訂課程:
主題
()
統整
課程
核心
素養
學習重點
學習策略
學習任務
教學
策略
多元
評量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
2
信義
Hap
py
Tree
-E-A1
生活-E-
B3
生活-E-
C1
能藉由繪本
,探索並分
享對自己及相
關人事物的感
受與想法
藉由對樹的
成長與認識,
察覺每個人均
有其獨特性與
長處,金而欣
,喜歡自己
,
以感官和知覺
探索生活中的
人事物,覺察
事務及環境的
特性
利用實作活
,使用生活
中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
創作,喚起豐
富的想像力
對生活周遭
人事物的美有
所感動,願意
主動關心與親
透過一起工
作的過程,
受合作的重要
以繪本及
故事,增進
對生命成
長現象的
認識
親近校
,
然環境之
,
學習環境
的探索與
愛護
從遊戲
,
我與他人
關係的認
,
於實作活
動中,共同
工作並互
相協助
1-1仔細聆聽老
師的提示,尋找
信義校樹
1-2使用學習單
及老師的提示,
完成學校配置
2.仔細聆聽老
師發音及旋律,
唱出歌曲
3.實際觀察並
且與生活作連
,了解樹的構
,以及對生活
的好處
4.聆聽學長姊
說故事,及影
輔助,了解黑板
樹的特徵,以及
對學校的意義
5.仔細觀察老
師的示範,發揮
創意,製作樹
,並與同學合
,共同完成一
顆樹
1.尋找出信
校樹,並且
校園配置
2.跟著旋律
3.根據老師
處及特徵
4.仔細聆聽
,
徵與歷史
5.製作樹葉
,
1.英語句
Where is
the tree?
2.學校平
面圖
3.影片
Happy
Tree
4.繪本
The
Given
Tree
5.藝術創
作用紙
6.樹幹底
7.遊戲:
一二三
木頭人
1.口說
評量
2.學校
平面學
習單
3.美術
實作作
4.改歌
詞學習
5.觀察
紀錄表
6.學習
省思
3-
4
Ou
r
-E-A2
-E-B3
-E-C1
-E-C3
觀察走訪黑
板樹與市樹,
能使用視覺元
素與想像力,
題。
能透過聆聽
歷史故事,
現生活中的視
覺元素,並表
感。
藉由分組創
表現
-
,
空間的探
-
.
面與立體
創作.聯想
創作
實踐
-藝術蒐
1.以基隆的歷
史作為基礎,
計提問單,並且
藉由老師的引
導歸納出採訪
總結
2.利用學生對
遊戲的興趣,
計以校樹及
活為背景的
3.聆聽學長姊
說故事,及影
1.針對訪問
,
,
,並注
意訪問禮節
2.設計 scrach
遊戲並分享
3.了解黑板
土質及氣候
4.創作校樹
.市樹童詩
1.影片:
哥哥姐
姐說信
義樹的
故事
2.桌遊:
大基隆
小時光
(文化局)
3.影片
Happy
Tree
4.繪本
1.小組
提問單
評量
2.訪問
影片剪
3.訪問
內容整
理與撰
4.
質及氣
候研究
報告5.
基隆市信義國小校本課程-校訂主題統整課程架構表(信藝樹)
Tre
e
作電子繪本的
過程中,能透
過藝術表現形
,認識與探
索群己關係及
互動。
(1--4)
.
.
-
動中,工作
分工與呈
,
享禮儀
輔助,了解學校
的歷史故事
4.利用學生具
體運思的學習
特質,實際踏查
基隆生態及土
質的特性及改
5.學生將一二
階段學到的黑
板樹及信義的
歷史,分組討
,發揮創意,
使用平板與
Scrach 軟體,
製成電子書
故事
5.清楚的說
護方式
6.以樹的視
繪本
scrach
故事
誰來基
隆系列
和爸爸
的小旅
佩德羅
的項鍊
歡呼撤
離基隆
來基隆
築港
從唐山
吃到基
5.探究實
作教學
6.平板電
腦設計
電子繪
校樹及
市樹童
詩創作
評量
6.分組
評量表
7.電子
繪本作
品評量
8.觀察
紀錄表
9.學習
省思
5-
6
Wo
rld
Tre
e
-E-A1
-E-A2
-E-B3
-E-C2
能使用視覺
元素和構成要
,探索創作
歷程。
能學習多元
媒材與技法,
題。
能學習設計
思考,進行創
作。
能發現藝術
作品中的構成
要素與形式原
,並表達自
己的想法。
能反思與回
應表演和生活
的關係。
能了解藝術
展演流程,
表現尊重、協
調、溝通等能
力。
表現
-
材技法與
創作表現
類型。
-
與實作
鑑賞
-
區的文化
背景和歷
史故事
實踐
-生活設
.
.
-
.
.
.
.
童劇場
1以所學作基
,尋找台灣的
楓香及黑板樹
生長地
2.仔細聆聽並
觀察其他學校
校樹的特徵
3.利用高年級
學生對電腦
microbit 程式
設計的興趣,
合學校的歷
及學生對學
的了解,作互
動作品
4.學生親自動
手作,能越深
,研究各學校
的樹與土質及
氣候的關係
5.學生實際參
加淨灘,撿拾
枯葉,對自然物
品更珍惜,並連
結名畫,對電
micro bit
程式的興趣,
動名畫
6.將實際研究
及親身體驗的
過程,分享報
,分組自主思
考找出解決方
7.歸納台灣的
氣候及土質,
出建議樹種,
1.能夠辨認
板樹及楓香
2.聆聽說明
,認識
3.使用實境
介紹給他校
4.研究土質
長的影響
5.
樹枝,製作
,
micro bit 程式
,驅動
名畫
6.能清楚的
,
議樹種
7.提出台灣
灣樹,並發
路投票運動
8.尋找同緯
國家的樹種
9.將樹的意念,
,帶著
1.程式設
:
micro
bit
3.影片
4.探究實
作教學
5.PBL
學法
1.口說
評量
2.科技
實作-
小組設
計與科
技結合
之名畫
3.觀察
紀錄表
4.研究
報告-
台灣代
表的樹
5.學習
省思
並連結學生有
興趣的網路,
起台灣樹投票
運動
8.以研究過的
自然條件,與國
際間的國家交
9.將樹的概念
生化為希望的
精神,與交流學
生分享未來
交流,培養
四、 執行進度(請評估目前完成的百分比)
() 準備規劃期:
為規劃本校學校本位特色課程,本校自110學年度開始由具課程專業的
校長帶領各處室主任組成課程研究小組(下簡稱課研小組)進行校本特
色課程研討。排定每周一次共備研討時間,共同針對各學年提出的學校
願景及學生圖像進行研討聚焦,據以發展出以「國際教育」與「藝術美
感」雙主軸的特色課程。
本校之科學教育課程,規劃透過課程讓學生建立科學價值觀,並藉由任
務,訓練學生從探究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培養並提升學生的
小組合作的能力,學生藉著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建立與人相
處、協商的經驗與技巧。
() 研究共備期:
教學的主要對象是學生,科學教育課程研發小組充分討論學生感興趣的
主題,並且思考如何把該主題之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點,更精確性讓學生
了解,並研究讓學生藉由自己的先備知識基礎,創作思考與解決問題
() 實施調整期:
1.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透過 scratch 程式設計以及 micro:bitarduino 硬體
學習,學生發揮創造力設計軟硬體結合之遊戲或是可讓生活更便利的裝
置。
2.個別化的指導:教師於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更多的探究選擇,依照個
別需求適當個別指導。
3.發現與統整:在課程中,帶領學生從任務達成之過程中,運用創造思
考與邏輯思維發現各種不同的可能,以擴展學習。
4.反思調整:教師依據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課程的調整,以達成學習目
標與重點。
五、 預期成果
() 融合人文、科技、自然、環保與程式設計等,有助於學校資源整合。
() 透過 scratch 程式設計以及 micro:bit 硬體課程學習後,學生可發揮創造
力設計軟硬體結合之遊戲或是可讓生活更便利的裝置。
() 創客教育讓學生以具體操作取代難以理解的抽象思考,加強學生運用運
算思維解決問題,強化思考訓練及自己動手,養成由做中學的學習態
度。
六、 檢討
() 教師於資訊科技方面的增能:辦理資訊科技課程之教師增能,以利於
提高更多元的教學。隨著時代的演變,資訊科技在教材教法上越顯重
要,在科技方面增能方面刻不容緩,又適逢疫情高漲時期,線上教學、
資訊科技增能更顯重要。
() 科學教育計畫結合各項專案:科學教育專案計畫可結合學習共同體、
活化教學計畫、及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等相關專案,作為配套措施,對於
落實素養導向環境教育教學執行成效,將有很大助益。。
七、 參考資料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