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彈性課程:縱貫古今學品格——從漢字探討寬容與分享

格式
pdf
大小
538.58 KB
頁數
15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6-01,离现在 1 14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大內區二溪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第 1 學期四年級彈性學習 縱貫古今 寰宇世界-品格教育 課程計畫

(

普通班□特教班)

 

學習主題名稱 

(中系統)

 

品格教育- 

寬容善良能分享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四年級 

教學 
節數

 

本學期共( 6 )節 

彈性學習課程 

四類規範 

1.■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專題□議題) 

設計理念 

關係:認識漢字,辨別造字由來與演變,並透過影片、課程及活動覺察語文、文化和道德的關係,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本教育階段 

總綱核心素養 

或校訂素養 

E-A2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1具備「聽、說、讀、寫、作」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應用在生

活與人際溝通。

 

課程目標 

透過影片漢字字源的學習,讓學生正確使用字的意涵,覺察語文、文化和道德與生活息息相關。 

 

配合融入之領

域或議題 

有勾選的務必出現

在學習表現

 

■國語文  □英語文  □英語文融入參考指引 □本土語 
□數學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健康與體育  □生活課程  □科技  □科技融入參考指引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教育 
  □生涯規劃教育 □家庭教育 □原住民教育□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表現任務 

須說明引導基準:

學生要完成的細節

說明

 

【類型:文字或圖像表達】 

任務:完成美勞 DIY:飛龍佈雨護善良創作。 
1.熟悉【我、鬥、龍、善、葉、新、龍】文字的演變與故事內容意涵。 

2.師生口頭討論故事內容。 

3.習寫完成漢字學習單。 

4.完成美勞 DIY:飛龍佈雨護善良創作。 

課程架構脈絡圖(

單元請依據學生應習得的素養或學習目標進行區分

)(單元脈絡自行增刪) 

 

教學期程 


數 

單元與活動名稱 

學習表現 

校訂或相關領域與 

參考指引或

 

學習內容 

(校訂)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請依據其「學習表現」
之動詞具體規畫設計
相關學習活動之內容

學習評量 

 (

表現任務

)

 

自編自選教材 

或學習單 

品格教育-寬容善良能分享

(6)

藉由漢字「我、鬥、龍、善、葉、新」等字了解文字起源與中華文化,並能樂於參與美勞DIY─飛龍佈雨護善良創作

活動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議題實質內涵

 

與教學流程

 

第 1-6 週 

品格教育- 

寬容善良能分享 

國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 

充識字量。 

國 5-Ⅱ-7 

能運用預測、推論 

、提問等策略,增 

進對文本的理解。 

綜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

通方式,展現合宜 

的互動與溝通態度

和技巧。 

藝 1-Ⅱ-2 

能探索視覺元素, 

並表達自我感受與

想像。 

品 E2 

自尊尊人與自愛愛

人。 

生 E5 

探索快樂與幸福的

異同。

 

1.我、鬥、龍、善、

葉、新等漢字的相

關文化故事。 

2.我、鬥、龍、善、

葉、新等漢字的造

字由來演變。 

3.活動:美勞 DIY

飛龍佈雨護善良

創作。 

1.能聆聽並說

出我、鬥、龍、

善、葉、新內容 

2.能樂於探索

鬥、我、善、 

葉、龍的造字 

演變由來。 

3.能樂於參與

美勞 DIY:飛 

龍佈雨護善良

創作活動 

1.觀看影片,共

同討論發表我、

鬥、龍、善、葉、

新文字演變與故

事的內容。 

2.習寫漢字學習

單。 

3.美勞 DIY:飛 

龍佈雨護善良創

作。 

1.學生發表

文字演變與

討論故事的

內容。 

2.寫漢字學

習單。 

3.完成美勞

DIY:飛龍佈

雨護善良創

作。 

1.悠遊字在 DVD  

2.漢字學習單 

3.漢字教案 

◎教學期程請敘明週次起訖,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公立大內區二溪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彈性學習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點星成金課程計畫

(■普通班□特教班)

 

學習主題名稱 

(中系統)

 

月亮與地球 1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四年級 

教學節數  本學期共( 8 )節 

彈性學習課程 

四類規範 

1.■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專題□議題)  

設計理念 

關係:了解月亮和我們生活之間的關係。 

本教育階段 

總綱核心素養 

或校訂素養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1 具備「聽、說、 讀、寫、作」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應

用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課程目標 

知道月亮的傳說故事,了解日食、月食的成因,並學習到月亮盈虧變化是有週期性的。 

配合融入之領域

或議題 

有勾選的務必出現

在學習表現

 

■國語文  □英語文 

 □英語文融入參考指引

 □本土語 

□數學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健康與體育   □生活課程   □科技  

科技融入參考指引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家庭教育 □原住民教育□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表現任務 

須說明引導基準:學

生要完成的細節說

 

自己能創造出一篇月亮的故事,並能透過組裝月亮儀,了解日食、月食、月亮盈虧的成因。 

課程架構脈絡圖(

單元請依據學生應習得的素養或學習目標進行區分

)(單元脈絡自行增刪) 

 

教學期程 

數 

單元與活動名稱 

學習表現 

校訂或相關領域與 

參考指引或

 

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內容 

(

校訂)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請依據其「學習表
現」之動詞具體規
畫設計相關學習活

學習評量 

自編自選教材 

學習單 

月宮傳奇

(2)

能收集與聆聽月亮故事

我手寫月宮

(2)

運用想像力寫出一篇與
月亮的故事

奔跑吧!月亮(2)

能聆聽日食和月食的成
因並手做日月食。

月相好好玩

(2)

能了解熟悉月相變化的
成因。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動之內容與教學流

 

第 7-8 週 

月宮傳奇 

國 1-Ⅱ-1 

聆聽時能讓對方

充分表達意見。 

自 ti-Ⅱ-1 

能在指導下觀察

日常生活現象的

規律性,並運用

想像力與好奇心 

,了解及描述自

然環境的現象。 

月亮發展出的

傳說故事 

1.能聆聽故事。  
2.能針對故事內
容提出個人想法 

1.教師說月亮

的傳說故事。 

2.全班利用「 

故事箱」

,選擇

適合的情境及

角色,創造出一

篇故事並上台

分享。 

1.口頭評量:

學生能簡述月

亮傳說故事。 

2.實作評量: 

學生能說出一

則月亮創作故

事。 

1.教師自編簡

報 

2.教具「故事

箱」 

第 9-10 週 

我手寫月宮 

國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

像力等寫作基本

能力。 

自 ti-Ⅱ-1 

能在指導下觀察

日常生活現象的

規律性,並運用

想像力與好奇心 

,了解及描述自

然環境的現象。 

月亮傳說故事

的創作 

1.能寫出一篇與

月亮相關的故事 

2.能運用想像力 

,對月亮加以描

述。 

1.教師提示寫

故事時,內容要

包含背景、開

始、經過、結果。 

2.全班創作月

亮故事。 

1.口頭評量:

學生能簡單說

出月亮故事創

作的背景、開

始、經過、結

果。 

2.寫作評量:

學生能寫出一

篇完整的月亮

創作故事。 

1.教具「故事

箱」 

2.稿紙 

第 11-12 週  2 

奔跑吧!月亮 

國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
注重禮貌,並養

成說話負責的態

度。 

自 ai-Ⅱ-3 

日食和月食的

成因 

1.能聆聽日食和

月食的成因。 
2.能動手組裝月

亮儀,了解日食

和月食的成因。 

1.教師介紹日

食和月食的成
因。 

2.全班組裝月

亮儀。 

1.口頭評量:

學生能說出日
食和月食的成

因。 

2.實作評量: 

學生能組裝出

1.教師自編簡

報 
2.教具「月亮儀

DIY」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透過動手實作,

享受以成品來表
現自己構想的樂

趣。 

月亮儀,並能

呈現日食和月
食的日月關係 

。 

第 13-14 週  2 

月相好好玩 

國 2-Ⅱ-4 

樂於參加討論,

提供個人的觀點

和意見。 

自 po-Ⅱ-1 

能從日常經驗、

學習活動、自然

環境,進行觀察 

,進而能察覺問

題。 

月相盈虧是週

期性的 

1.能了解月相變

化的成因。 

2.能與小組成員

進行「月相盤」

桌遊。 

1.教師介紹月

相變化的成因 

2.全班進行「 

月相盤」桌遊 

1.口頭評量: 

學生能說出月

相變化的成因 

。 

2.態度評量:

學生能踴躍的

參與遊戲。 

1.教師自編簡

報 

2.教具「月相

盤」 

◎教學期程請敘明週次起訖,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公立大內區二溪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彈性學習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二溪真水 課程計畫 

學習主題名稱 

(中系統)

 

二溪真水—大厝頂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四年級 

教學節數 

本學期共(7)節 

彈性學習課程 

四類規範 

1.■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專題□議題) 

設計理念 

關係—體察社區中大厝頂的傳統風貌,並透過多元表徵表達水與大厝頂的關係。 

本教育階段 

總綱核心素養 

或校訂素養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素養,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課程目標 

體驗與探索大厝頂的傳統建築,了解其石坎及竹篾仔厝的外型與特色,欣賞大厝頂的傳統風貌。 

配合融入之領域

或議題 

有勾選的務必出現

在學習表現

 

■國語文  □英語文  □英語文融入參考指引 □本土語 

□數學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健康與體育   □生活課程   □科技  □

科技融入參考指引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家庭教育 □原住民教育■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表現任務 

須說明引導基準:學

生要完成的細節說

 

任務:大厝頂的祕密 

1.完成大厝頂學習單。 

2.簡述大厝頂的在地故事。 

3.對同學解說石坎及竹篾仔厝的外型與特色。 

4.完成個人的大厝頂在地故事並集結成冊。 

課程架構脈絡圖(

單元請依據學生應習得的素養或學習目標進行區分

)(單元脈絡自行增刪) 

 

教學期程 

數 

單元與活動名稱 

學習表現 

校訂或相關領域與 

參考指引或

 

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內容(

校訂)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請依據其「學習表
現」之動詞具體規
畫設計相關學習活
動之內容與教學流

學習評量 

自編自選教材 

學習單 

來去大厝頂

(4)

能了解社區大厝頂故事與在地建築特色

我寫家鄉故事

(3)

試寫出家鄉故事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第 15-18 週  4 

來去大厝頂 

社 2a-Ⅱ-1 

關注居住地方社

會事物與環境的

互動、差異與變

遷等問題。 

藝 2-Ⅱ-5 

能觀察生活物件

與藝術作品,並

珍視自己與他人

的創作。 

1.大厝頂的位

置 

2.大厝頂的在

地故事 

3.石坎的堆砌

方法與實際功

能 

4.竹篾仔厝的

傳統之美 

1.能指出大厝頂

的位置。 

2.能說出大厝頂

的在地故事。 

3.能解說石坎的

堆砌方法與實際

功能。 

4.能欣賞竹篾仔

厝的傳統之美。 

1.老師帶領學

生到大厝頂的

位置。 

2.老師與學生

分享大厝頂的

在地故事。 

3.學生觀察石

坎外型,老師解

說其堆砌方法

並討論實際功

能。 

4.學生觀察竹

篾仔厝外型,老

師解說其建築

特色。 

1.遵守戶外教

育規範。 

2.完成大厝頂

學習單。 

3.簡述大厝頂

的在地故事。 

4.對同學解說

石坎及竹篾仔

厝的外型與特

色。 

1.【二溪真水 

】課本與學習單 

第 19-21 週  3 

我寫家鄉故事 

社 2a-Ⅱ-2 

表達對居住地方

社會事物與環境

的關懷。 

國 6-Ⅱ-6 

運用改寫、縮寫 

、擴寫等技巧寫

作。 

1.大厝頂在地

故事的延伸或

改編 

1.能接寫或改寫

大厝頂在地故事 

。 

1.老師引導學

生接寫或改寫

大厝頂在地故

事。 

1.完成個人的

大厝頂在地故

事並集結成冊 

。 

 

◎教學期程請敘明週次起訖,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大內區二溪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第 2 學期四年級彈性學習 縱貫古今 寰宇世界-品格教育 課程計畫

(

普通班□特教班)

 

課程名稱 

品格教育- 

涵養品德互忍讓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四年級 

教學 
節數

 

本學期共( 6 )節 

彈性學習課程 

四類規範 

1.■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專題□議題) 

設計理念 

關係-認識漢字,辨別造字由來與演變,並透過影片、課程及活動覺察語文、文化和道德的關係,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本教育階段 

總綱核心素養 

或校訂素養 

E-A1具備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生命潛能。 

E-C1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課程目標 

透過影片漢字字源的學習,讓學生正確使用字的意涵,覺察語文、文化和道德與生活息息相關。 

配合融入之領

域或議題 

有勾選的務必出現

在學習表現

 

■國語文  □英語文  □英語文融入參考指引 □本土語 
□數學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健康與體育  □生活課程  □科技  □科技融入參考指引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教育 

  □生涯規劃教育 □家庭教育 □原住民教育□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表現任務 

須說明引導基準:

學生要完成的細節

說明

 

【類型:活動展覽策劃與舉辦】 

任務:參與古典音樂欣賞。 

1.熟悉龜、忍 1-2、虫、藥、禮文字的演變與故事內容意涵。 

2.師生口頭討論故事內容。 

3.習寫完成漢字學習單。 

4.參與古典音樂欣賞。

 

課程架構脈絡圖(

單元請依據學生應習得的素養或學習目標進行區分

)(單元脈絡自行增刪) 

 

教學期程 


數 

單元與活動名稱 

學習表現 

校訂或相關領域與 

參考指引或

 

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內容 

(校訂)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請依據其「學習表現」
之動詞具體規畫設計
相關學習活動之內容
與教學流程

 

學習評量 

 (

表現任務

)

 

自編自選教材 

或學習單 

品格教育-涵養品德互忍讓

(6)

藉由漢字「龜、忍1-2、虫、藥、禮」等字了解文字起源與中華文化。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第 1-6 週 

品格教育- 

涵養品德互忍讓 

國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
充識字量。 

國 5-Ⅱ-7 

能運用預測、推論 

、提問等策略,增

進對文本的理解。 

綜 3d-II-1 

覺察生活中環境的

問題,探討並執行

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藝 2-Ⅱ-4 

能認識與描述樂

曲創作背景,體 

會音樂與生活的

關聯 

品 E5 

家庭倫理的意涵、 

變遷與私領域民

主化的道德議題。 

生 E5 

探索快樂與幸福

的異同。 

環 E9 

對生活、社會及環
境造成衝擊。 

閱 E6 

發展向文本提問

的能力。 

1.  龜、忍 1-2、
虫、藥、禮等漢字
的相關文化故事。 

2.  龜、忍 1-2、
虫、藥、禮等漢字

的造字由來演變。 

3.活動:音樂欣

賞—樂心飛揚提

德性。 

1.能聆聽並說

出龜、忍 1-2、
虫、藥、禮內容 

2.能樂於探索

龜、忍 1-2、虫、

藥、禮的造字演

變由來。 

3.能樂於音樂

欣賞—樂心飛

揚提德性活動。 

1.觀看影片,共

同討論發表龜、
忍 1-2、虫、藥、

禮文字演變與故

事的內容。 

2.習寫漢字學習

單。 

3.音樂欣賞:樂

心飛揚提德性。 

1.學生發表

文字演變與
討論故事的

內容。 

2.寫漢字學

習單。 

1.悠遊字在 DVD  

2.漢字學習單 
3.漢字教案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教學期程請敘明週次起訖,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公立大內區二溪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第二學期四年級彈性學習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點星成金課程計畫

(■普通班□特教班)

 

學習主題名稱 

(中系統)

 

月亮與地球 2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四年級 

教學節數  本學期共(8)節 

彈性學習課程 

四類規範 

1.■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專題□議題) 

設計理念 

關係:了解月亮和我們生活之間的關係。 

本教育階段 

總綱核心素養 

或校訂素養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A3 具備擬定計畫與實作的能力,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課程目標 

了解月食、潮汐的成因,並體驗登月情況。 

配合融入之領域

或議題 

有勾選的務必出現

在學習表現

 

■國語文  □英語文 

 □英語文融入參考指引

 □本土語 

□數學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健康與體育   □生活課程   □科技  

科技融入參考指引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家庭教育 □原住民教育□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表現任務 

須說明引導基準:學

生要完成的細節說

 

利用現有工具實際測量出縮小後的月地距離,對月地距離有概念後,讓學生透過操作 VR,一窺月球上的樣子,接著完成登月

手冊,最後完成一篇登月文章。 

課程架構脈絡圖(

單元請依據學生應習得的素養或學習目標進行區分

)(單元脈絡自行增刪) 

 

教學期程 

數 

單元與活動名稱 

學習表現 

校訂或相關領域與 

參考指引或

 

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內容(

校訂)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請依據其「學習表
現」之動詞具體規
畫設計相關學習活
動之內容與教學流

學習評量 

自編自選教材 

學習單 

月亮不見了

(2)

能利用月亮與地球的距
離約是地球直徑的30
倍,量出地月距離。

月亮的吸引力(2)

透過桌遊更熟悉與了解
生活中的潮汐現象。

登月任務

(2)

能知曉登月任務歷史並
透過VR體驗登月任務。

我眼中的月球(2)

能運用想像寫出一篇登
月文章。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第 7-8 週 

月亮不見了 

國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

材的基本能力。 

自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

享受以成品來表

現自己構想的樂

趣。 

月、地之間大小

及距離的關係 

1.能聆聽老師提
供的線索:月亮
與地球的距離約
是地球直徑的 
30倍。 
2.能利用籃球、
乒乓球模擬月地
之間的大小及距
離關係。 

1.利用「月光寶

盒」提供的線索

找出依照比例

尺縮小的地球

及月亮、月地之

間的距離。 

2.全班透過實

際測量,以籃球

為地球,找出月

亮的位置 

1.遊戲評量:

找出依照比例

尺縮小的月球

和地球,並剪

裁出地球及月

球間距離的棉

線長度。 

2.實作評量: 

利用老師提供

的籃球當地球 

,找出月亮的

位置。 

1.教具「月光寶

盒」 

2.籃球、乒乓

球、棉線、剪刀 

第 9-10 週 

月亮的吸引力 

自 po-Ⅱ-1 

能從日常經驗、

學習活動、自然

環境,進行觀察 

,進而能察覺問

題。 

自 ti-Ⅱ-1 

能在指導下觀察

日常生活現象的

規律性,並運用

想像力與好奇心 
,了解及描述自

然環境的現象。 

潮汐和月亮的

盈虧之關係 

1.能了解生活中

漲潮、退潮的成

因,並發現其有

一定的規律。 

2.能知道漲潮和

退潮之間的潮差 

,可以發電。 

1.教師介紹漲

潮和退潮的成

因。 

2.全班進行潮

汐桌遊。 

1.口頭評量:

學生能說出漲

潮和退潮的成

因。 

2.遊戲評量:

從卡牌的漲退

潮之間完成發

電。 

1.教師自編簡

報 

2.教具「潮汐桌

遊」 

第 11-12 週  2 

登月任務 

自 ti-Ⅱ-1 

能在指導下觀察

月球表面的探

索 

1.認識登月太空

船的結構,並了

1.教師介紹登

月太空船的結

1.口頭評量:

學生能說出登

1.教師自編簡

報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日常生活現象的

規律性,並運用
想像力與好奇心 

,了解及描述自

然環境的現象。 

國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

注重禮貌,並養

成說話負責的態

度。 

解歷次的阿波羅

計畫。 
2.能敘述與紀錄

登月所見。 

構、阿伯羅計

畫。 
2.全班進行登

月VR體驗。 

月太空船的結

構、阿波羅計
畫。 

2.紙筆評量: 

學生能記錄利

用VR登月所

見。 

2.VR 

3.登月手冊 

第 13-14 週  2 

我眼中的月球 

國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

正確語法表達想

法。 

國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

像力等寫作基本

能力。 

月球表面之所

見 

1.能向組員分享

自己登月所見。 

2.能運用想像寫

出一篇登月文章 

1.組員間依次

分享自己登月

所見。 

2.寫一篇登月

文章。 

1.態度評量: 

學生能踴躍的

參與小組間的

登月分享。 

2.紙筆評量:

學生能寫出一

篇登月文章。 

1.稿紙 

◎教學期程請敘明週次起訖,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公立大內區二溪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第二學期四年級彈性學習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二溪真水 課程計畫 

學習主題名稱 

(中系統)

 

二溪真水—烘爐井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四年級 

教學節數 

本學期共(7)節 

彈性學習課程 

四類規範 

1.■統整性探究課程(■主題□專題□議題) 

設計理念 

關係—體察社區中烘爐井的傳統風貌與現代風貌,並透過多元表徵表達水與烘爐井的關係。 

本教育階段 

總綱核心素養 

或校訂素養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素養,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課程目標 

體驗與探索先民建造烘爐井的用心設計,了解烘爐井對社區居民的重要性與歷史意義,珍惜先民所留下的智慧結晶。 

配合融入之領域

或議題 

有勾選的務必出現

在學習表現

 

■國語文  □英語文  □英語文融入參考指引 □本土語 

□數學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健康與體育   □生活課程   □科技  □

科技融入參考指引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家庭教育 □原住民教育■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表現任務 

須說明引導基準:學

生要完成的細節說

 

任務:烘爐井的祕密武器 

1.自製水質過濾器。 

2.解說烘爐井過濾井水的構造與特色。 

3.完成烘爐井學習單。 

4.指出烘爐井的過去與現在的位置。 

5.完成個人的烘爐井創意故事並集結成冊。 

課程架構脈絡圖(

單元請依據學生應習得的素養或學習目標進行區分

)(單元脈絡自行增刪) 

 

教學期程 

數 

單元與活動名稱 

學習表現 

校訂或相關領域與 

參考指引或

 

學習內容 

(

校訂)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請依據其「學習表
現」之動詞具體規

學習評量 

自編自選教材 

學習單 

烘爐井的前世今生

(4)

能了解在地烘爐井的前世今生事件與故事

我寫家鄉故事

(3)

試寫出家鄉故事

background image

C6-1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新課綱版) 

議題實質內涵

 

畫設計相關學習活
動之內容與教學流

 

第 15-18 週  4  烘爐井的前世今

生 

社 2a-Ⅱ-1 

關注居住地方社

會事物與環境的

互動、差異與變

遷等問題。 

自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

享受以成品來表

現自己構想的樂

趣。 

1.烘爐井過濾

井水的構造與

優異水質的特

色 

2.井水溢出的

歷史紀錄與影

響 

3.烘爐井的移

位始末 

1.能了解烘爐井

過濾井水的構造

與優異水質的特

色。 

2.能知道井水溢

出的歷史紀錄與

影響。 

3.能解說烘爐井

的移位始末。 

1.老師解說烘

爐井過濾井水

的構造與優異

水質的特色,並

讓學生製作水

質過濾器。 

2.老師解說井

水溢出的歷史

紀錄與影響。 

3.老師帶領學

生到烘爐井現

址,分享烘爐井

的遷移故事 

1.解說烘爐井

過濾井水的構

造與特色。 

2.自製水質過

濾器。 

3.完成烘爐井

學習單。 

4.指出烘爐井

的過去與現在

的位置。 

1.【二溪真水 

】課本與學習單 

第 19-21 週  3  我寫家鄉故事 

社 2a-Ⅱ-2 

表達對居住地方

社會事物與環境

的關懷。 

國 6-Ⅱ-6 

運用改寫、縮寫 

、擴寫等技巧寫

作。 

1.以烘爐井為

題的創意故事 

1.能寫出一篇以

烘爐井為題的創

意故事。 

1.老師引導學

生進行創意思

考,書寫一篇以

烘爐井為題的

家鄉故事。 

1.完成個人的

烘爐井創意故

事並集結成冊 

。 

 

◎教學期程請敘明週次起訖,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