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班五年級自然科學課程計畫

pdf
374.32 KB
12 頁
Ac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公()永康區大橋國民中()113 學年度第學期中高 年級 自然科學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普通班/■特教班)
教材版本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中高年級
教學節數
每週( 2 )本學期共( 42 )
課程目標
1. 能了解污染的定義以及汙然對我們的影響,並且發現生活中有許多方法可以防治汙然帶來的問題。
2. 能察覺微生物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並從實驗與觀察中,知道影響微生物生長的因素。
3. 能認識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和粉末材料。
該學習階段
領域核心素養
-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探索自然。
-E-B3 透過五官知覺觀察周遭環境的動植物與自然現象,知道如何欣賞美的事物。
-E-C1 培養愛護自然、珍愛生命、惜取資源的關懷心與行動力。
教學期程
單元與活動名稱
節數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實質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08/30-
08/31
日常生活中的汙染
每週
2
1. 能說出/指出日常生
活中常見的汙然,
如水汙染、空氣汙
染、噪音汙然、土
然汙染、海洋汙然
2. 能說出及配對出各
汙染的可能汙染源。
3. 能說出/指出汙染對
人體、環境及生態造
成的危害、影響。
4. 能說出/指出生活中
預防各汙然的方法。
如生活中有哪些隔音
的設備、方法,這些
器具有甚麼特徵等。
中年級
ti-II-1 能在指
導下觀察日常生
活現象的規律
性,並運用想像
力與好奇心,了
解及描述自然環
境的現象。
ah-II-1 透過各
種感官了解生活
週遭事物的屬
性。
高年級
ti--1 能運用
好奇心察覺日常
生活現象的規律
性會因為某些改
中年級
INc-II-1 使用
工具或自訂參
考標準可量度
與比較。
INe-II-5 生活
周遭有各種的
聲音;物體振
動會產生聲
音,聲音可以
透過固體、液
體、氣體傳
播。不同的動
物會發出不同
的聲音,並且
作為溝通的方
式。
1.口頭評量
2.觀察評量
3.指認
4.紙筆評量
【品德教育】
E1 良好生
活習慣與德
行。
【安全教育】
E5 了解日
常生活危害安
全的事件。
【戶外教育】
E4 覺知自
身的生活方式
會對自然環境
產生影響與衝
擊。
09/01-
09/07
09/08-
09/14
09/15-
09/21
09/22-
09/28
09/29-
10/05
10/06-
10/12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變而產生差異,
並能依據已知的
科學知識科學方
法想像可能發生
的事情,以察覺
不同的方法,也
常能做出不同的
成品。
ah--2 透過科
學探究活動解決
一部分生活週遭
的問題。
INe-II-11 環境
的變化會影響
植物生長。
INd-II-5 自然
環境中有砂石
及土壤,會因
水流、風而發
生改變
高年級
INc--1 生活
及探究中常用
的測量工具和
方法。
INe--6 聲音
有大小、高低
音色等不同
性質,生活中
聲音有樂音與
噪音之分,噪
音可以防治。
INd--2 人類
可以控制各種
因素來影響物
質或自然現象
的改變,改變
前後的差異可
以被觀察,改
變的快慢可以
被測量與了
解。
10/13-
10/19
認識微生物
每週
1. 能透過觀察麵包、
中年級
中年級
1.口頭評量
2.觀察評量
【品德教育】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10/20-
10/26
2
水果的變化認識黴
菌。
2. 能知道黴菌生長的
條件。
3. 能透過放大鏡跟顯
微鏡來觀察黴菌。
4. 能使用放大鏡跟顯
微鏡來觀察物品。
5. 能說出/指出放大鏡
/顯微鏡的功用。
6. 能簡單說出微生物
的定義。
7. 能說出微生物包括
黴菌、細菌、病毒等
8. 能說出常見的微生
物名稱。
9. 能說出常見的微生
物製品。如醬油、優
酪乳、起司、酵母菌
等。
10.能說出微生物在生
態中扮演的角色。
ti-II-1 能在指
導下觀察日常生
活現象的規律
性,並運用想像
力與好奇心,了
解及描述自然環
境的現象。
tr-II-1 能知道
觀察、記錄所得
自然現象的結果
是有其原因的,
並依據習得的知
識,說明自己的
想法。
pe-II-2 能正確
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
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並
能觀察和記錄。
高年級
tr-III-1 能將自
己及他人所觀
察、記錄的自然
現象與習得的知
識互相連結,察
覺彼此間的關
係,並提出自己
INc-II-8 不同
的環境有不同
的生物生存。
INd-II-3 生物
從出生、成長
到死亡有一定
的壽命,透過
生殖繁衍下一
代。
高年級
INc-III-9 不同
的環境條件影
響生物的種類
和分布,以及
生物間的食物
關係,因而形
成不同的生態
系。
INd-III-6 生物
種類具有多樣
性;生物生存
的環境亦具有
多樣性。
3.指認
4.紙筆評量
5.實作評量
E1 良好生
活習慣與德
行。
【安全教育】
E5 了解日
常生活危害安
全的事件。
10/27-
11/02
11/03-
11/09
11/10-
11/16
11/17-
11/23
11/24-
11/30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的想法及知道與
他人的差異。
tc-III-1 能就所
蒐集的數據或資
料,進行簡單的
記錄與分類,並
依據習得的知
識,思考資料的
正確性及辨別他
人資訊與事實的
差異。
pe-III-2 能正確
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
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能
進行客觀的質性
觀察或數值量測
並詳實記錄。
12/01-
12/07
廚房裡的科學
每週
2
1. 能透過五官認識廚
房中常見的用品,如
砂糖、黑糖、鹽、麵
粉、太白粉、沙茶
醬、醋、醬油等。
2. 能知道廚房各用品
的功用。
3. 能將廚房各用品進
行分類,如清潔類、
中年級
tc--1 能簡單
分辨或分類所觀
察到的自然科學
現象。
po--1 能從日
常經驗、學習活
動、自然環境,
進行觀察,進而
中年級
INa--3 物質
各有其特性,
並可以依其特
性與用途進行
分類。
INb--1 物質
或物體各有不
同的功能或用
1.口頭評量
2.觀察評量
3.指認
4.紙筆評量
5.實作評量
【科技教育】
E4 體會動
手實作的樂
趣,並養成
正向的科技態
度。
【安全教育】
E1 了解安
全教育。
12/08-
12/14
12/15-
12/21
12/22-
12/28
12/29-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01/04
調味類等。
4. 能將各情境圖卡與
廚房各用品進行配
對。如洗碗→洗碗
精;煮菜→鹽巴;果
汁→糖等
5. 能知道廚房各用品
的製作方式或由來,
如糖可由甘蔗提煉出
來。
6. 能利用廚房各用品
進行簡易的科學實
驗。如小蘇打+
7. 能透過實驗區分哪
些物質可溶解於水
中、哪些不可以溶解
於水中。(會溶解:
砂糖、冰糖、食鹽、
醬油、醋、雞精粉、
小蘇打粉、檸檬酸
粉;不會溶解:胡椒
粉、辣椒粉、麵粉、
太白粉、橄欖油、沙
茶醬)
8. 能在老師帶領下完
成彩色鹽罐的作品。
能察覺問題。
pe--2 能正確
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
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並
能觀測和記錄。
ah--1 透過各
種感官了解生活
週遭事物的屬
性。
高年級
tc-III-1 能就所
蒐集的數據或資
料,進行簡單的
記錄與分類,並
依據習得的知
識,思考資料的
正確性及辨別他
人資訊與事實的
差異。
po-III-1 能從學
習活動、日常經
驗及科技運用、
自然環境、書刊
及網路媒體等察
覺問題。
ah-III-1 利用科
途。
INb--2 物質
性質上的差異
性可用來區分
或分離物質。
INe--2 溫度
會影響物質在
水中溶解的程
度(定性)及
物質燃燒、生
鏽、發酵等現
象。
INe--3 有些
物質溶於水
中,有些物質
不容易溶於水
中。
INe--4 常見
食物的酸鹼性
有時可利用氣
味、觸覺、味
覺簡單區分,
花卉、菜葉會
因接觸到酸鹼
而改變顏色。
高年級
INa-III-3 混合
物是由不同的
E4 探討日
常生活應該注
意的安全。
【閱讀素養教
育】
E1 認識一
般生活情境中
需要使用的,
以及學習學科
基礎知識所應
具備的字詞
彙。
【戶外教育】
E4 覺知自
身的生活方式
會對自然環境
產生影響與衝
擊。
01/05-
01/11
01/12-
01/18
01/19-
01/20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學知識理解日常
生活觀察到的現
象。
ah-III-2 透過科
學探究活動解決
一部分生活週遭
的問題。
物質所混合,
物質混合前後
重量不會改
變,性質可能
會改變。
INb-III-2 應用
性質的不同可
分離物質或鑑
別物質。
INe-III-4 物質
溶解、反應前
後總重量不
變。
INe-III-5 常用
酸鹼物質的特
性,水溶液的
酸鹼性質及其
生活上的運
用。
◎教學期程以每週教學為原則,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學習目標」應為結合「學習表現」(動詞)與「學習內容」(名詞),整合為學生本單元應習得的學科本質知能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應為學校(可結合學年會議)應以學習階段為單位,清楚安排兩年內「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如何規劃在各
個單元讓學生習得。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呈現領綱完整文字,非只有代號,「融入議題實質內涵」亦是
◎依據 109.12.10 函頒修訂之臺南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中小彈性學習課程規劃建議措施中之配套措施如有每位學生上台報
告之「表現任務-評量方式」請用不同顏色的文字特別註記並具體說明。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公()永康區大橋國民中()113 學年度第學期中高 年級 自然科學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普通班/■特教班)
教材版本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中高年級
教學節數
每週( 2 )本學期共( 42 )
課程目標
1. 能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物身體構造、特殊功能、運動方式及將動物做簡單的分類。
2. 能對太陽及其相關的物品有基本的認識。
3. 能透過感官、歌曲及相關的物品、活動、節日介紹認識四季。
該學習階段
領域核心素養
-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探索自然。
-E-B3 透過五官知覺觀察周遭環境的動植物與自然現象,知道如何欣賞美的事物。
-E-C1 培養愛護自然、珍愛生命、惜取資源的關懷心與行動力。
教學期程
單元與活動名稱
節數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實質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02/05-
02/08
動物大明星
每週
2
1. 能說出/指認日常生
活中內常見的動
物。
2. 能說出/配對動物吃
的食物。
3. 能說出動物的家或
在哪裡出沒。
4. 能說出/做出動物的
運動方式。
5. 能說出各動物的特
徵、習性。
6. 能說出各動物特
徵、習性的功用。
7. 能說出動物自我保
護的方式。
中年級
tm--1 能經由
觀察自然界現象
之間的關係,理
解簡單的概念模
型,進而與其生
活經驗連結。
ai--1 保持對
自然現象的好奇
心,透過不斷的
探尋和提問,常
會有新發現。
高年級
tm-III-1能經由
提問、觀察及實
中年級
INb--4生物
體的構造與功
能是互相配合
的。
INb--5常見
動物的外部形
態主要分為
頭、軀幹和
肢,但不同類
別動物之各部
位特徵和名稱
有差異。
INb--7動植
物體的外部形
1.口頭評量
2.觀察評量
3.指認
4.紙筆評量
【環境教育】
E2 覺知生
物生命的美與
價值,關懷
動、植物的生
命。
【戶外教育】
E1 善用教
室外、戶外及
校外教學,認
識生活環境
(自然或人
為)
02/09-
02/15
02/16-
02/22
02/23-
03/01
03/02-
03/08
03/09-
03/15
03/16-
03/22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8. 能根據動物的外
型、運動方式、棲
息地將動物做分
類。
9. 能說出珍惜、關愛
動物的方式。
驗等歷程,探索
自然界現象之間
的關係,建立簡
單的概念模型,
並理解到有不同
模型的存在。
po-III-1能從學
習活動、日常經
驗及科技運用、
自然環境、書刊
及網路媒體等察
覺問題。
態和內部構
造,與其生
長、行為、繁
衍後代和適應
環境有關。
INe--1 自然
界的物體、生
物、環境間常
會相互影響。
高年級
INb-III-6 動物
的形態特徵與
行為相關,動
物身體的構造
不同,有不同
的運動方式。
INb-III-8 生物
可依其形態特
徵進行分類。
INe-III-1 自然
界的物體、生
物與環境間的
交互作用,常
具有規則性。
03/23-
03/29
神奇的太陽
每週
2
1. 能聆聽或說出與太
陽有關的神話故
事。
2. 能說出一天中太陽
的位置變化-東升西
落。
中年級
ti-II-1 能在指
導下觀察日常生
活現象的規律
性,並運用想像
力與好奇心,了
中年級
INa-II-5 太陽
照射、物質燃
燒和摩擦等可
以使溫度升
高,運用測量
1.口頭評量
2.觀察評量
3.指認
4.紙筆評量
【安全教育】
E4 探討日
常生活應該注
意的安全。
【戶外教育】
E1 善用教
03/30-
04/05
04/06-
04/12
04/13-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04/19
3. 能說出一年中太陽
位置的變化。
4. 能在教師協助下利
用手電筒進行竿影
實驗,了解陽光與
影子的關係。
5. 能說出早上影子較
長,中午影子最
短。
6. 能透過實驗認識放
大鏡及陽光的特性
(放大鏡可以聚焦陽
)
7. 能說出太陽對生活
的影響及重要性。
8. 能說出太陽能源的
應用。
9. 能說出太陽能相關
物品及其功用,如
太陽能光電板、太
陽能熱水器等。
10.認識陽光相關安
全知識: 眼睛不
可直視太陽、晴
天車上不可長時
間放置眼鏡、放
大鏡、寶特瓶等
物品。配戴太陽眼
解及描述自然環
境的現象。
tr-II-1 能知道
觀察、記錄所得
自然現象的結果
是有其原因的,
並依據習得的知
識,說明自己的
想法。
tm-II-1 能經由
觀察自然界現象
之間的關係,理
解簡單的概念模
型,進而與其生
活經驗連結。
pe-II-2 能正確
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
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並
能觀察和記錄。
高年級
ti-III-1 能運用
好奇心察覺日常
生活現象的規律
性會因為某些改
變而產生差異,
並能依據已知的
的方法可知溫
度高低。
INa-II-6 太陽
是地球能量的
主要來源,提
供生物的生長
需要,能量可
以各種形式呈
現。
INa-II-8 日常
生活中常用的
能源。
INc-II-10 天空
中天體有東升
西落的現象,
月亮有盈虧的
變化,星星則
是有些亮有些
暗。
INf-II-1 日常
生活中常見的
科技產品。
高年級
INc-III-13
出日落時間與
位置,在不同
季節會不同。
INf-III-2 科技
室外、戶外及
校外教學,認
識生活環境
(自然或人
為)
04/20-
04/26
04/27-
05/03
05/04-
05/10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鏡等。
科學知識科學方
法想像可能發生
的事情,以察覺
不同的方法,也
常能做出不同的
成品。
tr-III-1 能將自
己及他人所觀
察、記錄的自然
現象與習得的知
識互相連結,察
覺彼此間的關
係,並提出自己
的想法及知道與
他人的差異。
pe-III-2 能正確
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
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能
進行客觀的質性
觀察或數值量測
並詳實記錄。
在生活中的應
用與對環境與
人體的影響。
INg-III-1 自然
景觀和環境一
旦被改變或破
壞,極難恢
復。
INg-III-5 能源
的使用與地球
永續發展息息
相關。
05/11-
05/17
奇妙的季節變化
每週
2
1. 能看著圖片說出/
出正確的季節。
2. 能說出/排出一年有
春夏秋冬四個季
節。
中年級
ti--1 透過觀
察了解日常生活
中自然環境現象
的規律性。
中年級
INa--7 動植
物需要能量
(養分)、陽
光、空氣、水
1.口頭評量
2.觀察評量
3.指認
4.紙筆評量
【戶外教育】
E1 善用五
官感知環境,
分別培養眼、
耳、鼻、舌、
05/18-
05/24
05/25-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05/31
3. 能說出各季節的特
徵。
4. 能將各季節與氣溫
進行配對。
5. 能將各季節與適宜
的穿著做配對。
6. 能說出/配對出各季
節會有的災害,如
夏季會有颱風、熱
浪;冬季會有寒
害。
7. 能說出/配對出各季
節災害的因應方
式。
8. 能說出一年有四季
的原因。
9. 能說出/配對出各季
節的節日。
10.能說出/配對出各季
節的活動。
11.能說出/配對出各季
節的植物、水果。
12.能跟同儕分享自己
喜歡哪一季節及喜
歡的原因。
13.能用四季完成一幅
美勞作品,如四季
樹、四季圖等。
tm--1 能經由
日常生活中觀察
自然界現象之間
的關係,理解簡
單的概念,進而
與其生活經驗連
結。
ai--2 透過探
討自然,感受發
現的樂趣。
ah--2 與他人
溝通自己觀察和
體驗到的想法與
發現。
高年級
ti--1 透過觀
察理解日常生活
中自然環境現象
的規律性會因為
某些改變而產生
差異。
tm--1 能經由
提問、觀察及實
驗等歷程,探索
日常生活中自然
界現象之間的關
係。
和土壤,維持
生命、生長與
活動。
INc--8 認識
日常生活中常
見動植物的
生存環境。
INd--3 動植
物的出生、成
長、死亡和
繁衍。
INd--6 一年
四季氣溫會有
所變化,天
氣也會有所不
同。
INf--2 不同
的環境影響人
類食物的種
類與飲食習
慣。
INf--4 季節
的變化與人類
生活的關係。
高年級
INb--8 能依
形態特徵進行
常見動植物
觸覺及心靈的
感受能力。
E3 善用教
室外、戶外及
校外教學,認
識生活環境
(自然或人
為)
【環境教育】
E1 參與戶
外學習與自然
體驗,覺知自
然環境的美、
平衡、與完整
性。
06/01-
06/07
06/08-
06/14
06/15-
06/21
06/22-
06/28
06/29-
06/30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的分類。
INc--8 自然
界常見的動植
物族群。
◎教學期程以每週教學為原則,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學習目標」應為結合「學習表現」(動詞)與「學習內容」(名詞),整合為學生本單元應習得的學科本質知能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應為學校(可結合學年會議)應以學習階段為單位,清楚安排兩年內「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如何規劃在各
個單元讓學生習得。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呈現領綱完整文字,非只有代號,「融入議題實質內涵」亦是
◎依據 109.12.10 函頒修訂之臺南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中小彈性學習課程規劃建議措施中之配套措施如有每位學生上台報
告之「表現任務-評量方式」請用不同顏色的文字特別註記並具體說明。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