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港國小定期評量命題與審題實施原則

pdf
237.1 KB
5 頁
kuohsimou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高雄市前鎮區紅毛港國小定期成績評量命題及審題實施原則
依據:
一、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10256日臺教國署國字1020033305C號函
「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
二、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辦法。
三、高雄市公私立國民中學成績評量之命題及審題原則
目的:
為確實掌握評量之品質,使其合乎專業性診斷性、公平性、規範性及保密
性,並落實評量之命題及審題機制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與評量正常化
定本原則。
命題原則:
一、以評量科目之授課教師擔任命題教師。
二、應秉持教師專業,依據年度課程計畫之進度範圍配合教學目標教學
內容及學生能力來設計評量試題。
三、不得直接引用坊間參考書、題庫光碟之試題或考古題,應進行轉化
四、命題內容應以培養學生主動學、創造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為原則
宜偏採記憶性知識。
五、應兼顧難易度鑑別度及適當的配分,並考量學生作答之時間,以避免
考題過於簡易或艱澀。
審題原則:
一、於每學期初各領域或學年會議中討論並遵守迴避原則來排定審題教師
名單提交教務處備查。
二、審題實施要點
(一)命題教師自評
1.填寫「試題審查檢核表-題教師自評」
2.填寫命題科目之「雙向細目表
3.簽名後送交審題人員進行第二階段他評。
(二)審題人員他評
1.第一階段導師互
1以各年段或同年級之導師互相審題為原則,填「試題審查檢核
- 審題人員他評」
2)科任教師命題之科目,責由排定之審題教師進行他評。
2.第二階段行政人員審核
由校長、教務主任、教學組長或相關組長進行審核作業。
(三)審題教師應依下列原則,進行審題事宜
1.應配合命題原則進行審查,如命題範圍、命題內容、難易度、鑑別度
等。
2.題目之文字敘述清楚,選項內容配題意,未有錯別字,配分適宜
3.檢查附圖是否清晰易判讀,且配合題意。
(四)若發現有爭議性的題目,命題教師與審題教師無法取得共識時,
提交領域會議或教學研討會進行複閱,教務處保有最後審核修訂
權。
(五)教務處應提供試題審查之檢核表,分別請命題教師與審題教師共
討論確認後簽署。完成檢核與修訂後,試卷與檢核表同時送交教務
處進行最後審核,審核通過後,始得印製試卷,以維護學生權益。
(六)迴避與保密原則
1.排定命題與審題教師須迴避其子女所就讀之年級。
2.考前以畫重點或練習題等方式進行複習時應審慎為之避免洩題可能
性。
3.應妥善存放試題資料以防試題外且全體教職員工皆應嚴守評量
試題之保密性,以維護學生評量成績之公平性。
伍、本實施原則經行政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高雄市前鎮區紅毛港國小 學年度第 學期 年級
□期中評量 □期末評量
試題雙向細目表
教材單元
試題
型式
記憶
了解
應用
分析
評鑑
創作
合計(配分)
配分
題數
配分
題數
配分
題數
配分
題數
配分
題數
配分
題數
第一課至
第七課
國字注音
2
10
20
改錯字
2
10
20
圈圈看
2
4
2
1
10
造句
3
2
6
合計
100
※表格不足自行增
高雄市前鎮區紅毛港國小 學年度第 學期 年級
□期中評量 □期末評量
【試題審查檢核表- 命題教師自評】
設計原則檢核內容(檢核通過請打)
試題的設計是否依據教材內容及其知識結構來制定?
試題是否平均涵蓋各學習內容的概念?
試題是否注重概念原理的理解與應用?
文字敘述清楚選項內容配合題意未有錯別字字體大小及
圖形清晰度與配分比例是否恰當?
答案獨立不互相連鎖(答案如果連鎖配分視為同一題)
試題是否兼顧難易度及鑑別度?
試題內容是否直接引用坊間測驗卷參考書歷屆考古題
題光碟等?
以生活情境出發,結合素養導向情境題至少一題?
題號:_______________
命題教師簽名:__________
【試題審查檢核表- 審題人員他評】
編號
(審核通過請打)
試題能清楚的表達題意,閱讀的難度能配合學生程度。
試題之取材分布均勻,且包括教材之重要部分。
命題內容兼顧事實知識概念知識等層面並具適當之鑑別度
試題文字簡潔淺短,題意明確,語法和標點符號正確。
試題注重基本原理之了解與活用,而非零碎知識之記憶
試題能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避免艱深苦澀。
試題答案確定,不致引起爭論。
題幹採用正面的敘述,無雙重否定的文句。
選擇題少用「以上皆非」「以上皆是」的答案之情形。
以生活情境出發,結合素養導向情境題至少一題。
回饋
建議
審題人員簽名:_________
高雄市前鎮區紅毛港國小 學年度第 學期 年級
□期中評量 □期末評量
學生評量成績分(於評量後學年討論共同填寫)
評量標準
學年人數
90 分以上
學生表現優異高於能力指標或一般標準甚多
80 ~90
學生表現良好較諸能力指標或一般標準略佳
70 ~80
學生表現符合能力指標或一般標準
60 ~70
學生表現尚能符合通過能力指標或一般標準
未滿 60
學生表現未能通過能力指標或一般標準之要
總人數
本學年學生整體評量結果
優良 □尚可
宜調整教學方式或施以補救教學
針對本次評量結,進行討論分析與教學省思(如試題內、答題率、對應學
習內容學生答題具備的能力分析學生答題分析迷思概念或錯誤類型等):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