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市東區勝利國民小學五年級 101 學年度第二學期社會領域期末評量卷
年 班 號 學生姓名: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合計 34 分)
( )1.清朝末年,英國和法國利用戰爭,迫使清廷陸續開放臺灣的四個港口為通商港口。
( )2.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後,將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
( )3.日治時期,臺灣人民所使用的「國語」指的是日語。
( )4.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由於臺灣人民的爭取,使得政府官員全部改為民選。
( )5.皇民化運動非常成功的阻止了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
( )6.日治時代,雖然臺灣總督府實施差別教育,但是臺灣人仍然努力爭取就學機會。
( )7.日治時代,西方的繪畫、雕塑和音樂等藝術,透過學校教育和展演活動,逐漸傳入臺灣。
( )8.日治時期,臺灣兒童就讀公學校,日本兒童就讀小學校,原住民兒童就讀蕃童教育所。
( )9.目前臺灣已經晉升為已開發國家。
( )10.民國五、六十年代,政府積極推動十大建設,使臺灣的經濟持續成長,國民所得提高。
( )11.民國六十年代,臺灣家庭主婦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做家庭代工,是普遍的社會現象。
( )12.在臺灣,目前十五歲以上國民的識字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一百。
( )13.民國三十八年中國大陸各省移民,帶來家鄉的飲食文化,如:漢堡、可樂等,為臺灣社會注入
一股新的氣象。
( )14.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在全臺各地建立了許多摩天大樓,用來安置國軍及其眷屬。
( )15.民國五十七年,政府實施十二年國教,提供全民更多受教育的機會。
( )16.中華民國的國民,不論男女,只要年滿二十歲,就能依法享有投票的權利。
( )17.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學、音樂、美術和戲劇等創作,大多以反清復明的題材為主。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合計 24 分)
( )1.下列哪一個歷史事件不是發生在清末開港通商之後?(①臺灣的經濟重心逐漸由南部移至北部
,臺北成為新的經濟中心 ②西方傳教士來臺從事傳教、教育、醫療等服務 ③頒布許多限制
漢人來臺的規定 ④外國商人在臺灣的通商港口設立洋行 )
( )2.下列是歷史事件與帶領者的配對,哪個選項是正確的?(①臺灣民主國→唐景崧 ②噍吧哖事件
→林獻堂 ③霧社事件→余清芳 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莫那魯道 )
( )3.在日本殖民統治下,下列哪一項「是」臺灣人民所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①臺灣人的薪水比
日本人高 ②臺灣人的升學管道遠不如日本人 ③臺灣人不可以參與投票活動 ④臺灣人不
能出國留學 )
( )4.下列哪一個不是 林獻堂、蔣渭水等人向日本政府爭取人民基本權利的策略?(①武力抗爭
②演講 ③請願 ④利用報紙、雜誌等管道,發表批評時政的文章 )
( )5.下列四個對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統治措施的敘述,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①臺灣總督府
為了推行節能減碳觀念、鎮壓反清勢力,在全臺建立嚴密的警察制度 ②西元1920年代以後,
臺灣的行政區可以分為三個州五個廳 ③保正和甲長會配合警察執行相關事務 ④日治時代,
警察的權力非常小 )
( )6.下列哪一項不是日治時代「皇民化運動」的內容?(①參拜日本神社 ②改日本姓名 ③說日語
的家庭在取得認證後,可以獲得較好的待遇 ④鼓勵臺灣人移民到日本 )
( )7.下列何者是日治時代由臺灣人創辦的報紙? (①臺灣民報 ②聯合報 ③蘋果日報
④自由時報 )
( )8.下列哪一個人物是日治時代知名的藝術家?(①陳澄波 ②杜聰明 ③林懷民 ④伊藤博文 )
注意事項:
1.本試卷一張兩面,請依照各題說明作答。
2.本試卷共有四大題:一、是非題,二、選擇題,三、填填看,四、問答題,合計 10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