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社會期末考題:日治時期臺灣歷史與文化

pdf
243.38 KB
2 頁
chen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臺南市東區勝利國民小學五年級 101 學年度第二學期社會領域期末評量卷
學生姓名: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合計 34 )
( )1.清朝末年,英國和法國利用戰爭,迫使清廷陸續開放臺灣的四個港口為通商港口。
( )2.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後,將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
( )3.日治時期,臺灣人民所使用的「國語」指的是日語。
( )4.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由於臺灣人民的爭取,使得政府官員全部改為民選。
( )5.皇民化運動非常成功的阻止了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
( )6.日治時代,雖然臺灣總督府實施差別教育,但是臺灣人仍然努力爭取就學機會。
( )7.日治時代,西方的繪畫、雕塑和音樂等藝術,透過學校教育和展演活動,逐漸傳入臺灣。
( )8.日治時期,臺灣兒童就讀公學校,日本兒童就讀小學校,原住民兒童就讀蕃童教育所。
( )9.目前臺灣已經晉升為已開發國家。
( )10.民國五、六十年代,政府積極推動十大建設,使臺灣的經濟持續成長,國民所得提高。
( )11.民國六十年代,臺灣家庭主婦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做家庭代工,是普遍的社會現象。
( )12.在臺灣,目前十五歲以上國民的識字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一百。
( )13.民國三十八年中國大陸各省移民,帶來家鄉的飲食文化,如:漢堡、可樂等,為臺灣社會注入
一股新的氣象。
( )14.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在全臺各地建立了許多摩天大樓,用來安置國軍及其眷屬。
( )15.民國五十七年,政府實施十二年國教,提供全民更多受教育的機會。
( )16.中華民國的國民,不論男女,只要年滿二十歲,就能依法享有投票的權利。
( )17.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學、音樂、美術和戲劇等創作,大多以反清復明的題材為主。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合計 24 )
( )1.下列哪一個歷史事件不是發生在清末開港通商之後?(臺灣的經濟重心逐漸由南部移至北部
,臺北成為新的經濟中心 西方傳教士來臺從事傳教、教育、醫療等服務 頒布許多限制
漢人來臺的規定 外國商人在臺灣的通商港口設立洋行 )
( )2.下列是歷史事件與帶領者的配對哪個選項是正確的?(臺灣民主國→唐景崧 噍吧哖事件
→林獻堂 霧社事件→余清芳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莫那魯道 )
( )3.在日本殖民統治下,下列哪一項「是」臺灣人民所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臺灣人的薪水比
日本人高 臺灣人的升學管道遠不如日本人 臺灣人不可以參與投票活動 臺灣人不
能出國留學 )
( )4.下列哪一個不是 林獻堂、蔣渭水等人向日本政府爭取人民基本權利的策略?(武力抗爭
演講 請願 利用報紙、雜誌等管道,發表批評時政的文章 )
( )5.下列四個對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統治措施的敘述,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臺灣總督府
為了推行節能減碳觀念、鎮壓反清勢力,在全臺建立嚴密的警察制度 西元1920年代以後,
臺灣的行政區可以分為三個州五個廳 保正和甲長會配合警察執行相關事務 日治時代,
警察的權力非常小
( )6.下列哪一項不是日治時代「皇民化運動」的內容?(參拜日本神社 改日本姓名 說日語
的家庭在取得認證後,可以獲得較好的待遇 鼓勵臺灣人移民到日本 )
( )7.下列何者是日治時代由臺灣人創辦的報紙? (臺灣民報 聯合報 蘋果日報
自由時報 )
( )8.下列哪一個人物是日治時代知名的藝術家?(陳澄波 杜聰明 林懷民 伊藤博文 )
注意事項:
1.本試卷一張兩面,請依照各題說明作答。
2.本試卷共有四大題:一、是非題,二、選擇題,三、填填看,四、問答題,合計 100 分。
( )9.下列哪些是日治時代的臺灣社會風貌? 甲、總督府積極消除各種傳染疾病 乙、總督府鼓
勵婦女纏足 丙、有許多民間團體從事慈善活動 丁、總督府除了大力推展日本文化,也帶來
西方文化 ( 甲乙丁 甲丙丁 甲乙丙丁 乙丙丁 )
( )10.戒嚴時期,人民可以從事哪一項活動? (組織政黨 申請集會遊行、示威抗議 自由
發行報章、雜誌 參加大學聯考 )
( )11.在戰後初期,下列哪一項不是 臺灣經濟逐漸復甦的主要原因?(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的
政策 美國適時給予物質上經濟上的援助 政府鼓勵進口國外相關產品,限制本國產品
輸出到國外 政府積極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民生工業 )
( )12.以下有四個戰後發生在臺灣的歷史事件,分別是:甲、政府宣布解嚴;乙、政府宣布戒嚴;
丙、二二八事件;丁、人民可以直接選舉總統和副總統。這四個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是
(甲乙丙丁 丙乙甲丁 甲丙乙丁 乙丙甲丁 )
三、填填看。(每格 2分,共 34 )
()西方文化的推手:將下列各項敘述填上正確的人物代號。
( )1.在淡水創立牛津學堂。 ( )2.創辦臺南神學院。
( )3.創設臺南市的新樓醫院。 ( )4.在淡水成立偕醫館。
()清末,清廷曾先後派沈葆楨、劉銘傳等人來臺灣負責防衛及建設工作,請詳讀下列各題的敘述
,並在( )內填入正確的人物代號。
( )1.同治十三年,因為牡丹社事件,而被派遣來臺灣加強防務。
( )2.光緒十年,法國侵擾臺灣、澎湖,而被派遣到臺灣,阻止法國的攻勢。
( )3.臺灣第一任巡撫。
( )4.興建基隆到新竹之間的鐵路。
( )5.修築臺灣東部、西部之間的越山道路。
( )6.廢除大陸人民來臺的禁令。
( )7.在臺北城架設電燈。
()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進行過多項經濟建設。請將經濟建設的項目名稱,以代號填入空格中。
( )1.使得商品流通與物資運送更方便。
( )2.可以擴大農田灌溉面積,增加稻米產量。
( )3.可以提供製造飛機和船艦等的原料,供應戰爭的需要。
( )4.可以增加當時臺灣總督府的收入。
( )5.可以提高糖的產量,降低生產成本。
( )6.可以提供當時工業發展所需要的動力。
四、問答題。每題 4分。錯一字,扣一分,每題最多扣 4分。
()請寫出兩個十大建設的項目名稱。
答:
()你常用到的資訊產品有哪些?你都用來做什麼事?
答:
A馬偕 B 馬雅各 C 巴克禮
A 沈葆楨 B 劉銘傳
甲、 興建大型發電工程 乙、興建鐵路、港口、公路
丙、興建糖廠 丁、興建農田水利設施
戊、實施鴉片、食鹽、菸酒等專賣制度 己、興建煉鋁工廠、煉鐵工廠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