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文德國小 五年級 112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78.57 KB
頁數
2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4-12,离现在 1 20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文德 國小 五年級社會科第一次大考試卷 ___ 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選擇題:(每個答案 2分,共 24 )
1. 下列有關清帝國時期,臺灣的「一府二鹿三艋舺
敘述哪一項錯誤
是臺灣與中國通航的港口
艋舺位於北部
這三個地方是當時臺灣發展
繁榮的地區
府城位於臺灣的東部
2. 志偉是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期間的臺灣下列哪
種生活情形是他遇到的?
已經有鐵路
在修築
臺北有工人正在設置電燈
可以
看到工人在鋪設電報線
恆春城正要開工。
3. 小鳳跟家人去鐵路博物館參觀,介紹火車歷
下列何者是臺灣第一個蒸汽火車頭?
自強
復興號
莒光號
騰雲號。
4. 日治時期的學者想要了解台灣舊有的習慣可能會
調查下列哪些情況?
女子纏足
吸食鴉片
以上情形都可能遭遇。
5. 下列關於西來庵事件的敘述何者錯誤?
領導
人是余清芳
西來庵事件是許多抗事件的合
以民間信仰為力量組織群眾
許多抗
人士被捕。
6. 日治時期臺灣最高的統治機關是下列何者?
臺灣承天府
臺灣總督府
臺灣布政使司衙
臺灣總統府。
7. 強國以武力或經濟控制的方式占據本土以外的
區或國家稱為什麼
移民統治
租借統
殖民統治
奴隸統治。
8.
山區
新界線
舊界線
上圖是清帝國用來隔離漢人與原住民族居住地的
界線從圖中可以看到、舊界線的變化。從新、
舊界線與島上山脈之間的遠近距離們可以推斷
臺灣的族群間發生了哪一種變化?
原住民族
與漢人分別占據臺灣南北兩端
原住民族與
人合作開墾臺灣山林
漢人的拓墾範圍愈來愈
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
9. 明燁為了查詢臺灣開港通商後的出口商品資料
圖書館借了幾本書,包含「李春生的傳奇」、
「大稻埕發展史」、「 約翰德在臺灣故事」等。
請問他可能查找哪種商品?
1稻米
蔗糖
3茶葉
樟腦。
10. 這學期戶外教育學校安排五年級學生前往參訪古
這座古城是牡丹社事件後修建的是清帝國為
了加強防守臺灣的建設之一也是目前保存較完成
的古城。請問五年級學生參訪的是哪一座古城?
1鳳山城
2竹塹城
臺南府城
4恆春城。
11. 日治時期臺灣人以武裝方式抗日付出鮮血仍未
成功到了後期則轉變為非武裝抗爭這時出現了
一個由臺灣知識分子組成的團體臺灣各地舉辦
講習會放映電影巡迴演講等活動來喚醒民眾
民族意識蔣渭水林獻堂都是參與這個團體的知
名人士這個團體的實際名稱是什麼?
臺灣文
化協會
臺灣同盟會
臺灣興中會
臺灣
民主國。
12. 如果你是日治時期推行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學生
列哪一項不是你在當時會有的行為或裝備?
1
穿
2門牌上寫國語家庭
3會說
4被要求參拜土地公廟。
二、配合題:(每個答案 2分,共 28 )
1. 下列是清帝國時期艋舺地區漢人械鬥事件的描述,請將正
確答案的代號填入適當的( )中。
甲、淡水河 乙、大稻埕 丙、大溪
丁、新店溪 戊、福建 泉州
清帝國時期,發生在艋舺地區的械鬥事件,是來自○
的兩個群因搶奪艋舺碼頭的經濟利益而發生。
最後落敗的群體被迫遷移到○
),沿著
建立新的聚落,並發展貿易。
2. 下列各項敘述分別是馬偕、馬雅各兩位傳教士的事蹟,
將正確事蹟填入適合人名的空格中。(1)
甲.經常為民眾拔
乙.開設看西街醫館
丙.創立淡水女學堂
丁.進入南部山區部落行醫傳教
馬偕:( )、(
馬雅各:( )、(
下列為清帝國時期臺灣的建設,各有不同的功能,請依敘
述,在( )中填上建築名稱的代號。
甲.二沙灣炮臺 乙.八通關古道
丙.億載金城
)○
連接臺灣東、西部的道路
)○
臺灣的第一座西式炮臺。
)○
防守基隆港的重要據點。
3. 臺灣歷史上有許多重要的人物,在關鍵時刻扮演著重要的
角色,這些人對臺灣的歷史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請將下
列人物和他們的事蹟配對在一起並將代號填寫在
內。
甲.沈葆楨 乙.劉銘傳 丙.唐景崧
丁.李鴻章 戊.施琅 己.伊藤博文
成立「臺灣民主國」:(
代表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打敗鄭氏政權的清帝國將領:(
解除清初以來的渡臺禁令:(
臺灣建省後的第一位巡撫:(
代表清帝國簽訂馬關條約:(
三、連連看:(每個答案 2分,共 12 )
1. 清帝國時期臺灣三大水利設施分別從哪一條溪流引入
源?請畫線連起來。
1八堡圳 .彰化 濁水溪
2曹公圳 .臺北 新店溪
3瑠公圳 .鳳山 高屏溪
2. 以下是清帝國時期開放的幾個港口,它們現在的名稱為
何?請將新舊地名畫線連起來。
1安平 ●甲.高雄
2雞籠 ●乙.基隆
3打狗 ●丙.安平
2
四、勾選題:(每個答案 2分,共 20 )
1. 下列關於日治時期臺灣人民非武裝抗爭活動的相關敘述,
請在正確的□中打ˇ
□○
為傳達臺灣人民的心聲,創辦臺灣民報。
□○
籌組地下政府,對抗總督府。
□○
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喚醒臺灣人的民族意識。
□○
林獻堂與蔣渭水都是當時領導民主運動的重要人
士。
□○
透過利用演講等方式,爭取平等待遇。
2. 下列是關於日治時期武裝抗日的敘述,請在正確的□中打
ˇ。
□○
因族群隔閡,漢人和原住民族都沒有合作進行武裝
日。
□○
在漢人轉為非武裝抗爭後,原住民族仍然有武裝抗日
的行動。
□○
霧社事件雙方死傷慘重,也讓總督府重新思考原住民
族的統治政策。
□○
霧社事件是讓漢人從武裝抗日轉變為非武裝抗爭的契
機。
□○
抗日事件的起因大多都是因為遭受打壓,以及維護
本生存權利而起
五、題組題:(每個答案 2分,共 16 )
1. 請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以中華民族做日本國民的臺灣人,應具有做日 華親
善橋梁的使命,由臺灣人行使這個使命,東洋的和平才
確保,世界人類的幸福才能完成。但是負有極大使命的臺
灣人,現在患著可憐的病症,而無力可為。這個病是知識
的營養不良症。
)(1)以臺灣的發展史而言,以上這一段話的時
代背景可能是下列哪一個?
清帝國時期
日治時期
鄭氏政權時期。
)(2)「……但是負有極大使命的臺灣人,現在
患著可憐的病症……」說這句話的人具有相關的醫學
識,他可能是下列哪一位?
羅福星
蔣渭水
那魯道。
)(3)從上述這一段短文中推論,為了改變臺灣
人的現況,下列何者較不可能是作者採取的行動?
迴放映電影
演講
武力對抗。
2.
潮州府
泉州府
漳州府
廣東省
上圖是清帝國時期東南沿海各省與臺灣的位置關係圖,讀
圖後請回答下列問題。
)(1)臺灣與福建之間隔著哪一片海洋?
巴士海峽
太平洋
臺灣海峽。
)(2)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前,漢人在臺灣
活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受到海洋阻隔,沒有漢人
來臺活動
漢人最多只到澎湖開墾,未登陸臺灣
有漢人來臺從事漁業、貿易或開墾
漢人和原住民族
同開墾土地。
)(3)清帝國時期有一首詩文寫到「勸君切莫過
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除了表示來臺具有極大的風險,
這個風險最有可能是什麼?
渡海不易,可能遇上海難
而喪命
需借錢購買船票,導致破產
治安不良可能
被強盜殺害
臺灣物產有限,常有饑荒。
)(4)承上題,當時打算要來臺的漢人,多會
求哪一尊神明保佑,希望能平安抵達臺灣?
媽祖
土地公
玄天上帝
地藏王菩薩。
)(5)移民來臺非常危險,但仍有許多福建與
東的居民冒險渡海,可能的原因不包含哪一項?
建、廣東距離臺灣較近
福建、廣東的人口眾多但耕地
不足
政府大量批准福建、廣東的居民來臺
福建、
廣東有稻米的需求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