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埔鹽鄉大園國小 108 學年度(上)第二次學業評量五年級社會試卷 五年甲班 號姓名: 
一、是非題:22%(每題 1分) 
( )1. 想了解史前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可透過從
遺址出土的器物進行推測。 
( )2. 觀察不同時期的臺灣地圖,有助於了解臺灣
名稱的變化。 
( )3. 早期,臺灣的原住民以「福爾摩沙」稱呼現
今臺南安平一帶。 
( )4. 歷史時期留下的圖畫、書籍、傳說,可讓人
們更了解當時的生活面貌。 
( )5. 臺灣的史前時期區分為「舊石器時期」、「新
石器時期」和「金屬器時期」。 
( )6. 「沒有文字紀錄、人們多以磨製方式製作
石器」,指的是舊石器時期的生活特色。 
( )7. 由「卑南文化的人們會佩戴耳環」的敘述
可得知,他們已具有審美的觀念。 
( )8. 懂得製作「石鐮、石刀、石斧、石錛」是
舊石器時期的文化特色。 
( )9. 在臺灣,為了維護原住民族的權益與傳統
文化,官方採用「平埔族」與「高山族」
的分類方式。 
( )10. 透過原住民族的歌謠、神話傳說、舞蹈,
可以了解其族群的歷史與文化。 
( )11. 荷蘭統治臺灣期間,以臺灣為根據地,發
展和中國大陸、日本、東南亞的海上貿易。 
( )12. 荷蘭統治臺灣期間,為了應付龐大的開
支,對漢人與原住民課徵重稅。 
( )13. 在荷蘭人統治臺灣以前,臺灣島上還沒有
人類活動。 
( )14. 最初荷蘭人占領臺灣是為了促進臺灣的發
展,使臺灣居民生活得更好。 
( )15. 西元 1662 年,荷蘭人戰敗投降,與鄭成功
簽訂停戰合約,結束在臺灣 38 年的統治。 
( )16. 臺灣每個原住民族都會舉辦矮靈祭,祈求
穀物豐收。 
( )17. 鄭氏時期,臺灣與周圍地區的貿易往來相
當興盛,還和英國簽訂通商條約。 
( )18. 鄭經統治臺灣時,積極推展文化與教育,
培育人才。 
( )19. 雖然清朝政府實施「海禁」,但鄭氏王朝仍
私下與中國大陸居民進行貿易。 
( )20. 新、舊石器時期的區分,以是否知道用火
作為標準。 
( )21. 「長濱文化」是臺灣目前所發現年代最久
遠的史前文化遺址。 
( )22. 臺灣在十七世紀成為各國勢力競逐焦點,
主要是因為風景優美。 
二、選擇題:19%(每題 1分) 
( )1. 下列哪一件事發生後,「臺灣」成為正式的
官方名稱?  
①從中國大陸跨海而來的移民以閩南語將
臺窩灣轉譯為臺灣 ②清朝設立臺灣府納
入統治 ③葡萄牙人行經臺灣 ④鄭成功
與荷蘭人交戰 
( )2. 清朝在下列哪一個戰役失敗後,依據馬關條
約的內容,割讓臺灣?  
①中
 
法戰爭  ②鴉片戰爭   
③第一次世界大戰  ④甲午戰爭 
( )3. 臺灣歷史分期的順序,哪一個是正確的?  
①荷
 
西時期→清領時期→鄭氏時期→日治
時期 ②鄭氏時期→荷
 
西時期→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③荷
 
西時期→鄭氏時期→日
治時期→清領時期 ④荷
 
西時期→鄭氏時
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 
( )4. 長濱文化的人們主要居住在哪一種地方?  
①高山山洞  ②海邊洞穴   
③山上樹屋  ④平原木屋 
( )5. 以敲打方式製作石器是哪個文化的特徵?  
①十三行文化 ②圓山文化  
③長濱文化  ④卑南文化 
( )6. 下列哪一個是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中國大
陸錢幣所代表的意義?  
①有對外貿易行為 ②當地有海盜出沒 
③遺址在中國大陸發現 ④民眾有製作偽
幣的能力 
( )7. 史前文化遺址中不會發現陶器碎片?  
①長濱文化  ②卑南文化  
③大坌坑文化 ④圓山文化 
( )8. 荷蘭統治臺灣期間,將臺灣發展為東亞地
區的貿易轉運站,下列哪一項不是由臺灣
輸出至中國大陸的商品?  
①蔗糖 ②絲綢 ③鹿肉 ④香料 
( )9. 「新石器時期的人們可能具有審美觀」是
依據哪項所做的推測?  
①種植的作物類別  ②打磨過的石斧  
③畜養的家畜種類  ④石棺內的玉器 
( )10. 在下列哪一個地區,較有可能發現高山族
的聚落?  
①嘉南平原  ②臺北盆地        
③花東縱谷平原     ④八卦臺地 
( )11. 下列有關平埔族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①長期與漢人通婚 ②生活習慣已與漢人
大不相同 ③多居住在中央山脈兩側  
④與漢人接觸較高山族晚 
( )12. 對原住民文化的敘述,哪一個不正確?  
①相信「萬物有靈」 ②藉由水墨畫傳承
族群文化與傳統 ③神話傳說常包含祖靈
訓示 ④部分族群有紋面的傳統 

 
( )13. 下列哪一個地方立有「顏思齊先生開拓臺
灣登陸紀念碑」?  
①臺北
 
南港 ②臺南
 
西港  
③雲林
 
北港 ④屏東
 
東港 
( )14. 下列哪一個屬於長濱文化的特色?  
①搭建竹屋 ②生火烤魚    
③磨製石器 ④畜養家畜  
( )15. 下列哪一個事件發生的時間最早?  
①荷蘭人建立熱蘭遮城  
②西班牙占領臺灣北部   
③鄭成功占領臺灣南部   
④臺灣納入清朝版圖 
( )16. 下列哪個是鄭氏王朝在臺的作為?  
①實施屯田政策 ②興建教堂  
③宣揚天主教  ④鼓勵軍民移民國外 
( )17. 鄭氏王朝在哪一個時機點,被清朝攻下?  
①武器研發技術不佳,武力落後 
②對人民課徵重稅,失去民心 
③軍隊缺乏鍛鍊,軍紀渙散 
④內部爭奪政權,紛爭不斷 
( )18. 西元 1683 年領軍攻臺,結束鄭氏王朝的是
下列哪一位?  
①劉銘傳 ②朱一貴 ③施琅 ④沈葆楨 
( )19. 下列有關臺南
 
孔廟的敘述,哪一項錯誤?  
①入口處設有下馬碑  
②大成殿是祭孔大典的主要場地   
③興建於荷
 
西時期   
④是鄭氏時期國家教育的主管機關 
 
三、勾選題:26%(每答 2分) 
1. 有關原住民文化特色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   )①每一族都有發明各自的文字。 
(   )②透過歌謠、舞蹈傳承歷史。 
(   )③相信「萬物有靈」的觀念。 
(   )④神話傳說常包含祖靈的訓示。 
 
2. 鄭氏王朝採取下列哪些措施,以解決糧食不足的
問題? 
(   )①招募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漢人來臺開墾。 
(   )②從國外引進耕牛協助農民耕作。 
(   )③分配軍隊到各地開墾,增加農作物產量。 
(   )④從中國大陸進口大量農作物。 
 
3. 下列有關臺灣史前文化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   )①長濱文化的人們住在洞穴裡。 
(   )②圓山文化的人們懂得製作陶器。 
(   )③卑南文化的人們已有審美觀念。 
(   )④大坌坑文化是舊石器時期代表文化。 
(   )⑤十三行文化已發展出製作鐵器的技術。 
 
 
四、填充題:17%(每答 1分) 
1. 請完成臺灣歷史分期的排序,將下列依先後順
序,在(  )填入 1~6: 
(   )ㄅ.清領時期 (  )ㄆ.荷
 
西時期 
(   )ㄇ.鄭氏時期 (  )ㄈ.戰後時期 
(   )ㄉ.日治時期 (  )ㄊ.史前時期 
2. 各屬於哪一個時期的文化?將代號填入(  )裡: 
ㄅ.舊石器時期 ㄆ.新石器時期 ㄇ.金屬器時期 
(   )①圓山文化。   (   )②大坌坑文化。 
(    )③長濱文化。   (   )④十三行文化。 
(   )⑤卑南文化。 
3. 下列事件各是發生在哪一個政權統治臺灣的時
候?將代號填入(  )裡: 
ㄅ.荷蘭 ㄆ.西班牙 ㄇ.鄭氏王朝 
(   )①實施屯田政策。 
(   )②興建臺南
 
孔廟。 
(   )③運用新港文編譯聖經。 
(   )④向原住民宣揚天主教。 
(   )⑤在現今的基隆建城堡。 
(   )⑥從東南亞進口軍用品。 
五、圖表題:8%(每答 2分) 
1. 下列屬於鄭氏時期輸出物品的,在□裡填 ㄅ,
屬於進口物品的填 ㄆ : 
 
六、簡答題:4%(每答 2分) 
1. 寫出兩個鄭氏時期軍隊駐紮與開墾的地方。 
答: 
 
七、題組題:4%(每答 2分) 
1. 下圖是某個原住民族的祭典時的照片,依圖回答
下列問題: 
 
(1)(    )這是哪一個原住民族的祭典? 
(①阿美族    ②排灣族    ③達悟族    ④鄒族 )。 
(2) (    )哪一個是這次祭典舉辦的地方? 
(① 蘭嶼    ②屏東 ③綠島    ④花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