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田中國小108學年度下學期五年級社會科期中評量卷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每格 2分,共 20 分 
1. (      )十九世紀時,西方國家一直想到臺灣
通商貿易,是因為臺灣位居西太平洋
航運的重要位置,而且有許多具經濟
利益的物產。 
2. (      )位於臺南的「東興洋行」建於開港通
商後,是外國人用來作為官員的住處
,和接待賓客的地方。 
3. (      )清朝時期,外國勢力不斷侵擾臺灣,
促使清朝政府對於治臺政策有了比較
大的改革,態度也由消極轉為積極。 
4. (      )沈葆楨建議清朝政府在臺灣修築連繫
東部和西部的山區道路,以便交通往
來。 
5. (      )劉銘傳在臺灣的建設全面且多樣,尤
其是交通方面,興建鐵路、開辦電報
與郵局、購買輪船行駛臺灣與中國大
陸之間。 
6. (      )清朝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是因為鴉片戰爭失敗的緣故。 
7. (      )小龍在圖書館看到書上的一幅圖:某
個大官坐在轎子裡面,旁邊有人舉著
「民主國總統府」的牌子,有人拿著
「藍地黃虎旗」,大家都準備要反抗
外來勢力。這反映出臺灣人不願意脫
離日本的統治。 
8. (      )因為星期制的引進,臺灣人開始有週
休二日的概念,生活習慣和休閒方式
隨之改變。 
9. (      )日治時期有些臺灣學生赴日留學,學
習藝術技法,例如廖繼春曾赴東京美
術學校深造,是台陽美術協會的主要
人物之一。 
10. (      )由於日本政府設定「農業臺灣、工業
日本」的政策,所以臺灣在整個日治
時期都以發展農業為目標,完全沒有
機會發展工業製造與生產。   
 
 
二、 圖表題:每格 2分,共 8分 
1. 清朝末年,外國勢力逼迫清朝政府開放臺
灣通商,下圖是當時被迫開放的港口,回
答問題,將答案填入( )裡。 
 
 A是( )港  B是( )港
 C是( )港  D是( )港 
 
三、 題組:共 66 分 
 
1. 請你歸納臺灣於十九世紀中開港通商後,
西方人士在臺灣的點滴。 
( )(1)不辭辛勞深入臺灣內陸,並記錄
各種自然生態的人是誰? ○
1巴
克禮 ○
2馬偕 ○
3斯文豪 ○
4陶
德。 
( )(2)在臺灣南部奉獻
 
60
 
年傳教歲月
,並且留下珍貴的閩南語版聖經
。上面敘述的是誰? ○
1巴克禮 
○
2馬偕 ○
3斯文豪 ○
4陶德。 
( )(3)陶德在臺灣發展何種產業,同時
外銷各國深獲好評? ○
1稻米 
○
2蔗糖 ○
3鴉片 ○
4茶葉。 
( )(4)理學堂大書院是哪一位西方人士
在臺灣創立的? ○
1巴克禮 ○
2
馬偕 ○
3斯文豪 ○
4陶德。 
 
2. 澄澄與家人到屏東遊覽時,看到了石門古
戰場的壁畫,深感震撼。回到家,澄澄上
網查詢壁畫的歷史背景,才知道這事件影
響臺灣的現代化發展。以下對於壁畫情景
的敘述,請將正確的打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