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田中國民小學 五年級社會科 期末評量試卷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每題 2分)
1. ( )清朝時,廣東籍的姜秀鑾是新竹東南
地區的著名墾戶,與福建籍的林德修
合組「金廣福」商業組織。
2. ( )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後,頒布許多限
制大陸人民來臺的規定,是為了防止
臺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
3. ( )臺北市
北投有一塊畫分漢人與原住
民族的界碑,是因乾隆年間發生漢人
與原住民族的土地糾紛,所以立碑畫
分界線。
4. ( )清朝時期,臺灣土地的開墾方向是由
南部往中、北部延伸擴大。
5. ( )清代三大圳中,瑠公圳完成後奠定了
彰化平原的開發基礎。
6. ( )清代的水圳大多屬於私人興建,出資
者可以向用水的農戶收取水租。
7. ( )南投縣
文開書院興建於清朝時期,是
當地的第一座書院。
8. ( )臺灣第一座土城牆鳳山城,位於現今
高雄市的左營區,是清朝政府為了防
止械鬥而修築的城牆。
9. ( )清朝時臺灣向大陸輸出稻米、蔗糖,
並輸入藥材、紡織品等日常用品,兩
岸貿易往來頻繁。
10. ( )清朝時隨著臺灣與大陸之間貿易往來
頻繁,臺灣東部出現許多港口城市。
11. ( )雖然原住民族對於天地與大自然信仰
各有不同,但是祭祀祖先的形式都是
一樣的。
12. ( )清朝時期,民變和械鬥曾經造成族群
的遷徙和分居,但隨著開墾完成,臺
灣社會秩序日漸趨於穩定。
13. ( )漢人的家族是傳統社會組成的基本單
位;原住民的部落是族人生活的中心
,通常由許多家族所組成。
14. ( )由於清朝政府要求漢人與平埔族通婚
,又鼓勵平埔族人讀漢文、用漢姓,
漢人因此融入平埔族人的生活方式。
15. ( )排灣族人共同教養部落孩子;阿美族
則將有勞動力的男子組成「漁團」共
同造船、捕魚;這些都能展現出原住
民族的分享文化
二、 填代號(每個答案 2分)
1. 請分類出荷
西時期在臺灣的荷蘭人、西班
牙人的事蹟,下列有關於荷蘭人及西班牙
人的敘述,請在( )中填入正確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