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田中國小 五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pdf
234.82 KB
2 頁
hello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彰化縣田中國民小學 五年級社會科 期末評量試卷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每題 2
1. ( )清朝時,廣東籍的姜秀鑾是新竹東南
地區的著名墾戶,與福建籍的林德修
合組「金廣福」商業組織。
2. ( )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後,頒布許多限
制大陸人民來臺的規定,是為了防止
臺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
3. ( )臺北市
北投有一塊畫分漢人與原住
民族的界碑,是因乾隆年間發生漢人
與原住民族的土地糾紛,所以立碑畫
分界線。
4. ( )清朝時期,臺灣土地的開墾方向是由
南部往中、北部延伸擴大。
5. ( )清代三大圳中,公圳完成後奠定了
彰化平原的開發基礎。
6. ( )清代的水圳大多屬於私人興建,出資
者可以向用水的農戶收取水租。
7. ( )南投縣
文開書院興建於清朝時期,是
當地的第一座書院。
8. ( )臺灣第一座土城牆鳳山城,位於現今
高雄市的左營區,是清朝政府為了防
止械鬥而修築的城牆。
9. ( )清朝時臺灣向大陸輸出稻米、蔗糖,
並輸入藥材、紡織品等日常用品,兩
岸貿易往來頻繁。
10. ( )清朝時隨著臺灣與大陸之間貿易往來
頻繁,臺灣東部出現許多港口城市。
11. ( )雖然原住民族對於天地與大自然信仰
各有不同,但是祭祀祖先的形式都是
一樣的。
12. ( )清朝時期,民變和械鬥曾經造成族群
的遷徙和分居,但隨著開墾完成,臺
灣社會秩序日漸趨於穩定。
13. ( )漢人的家族是傳統社會組成的基本單
位;原住民的部落是族人生活的中心
,通常由許多家族所組成。
14. ( )由於清朝政府要求漢人與平埔族通婚
,又鼓勵平埔族人讀漢文、用漢姓,
漢人因此融入平埔族人的生活方式。
15. ( )排灣族人共同教養部落孩子;阿美族
則將有勞動力的男子組成「漁團」共
同造船、捕魚;這些都能展現出原住
民族的分享文化
二、 填代號(每個答案 2分)
1. 請分類出荷
西時期在臺灣的荷蘭人、西班
牙人的事蹟,下列有關於荷蘭人及西班牙
人的敘述,請在( )中填入正確代號。
A
荷蘭人 B
西班牙人
()在基隆建立城堡。
()向臺灣原住民族傳播基督教。
()引進黃牛進行耕種。
()在北部開採硫磺及輸出鹿皮。
()為了與原住民族傳教與溝通而創
造了新港文。
2. 請從下列的敘述中找到相對應的歷史人物
,並將代號填入( )內。
A
鄭克塽 B
鄭成功 C
鄭經 D
施琅
陳永華
()原是鄭家軍的大將,但後來投降
清朝,日後率清軍攻下臺灣,並
說服康熙皇帝將臺灣納入版圖。
()鄭經過世後由他繼位,但當時國
力遠不如前,最後遭清朝滅亡。
()獲明朝君主賞識,賜國姓「朱」
,大家因此稱他為「國姓爺」。
()輔佐鄭經,從事海外貿易,建議
設立學校,造就人才。
3. 下列是關於漢人傳統家族的敘述,請在(
)中填入正確的代號。
A
祠堂 B
寺廟 C
族長 D
法律 E
親會
()漢人家族舉行祭祖活動的地方。
()通常由同姓氏的人所組成的組織
,會舉行各種活動,以加深家族
成員的向心力。
()通常由年齡、輩分與威望較高的
族人擔任,領導家族共同經營經
濟、宗教與政治等方面的活動。
2
4. 將各飲食敘述與族群正確配對,填入代號
A
原住民族 B
客家族群 C
泉族群
()居住環境較為靠海,飲食口味較
為清淡。
()主食是小米,打獵是重要的維生
方式。
()由於食物不易保存,加上惜福的
觀念,導致料理較鹹、較油。
()住在山區就上山打獵,住在海邊
就出海捕魚。
三、 題組(每個答案 2分)
1. 星期日庭理和家人搭乘觀光公車暢遊臺南
。首先他們來到了赤嵌樓,欣賞這有名的
建築物。接著又搭公車來到安平,先參觀
安平古堡,之後再逛老街,然後結束這美
好的旅程。請問:
()他們所到的這兩處古蹟,都與哪
一國人關聯性較大?
荷蘭人
西班牙人
韓國人
法國
人。
()請問安平古堡在荷
西時期被稱為
什麼?
普羅民遮城
打狗
諸羅城
熱蘭遮城
()請問赤嵌樓在荷
西時期被稱為什
麼?○
普羅民遮城
熱蘭遮城
聖地牙哥城
臺南城。
()安平古堡在臺灣歷史上有何意義
臺灣第一座城堡
臺灣
第一高城堡
臺灣最氣派的城
臺灣第一美古蹟。
2. 臺南市有一處著名的古蹟是在明
鄭時期所
興建的,在當時還附設學校。學校課程是
以傳授古代聖賢思想為主。請問:
()該處古蹟指的是哪裡?
祀典
武廟
孔子廟
安平古堡
臺灣文學館。
()該建築是哪一位人物在位時所興
建的?
鄭芝龍
鄭成功
鄭經
鄭克塽。
座號: 姓名:
()傳授的思想以哪一家的思想為主
道家
墨家
儒家
陰陽家。
3. 怡君老師的社會課正進行闖關遊戲,每位
同學都可以拿到以下幾個答案卡,請依據
不同關卡所提出的問題,填入正確的答案
代號。
A
府城 B
鹿港 C
艋舺 D
員林仔街
E
蛤仔蘭 F
日本人 G
高山族 H
平埔族
I
社學 J
書院 K
私塾 L
儒學
M
移民的漢人 N
政府 O
外國 P
Q林爽文 R
朱一貴
◎第一關:漢化影響
() )因為位居高山地區,受漢化影
響程度較小。
()清朝政府鼓勵( )使用漢姓、讀漢
文。
◎第二關:教育機構
()在清朝時期,一般家族通常會設立(
),以教育本族子弟。
() )是由公家或私人所設立的高等
學校,師生都要住校。
()清朝政府在平埔族部落設立的教育機
構是( )。
◎第三關:商業組織
()清朝時,曾在哪些港口城市出現由商
人組成的商業組織?( )、(
、( )。
()清朝時臺灣商人組成的( ),不但
建立起臺灣商業規範,也積極參與地
方公共事務。
◎第四關:械鬥與民變
()清朝時期的武裝衝突中,反抗(
的被稱為「民變」。
()清朝時,( )的集體衝突事件,稱
為「械鬥」。
(
11
)有「鴨母王」之稱,在清朝時期發動
起義抗清的是( )。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