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臺南市海佃國小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成績考查五年級社會科考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壹、 是非題(對的打○,錯的打╳。每題 1分,共 20 分)
1. ( )日治末期,日本政府鼓勵臺灣人多說華語,進而成為「國語家庭」。
2. ( )1960 年代(民國
50
年代),臺灣「三罐王」因以出口為主,罐頭包裝標示多為中文。
3. ( )日治時期,電影及漫畫開始引進臺灣,從此臺灣人的休閒活動又多了一項新選擇。
4. ( )日治時期,臺灣所生產的稻米與蔗糖產量不足,只能全留在臺灣本島供臺灣人食用。
5. ( )在日治時期所引進的西方現代文明事物中,包括引進西方的「星期制」與「世界標準時間」。
6. ( )馬偕在滬尾所創立的「淡水女學堂」,提供了臺灣女孩子接觸西方教育的機會。
7. (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限制獵場,並隨意開發山林,強行徵召服勞役,因此引起臺灣原住民族的不滿。
8. ( )在日本統治的
50
年間,臺灣人民不斷以武力和社會運動進行抗爭。
9. ( )日治時期,日本人將西方現代文明事物引進臺灣,也改變了臺灣傳統社會風俗。
10. ( )嘉南大圳的水源主要來自烏山頭水庫和淡水河,灌溉整個嘉南平原。
11. ( )日本政府被迫舉行臺灣第一次的議員選舉,使原本全部由日本政府選派的地方民意代表,改為全由臺灣人民選舉產生,
是卻只有部分臺灣人可以投票。
12. ( )英國人斯文豪發現臺灣北部山區適合栽種茶樹,引進茶苗種植,並將臺灣茶銷往美國等地。
13. ( )蔡瑞月女士被喻為臺灣現代舞蹈之母,她所創作的印度之歌是臺灣現代舞蹈的經典之作。
14. ( )阿波聽爸爸說起他小時候很喜歡看電視布袋戲「雲州大儒俠」,當時只要一到「雲州大儒俠」的播映時間,家家戶戶都守
在電視機前觀看。由此可見證電視布袋戲曾經在臺灣社會風靡一時。
15. ( )不論是膠彩畫、油畫、水彩等藝術形式,或是漫畫、電影等藝術活動,這些都是從清朝時期開始傳入臺灣的藝術。
16. ( )所謂的保甲制度,是十戶編為一甲;十甲為一保。保內人民彼此有連帶的責任,等同鼓勵民眾互相監視、告密。
17. ( )黃土水是臺灣第一位受過新式西洋美術訓練的雕刻家。
18. ( )巴克禮牧師為了讓臺灣民眾理解西方宗教的內涵,特別印製閩南語版聖經,方便傳教。
19. ( )臺灣的學生在清朝時期已經開始籌組樂團,演奏西方樂器。
20. ( )臺灣總督是日本在臺的最高領導者,掌握行政、立法、司法與軍事等權利。
貳、 選擇題(填入正確的代號。每題 2分,共 34 分)
1. ( )謙謙想參觀清末外商留下的德記洋行、東興洋行,必須到下列哪個地方旅遊才能看到? ○
1臺中
沙鹿 ○
2南投
埔里
○
3臺南
安平 ○
4宜蘭
蘇澳。
2. ( )阿波第一次參與選舉投票就是臺灣首次可由人民直選總統,而他選的人後來也順利當選,請問他選的侯選人是哪一位?
○
1陳儀 ○
2孫中山 ○
3蔣經國 ○
4李登輝。
3. ( ) 下列哪一項關於馬關條約的敘述正確? ○
1因清朝對法國戰爭失敗而簽訂 ○
2在日本馬關簽訂 ○
3由唐景崧、伊藤博文共
同簽訂 ○
4決議將臺灣本島、澎湖、金馬、馬祖割讓給日本。
4. ( )民國36年起,政府推行一連串「土地改革」,使下列哪項產品產量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1稻米 ○
2硫磺 ○
3樟腦 ○
4鹿皮。
5. ( )臺灣開始對外通商後,除了糖和樟腦之外,還有哪項物品也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
1鹿皮 ○
2黃金 ○
3棉花 ○
4茶葉。
6. ( )在臺灣現代文學之父-賴和的小說中,常可以看到描寫臺灣人民在日治時期受到欺負,遭到「大人」的打罵,都不敢反抗
。當時的民眾都很害怕「大人」,因為「大人」管理民眾的日常生活。請問:當時的「大人」是指哪一種人物?
○
1警察 ○
2商人 ○
3總督 ○
4軍人。
7. ( )臺灣府城教會報是1885年就開始在臺灣發行的報紙,同時也是臺灣歷史上發行最悠久的報紙,請問這份刊物應該與哪一
位西方人士有關? ○
1馬偕 ○
2巴克禮 ○
3斯文豪 ○
4陶德。
8. ( )臺灣民主國國旗上的藍地黃虎圖樣,為何以「虎」作為這幅國旗的主角? ○
1宣揚臺灣民主國實力堅強 ○
2因為石虎是
臺灣常見的動物 ○
3老虎在東方文化中代表吉祥 ○
4強調與大清帝國龍兄虎弟的情誼。
9. ( )下列哪一個是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的產業? ○
1石化重工業 ○
2航太科技 ○
3成衣紡織 ○
4印刷出版業。
10. ( )下列哪一個是戰後從中國大陸來到臺灣的藝術家? ○
1郭雪湖 ○
2黃土水 ○
3倪蔣懷 ○
4于右任。
11. ( )阿波搭乘時光機回到民國元年,清朝已經被推翻,而當時臺灣是受什麼勢力統治? ○
1中國人 ○
2日本人 ○
3美國人
○
4荷蘭人。
12. ( )「臺北州警察衛生博覽會」的宣傳海報將警察繪製成千手觀音,可以表現出日治時期警察的形象如何? ○
1大慈大悲
○
2貪汙腐敗 ○
3無所不管 ○
4親民愛民。
13. ( )阿波在圖書館借了一本名為嫁妝一牛車的書,閱讀完後他很喜歡這位作家的文筆。查了資料後發現,這是民國
60
年代的
作品,當時文壇流行此類型的寫作風格,代表作家有王禎和、黃春明等人,請問此類型的文學作品是以什麼為創作主
題? ○
1宣揚民族主義 ○
2懷念中國的大江大海 ○
3頌揚總統的偉大事蹟 ○
4關注臺灣日常生活中小人物的遭遇。
14. ( )清朝末年時,英國和法國迫使清朝開放臺灣哪四個通商港口? ○
1東港、西港、南港、北港 ○
2安平、滬尾、打狗、雞籠
○
3大港、小港、新港、舊港 ○
4基隆港、臺中港、高雄港、蘇澳港。
15. ( )在戒嚴時期,鄭南榕先生創辦一本專門批評政府施政的雜誌自由時代周刊,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可能會怎麼做?
○
1查禁雜誌或逮捕發行人 ○
2鼓勵民眾購買 ○
3舉辦愛國作文比賽 ○
4贊助印製這本雜誌。
16. ( ) 下列何者是「臺灣民主國」的第一任總統?○
1劉銘傳 ○
2劉永福 ○
3唐景崧 ○
4李鴻章。
17. ( ) 下列何者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西式炮臺?○
1二鯤鯓炮臺 ○
2二沙灣炮臺 ○
3西嶼炮臺 ○
4安平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