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中等學校教師資格考:課程與教學

pdf
382.96 KB
9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9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
類科:中等學校
科目: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80分鐘
作答方式:
.選擇題請以黑色2B鉛筆於「答案卡」上作答,修正
應以橡皮擦擦拭乾淨,切勿使用修正液()
.問答題請以黑色或藍色墨水的筆於「答案卷」上由左
而右、由上而下、橫式書寫。
注意事項:
.請核對類科及科目是否與答案卷()、准考證內容一致。
.試題本共7頁,選擇30題,問答題4題。
1
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60 分(請以黑色 2B 鉛筆於答案卡上作答。單選題,答錯倒扣
1.吳老師設計了一套素養導向的反霸凌課程。下列有關反霸凌課程目標面向的對應,
何者正確?
(A)培養學生對人性尊嚴的重視,屬於知識面向
(B)理解同學為什麼會被霸凌的原因,屬於態度面向
(C)培養學生扶助弱勢同學的責任心,屬於知識面向
(D)使用溝通策略終止霸凌者的行為,屬於技能面向
2.下列有關學生不當行為的管教措施,哪一項較為適切?
(A)學生上學遲到,須背誦唐詩一則
(B)考試成績未達 60 分的學生,每少 1分,罰 1元,納入班費
(C)學生上課偷看成人雜誌,教師將雜誌暫時保管三天後再通知家長領回
(D)學生集體吵鬧耽誤教師教學教師說吵鬧多久就延後多久下課才不會耽誤學習
3.學校每學期會頒發獎學金給各班學期成績前三名的學生。學校是根據何種評量結果
來取前三名?
(A)安置性評量 (B)形成性評量
(C)常模參照評量 (D)標準參照評量
4.陸老師在教導七年級數學「質因數分解」主題之前,先喚起學生在國小時學習因數的
舊經驗後,再進行該主題的教學活動。此種教學方式符合下列哪一項學習原則?
(A)自動原則 (B)準備原則
(C)熟練原則 (D)時近原則
5.方老師這學期想嘗試讓學生有更多「做中學」的體驗。下列有關「做中學」的目的,
何者較不適切?
(A)提高學生的外在學習動機
(B)提供學生活用知識的機會
(C)增加知識、技能與態度並重的學習情境
(D)改善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脫節的問題
6.社會領域常因授課時數的限制,因而教科書會節略某些重要史實。於是歷史學者擔心
如果教師於上課時也未加補充可能會使下一代的歷史素養有所不足這些學者關注
的是哪一類型課程?
(A)空無課程 (B)潛在課程
(C)空白課程 (D)非正式課程
2
7.張老師在科學領域教學時,引導同學提出問題、設計調查活動、準備實驗裝置、執行
調查、分析數據、形成結論、以及呈現所發現的成果。張老師使用下列哪一種教學
方法?
(A)個案教學法 (B)探究教學法
(C)批判思考教學法 (D)體驗學習教學法
8.教師學生酒毆,依治法」,
處理?
(A)24 小時內通報當地主管機關
(B)繼續觀察學生受暴狀況,情況嚴重時才予以通報
(C)協同其他老師進行家庭訪問,視情況再決定是否通報
(D)家長可能是因為一時衝動才動手,告知同學要懂得自我保護
9.下列有關傳統試題分析的敘述,何者正確?
(A)試題難度愈高,鑑別度愈低
(B)試題鑑別度愈低,測驗效度愈低
(C)難度及鑑別度的估計屬於樣本依賴,並非固定不變
(D)某一試題的誘答選項,高分組學生的選答率高於低分組,則為優良試題
10.陳老師認為課程應該是個開放系統、複雜結構、且有不斷變革的本質,課程不應該是
事先計畫、二分對立或為達到特定目的而設計的。陳老師對課程的看法較接近下列
何者?
(A)精粹主義 (B)實證主義 (C)結構主義 (D)後現代主義
11.陽光國民中學採用「背景-輸入-過程-產出」模式,進行校本課程評鑑。下列
哪一位老師的看法,比較符合此一評鑑模式的內涵?
(A)甲老師認為背景評鑑要先進行學生學習成效的評量
(B)乙老師認為輸入評鑑要對必要的課程資訊進行描述
(C)丙老師認為過程評鑑要評估學校執行課程評鑑任務的能力
(D)丁老師認為產出評鑑要確定課程結果是否符合原先的期待
12.下列何者是較偏重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甲、體驗學習
乙、翻轉教室
丙、協同教學
丁、講述教學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3
13.樂樂國中九年級 400 位學生接受理化科測驗,其中高分組(全體學生得分的前 25%)
低分組(全體學生得分的後 25%)分別有 40 人與 30 人答對該測驗第十題。下列何者
最可能是該題的難度值?
(A)0.10 (B)0.18 (C)0.35 (D)0.70
14.班級幹部草擬班級公約草稿,準備提交到次日的班會中議決,導師在一旁聆聽他們的
討論。下列哪一位幹部的看法較不適切,需要導師給予建議?
(A)班長:屬於校規、例行事務或個人基本行為規範等項目,不需要列入班規
(B)風紀股長:重要的班規事項應該在不同條目中多次重複出現,以達到強調的效果
(C)副班長班規是正式的規範不要使用嬉鬧搞笑的文句呈現同學才會重視與遵守
(D)學藝股長班規應廣泛涵蓋同學的班級日常生活行為但條目不宜過多 57
條為佳
15.高老師對於課堂上少數學生偶有竊竊私語、分心旁騖、插嘴發言等行為感到困擾,
向幾位老師請教因應之道。哪一位老師的建議較適合?
(A)吳老師:插嘴發言的學生如果是想要吸引你的注意,你應該請他回答問題
(B)周老師:你要有能耐繼續教學,音量暫時放大,蓋過他們竊竊私語的噪音即可
(C)王老師:你可學生名字融入教學例中,藉由提他們來發揮警
效果
(D)鄭老師:一出現這種情形,立即停止教學,針對剛剛授課內容進隨堂小考
對學生最有嚇阻力
16.王老師要求學生在完成實驗之後於學習單上寫下自己在實驗操作表現上的優缺點及
可改進之處。「自述實驗操作表現上的優缺點及可改進之處」較偏向於認知目標中
哪一類知識?
(A)事實知識 (B)概念知識 (C)程序知識 (D)後設認知
17.王老師在公民課引導學生了解社區的農村人口變遷現象,進而請學生著手調查社區
人口年齡分布與產業狀況並提出「青農返鄉」的專題報告且向鄉長提出書面建議
這種課程設計取向最接近下列何者?
(A)學科取向 (B)社會取向 (C)科技取向 (D)專業取向
18.國文老師指定學生閱讀一本少年小說。上課時,老師問美美:「這篇小說的情節和
人物特性有什麼關聯?」美美滿臉疑惑。於是老師又問:「從故事的情節發展中,
你覺得主角有什麼特質?」國文老師使用的是下列哪一種提問策略?
(A)延伸 (B)提示 (C)釐清 (D)證明
4
19.教師社群在設計課程時,李老師認為學生會因學習經驗及其與情境的互動,而有各自
適合的學習途徑因此課程應該保留一些彈性與修改的可能性吳老師認為課程設計
時應該考量每個學生最後都應學會的知能因此應該設定一致的學習路徑以達成共同
的學習目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李老師的課程設計屬於歷程模式 (B)吳老師的課程設計屬於情境模式
(C)李老師的課程觀點為課程即計畫 (D)吳老師的課程觀點為課程即經驗
20.信義高中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歷史科教師邀請地區耆老提供昔時聚落與街道影像
資料及人物故事給學生進行探究;地理與商科老師則請學透過該聚街道
資料來分析當時的聚落型態,並訪問當地文史團體有關地區農業與商業街的起源及
發展。該課程結合了校內多個學科的教師,設計了一整學期兩學分的社區文史課程。
此課程組織方式最接近下列哪一個課程統整模式?
(A)學科內課程統整 (B)多學科課程統整
(C)超學科課程統整 (D)科際整合課程統整
21.黃老師想落實學生兼具知識、技能及情意等三面向的學習,他規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
認識海洋的塑膠汙染源,並透過影片讓學生感受塑膠危害的嚴重性。黃老師可以再
增加下列何種學習活動?
(A)請學生舉例說明政府推動的減塑措施
(B)利用回收的寶特瓶製作日常生活物品
(C)比較各國海域所遭遇的塑膠汙染現況
(D)請推動減塑措施的業者來說明其作法
22.陳老師認為要讓學生自主且持續的投入學習關鍵在於引發學生的內在動機而非外在
動機。若想要引發學生內在動機,下列作法何者不適切?
(A)透過科學影片的製作,讓學生對科學相關知識更加關注
(B)關注學生的表現,適時提供鷹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及自信心
(C)利用線上遊戲進行學習,讓學生藉由爭取遊戲排行榜的獎品而更加投入學習
(D)透過同儕互教讓能力較佳者從教導同儕中獲得榮譽感學習落後者因為進步獲得
成就感
23.健康國中的社會領域評量,趙老師對七年一班採用選擇題的紙筆測驗,唐老師則對
七年四班採用專題報告評量。下列對於兩位老師評量方式的描述,何者較為適切?
(A)趙老師的評量方式較適合程度高的同學
(B)唐老師的評量方式較適合程度低的同學
(C)唐老師的評量方式較容易出現評分的不一致
(D)趙老師的評量方式較能評估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
5
24.張老師在批閱申論題試卷時,連續批改幾份回答不佳或答非所問的試卷後,接著對
下一份回答稍佳的試卷給予很高的分數。下列何者最適合解釋這種現象?
(A)遺留效應 (B)月暈效應
(C)溜滑梯效應 (D)文字操作效應
25.評分規準(rubrics)許多教師用來評量學生實作表現的工具。建立評分規準的步驟,
下列何種順序較為適切?
甲、收集多樣的學生表現或作品樣本
乙、針對各個表現面向,找出對應分數的表現或作品樣本,列出各分數等級的描述
丙、把作品樣本分類到不同堆,並寫下分類的理由和特色
丁、歸納出不同的表現面向
戊、反覆觀察並修正評分規準
(A)甲乙丙丁戊 (B)甲丙丁乙戊
(C)甲丁乙丙戊 (D)甲丁丙乙戊
26.依照蓋聶(R. Gagné)的學習條件論,下列有關內在學習歷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A)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本課各種修辭法及其差異,此為「期望」
(B)教師請學生回想過去所學的各種修辭法並加以比較,此為「選擇知覺」
(C)師請學生將課文中各種修辭法整理成表格以比較並釐清其差異,此為「語意
編碼」
(D)教師問學生本課文中各種譬喻法的差異,並針對其回答給予回饋與鼓勵,此為
「類化」
27.六福國中課程發展委員會核心小組的教師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領導者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較適切的作為?
(A)核心教師身為學校課程發展的領頭羊,要貫徹核心小組的共同決議
(B)由核心小組教師設計學校課程計畫,再請全校教師研讀理解後落實
(C)向全校教師說明課程綱要的精神,並共同研議學校願景與課程目標
(D)提出核心小組決議後的學校課程架構,請教師依架構進行課程設計
28.根據德瑞克斯(R. Dreikurs)的目標導向模式,下列何者不屬於「錯誤目標」的行為?
(A)某學生不斷發問與課程無關的問題,試圖引起教師的注意
(B)某學生違規但卻嗆老師說:你處罰我看看,小心你的車子
(C)某愛慕老師的學生,因被老師拒絕,轉而指控老師性騷擾
(D)教師和部分學生稱兄道弟或給予特權,引起其他同學不滿
6
29.高瞻中學規劃校訂課程時,針對未來人工智慧對於社會的影響,討論學校課程該如何
因應此主題。以下為不同委員的意見:
李老師:部訂課程已有科技領域,可以請科技領域教師強化此主題的內涵毋須再增
加額外的教學時間。
高老師:這是新的主題,未來的發展和影響還不太確定,不宜放入正式課程中。
石老師:從彈性學習課程中規劃一節課,讓科技領域的教師設計此主題的內涵。
吳老師:採用跨領域的主題設計,每週一節課,由師生共同決定內容。
根據上述的討論內容,下列何者不正確?
(A)李老師的觀點傾向於課程即學科
(B)高老師的課程理念傾向社會建構主義
(C)石老師的提議符合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規定
(D)吳老師的課程設計觀點較傾向過程模式的精神
30.某次數學考試滿分為 50 分,傑倫考了 38 分,其百分等級是 86傑倫此次考試的分數
代表什麼意義?
(A)表示他勝過 86%的同學
(B)換算成第 86 個百分位數的分數是 76
(C)表示第 38 百分位數的原始分數是 86
(D)分數由高到低,他在 100 個人中排在第 86
7
二、問答題每題 10 分,共 40
(請以黑色或藍色墨水的筆於答案卷上,由左而右、由上而下、橫式書寫)
1.學校雖各自訂有教科書選用辦法,但其仍有共通之評選規準。請寫出教科書評選規準
4個向度,且每向度各舉出 2項內容並說明之。
2.愛國校內學生英語學校行設
試卷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在上課的第一天進行前測,上課的最後一天,再使用
這份試卷進行後測。
(1)學校若想評估這份試卷的信度,應該用哪種信度較為適當?
(2)舉出上述作法可能的 2項測量誤差來源。
(3)舉出 2種評估該試卷效度的作法。
3.王老師想要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防疫」為主題進行專題導向式學習
(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教學。
(1)請寫出專題導向式學習的教學特色(至少 2)
(2)以該主題及上述的教學法寫出教學步驟並簡述其教學活動重點。
4.老師,學歡和抬槓話。他使果斷
紀律模式,以維持班級秩序教學進度和確保授課品質。請寫出果斷紀律模式的 5
步驟,並說明其作法。
試題至此為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