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 投 縣 主 題 式 教 學 設 計 教 案
1、 課程設計原則與教學理念說明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主題說明
彈性學習課程
五年級教師群
五年級
共
節,每節課
分鐘
國際遊學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英
積極參與課內英語文小組學習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英-E-C3認識國內外主要節慶習俗及風土民情。
健體-E-C2-具備同理他人感受,在體育活動和健康生活中樂於與人互
動、公平競爭,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促進身心健康。
健體-E-C3-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國際體育與健康議題的素養,並認識
及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社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養成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
作的態度。
社-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關心本及全球議題。
藝-E-C2-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藝-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的多元性。
/
社會、英語文、健康與體育、藝術
國際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自編教材
/
大屏電視、圖卡、雲彩紙、彩繪用具、繪本、學習單、影片
單元名稱
學習重點
學習目標
(
)
我們是一家人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藝
術】
視3-Ⅲ-1 能參與、記錄各類
藝術活動,進而覺察在地及
全球藝術文化。
【社會】
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
典與儀式的服飾。
2.學生能體認個人的價值
觀可能會影響行為,且
人們對於社會事物與環
境有不同的感受,應互
相尊重。

教 學 單 元 設 計
1、 教學設計理念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教學單元設計
國際教育
五年級教師群
五年級
共
節,
分鐘
我們是一家人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藝術】
視3-Ⅲ-1 能參與、記錄各類藝術活動,進而
覺察在地及全球藝術文化。
【社會】
2a-Ⅲ-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環境與生活
方式的互動關係。
3c-Ⅲ-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
能與他人討論。
【多元文化教育】
多E6了解各文化間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家庭教育】
家E2 了解家庭組成與型
態的多樣性。
藝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
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藝-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的多
元性。
社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養成
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作的態
度。
-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多
【藝術】
視A-Ⅲ-3 民俗藝術。
【社會】
Aa-Ⅲ-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範,
理性溝通、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Bb-Ⅲ-1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影響,造成
生活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元。
多元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
藝術
社會

自編教材
上課所需教學影片和檔案、ELTA自備教材
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1.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與儀式的服飾。
2.學生能體認個人的價值觀可能會影響行為,且人們對於社會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感受,應互相尊重。
引起動機:問學生是否有出國經驗?有沒有學生的母親是東
南亞人?
2.教師請ELTA自我介紹,並介紹國家的宗教信仰與特色。
3.教師介紹台灣當地的宗教信仰。
4.學生分組寫出台灣和緬甸的宗教信仰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5.引導學生用心智圖畫出,並請各組上台發表。
40
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慶典與儀式背後蘊含的文
化豐富性和多樣性。
2. 欣賞到不同民族服飾的美學和藝術價值。對
於服飾的設計、手工藝和工藝技術感到驚嘆,
並對其背後的故事和意義感興趣。
1.
且須協助學生翻譯
2. 引導學生思索表格填寫
附錄(一)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與儀式的服飾。

教 學 單 元 設 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教學單元設計
國際教育
五年級教師群
五年級
共
節,
分鐘
月圓人團圓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社會】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
文化的多樣性。
3c-Ⅲ-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
能與他人討論。
【藝術】
視1-Ⅲ-2 能使用視覺元素和構成要素,探
索創作歷程。
視1-Ⅲ-7 能構思表演的創作主題與內容。
【國際教育】
國
具備表達我國文化特色的能力。
藝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
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藝-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
的多元性。
社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養成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
作的態度。
-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
【社會】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
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
文化內涵。
Aa-Ⅲ-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範,
理性溝通、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藝術】
視E-Ⅲ-1 視覺元素、色彩與構成要素的辨
識與溝通。

視
Ⅲ
民俗藝術。
國際教育
藝術
社會
自編教材
上課所需教學影片和檔案、ELTA自備教材
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1.學生能欣賞不同國家的節慶文化。
2.學生能欣賞不同國家的文化。
3.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並發表創作。
引起動機:問學生滿月是每個月的哪一天?
2.教師介紹中秋節的由來。
3.教師介紹台灣當地的中秋節活動有哪些特色。
4.ELTA介紹緬甸的中秋節。
5.學生分組討論台灣和緬甸的中秋節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6.學生分組,簡單的畫出台灣和緬甸的中秋節,所代表的意象。
7.各組上台發表小組創作的畫作。
40
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中秋節通常是家庭團聚的時刻,在不同國家
的中秋節慶祝活動中,可以看到人們重視家
庭和團聚的傳統價值觀。意識到家庭關係的
重要性,並感受到溫馨和親情的溫暖。
2. 欣賞不同國家的中秋節文化也是一種跨文化
交流和分享的機會。可以將自己對中秋節的
理解和感受分享給他人
1.
學生須具月相之先備經驗
2. 需有請學生觀察夜晚之月相
3. 上網查詢中秋節之由來,需有摘取文章大意之
能力

教 學 單 元 設 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教學單元設計
國際教育
五年級教師群
五年級
共
節,
分鐘
跟著音樂去旅遊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藝術】
音2-Ⅲ-1 能使用適當的音樂語彙,描述各
類音樂作品及唱奏表現,以分享美感經
驗。
【社會】
3c-Ⅲ-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
能與他人討論。
藝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
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藝-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
的多元性。
社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養成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
作的態度。
社-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
多元文化,關心本及全球議題。
【藝術】
音E-Ⅲ-1 多元形式歌曲,如:輪唱、合唱
等。基礎歌唱技巧,如:呼吸、共鳴等。
【社會】
Aa-Ⅲ-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
範,理性溝通。

藝術
社會
自編教材
上課所需教學影片和檔案、ELTA自備教材
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1.學生能認識台灣各地代表歌曲。
2.學生能認識並且欣賞不同文化的音樂。
教師提問:學生曾經去過台灣哪些地區旅遊呢?
2.教師舉例:宜蘭代表歌曲:丟丟銅仔。
3.教師介紹歌曲代表的意義,並播放丟丟銅仔,請學生一起練唱。
4.學生帶著ELTA唱閩南語歌曲。
5.ELTA介紹當地著名的傳統歌謠,並帶著學生一起練唱。
6.學生分組練習緬甸語版的傳統歌謠,並上台發表練習成果。
7.教師提問:「歌謠的種類或曲調,是否未受到當地的文化、風土
民情影響呢?」引導學生思考並討論。
40
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通過認識台灣各地代表性歌曲,可以更深入
地了解台灣的文化地理。每個地方的歌曲可
能都反映了當地的地理特色、人文風情和生
活方式,這有助於對台灣各地的文化差異和
多樣性有更全面的認識。
2. 許多台灣地方代表性歌曲都承載著濃厚的歷
史和傳統文化,反映了當地的歷史事件、民
間傳說和社會風情。通過學習這些歌曲,可
以深入了解台灣各地的歷史和傳統,並對當
地的文化有更深入的感悟和體驗
1.
除了與國際接軌亦須留意全球在地化與在地球化
之趨勢
2. 促使學生留意地方特色文化

教 學 單 元 設 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教學單元設計
國際教育
五年級教師群
五年級
共
節,
分鐘
生日快樂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藝術】
音2-Ⅲ-1 能使用適當的音樂語彙,描述各類
音樂作品及唱奏表現,以分享美感經驗。
【社會】
3c-Ⅲ-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
能與他人討論。
藝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
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藝-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的多
元性。
社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養成
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作的態
度。
-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多
【藝術】
音E-Ⅲ-1 多元形式歌曲,如:輪唱、合唱
等。基礎歌唱技巧,如:呼吸、共鳴等。
【社會】
Aa-Ⅲ-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範,
理性溝通。
藝術
社會
自編教材
上課所需教學影片和檔案、ELTA自備教材
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1.學生能教唱ELTA生日快樂中文版。
2.學生能演唱緬甸語版本的生日快樂歌。
教師提問:每年生日慶生時,是否會唱生日快樂歌呢?
2.教師提問:唱過的生日快樂歌,有幾種語言呢?(國語、閩南
語、英語)
3.教師播放生日快樂歌(三個語言),請學生一起練唱。
4.學生帶著ELTA一起唱中文版和閩南語版練習。
5.ELTA介紹相同旋律(生日快樂),歌詞卻不同的生日快樂歌
6.教師介紹,在台灣慶祝生日時,會準備哪些食物,會用什麼
樣的方式慶祝(例如:聚餐或是買蛋糕在家慶祝)。
7.ELTA介紹,在緬甸慶祝生日時,和台灣有什麼不同之處。
8.學生分組練習緬甸語版的生日快樂歌,並上台發表練習成
果。
9.教師提問:「誰的表演讓你印象最深刻?哪一組的表演最有
趣?為什麼?」引導學生思考並討論。
40
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生日快樂是一首跨文化的歌曲,在不同
語言版本的演唱中。每個語言版本可能
都反映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和傳統風情
2. 演唱不同語言版本的生日快樂通常需要
與同伴合作,共同練習和表演。這有助
於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和社交互動能力,
並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1.
在授課之前亦須實施品德教育,遑論他人演唱方式
與表演如何皆須尊重。
2. 亦可活絡交流氣氛可準備為當月壽星學生慶生以感
受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