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五年級主題式英語教案:國際遊學

pdf
2.85 MB
127 頁
KUO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課程設計原則與教學理念說明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主題說明
領域/科目
彈性學習課程
設計者
五年級教師群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21
節,每節課
40
分鐘
主題名稱
國際遊學
設計依據
核心
素養
總綱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領綱
積極參與課內英語文小組學習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E-C3認識國內外主要節慶習俗及風土民情。
健體-E-C2-具備同理他人感受,在體育活動和健康生活中樂於與人互
動、公平競爭,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促進身心健康。
健體-E-C3-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國際體育與健康議題的素養,並認識
及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養成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
作的態度。
-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關心本及全球議題。
-E-C2-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的多元性。
與其他領域
/
科目
的連結
社會、英語文、健康與體育、藝術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國際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所融入
之單元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教學設備
/
資源
大屏電視、圖卡、雲彩紙、彩繪用具、繪本、學習單、影片
各單元與學習目標
單元名稱
學習重點
學習目標
單元一
我們是一家人
(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
)
學習表現
我們是一家人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藝
術】
3--1 能參與、記錄各類
藝術活動,進而覺察在地及
全球藝術文化。
【社會】
1.
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
典與儀式的服飾。
2.學生能體認個人的價值
觀可能會影響行為,且
人們對於社會事物與環
境有不同的感受,應互
相尊重。
2a--1 關注社會、自然、
人文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動
關係。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
達自我觀點,並能與他人討
論。
【多元文化教育】
E6了解各文化間的多樣性
與差異性。
【家庭教育】
E2 了解家庭組成與型
態的多樣性。
學習內容
【藝術】
A--3 民俗藝術。
【社會】
Aa--4 在民主社會個
人須遵守社會規範,理
性溝通、理解包容與相
互尊重。
Bb
--1自然與人文環境
的交互影響,造成生活
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
元。
單元二
環遊世界的老虎
(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
)
學習表現
【藝術】
2--1 能使用適當的音
樂語彙,描述各類音樂作
品及唱奏表現,以分享美
感經驗。
【社會】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
達自我觀點,並能與他人
討論。
1.
學生能教唱
ELTA
中文歌曲
兩隻老虎。
2.學生能演唱緬甸語版本的
兩隻老虎。
3.學生能欣賞並尊重他人
的表演。
學習內容
【藝術】
E--1 多元形式歌曲,
如:輪唱、合唱等。基礎
歌唱技巧,如:呼吸、共
鳴等。
【社會】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
遵守社會規範,理性溝
通、理解包容與相互尊
重。
單元三
月圓人團圓
(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
)
學習表現
【社會】
2b--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
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
樣性。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
達自我觀點,並能與他人
討論。
【藝術】
1--2 能使用視覺元素和
構成要素,探索創作歷
程。
1--7 能構思表演的創作
主題與內容。
【國際教育】
E3 具備表達我國文化特
色的能力。
1.
學生能欣賞不同國家的節
慶文化。
2.學生能欣賞不同國家的文
化。
3.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
並發表創作。
學習內容
【社會】
Bc--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
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
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
的文化內涵。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
遵守社會規範,理性溝通、
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藝術】
E--1 視覺元素、色彩與
構成要素的辨識與溝通。
A-
-3
民俗藝術。
單元四
跟著音樂去旅遊
(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
)
學習表現
【藝術】
2--1 能使用適當的音樂
語彙,描述各類音樂作品及
唱奏表現,以分享美感經
驗。
【社會】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
達自我觀點,並能與他人討
論。
1.
學生能認識台灣各地代表
歌曲。
2.學生能認識並且欣賞不同
文化的音樂。
學習內容
【藝術】
E--1 多元形式歌曲,
如:輪唱、合唱等。基礎歌
唱技巧,如:呼吸、共鳴
等。
【社會】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
遵守社會規範,理性溝通。
單元五
生日快樂
(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
)
學習表現
【藝術】
2--1 能使用適當的音樂
語彙,描述各類音樂作品及
唱奏表現,以分享美感經
驗。
【社會】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
達自我觀點,並能與他人討
論。
1.
學生能教唱
ELTA
生日快樂
中文版。
2.學生能演唱緬甸語版本的
生日快樂歌。
學習內容
【藝術】
E--1 多元形式歌曲,
如:輪唱、合唱等。基礎歌
唱技巧,如:呼吸、共鳴
等。
【社會】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
遵守社會規範,理性溝通。
單元六
台灣生日快樂
(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
)
學習表現
【社會】
2b--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
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
性。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
達自我觀點,並能與他人討
論。
【藝術】
3--1 能參與、記錄各類
藝術活動,進而覺察在地及
全球藝術文化。
1.
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
與儀式的服飾。
2.學生能體認個人的價值觀
可能會影響行為,且人們
對於社會事物與環境有不
同的感受,應互相尊重。
學習內容
【社會】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
遵守社會規範,理性溝通、
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
遵守社會規範,理性溝通、
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Bb--1自然與人文環境的
交互影響,造成生活空間型
態的差異與多元。
【藝術】
A-
-3
民俗藝術。
單元七
Sports
(
運動賽事
)
學習表現
【英語】
1--6 能聽懂課堂中所學的
字詞。
【健體】
1c--1 了解運動技能要素
和基本運動規範。
【英語】
2--9 能以正確的發音及適
切的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
子。
【健體】
3c--2 在身體活動中表現
各項運動技能,發展個人運
動潛
能。
1.
能知道各種運動的英文說
法。
2.能用句子介紹自己喜愛的
運動。
學習內容
【英語】
B--2 國小階段 所學字詞
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健體】
Cb--1 運動安全教育、運
動精神與運動營養知識。
單元八
Basketball
(
運動賽事
)
學習表現
【英語】
2--9 能以正確的發音及適
切的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
子。
【健體】
3c--2 在身體活動中表現
各項運動技能,發展個人運
動潛
能。
能說出籃球各種動作的說
法。
學習內容
【英語】
B--2 國小階段 所學字詞
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健體】
Hc--1 標的性球類運動基
本動作及基礎戰術。
單元九
Table tennis
(
運動賽事
)
學習表現
【英語】
2--9 能以正確的發音及適
切的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
子。
【健體】
3c--2 在身體活動中表現
各項運動技能,發展個人運
動潛 能。
1.
能說出關於桌球的相關英
文用法。
2.能夠播報分數。
學習內容
【英語】
B--2 國小階段 所學字詞
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健體】
Ha--1 /牆性球類運動基
本動作及基礎戰術。
單元十
Dodgeball
(
運動賽事
)
學習表現
【英語】
2--9 能以正確的發音及適
切的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
子。
【健體】
3c--2 在身體活動中表現
各項運動技能,發展個人運
動潛
能。
1.
能說出關於桌球的相關英
文用法。
2.能聽懂英文指令並做出相
應的動作。
學習內容
【英語】
B--2 國小階段 所學字詞
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健體】
Hb--1 陣地攻守性球類運
動基本動作及基礎戰術。
單元十一
Swimming
(
運動賽事
)
學習表現
【英語】
2--9 能以正確的發音及
適切的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
句子。
【健體】
3c--2 在身體活動中表現
各項運動技能,發展個人運
動潛
能。
1.能說出泳式四式的
英文
2.聽其單字做出其泳
式。
學習內容
【英語】
B--2 國小階段 所學字詞
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健體】
Cc--1 水域休閒運動進階
技能。
單元十二
Tennis
(
運動賽事
)
學習表現
【英語】
2--9 能以正確的發音及適
切的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
子。
【健體】
3c--2 在身體活動中表現各
項運動技能,發展個人運動
能。
能說出關於網球的相關英
文用法。
學習內容
【英語】
B--2 國小階段 所學字詞及
句型的生活溝通。
【健體】
Ha--1 /牆性球類運動基
本動作及基礎戰術。
單元十三
The Olympic
Games
(
運動賽事
)
學習表現
【英語】
2--9 能以正確的發音及適
切的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
子。
【健體】
2c--3 表現積極參與、接受
挑戰的學習態度。
1.
能知道奧運起源。
2.能說出關於奧運的相關英
文。
學習內容
【英語】
B--2 國小階段 所學字詞及
句型的生活溝通。
【健體】
Cb--1 運動安全教育、運動
精神與運動營養知識。
單元十四
棉畫棒創作
-
聖誕節
學習表現
【藝術】
1-III-2 能使用視覺元素和構
成要素,探索創作歷程。
【英語】
2-III-2 能說出課堂中所學的
字詞。
1.
學生能經由英文兒歌唱
遊,輕易記住線條的英文名
稱。
學習內容
【藝術】
E-III-1 視覺元素、色彩與
構成要素的辨識與溝通。
【英語】
B-III-2 國小階段所學字詞及
句型的生活溝通。
單元十五
棉畫棒創作
-
聖誕節
學習表現
【藝術】
1-III-2 能使用視覺元素和構
成要素,探索創作歷程。
【英語】
5-III-4 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
中常用語句,並能作適當的
回應。
1.
學生能運用各種線條組
合,完成纏繞畫。
學習內容
【藝術】
E-III-1 視覺元素、色彩與
構成要素的辨識與溝通。
【英語】
B-III-2 國小階段所學字詞及
句型的生活溝通。
單元十六
棉畫棒創作
-
聖誕節
學習表現
【藝術】
1-III-3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
法,表現創作主題。
【英語】
5-III-4 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
中常用語句,並能作適當的
回應。
1.
學生能正確使用水性顏料
與工具,體驗調色、混
色。
2.學生能調出不同色彩並進
行創作。
學習內容
【藝術】
E-III-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
創作表現類型。
【英語】
B-III-2 國小階段所學字詞及
句型的生活溝通。
單元十七
棉畫棒創作
-
聖誕節
學習表現
【藝術】
1-III-3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
法,表現創作主題。
【英語】
5-III-4 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
中常用語句,並能作適當的
回應。
1.
學生能正確使用水性顏料
與工具,體驗調色、混
色。
2.學生能調出不同色彩並進
行創作。
學習內容
【藝術】
E-III-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
創作表現類型。
【英語】
B-III-2 國小階段所學字詞及
句型的生活溝通。
單元十八
棉畫棒創作
-
聖誕節
學習表現
【藝術】
1-III-6 能學習設計思考,進
行創意發想和實作。
【英語】
5-III-4 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
中常用語句,並能作適當的
回應。
1.
學生能經由欣賞知名藝術
家帕洛克的名畫,了解創
作是很多元的,許多器材
都可以使用在創作上。
2.學生能經由棉花棒創作,
了解創作的素材是很多元
的。
3.學生願意上台與同儕分享
自己的作品,並欣賞他人
的藝術作品,互相讚賞。
學習內容
【藝術】
E-III-3 設計思考與實作。
【英語】
C-III-2 國內外主要節慶習
俗。
單元十九
棉畫棒創作
-
聖誕節
學習表現
【藝術】
1-III-6 能學習設計思考,進
行創意發想和實作。
【英語】
5-III-4 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
中常用語句,並能作適當
的回應。
1.
學生願意上台與同儕分
享自己的作品,並欣賞他
人的藝術作品,互相讚
賞。
2.學生能經由英文聖誕歌
(Jingle Bell),歡唱聖誕
歌曲,感受節日的氛圍.
此祝福。
學習內容
【藝術】
E-III-3 設計思考與實作。
【英語】
C-III-2 國內外主要節慶習
俗。
1 教學設計理念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教學單元設計
主題
國際教育
設計者
五年級教師群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1
節,
40
分鐘
單元名稱
我們是一家人
(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藝術】
3--1 能參與、記錄各類藝術活動,進而
覺察在地及全球藝術文化。
【社會】
2a--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環境與生活
方式的互動關係。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
能與他人討論。
【多元文化教育】
E6了解各文化間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家庭教育】
E2 了解家庭組成與型
態的多樣性。
核心
素養
-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
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的多
元性。
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養成
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作的態
度。
-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關心本及全球議題。
學習
內容
【藝術】
A--3 民俗藝術。
【社會】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範,
理性溝通、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Bb--1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影響,造成
生活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元。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多元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
實質
內涵
與其他領域/
目的連結
藝術
社會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教學設備/資源
上課所需教學影片和檔案、ELTA自備教材
學生經驗分析
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目標
1.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與儀式的服飾。
2.學生能體認個人的價值觀可能會影響行為,且人們對於社會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感受,應互相尊重。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評量方式
1.
引起動機:問學生是否有出國經驗?有沒有學生的母親是東
南亞人?
2.教師請ELTA自我介紹,並介紹國家的宗教信仰與特色。
3.教師介紹台灣當地的宗教信仰。
4.學生分組寫出台灣和緬甸的宗教信仰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5.引導學生用心智圖畫出,並請各組上台發表。
40
1.
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學生回饋
教師省思
1.
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慶典與儀式背後蘊含的文
化豐富性和多樣性。
2. 欣賞到不同民族服飾的美學和藝術價值。對
於服飾的設計、手工藝和工藝技術感到驚嘆,
並對其背後的故事和意義感興趣。
1.
且須協助學生翻譯
2. 引導學生思索表格填寫
附錄()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與儀式的服飾。
評量標準
主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我們
是一
家人
能認
同、尊
重不同
民族慶
典與儀
式的服
飾。
能專注
聆聽、
尊重不
同民族
慶典與
儀式的
服飾。
能大致
專注聆
聽、尊
重不同
民族慶
典與儀
式的服
飾。
能引導後
傾向專注
聆聽、尊
重不同民
族慶典與
儀式的服
飾。
未達D
能認
同、尊
重不同
民族文
化。
能專注
聆聽、
尊重不
同民族
文化。
能大致
專注聆
聽、尊
重不同
民族文
化。
能引導後
傾向專注
聆聽、尊
重不同民
族文化。
未達D
口頭分享、課堂表現與觀察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0-79
60-69
59
一、教學設計理念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教學單元設計
主題
國際教育
設計者
五年級教師群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1
節,
40
分鐘
單元名稱
環遊世界的老虎
(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
【藝術】
3--1 能參與、記錄各類藝術活動,進
而覺察在地及全球藝術文化。
【社會】
2a--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環境與生活
方式的互動關係。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
能與他人討論。
核心
素養
-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
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
的多元性。
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養成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
作的態度。
-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
多元文化,關心本及全球議題。
學習內
【藝術】
E--1 多元形式歌曲,如:輪唱、合唱
等。基礎歌唱技巧,如:呼吸、共鳴等。
【社會】
Aa-
-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
範,理性溝通、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議題
融入
學習主
實質內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
連結
藝術
社會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教學設備/資源
上課所需教學影片和檔案、ELTA自備教材
學生經驗分析
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目標
1.學生能教唱ELTA中文歌曲兩隻老虎。
2.學生能演唱緬甸語版本的兩隻老虎。
3.學生能欣賞並尊重他人的表演。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評量方式
1.
教師提問:小時候是否有聽過兒歌,兩隻老虎呢?
2.教師播放兩隻老虎,請學生一起練唱。
3.學生帶著ELTA一起唱中文版練習。
4.ELTA介紹相同旋律(兩隻老虎),歌詞卻不同的兒歌:彩色氣球。
(緬甸語)
5.ELTA帶學生練習唱緬甸語版本,並加入簡單的動作。
6.學生分組練習,並上台發表練習成果。
7.教師提問:「誰的表演讓你印象最深刻?哪一組的表演最有趣?
為什麼?」引導學生思考並討論。
40
1.
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學生回饋
教師省思
1.
透過演唱不同語言版本的《兩隻老虎》,可
以學習到不同語言的詞彙和發音,並了解到
不同文化背景下對於動物的詮釋和故事的演
繹。拓展我們的語言視野和跨文化理解能
力。
2. 透過演唱,可以表達自己對於歌曲的情感和
感受。無論是歡快的節奏還是溫柔的旋律,
可以通過音樂表達自己與夥伴的情感和情
緒,並享受到音樂帶來的愉悅感
1.
教師一同歌唱可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2. 統整不一定要透過共通語言才能溝通,音樂亦
能為雙方帶來交流。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學生能演唱緬甸語版本的兩隻老虎。
評量標準
主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環遊
世界
的老
能熟練
地演唱
緬甸語
版本的
兩隻老
虎。
能正確
地演唱
緬甸語
版本的
兩隻老
虎。
能大致
正確地
演唱緬
甸語版
本的兩
隻老
虎。
能引導後
演唱緬甸
語版本的
兩隻老
虎。
未達D
能熟練
地演唱
異國歌
曲。
能正確
地演唱
異國歌
曲。
能大致
正確地
演唱異
國歌
曲。
能引導後
演唱異國
歌曲。
未達D
實作評量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0-79
60-69
59
一、教學設計理念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教學單元設計
主題
國際教育
設計者
五年級教師群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1
節,
40
分鐘
單元名稱
月圓人團圓
(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
【社會】
2b--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
文化的多樣性。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
能與他人討論。
【藝術】
1--2 能使用視覺元素和構成要素,探
索創作歷程。
1--7 能構思表演的創作主題與內容。
【國際教育】
E3
具備表達我國文化特色的能力。
核心
素養
-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
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
的多元性。
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養成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
作的態度。
-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
多元文化,關心本及全球議題。
學習內
【社會】
Bc--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
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
文化內涵。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範,
理性溝通、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藝術】
E--1 視覺元素、色彩與構成要素的辨
識與溝通。
A-
-3
民俗藝術。
議題
融入
學習主
國際教育
實質內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
連結
藝術
社會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教學設備/資源
上課所需教學影片和檔案、ELTA自備教材
學生經驗分析
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目標
1.學生能欣賞不同國家的節慶文化。
2.學生能欣賞不同國家的文化。
3.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並發表創作。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評量方式
1.
引起動機:問學生滿月是每個月的哪一天?
2.教師介紹中秋節的由來。
3.教師介紹台灣當地的中秋節活動有哪些特色。
4.ELTA介紹緬甸的中秋節。
5.學生分組討論台灣和緬甸的中秋節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6.學生分組,簡單的畫出台灣和緬甸的中秋節,所代表的意象。
7.各組上台發表小組創作的畫作。
40
1.
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學生回饋
教師省思
1.
中秋節通常是家庭團聚的時刻,在不同國家
的中秋節慶祝活動中,可以看到人們重視家
庭和團聚的傳統價值觀。意識到家庭關係的
重要性,並感受到溫馨和親情的溫暖。
2. 欣賞不同國家的中秋節文化也是一種跨文化
交流和分享的機會。可以將自己對中秋節的
理解和感受分享給他人
1.
學生須具月相之先備經驗
2. 需有請學生觀察夜晚之月相
3. 上網查詢中秋節之由來,需有摘取文章大意之
能力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並發表創作。
評量標準
主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月圓
人團
能深切
體察異
國節慶
並繪製
其特
色。
能體察
異國節
慶並繪
製其特
色。
能大致
地體察
異國節
慶並繪
製其特
色。
能引導後
粗略地體
察異國節
慶並繪製
其特色。
未達D
能深切
體察異
國節
慶。
能體察
異國節
慶。
能大致
地體察
異國節
慶。
能引導後
粗略地體
察異國節
慶。
未達D
口頭分享、課堂表現與觀察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0-79
60-69
59
一、教學設計理念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教學單元設計
主題
國際教育
設計者
五年級教師群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1
節,
40
分鐘
單元名稱
跟著音樂去旅遊
(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
【藝術】
2--1 能使用適當的音樂語彙,描述各
類音樂作品及唱奏表現,以分享美感經
驗。
【社會】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
能與他人討論。
核心
素養
-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
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
的多元性。
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養成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
作的態度。
-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
多元文化,關心本及全球議題。
學習內
【藝術】
E--1 多元形式歌曲,如:輪唱、合唱
等。基礎歌唱技巧,如:呼吸、共鳴等。
【社會】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
範,理性溝通。
議題
融入
學習主
實質內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
連結
藝術
社會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教學設備/資源
上課所需教學影片和檔案、ELTA自備教材
學生經驗分析
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目標
1.學生能認識台灣各地代表歌曲。
2.學生能認識並且欣賞不同文化的音樂。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評量方式
1.
教師提問:學生曾經去過台灣哪些地區旅遊呢?
2.教師舉例:宜蘭代表歌曲:丟丟銅仔。
3.教師介紹歌曲代表的意義,並播放丟丟銅仔,請學生一起練唱。
4.學生帶著ELTA唱閩南語歌曲。
5.ELTA介紹當地著名的傳統歌謠,並帶著學生一起練唱。
6.學生分組練習緬甸語版的傳統歌謠,並上台發表練習成果。
7.教師提問:「歌謠的種類或曲調,是否未受到當地的文化、風土
民情影響呢?」引導學生思考並討論。
40
1.
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學生回饋
教師省思
1.
通過認識台灣各地代表性歌曲,可以更深入
地了解台灣的文化地理。每個地方的歌曲可
能都反映了當地的地理特色、人文風情和生
活方式,這有助於對台灣各地的文化差異和
多樣性有更全面的認識。
2. 許多台灣地方代表性歌曲都承載著濃厚的歷
史和傳統文化,反映了當地的歷史事件、民
間傳說和社會風情。通過學習這些歌曲,可
以深入了解台灣各地的歷史和傳統,並對當
地的文化有更深入的感悟和體驗
1.
除了與國際接軌亦須留意全球在地化與在地球化
之趨勢
2. 促使學生留意地方特色文化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學生能認識並且欣賞不同文化的音樂。
評量標準
主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跟著
音樂
去旅
能熟練
地演唱
臺灣當
地民謠
ELTA
師家
當地
著名
的傳統
歌謠。
能正確
地演唱
臺灣當
地民謠
ELTA
師家
當地
著名
的傳統
歌謠。
能大致
正確地
演唱臺
灣當地
民謠及
ELTA
師家
當地著
的傳統
歌謠。
能引導後
演唱臺灣
當地民謠
ELTA
師家
當地著名
的傳統歌
謠。
未達D
能熟練
地演唱
臺灣民
謠及異
國歌
謠。
能正確
地演唱
臺灣民
謠及異
國歌
謠。
能大致
正確地
演唱演
唱臺灣
民謠及
異國歌
謠。
能引導後
演唱演唱
臺灣民謠
及異國歌
謠。
未達D
實作評量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0-79
60-69
59
一、教學設計理念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教學單元設計
主題
國際教育
設計者
五年級教師群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1
節,
40
分鐘
單元名稱
生日快樂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藝術】
2--1 能使用適當的音樂語彙,描述各類
音樂作品及唱奏表現,以分享美感經驗。
【社會】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
能與他人討論。
核心
素養
-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
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的多
元性。
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養成
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作的態
度。
-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關心本及全球議題。
學習
內容
【藝術】
E--1 多元形式歌曲,如:輪唱、合唱
等。基礎歌唱技巧,如:呼吸、共鳴等。
【社會】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範,
理性溝通。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實質
內涵
與其他領域/
目的連結
藝術
社會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教學設備/資源
上課所需教學影片和檔案、ELTA自備教材
學生經驗分析
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目標
1.學生能教唱ELTA生日快樂中文版。
2.學生能演唱緬甸語版本的生日快樂歌。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評量方式
1.
教師提問:每年生日慶生時,是否會唱生日快樂歌呢?
2.教師提問:唱過的生日快樂歌,有幾種語言呢?(國語、閩南
語、英語)
3.教師播放生日快樂歌(三個語言),請學生一起練唱。
4.學生帶著ELTA一起唱中文版和閩南語版練習。
5.ELTA介紹相同旋律(生日快樂),歌詞卻不同的生日快樂歌
6.教師介紹,在台灣慶祝生日時,會準備哪些食物,會用什麼
樣的方式慶祝(例如:聚餐或是買蛋糕在家慶祝)
7.ELTA介紹,在緬甸慶祝生日時,和台灣有什麼不同之處。
8.學生分組練習緬甸語版的生日快樂歌,並上台發表練習成
果。
9.教師提問:「誰的表演讓你印象最深刻?哪一組的表演最有
趣?為什麼?」引導學生思考並討論。
40
1.
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學生回饋
教師省思
1.
生日快樂是一首跨文化的歌曲,在不同
語言版本的演唱中。每個語言版本可能
都反映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和傳統風情
2. 演唱不同語言版本的生日快樂通常需要
與同伴合作,共同練習和表演。這有助
於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和社交互動能力,
並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1.
在授課之前亦須實施品德教育,遑論他人演唱方式
與表演如何皆須尊重。
2. 亦可活絡交流氣氛可準備為當月壽星學生慶生以感
受氣氛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學生能ELTA生日快樂中文版。
評量標準
主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生日
快樂
能主動
運用多
元的方
外師唱
生日快
樂中文
版。
能運用
多元的
方式
導外師
唱生日
快樂中
文版。
能運用
正確的
方式
導外師
唱生日
快樂中
文版。
能運用有
限的方式
導外師
唱生日快
樂中文
版。
未達D
能主動
運用多
元的方
外師演
唱。
能運用
多元的
方式
導外師
演唱。
能運用
正確的
方式
導外師
演唱。
能運用有
限的方式
導外師
演唱。
未達D
實作評量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0-79
60-69
59
一、教學設計理念
讓學生透過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使用英文,並結合日常慶典,使英語使用更自然;同
時又不脫離自己的鄉土民情,藉此建立國際教室環境。從自身出發,與國際接軌,讓
英語學習更主動。
二、教學單元設計
主題
國際教育
設計者
五年級教師群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1
節,
40
分鐘
單元名稱
台灣生日快樂
(當地音樂與宗教信仰)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
【社會】
2b--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
文化的多樣性。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
能與他人討論。
【藝術】
3--1 能參與、記錄各類藝術活動,進
而覺察在地及全球藝術文化。
核心
素養
-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
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E-C3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
的多元性。
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養成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
作的態度。
-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
多元文化,關心本及全球議題。
學習內
【社會】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範,
理性溝通、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範,
理性溝通、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Bb--1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影響,造成
生活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元。
【藝術】
A--3 民俗藝術。
議題
融入
學習主
實質內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
連結
藝術
社會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教學設備/資源
上課所需教學影片和檔案、ELTA自備教材
學生經驗分析
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目標
1.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與儀式的服飾。
2.學生能體認個人的價值觀可能會影響行為,且人們對於社會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感受,應互相尊重。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評量方式
1.
引起動機:問學生是否曾經在電視上看過雙十國慶的演出。
2.教師介紹雙十節的由來。
3.教師介紹雙十節閱兵方式(陸海空)和特色表演。
4.ELTA介紹緬甸的國慶日由來和特色。
5.學生分組寫出台灣和緬甸的國慶日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6.引導學生用心智圖畫出,並請各組上台發表。。
40
1.
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學生回饋
教師省思
1.
了解不同國家的國慶日意味著學生會更深入
地了解該國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提升對
自己國家的民族自豪感,並激發我們對國家
的熱愛和忠誠。
2. 許多國家的國慶日都與歷史事件和重要紀念
日有關。通過學習這些歷史事件,可以更深
入地了解國家的發展歷程和變遷過程,並從
中反思和汲取教訓。
1.
喚起學生對國家之認同意識才能對此主題感興
2. 亦須教導學生珍惜先有國才有家及自身能安穩
上學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學生能欣賞不同民族慶典與儀式的服飾。
評量標準
主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我們
是一
家人
能認
同、尊
重不同
民族慶
典與儀
式的服
飾。
能專注
聆聽、
尊重不
同民族
慶典與
儀式的
服飾。
能大致
專注聆
聽、尊
重不同
民族慶
典與儀
式的服
飾。
能引導後
傾向專注
聆聽、尊
重不同民
族慶典與
儀式的服
飾。
未達D
能認
同、尊
重不同
民族文
化。
能專注
聆聽、
尊重不
同民族
文化。
能大致
專注聆
聽、尊
重不同
民族文
化。
能引導後
傾向專注
聆聽、尊
重不同民
族文化。
未達D
口頭分享、課堂表現與觀察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