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光戀戀鄉土情:社群巡禮與探索學習

格式
doc
大小
116.5 KB
頁數
7
上傳者
高雄市楠梓區莒光國民小學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7-06-23,离现在 8 1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莒光國小106學年度第一學期

(二)年級學校本位課程---莒光戀戀鄉土情-社區巡禮)


一、設計理念

低年級兒童的活動範圍主要是在家庭及學校,對於其他地區,因為陌生而充滿好奇及新鮮感。透過觀察和討論「各式各樣的商店」之後,兒童能察覺市場有不同形式及特色,和不同商店會吸引顧客的方式及理由,並學會到哪些商店買所需要的日用品。希望藉由本活動「莒光好鄰居」,讓兒童透過探索社區的活動,認識社區環境,及探索的體驗。

【綜合領域】

單元三我的社區生活

活動1 認識社區機構

( 4節)



課程架構圖


【彈性課程】

莒光好鄰居

( 5 )





健康進學校

( 0 )









數學領域】

單元三二位數的直式加減

四、幾點幾分

( 5節)




三、課程計畫

主題名稱

社區巡禮

教學對象

二年級學生

設計者

二年級教學團

教學者

二年級教學團

教學節數

14

教學目標

1.能認識各種不同的社區環境。
2.
能了解社區的人、事、地、物,培養兒童敏銳的觀察力,並且學習利用各種方式記錄下來。

3.透過探索社區的活動,能認識社區環境,及生活週遭所發生的人、事、物。

校本願景與能力指標

1-1 認識學校及莒光社區的環境特色。

學習領域融入對應能力指標

【語文】

B-1-2-7-4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

C-1-1-3-8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D-1-6-10-2能自我要求寫出工整的字。

【數學】

2-n-04 能熟練二位數加減直式計算。

【綜合】

2-1-4認識並欣賞週遭環境。

4-1-1觀察住家和學校週遭環境,並知道保護自己的方法。

融入重大議題之能力指標

【家政教育】

3-1-3察覺個人的消費行為。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3-1-2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

【性別平等教育】

2-1-3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週次

校本能力指標或單元目標

單元名稱

節數

評量方式

備註

十六

【語文】

B-1-2-7-4

C-1-1-3-8

D-1-6-10-2

數學

2-n-04

【綜合】

2-1-4

4-1-1

【校本】

1-1

【彈性課程】

莒光好鄰居

戶外教學

5

實作

鑑賞

【家政教育】

3-1-3

【環境教育】

1-1-1
【性別平等教育】

2-1-3

【數學】

2-n-04

【校本】

1-1

【數學領域】

數與量

三、二位數的直式加減(6)

四、幾點幾分


5

筆試

口試

作業

報告

【環境教育】

1-1-1

3-1-2

【綜合】

2-1-4

4-1-1

【校本】

1-1

【綜合活動】

單元三我的社區生活


活動1認識社區機構

4

報告

作業

口試

【人權教育】

1-1-2

【環境教育】

1-1-1




四、教學團工作分配

教 師

工 作 重 點

顏婷芬

教學活動設計

唐鈺雯

教學活動設計

郭淑美

學習單設計

張嘉蕙

學習單設計

江怡文

照相.成果呈報

楊雅婷

照相.成果呈報

高雄市楠梓區莒光國小二上校本課程主題【鄉土情】之教學活動設計

莒光戀戀鄉土情-(社區巡禮)

單元名稱

莒光好鄰居

教學設計者

二年級教學團

教學年級

二上

教學時間

14

能力指標

單元目標

行為目標

【語文】

B-1-2-7-4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

C-1-1-3-8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D-1-6-10-2能自我要求寫出工整的字。

【生活】

1-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各種網絡之間的互賴與不可分離性。

2-3 覺察不同人、不同生物、不同文化各具特色,理解並尊重其歧異性,欣賞其長處。

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綜合】

2-1-4認識並欣賞週遭環境。

4-1-1觀察住家和學校週遭環境,並知道保護自己的方法。

1.能認識各種不同的社區環境。

2.帶領學童從日常生活中觀察不同的市場或商店,並知道買東西的注意事項。

3.能了解社區的人、事、地、物,培養兒童敏銳的觀察力,並且學習利用各種方式記錄下來。

4.透過探索社區的活動,能

認識社區環境,及生活週

遭所發生的人、事、物。

1.能主動積極的參與。

2.學會到哪些商店買所需要的日用品。

3.能認識社區環境。

4.能盡心盡力的完成自己的學習單。


校本願景與能力指標

1-1認識學校及莒光社區的環境特色。

融入
六大議題

【家政教育】

3-1-3察覺個人的消費行為。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性別平等教育】

2-1-3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教學

研究

以活動課程、生活中心與問題中心的課程設計,讓兒童透過直接經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討論分享、建構學習。持續性觀察記錄教學,讓學生熟悉學校周圍的環境,並藉著實地觀察了解學校周圍的人、事、地、物,以建構以學校為中心的學區概念。

教學

準備

教師

1.製作學校周圍的社區地圖。

2.配合社區地圖和學習活動設計學習單。

3.課前勘查社區巡禮的路線和選擇適合帶領學生前往購物的商店。

學生

在上放學途中觀察,熟悉學校周圍的環境。

能 力 指 標

教學流程

教學說明及注意事項

教學資源

教學時間

教學評量

教學形態

備註
(
統整)

【語文】

B-1-2-7-4

C-1-1-3-8

D-1-6-10-2

【生活】

1-3

2-3

4-1

5-1

【綜合】

2-1-4

4-1-1

【校本】

1-1


  • 引起動機:

  1. 發下社區地圖和學習單,簡單說明社區巡禮的路線。

  2. 交代各項注意安全事項。


  • 發展活動:

  1. 社區巡禮:

按社區簡易地圖,從學校出發依序尋訪莒光愛心商店,進行社區巡禮。


  1. 到社區買東西:

完成社區巡禮,到學校旁

的駿旺超市進行購物活動。




  • 綜合活動:

1.分享

  1. 學生分享社區巡禮和自己逛商店購物的心情和戰利品。

2.教師統整

配合學習單,進行統整,並指導學生填寫。

3.. 完成學習單


事先將全班學生分成5組。

再三叮嚀注意安全事項。



在社區巡禮和到社區買東西的過程中,隨時注意學生安全。


提醒兒童買東西的注意事項和禮貌。

同學們依照分配的時間去做購買的活動






配合學習單,將社區巡禮和自己購物的經驗進行統整,並指導學生填寫。

地圖學習單









實作

鑑賞

團體戶外

【家政教育】

3-1-3

【環境教

育】

1-1-1

【性別平

等教育】


2-1-3



【教學參考資料】

1. 康軒-二下-生活課程計畫

2. 莒光愛心商店地圖(學務處生教組)

3. 莒光國小愛心服務站造冊(學務處生教組)

4. 逛莒光愛心商店的學習單


教學活動

一、準備出發

在進行「社區巡禮」前,將事先將全班學生分成6組。再三叮嚀注意安全事項。按社區簡易地圖,從學校出發拜訪莒光愛心商店,進行社區巡禮。


二、進行社區巡禮:

按社區地圖,從學校出發依序尋訪莒光愛心商店,進行社區巡禮。


三、到社區買東西:

進入駿旺超市前,再次提醒兒童買東西的注意事項和禮貌。然後讓兒童們進入商店各自去購買自己想買的東西。等兒童都完成購買活動,在超市前集合返校。


.分享

學生分享社區巡禮和自己逛商店購物的心情和戰利品。


五、完成學習單

配合學習單,將社區巡禮和自己購物的經驗進行統整,並指導學生填寫。




四、教學團工作分配

教 師

工 作 重 點

顏婷芬

教學活動設計

唐鈺雯

教學活動設計

郭淑美

學習單設計

張嘉蕙

學習單設計

江怡文

照相.成果呈報

楊雅鑐

照相.成果呈報






學習單~逛莒光愛心商店

姓名:


這家商店的店名是:

  1. 各位小朋友你看到超市裡的物品琳瑯滿目,心動了嗎?你買了多少

物品?你是買需要的呢?還是買想要的呢?

1.你心動嗎?為什麼?

答:

2.你買了什麼物品?

答:

3.買了哪些需要的物品?

答:

4.你買了哪些想要的物品?

答:

5.今天我帶了()元。

6.今天你總共買了( )元的( )

( )元的( )

( )元的( )

共花了多少錢?請列出算式算出來。





7.你還剩下多少錢?請列出算式算出來。





人需要物質維持生活,但應適度即可。不斷地追逐物質,以物質來滿

足內心需求的人,將如同喝鹽水般,越喝越渴。唯有懂得用物、愛物、惜物

的人,才不至於被物質所奴役。

  1. 小朋友,你知道莒光有哪些愛心商店嗎?老師帶你去逛過之後,

請你在莒光好鄰居的地圖(在背面),用代號填出它的位置來。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