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援中國小二年級下學期彈性課程「社群的故事」教學教案

格式
docx
大小
30.19 KB
頁數
6
上傳者
l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1-26,离现在 4 33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援中國小年級學期彈性課程(在地援中)教案社區的故事


  1. 設計理念

兒童的生活圈會隨著成長而逐漸擴大,從家庭、學校到社區。對孩子而言,社區可說是他們的另一個生活園地,珍藏著童年記憶。本活動中,從學校到社區,要進一步引導兒童實地去認識社區的環境資源,了解和自己生活的密切關係。

援中國小學區附近生活文化及地景自清朝時期以降歷經多次變更,且附近水文景觀豐富,適合從社區文史為起點培養學生豐富的鄉土情懷與知能,進而於生活中實踐為改善社區環境而努力、採取改進行動。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2年級下學期

設計者

2年級學群

跨領域/科目

生活領域/國語領域

總節數

20

總綱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語文領域】

1--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1-Ⅰ-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2--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5-Ⅰ-9 喜愛閱讀,並樂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

【生活領域】

1-I-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及相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

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I-3 運用各種表 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學習

內容

【語文領域】

Ca-I-1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生活領域】

A-I-2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I-3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概念架構

導引問題

1.你的家位在什麼地方,哪一個行政區?附近有什麼道路?

2.你們有人知道社區以前的樣子嗎

3.你們看過仁壽宮的廟方舉辦過什麼活動


學習目標

1.能透過地圖,介紹自己家的位置,及學校附近有哪些主要道路。

2.能畫出創意手繪社區小旅行地圖並分享。

3.能完成我是小記者記錄單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討的議題才列入)

實質內涵

E2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所融入之單元


學習資源

社區地圖方位表學習單認識社區-仁壽宮學習單我是小記者紀錄單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流程

時間

備註

主題一:社區地圖

【準備活動】

逛地圖

引起動機-以援中國小,秀出google社區地圖閱讀

導引問題

教師提問:

* 你的家位在什麼地方,哪一個行政區?附近有什

麼道路?

* 家鄉附近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分別有什麼用途?

【發展活動】

愛遊社區

1.「逛社區—我家社區介紹」學習單(*表現任務)

2.請小朋友介紹居住社區中的設施、機關、分享景點或美食。


小旅行地圖

1.「社區最常」調查 (或學習單)(*表現任務)


2.從地圖上規畫小區域範圍,描出主要街道,小旅行路線的設施景點商店美食點設計圖案標誌,(*表現任務)

(可主題式:如美食景點、文青、休閒、綜合形式)


【綜合活動】

終點任務:手繪社區地圖

跟我去旅行

1.介紹分享手繪社區小旅行地圖

2.假日小任務—社區小冒險大發現:如到同學推薦 景點品嘗美食








1














2






3











4






google地圖




楠梓區公所網站


中和社區發展協會網站






學習單








範例圖示













海報、彩色筆、奇異筆

主題二:社區文史

社區文史-社區的前世

導引問題

  1. 援中國小為什麼叫做「援中」?

  2. 你們有人知道社區以前的樣子嗎?

  3. 你從哪裡或是從誰知道的?


社區文史-認識附近的古早味設施或建築

引導問題

  1. 我們學校附近有甚麼建築?

  2. 這些建築長甚麼樣子?

  3. 有甚麼建築是具有特殊功能或是外觀很特殊的?

  4. 這些建築有哪一些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呢?


社區文史-社區信仰中心

引導問題

1. 為什麼以前的人們要去仁壽宮拜拜?

2. 仁壽宮可以為人們做什麼?


社區文史-信仰中心的建築特色

完成建築特色學習單(*表現任務)


  1. 首先介紹廟宇的廣場門前兩隻石獅子,請小朋友觀察兩隻石獅有什麼不同?

  2. 老師告訴學生,其中一隻公的,另一隻是母的,請小朋友猜猜哪隻是公的,哪隻是母的。為什麼?

:左邊為獅子爸爸,右邊為獅子媽媽,獅子爸爸腳邊有古錢幣,而且嘴巴張開,嘴裡含石珠。

  1. 老師說明石獅具有的意義。答:石獅具有迎賓、守護、及鎮煞的意思。

  2. 介紹龍柱:只有廟宇才可置龍柱,上龍為乾,下龍為坤,繁衍子嗣,龍身體翻騰躍舞,更有歡迎訪客之意。

  3. 介紹正門兩側的壁堵有石雕、浮雕、彩繪忠孝節義的故事。石雕花瓶有平安的意思。牡丹花則有富貴意義。


社區文史-信仰與民眾的關係

導引問題

1. 你們看過仁壽宮的廟方舉辦過什麼活動?

2. 這些活動給大家什麼感覺?

3. 你覺得附近民眾喜歡仁壽宮嗎?為什麼?


社區文史-社區信仰活動

導引問題

  1. 影片中這些民眾在仁壽宮做些什麼?

  2. 這些人為什麼要做這些事?

  3. 你覺得他們在做事時的感受是什麼?

  4. 誰受到了幫助?

終點任務:我是小記者

社區文史-我是小記者

你們都知道了援中國小以前的樣子是什麼接著我們要來扮演小記者。

1. 如果你是小記者問里長或是住在這裡很久的老爺爺老奶奶你會想問什麼樣的問題?

老師把大家的問題分類一下

2. 當小記者訪問別人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3. 全班分成6組,兩個人當小記者兩個人當被訪問的人 1個人當記錄的人,等一下各組輪流上來訪問一個問題給全班觀摩






1








1











1






2























1









2








3






援中港的未來,該怎麼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7hMDmWDXE


1061027 【打狗週記】濕地裡的自然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7dON-DU7J4










廟宇工程影片介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ICMuxC4RY


廟前石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_UMmhvd84&t=31s

媽祖傳(1小時多台語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1iW6LK2nng

媽祖(翰林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7q-1ZawZ00

註生娘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QbwfEpmGo

註生娘娘新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eKbuO1_dU

福德正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pMI6zlJ6c


7.老師說明入廟前的注意事項:

(1)服裝儀容要整潔,不可大聲喧嘩。

(2)不能走中門,面朝廟內,右手邊是「龍邊」,出來就由另一邊「虎邊」,這就是「入龍喉,出虎口」,代表入吉出凶、大富大貴大 吉祥的意思。 (3)不能踩門檻
















我是小記者紀錄單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社區地圖

1.能透過地圖,介紹自己家的位置,及學校附近有哪些主要道路

2.能畫出創意手繪社區小旅行地圖並分享


能完成「逛社區—我家社區介紹」學習單以及「社區最常」調查學習單

實作

學習單

社區文史

實地走察、訪問當地耆老深入了解社區變遷及生活文化

能完成建築特色學習單

實作

學習單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 五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1.能透過地圖,介紹自己家的位置,及學校附近有哪些主要道路。

2.能畫出創意手繪社區小旅行地圖並分享。

3.能完成我是小記者記錄單

學習表現

生活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評量標準

表現描述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社區的故事

  1. 能完成社區旅行地圖。

  2. 能進入社區訪查完成小記者記錄單。

1.經由討論,完成社區旅行地圖。

2.經過討論能進入社區訪查完成小記者記錄單。

1.能完成社區旅行地圖。

2.經由指導能進入社區訪查完成小記者記錄單。

1.藉由提醒能完成社區旅行地圖。

2.經過提醒和協助能進入社區訪查完成小記者記錄單。

未達

D

能獨立完成社區旅行地圖和小記者記錄單

經過討論能完成社區旅行地圖和小記者記錄單。

經由指導和協助能完成社區旅行地圖和小記者記錄單。

在協助下能說出三項社區景點以及能說出三種建築特色。

未達

D

實作評量

分數

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以下

分數轉換: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級距可調整)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