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光戀戀鄉土情:一年級認識校園探索課程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1.7 MB
頁數
8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7-05-25,离现在 8 15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楠梓區莒光國小106學年度第一學期


( )年級學校本位課程計畫----莒光戀戀鄉土情-認識校園


一、設計理念

依據一年級生活課程學生學習的能力指標目標,配合學校實際的環境,加上一些體驗活動,將原本的課程和相關領域統整,希望經由活動的參與,學生能發現環境與自己的關係,並能喜歡這個環境,進而主動探索與關心週遭的空間。


二、課程架構圖



【彈性課程】

校園趴趴Go

3節)

【生活】

主題二、 我在學校的一天

單元2.上課了( 7)








三、課程計畫

主題名稱

認識校園

教學對象

一年級學生

設計者

一年級教學團

教學者

一年級教學團

教學節數

10

教學目標

1.透過與自然景物的接觸,兒童不但能因而熟悉校園內的花、草、樹木、小動物並與之作朋友外,也能充分運用五官去探究這些自然界朋友的祕密,並以各種方式模仿和表現,加深認知,進而奠定愛護自然、尊重生命的良好美德。

2.透過體驗、參觀、討論、製作等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來認識校園環境及校園內的植物,讓小朋友從活動中,認識並喜愛自己新加入的團體。

3.引導小朋友運用五官的觀察來探索周遭的事物,訓練兒童的覺察能力。

學習領域融入對應能力指標

【生活】

3-3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4-3
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5-4
養成參與、欣賞展示及演出時的基本禮儀與態度。
5-5
產生愛護生活環境、尊重他人與關懷生命的情懷。

校本願景與能力指標

1-1 認識學校及莒光社區的環境特色

1-2 愛護校園裡的花木及設施

重大議題能力指標

【人權教育】
1-1-2
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性別平等教育】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環境教育】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
2-1-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以及常見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
4-1-1
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週次

校本能力指標或單元目標

單元名稱

節數

評量方式

備註

【生活】

3-3
4-1
4-3

5-1
5-4
5-5

【校本】

1-1

1-2

一、我上一年級了 3.學校的一天

7

表演
作業
報告

【人權教育】

1-1-2
【性別平等教育】

2-1-3
【環境教育】

1-1-1

2-1-1

4-1-1

【生活】

1-1

1-2

3-3

5-5

【校本】

1-1

1-2

校園趴趴Go

3

實作

實踐

學生自評

作業

【人權教育】

1-1-2

【環境教育】

1-1-1

1-1-2

2-1-1

4-1-1

四、教學團工作分配

教 師

工 作 重 點

許如芳

彙整成果

曾月垣

活動規劃

劉玲玲

拍照

何郁梅

解說導覽

薛惠齡

課程設計

劉玲玲

設計學習單






高雄市楠梓區莒光國小一上校本課程主題【鄉土情】之教學活動設計

莒光戀戀鄉土情-(認識校園)

單元名稱

校園趴趴Go

教學設計者

一年級教學團

教學年級

一年級

教學時間

120分鐘

能力指標

單元目標

行為目標

【生活】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1-2 透過各種媒材進行探索活動,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

3-3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5-5 產生愛護生活環境、尊重他人與關懷生命的情懷。

1.透過體驗、參觀、討論、製作等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來認識校園環境及校園內的植物,讓小朋友從活動中,認識並喜愛自己新加入的團體。

2.引導小朋友運用五官的觀察來探索周遭的事物,訓練兒童的覺察能力。

1.帶學生校園巡禮,認識校內各設施及環境。

2.回教室後,能討論曾經過的校園環境及設施。

3.在校園巡禮時,認識校園內的植物及其重要性。

4.每位同學選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植物,把它畫下來,並讓同學們互相觀摩。

校本願景與能力指標

1-1 認識學校及莒光社區的環境特色

1-2 愛護校園裡的花木及設施

融入
六大議題

【人權教育】

1-1-2瞭解並遵守團體的規則。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

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以及常見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

4-1-1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教學準備

教師

1.老師準備相機,可隨時照相留下紀錄,供同學討論時使用。

2.老師準備單槍,放出學校校園內植物的照片。

學生

紙、筆、橡皮擦

能 力 指 標

教學流程

教學說明及注意事項

教學資源

教學時間

教學評量

教學形態

備註
(統整)

【生活】

1-1

1-2

3-3

【校本】

1-1







【生活】

1-1

1-2

5-5

【校本】

1-1

1-2









【生活】

1-1

1-2

3-3

5-5

【校本】

1-1

1-2


一、 認識校園:

1.帶學生進行校園巡禮,認識校內各設施及環境。

2.老師在校園巡禮時,在各個場所一一介紹這些場地的用處,以及各項安全事宜。

3.回教室後,老師和全班同學一起討論學校各設施及環境,並且一邊復習各個場所的名稱和功能。


二、校園植物尋寶:

1.先提及上節課各設施及環境的名稱和功能,再引導介紹校園內美麗的花草樹木。

2.老師用單槍放出本校花草樹木的畫面,播放校園植物的照片。

3. 教師帶領學生到校園的各個教學區域認識校園植物,請學生觀察各種植物的特徵。

4. 教師說明植物的功能及愛護校園植物的重要。


三、畫我植物朋友:

1.每位小朋友依活動中的記憶,選出一樣自己印象深刻的校園植物,在學習單上畫出來,並能依老師的引導完成學習單。

2.在小朋友們畫完後,和同學們分享,讓小朋友們互相觀摩學習。


注意學生的人數及安全












事先要備好圖片









協助並提示完成學習單



數位相機













單槍、數位相機、電腦、螢幕










單槍、數位相機、電腦、螢幕



25





15




5



10

15


10



30



10


口試















口試










作業


校園巡禮






討論







單槍播放





說明引導

【人權教育】

1-1-2【環境教育】

1-1-1

1-1-2

2-1-1

4-1-1










【教學參考資料】【教材內容】

學校校園配置圖





plant認識校園的好朋友--植物

一年班座號:姓名:


*你今天認識的植物朋友名字叫做

*你找到它住在學校的:

*它比你( 高 . 矮 )

*你喜歡它的原因是因為它

*你要怎麼保護它呢?

*你今天認識了學校的植物朋友,你一定很喜歡它,請畫下它的樣子:













8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