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訓練課程:提升特殊教育學生溝通能力

pdf
261.41 KB
26 頁
SPC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3
溝通訓練課程
、基本理念
基本理基本理
基本理
溝通是社會生活的重要能力,個體藉由語言與非語言(Owens, 2005)訊息的接收
與表達可達到 Maslow (1986)之安全感隸屬感友愛自尊及自我實現等不同層
次的心理需求。一般人隨著社會情緒及語言的發展,逐漸發展出與週遭人溝通的語
言能力以及社會技巧。溝通的基本層面包括:表達基本的需求、交換訊息、建立社
會親密感及參與社會例行活動(Light, 1989)。然而,卻有少數學生,因為聽覺障礙、
身體機能障礙或其他認知功能等問題,而導致溝通困難。本課程依據特殊教育法的
精神參照民國 89 年頒布之特殊教育學校()國民教育階段聽覺障礙課程綱要及九
年一貫課程,針對有溝通訓練需求之特殊教育學生,編訂溝通訓練課程,期望能提
昇其溝通能力,學會至少一項足以與他人互動或上課的溝通方式,獲得較佳之學習
及生活品質。
本課程依據溝通的主要架構(Owens, 2005)及基本需求層面(Light, 1989; Maslow,
1986)分為四個主軸依次為身體語言口語訓手語訓練及建立關係之溝通技能
其中,身體語言分為肢體動作與面部表情兩個次項目。口語訓練包含讀話訓練、聽
能訓練與說話訓練三個次項目;手語訓練的次項目則包含模仿、理解、及表達。由
於自然手語或文字手語均依循相同的發展階段,故將二者合併敘述。建立關係之次
項目則包含參與及合作兩部分,參與是指能以適當的溝通方式開始、理解、維持、
及結束正要/在參與的活動包括主動參與得到他人注意與人建立融洽的關係
如:幽默、讚美、關心、表現興趣以及尊重等溝通技巧;合作則著重與以適當的溝
通方式與他人共同執行任務或工作,包括理解及協商合作的規範及自我需求表達。
本領域之建立關係強調與人建立社會關係所需的溝通技巧,因此,使用者若發
現學生需要透過語言或非語言進行理解或表達以增進其在融合環境下的參與及合
作品質,這類的溝通訓練課程,應以本領域目標為主;但若發現學生需透過社交技
巧或適當的態度禮節教導及練習,以增進其與人相處的品質時,則以社會技巧領域
目標為主。至於擴大性與替代性溝通系統下的輔具使用與訓練,已移至輔助科技應
用領域中以避免重複,使用者可搭配輔具應用領域的行為目標使用。另外,特殊教
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聽覺障礙類課程綱要中部分有關閱讀訓練及筆談訓練的
部分在此並未列入因在於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語文領域內有關閱讀能力及寫作
能力指標已十分完整且具系統故不另列「國語口手語」之學習與「手語溝通」
所強調之重點並不相同,故而不列於本領域內。
各指標分為初階及進階,主要精神在於根據學生能力與需求,達到滿足生活與
心理需求為目標。若屬於具體概念交流,且其溝通層次屬於基本需求或交換訊息等
基本功能性溝通目的者,則歸為初階;相對地,若屬於情感、情緒或抽象概念之交
14
流,且溝通層次具有建立社會親密感或參與社會例行活動之功能者,則列於進階。
適用對
適用對適用對
適用對象與應用建議
與應用建與應用建
與應用建
本課程適用對象主要為學前至高中職階段有語言與溝通困有溝通訓練需求的
特殊教育學生,例如: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腦性麻痺、智能障礙、自閉症、多重
障礙或其他經個別評估後而有溝通訓練需求者。
本課程可採外加方式進行以特殊需求課程大綱的能力指標做為擬訂適合該生
之學年、學期目標之依據,普通教育(七大學習領域)相關教材可列為教導本課程的
教材之一;或將本課程融入普通教育各相關領域課程進行教學,使用上以該普通教
育領域的能力指標為主,特殊需求課程指標則做為調整的重點。
本課程綱要之進行需配合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之能力現況並經過特殊教育推
行委員會同意。並非所有列出之指標均需使用,仍需依照學生的需求來決定,考量
特殊教育學生能力在基本溝通需求、交換訊息、建立社會親密感及參與社會例行活
動等不同溝通面向的介入需求,搭配教學活動以達成基本溝通能力指標。各目標能
力的達成,若是建立在熟練與應用的目的上(例如:口語、手語、聽能、讀話等訓
練),則建議使用者每週可安排 1-2 節溝通訓練相關課程,然初期訓練時可以每日
都有機會接觸與練習為原則但學生熟練該技巧後可經個別評估而決定增加或減少
訓練時數。
課程目標與主軸
課程目標與主軸課程目標與主軸
課程目標與主軸
本課程目標為:1.增進溝通的意願,培養溝通的能力;2.運用具功能性且明確
的溝通方式,活用視、聽感官功能以達到溝通效能;3.根據情境脈絡與溝通需求,
選用適合的溝通方法並精熟之;4.培養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態度與技能。
課程主軸分為四大部分:
一、 身體語言包含肢體動作表情及動作溝通等次項目幫助學生透過身體語言
理解與表達溝通訊息。
二、 口語訓練包含聽能讀話及說話訓練等次項目讓學生能理解與表達口語
溝通訊息。
三、 手語訓練包含手語的模仿理解及表達三個次項目讓學生能理解與表達
手語溝通訊息。
四、 建立關係:包含參與與合作兩個次項目,讓學生應用習得的溝通管道於建 立
社會關係上。
15
段能力指
段能力指段能力指
段能力指
本領域強調溝通技能與態度的訓練與培養,宜根據特殊教育學生的溝通障礙性
質與能力表現,決定達成初階與進階的水準。選取能力目標時,宜根據特殊教育學
生的功能性表現與生態環境需求,納入該學習階段之主軸與次項目。此外,應根據
特殊教育學生前一階段目標能力評量是否完備,以補充或調整以提供不同溝通
需求與障礙程度之特殊教育學生適度學習的機會。
一、
、能力指標編碼方式與說明
能力指標編碼方式與說明能力指標編碼方式與說明
能力指標編碼方式與說明
在【a-b-c-d】編號中,a 代表四個主軸序號(1-4),b 代表二個學習階
段序號(1-2),c 代表四個主軸的次項目,d 代表各流水號。如下表:
主軸 學習階段 次項目 編號
a b c d
1. 身體語言
1.初階:較簡易的
基本溝通或訊息交
流技能,以達到基
本心理需求層次為
主;
2.進階:較困難、
認知層次較高或
較深層社會情緒
交流以較高層次
的心理需求滿足
為主;
1.肢體動作溝通 流水號
2.表情動作溝通 流水號
2. 口語訓練 1.聽能訓練 流水號
2.讀話訓練 流水號
3.說話訓練 流水號
3. 手語訓練
1.模仿 流水號
2.手語理解 流水號
3.手語表達 流水號
4. 建立關係 1.參與 流水號
2.合作 流水號
二、
、指標使用說明
指標使用說明指標使用說明
指標使用說明
以上表格呈現主軸、學習階段、次項目與編號等欄,依次說明溝通訓練能力指
標的四個主軸、學習階各主軸指標所含括的次項目以及編號順序。例如:能力
指標1-1-1-1「能在自然的身體擺位狀態下,將身體面向溝通對象,是指身體
言主軸下初階學習階段的肢體動作溝通次項目中的第一項能力指標使用者應根據
專業整合團隊所提供的標準化或非標準化評量結果與建議、溝通能力評估結果
參考觀察及晤談所蒐集的資料,以充分了解學生基本能力與需求以此課程指標為
基礎設計教學,協助學生習得特定溝通技能或溝通態度使用者亦可配合九年一貫
課程或其它課程領域所教的能力(如:語文或社會領域),來銜接此指標。
16
三、
、分段能力指標
分段能力指標分段能力指標
分段能力指標
身體語
身體語身體語
身體語
1-b-1 肢體動作溝通
1-1-1-1 能在自然的身體擺位狀態下,將身體面向溝通對象
1-1-1-2 能辨識對方肢體動作所代表的基本溝通意義(如:點頭、、拍手、
舉手、揮手、聳肩、請安靜及鞠躬等肢體溝通行為的意義)
1-1-1-3 能以肢體動作進行簡單的招呼(如:早安、您好、請、對不起、謝
謝、再見等)
1-1-1-4 能以肢體動作表達簡單的需求(如:社交溝通或表達需求意念等)
或應對(如:提問、回應等)
1-2-1-1 能辨識對方肢體動作所表達較抽象的情緒及感受(如:對方以手托臉
頰,表示疲勞;頻頻點頭表示非常同意;手握拳表示生氣;對方輕拍背
部,表示關懷等)
1-2-1-2 能根據對方的情緒感受,給予適當的肢體回應
1-2-1-3 能以適切的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情緒及感受
1-2-1-4 能理解不同文化下肢體動作溝通的差異(西方人的擁抱與親臉頰表
示打招呼、關懷與友善;回教國家合起雙手表示打招呼或謝謝)
1-b-2 表情動作訓
1-1-2-1 能注視溝通對象
1-1-2-2 能辨識溝通對象視線及表情的變化所代表的溝通意義(如:喜、怒、
哀、樂等)
1-1-2-3 能追視溝通對象視線所及的人、事、物
1-1-2-4 能以表情動作進行簡單的招呼(如:問候、請、對不起、謝謝、再
見等)
1-1-2-5 能以表情動作表達簡單的需求(如:同意、拒絕、需要等)或應對
(如:提問、回應等)
1-2-2-1 能依溝通情境與內容與對話者有共同的視線目標
1-2-2-2 能辨識溝通對象視線或面部表情所傳達情緒或感受(如:眨眼表示
打招呼、臉色蒼白表示沒精神、微皺眉頭表示不了解或疑惑等)
1-2-2-3 能同理對方所傳達的情緒感受後,給予適當的眼神或表情回應
1-2-2-4 能運用視線或面部表情傳達情緒或感受
口語訓
口語訓口語訓
口語訓
2-b-1 聽能訓練
2-1-1-1 能察覺環境中的聲音
2-1-1-2 能察覺聲音的開始與結束
2-1-1-3 能尋找音源
2-1-1-4 能分辨環境音和語音
2-1-1-5 能分辨環境音的異同
17
2-1-1-6 能分辨環境音或樂音的特質(如:大小、高低、快慢等)
2-1-1-7 能分辨語音的特質(如:語調、語氣等超語段特質)
2-1-1-8 能分辨不同人說話的聲音
2-1-1-9 能分辨從視聽設備傳出的不同聲音
2-1-1-10 能分辨較遠距離不同人說話的聲音
2-1-1-11 能跟著音樂節拍打拍子
2-1-1-12 能看著歌詞跟著音樂節拍跟唱簡單的童謠
2-1-1-13 能回應簡單的命令語句
2-1-1-14 能回應簡單的敘述語句
2-1-1-15 能回答簡單的問句
2-2-1-1 能察覺較遠距離的聲音
2-2-1-2 能根據說話者聲音的特質分辨其身分(如:男/、大人/小孩、熟悉/
生)
2-2-1-3 能根據說話者聲音的特質分辨較遠距離的說話者的身分
2-2-1-4 能從電話中的聲音分辨說話者的身分
2-2-1-5 能聽著音樂節奏辨識熟悉的童謠
2-2-1-6 能聽著音樂節奏正確跟唱歌曲
2-2-1-7 能分辨聲調
2-2-1-8 能聽音指出正確的韻母
2-2-1-9 能聽音指出正確的聲母
2-2-1-10 聽完 5個字以上的命令語句後能以任何方式回應
2-2-1-11 聽完 5個字以上的敘述語句後能以任何方式回應
2-2-1-12 聽完 5個字以上的問句後能以任何方式回答
2-2-1-13 聽完 5個字以上的句子後能複誦句子
2-2-1-14 聽完一至數句話後能說出大概內容
2-2-1-15 聽完一至數句話後能回答相關的問題
2-2-1-16 能聽完對話內容而針對主題適當回應
2-2-1-17 能聽完電話或手機傳遞的訊息而適當回應
2-2-1-18 能聽完數公尺外之人說話內容而適當回應
2-2-1-19 能在不同噪音情境下聽到說話內容而適當回應
2-b-2 讀話訓練
2-1-2-1 能專注說話者的口形與表情
2-1-2-2 能以適當表情或動作回應說話者的不同表情
2-1-2-3 能理解並回應簡單的命令語句
2-1-2-4 能理解並回應簡單的敘述語句
2-1-2-5 能理解並回答簡單的問句
2-2-2-1 能配合說話者的表情動作分辨不同音量、語調的語句
2-2-2-2 能主動尋求適當的讀話位置
2-2-2-3 能覆誦 5個字以上的句子
2-2-2-4 看完一至數句話後能說出內容
2-2-2-5 看完一至數句話後能回答相關問題
18
2-2-2-6 能針對主題進行對話討論
2-2-2-7 能理解並回應陌生人說出之語句
2-2-2-8 能從說話者正面以外的角度(45 度範圍內)讀話並適當回應
2-2-2-9 能在團體中主動說明其讀話需求
2-b-3 說話訓練
2-1-3-1 能在適當的音量、語調、節奏下正確發音
2-1-3-2 能說出日常物品名稱及日常動作或狀態
2-1-3-3 能配合情境說出簡單的招呼(如:早安、您好、請、對不起、謝謝、再
見等)或應對(如:提問、回應等)用語
2-1-3-4 能說出完整的語句以表達需求(如:我要喝水、我要上廁所等)或提問
(如:你可以再說一次嗎?你的意思是這樣嗎?等)
2-1-3-5 能以 35個句子,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如:姓名、年齡、學校、班
級、興趣等)
2-2-3-1 能以 35個句子,描述生活經驗與看法(如:天氣、飲食等)
2-2-3-2 能摘要說出一至三人的說話內容(如老師的講述或小組討論的內容等)
2-2-3-3 能根據主題做口頭報告(如:心得報告、發表評論或提出建議等)
2-2-3-4 能回答開放性的提問(如:為什麼、如何等)
2-2-3-5 能根據主題與他人進行往來答辯
手語訓
手語訓手語訓
手語訓
3-b-1 模仿
3-1-1-1 能模仿物件位置進行對應配對
3-1-1-2 能記憶物件位置進行對應配對
3-1-1-3 能模仿動作(如:聳肩、拍手、點頭等)
3-1-1-4 能記憶 3個以上肢體動作後以指認圖片或模仿動作做適當回
3-1-1-5 能模仿手勢動作
3-1-1-6 能模仿撮口、吹氣等各種口型
3-1-1-7 能模仿各種表情(如:喜、怒、哀、樂、無聊等)
3-b-2 手語理解
3-1-2-1 能理解與學生年齡或能力相符之各種手語詞彙
3-1-2-2 能理解與學生年齡或能力相符之手語片語、簡單句內容
3-1-2-3 能理解與學生年齡或能力相符之手語簡單問句
3-2-2-1 能理解與學生年齡或能力相符之手語句子
3-2-2-2 能理解與學生年齡或能力相符之簡單手語對話、故事或事件段
3-2-2-3 能理解事件後以手語表述其大意
3-2-2-4 能理解以指文字打出的英文單字
3-2-2-5 能理解以美國手語打出的語意
19
3-b-3 手語表達
3-1-3-1 能使用各種手語詞彙表述意義
3-1-3-2 能在適當情境下以手語片語或簡單句表述意義
3-2-3-1 能主動使用 34個手語組成的句子
3-2-3-2 能以多個簡單的手語句子表述一個事件
3-2-3-3 能以手語完整的表述一個情境或故事
3-2-3-4 能以手語解釋或說明一個活動或者遊戲的規則與順序
3-2-3-5 能以手語對事物提出己見,並予以批判或鑑賞
3-2-3-6 能對不知道的事物以手語提出疑問
3-2-3-7 能對觀察到的物件(事件、故事)產生好奇,而以手語提出
問題
3-2-3-8 當不理解或沒聽懂能他人所述內容時,能以手語提出疑問
3-2-3-9 能對他人所述內容產生興趣或好奇,進而以手語提出問題求取
答案
3-2-3-10 能以手語確認他人由己處所得訊息是否正確
3-2-3-11 能以手語表述與年齡或能力相符的書面語意義
3-2-3-12 能以指文字打出英文字母
3-2-3-13 能以指文字打出英文單字
3-2-3-14 能在適當情境下以美國手語表述意義
建立關
建立關建立關
建立關
4-b-1 參與
4-1-1-1 能以至少一種溝通管道表示希望參與的意圖(如肢體動作面部表情
或口語等)
4-1-1-2 能理解他人的邀約詢問(如:妳/你要不要一起做?)
4-1-1-3 能回應他人邀約的請求(如:好、不用、謝謝等)
4-1-1-4 能以至少一種溝通管道邀約他人一同參與遊戲或討論
4-1-1-5 能理解所參與活動的情境與主題
4-1-1-6 能根據所參與活動的情境或主題加入對話
4-1-1-7 能適當地終止參與(如:我們改天再說)
4-2-1-1 能在參與過程中進行討論
4-2-1-2 能適時轉換對話主題
4-2-1-3 能理解他人的關心或體貼
4-2-1-4 能表達對他人的關心或體貼
4-2-1-5 能表達對人、事、物的興趣
4-2-1-6 能理解他人的幽默感
4-2-1-7 能表達幽默感
20
4-b-2 合作
4-1-2-1 能理解與工作性質相關的重要關鍵詞術語(例如進行小組實驗時
理解「3號試管」「冷卻」
4-1-2-2 能以至少一種溝通管道做基本需求上的要求(如請等我一下我頭痛,
想到旁邊休息一下)
4-1-2-3 能理解與所規定的合作規範或協定內容有關的重要關鍵詞或術語(例
如:嚴禁、維持、儘量等)
4-1-2-4 能根據自己的狀況表達自己對合作規範或協定的意見(如我每星期
三晚上要提早一個小時離開去做復健)
4-2-2-1 能理解與合作內容相關的重要溝通訊息(例如:「請將 3號試管放在冰
水中冷卻 30 分鐘」
4-2-2-2 能表達與合作內容相關的重要溝通訊息
4-2-2-3 能理解別人的指正或建議
4-2-2-4 能回應別人的指正或建議(如:謝謝你的指正,我會改進。謝謝你的指
正,不過我這麼做是因為
4-2-2-5 能善意表達指正或建議
21
、課程應用範例
課程應用範例一課程應用範例一
課程應用範例一
以下將以國小二年級語言障礙學生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專業評估,據本課程
溝通訓練領域能力指標來擬定個別化教育計畫中的學年目標與學期目標。
第一部
第一部第一部
第一部
:個案說明
個案說明個案說明
個案說明
林生目前就讀國小二年級普通班,學前階段在班級中即有溝通困難的情形,
未接受任何醫療與特殊教育的介入。在六歲入學後,班級導師發現該生在普通班級
中,因為語言表達能力的困難,難以參與團體或分組的討論活動,學科學習表現低
落,也很少主動與同學互動。故由班級老師轉介,經學校及主管機關與鑑定及就學
輔導會人員進行專業評估鑑定,認為林生主要問題在於語言障礙,在普通班情境
下產生溝通困難,故在普通環境中的學習與適應上,具有特殊需求,須接受特殊教
育及相關服務措施之協助。
根據專業團隊評估結果,個案的語言理解能力可達同年齡學童的水準,主要問
題在於語言表達困難所引起的語言溝通問題。在溝通表達上,林生的構音、語調、
及說話節奏均正常,但語言表達的內容只有關鍵詞彙及單一簡短的句子,難以 2
以上、具有連貫性內容的語句,來描述事情或表達意見。在新生個別化教育計畫會
議中,邀集學校行政人員、相關教師、個案及家長共同參與討論擬定其 IEP。本學
年主要目標,在於促進個案的口語表達技能,因此,會議中確立個案以外加方式,
由資源班教師進行,協助該生達成本學年個別化教育目標,並透過每學期的檢討修
正其課程目標。經過 IEP 檢討會議討論,並經過特推會確認後,林生的個別化教育
計畫詳見附件,主要決議如下:
1.普通課程適應方面:由於林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正常,故在普通班中,儘量鼓勵
普通班教師及同學主動與林生說話,引發具有溝通需求的情境。在團體課程時,教
師可適時的對林生及其他同學進行個別提問,若林生無法完整表達,教師可適時由
林生所說的簡短內容做 3 5 句的完整描述,提供林生完整表達示範的機會。在分
組課程時,可請小組同學主動向林生提問,或以輪流回答的組間活動方式,增加林
生在課堂活動中的溝通參與機會。
2.特殊需求課程方面:為加強林生適應普通班語言表達情境需求的能力以外加
的方式提供每週二節的溝通訓練課程。參考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溝通訓練領域
課程」之主軸與指標發展,個案在主軸 2「口語訓練」之 2-1-3-4「能說出完整的
語句以表達需求(如我要喝水我要上廁所等)或提問(如你可以再說一次嗎?
你的意思是這樣嗎?等)2-1-3-5「能以 3 5 個句子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如
姓名、年齡、學校、班級、興趣等)、2-2-3-1「能以 3 5 個句子,描述生活經
驗與看法(如:天氣、飲食等)、以及主軸 4「建立關係」之 4-1-1-6「能根據所
參與活動的情境或主題加入對話」與 4-2-1-5「能表達對人、事、物的興趣」之能
力指標是其需加強之重點。教學執行上,以一對一的方式,引導林生進行連接不同
22
句子之關聯詞的應用(例如: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等)並提供情境模擬練
習以及真實情境應用為重點所以99 8 月份 IEP 團隊為林生擬定的學年目標為
(a) 能以至少 3個前後意義連貫的句子表達需求與看法以及(b)能根據自己的想
法或意見,提出具有起始、主旨以及結尾內容之完整對話討論,主要以外加的方式
提供溝通訓練之相關專業服務,並將相關訓練融入普通課程的課堂情境中,以加強
語言表達的連貫性訓練課程。
3.相關支持服務方面:為增加林生語言表達的應用機會,學校方面,請資源班
教師、普通班教師、或同學定時或不定時打電話至林生家中,詢問林生問題或與林
生討論事情。家庭生活方面,請林生家庭成員亦配合增加林生在家中的溝通表達機
會,例如:每天試著與林生談論在學校中所發生的事情,請林生描述並表達意見。
23
第二部份
第二部份第二部份
第二部份
:個別化教育計畫
個別化教育計畫個別化教育計畫
個別化教育計畫
基本資
基本資基本資
基本資
起迄日期:99.09~100.06
(一)個人資料
學生姓名 林○○ 班級 二年級 起迄時間 9909-10006
性別 出生日期 92 年○月○日 身份證字號
X○○○○○
住址 台北市○○區○○路○段○○巷○○號○樓
住址變更 同上 (o):
家長或監護人 林○○ 關係
父子
(H):
台北市鑑輔會鑑定類別:語言障礙 行動:
身心障礙手冊:□無 ■有(續填) 手冊記載類別:語言障礙 障礙程度:
(二)身心狀況
1. 健康狀況:
■健康,很少生病 □偶爾生病 □體弱多病(常缺席) □其他:
2. 相關障礙:無
(三)家庭狀況及背景環境
1. 家長教育程度:父-大學 母-大學
2. 主要照顧者:母親
3. 家長職業:父-公 母-家管
4. 主要學習協助者:母
5. 家庭狀況:小康
6. 家長期望:期望能增加個案在學校與同學溝通的能力
(四)教育史及發展史
1. 障礙發生的時間及原因:6 歲時入國小,班級教師發現個案經常保持沉默,若請個案
回答或說明事情,只能以簡短的句子回應,無法將完整的事件情境或自己的想法表達
清楚。
2. 專業診斷及接受治療情形:出生至幼兒時期均無發現特殊狀況,學前階段已有班級適
應問題,但未接受進一步特殊教育評量、鑑定與介入。一年級下學期由普通班教師轉
介,接受鑑輔會鑑定為語言障礙。
3. 其他: 健康狀況良好,無其他伴隨障礙。
24
評量紀
評量紀評量紀
評量紀
測驗名稱
測驗結果 測驗
日期
魏氏智力測
驗第四版
(WISC-IV)
對照 6 歲半兒童常模對照 6 歲常模語文智商
非語文智商 = 110 (PR = 75) 總量表 = 109 (PR = 73)。
99.5
一般成就測
1.閱讀成就測驗對照一年級常模,理解百分等級為 50;認字百
分等級為 65
2.數學成就測驗對照一年級常模,理解題百分等級為 80;運算
百分等級為 60
99.5
學齡兒童語
言障礙評量
評量結果顯示,林生構音及聲音表現正常。語言理解分數的百
分等級為 50;語言表達分數的百分等級為 5。顯示林生在語言
溝通上有明顯的語言表達障礙。
99.6
父母訪談
1. 母親表示,林生是家中唯一的小孩,平時也很少有機會與鄰
居小孩遊戲互動,喜歡獨自玩電腦或打電動。一般生活自理能
力(如:吃飯、洗澡、穿衣)都可以自己打點。喜歡上網找資
料回答父親的腦力激盪問題,但無法完整的將網頁內容描述清
楚。
2. 希望林生能從學校獲得較多的同儕互動機會,以增加其溝通
技能。家庭溝通能力方面,常常只是簡單的回答父母要、不要
或喜歡、不喜歡等問題,如果要求個案再多一點內容描述,常
常說出支離破碎、前後沒有連貫的說話內容。
99.6
教師訪談
1. 教師認為林生在班級中的社會互動正常,擔任排長樂於幫助
老師收發作業,下課時會與同學一同遊戲,在班級中有兩個比
較要好的同學,會與這兩位同學玩追逐遊戲或校園遊樂器材,
從未與同學發生過衝突或爭執。
2.林生適應普通班級最大的困難在於與人說話時有溝通上的障
礙,說話的內容往往僅是簡單句子甚或詞彙,幾乎不會主動表
達自己的想法或意見。團體課程時,會注意聽講上課內容,對
老師的口語指令能做出正確的反應,但從未主動舉手發言;老
師與他說話時,時常保持沉默或無法清楚說明事情經過細節。
99.6
25
三、
能力狀況描述
能力狀況描述能力狀況描述
能力狀況描述
項目 能力現況描述 修改
認知能力 具有與同年齡兒童相當的認知表現。
溝通能力
個案的主要問題表現在學校與家庭溝通上造成其問
題的原因在於語言表達。其已具備的溝通能力包括:
1.具有同年級兒童相當的構音、聲音及語言理解能力。
2.可以理解普通班級中與生活上的一般對話內容並做
出正確的回應。
3.可以詞彙或簡短的句子回應溝通內容。
4.在家中喜歡透過電腦進行閱讀與溝通的活動。
溝通主要問題描述:
1.沒有主動表達的習慣。
2.回應他人的說話內容過於簡短無法完整表達事件內
容或自己的想法。
3.無法將所表達的句子做前後意義的連貫。
學業能力 語文與數學能力達到同年級學童的水準。
生活自理能力 與一般兒童能力相當
情緒及人際關
個性隨和且情緒穩定但班級活動與課程的參與程度較
低。
26
、學習特性及需求綜合摘要
學習特性及需求綜合摘學習特性及需求綜合摘
學習特性及需求綜合摘
(一)障礙狀況對學習與生活影響
1.林生智力以及語言理解能力正常但因語言表達上的障礙導致在普通班課程活動與家
庭互動時,有溝通表達上的困難。
2.團體課程時,無法完整回答老師課堂的提問,尤其在於事件描述或表達意見上。
3.分組活動中輪到個案提出說明或意見表達時也無法以完整的語言內容具體表達做法
程序及想法。
4.人際溝通方面,僅以詞彙或簡單的句子與他人對話,影響溝通內容的連貫性。
5.家庭生活上,由於表達上的限制,家人難以從溝通對話中充分了解個案心中的想法。
(二)需求評估
學習需求
1.普通班級調整
(1)通班老師與同學可增加林生溝通的情境例如主動向林生表達自己的看法
供林生 3 5 個句子以上表達事情的示範,並詢問林生的看法。
(2)多針對林生不完整的口語回應加以延伸為語句及語意完整的句子,做為示範。
(3)分組活動時,透過分組活動的設計,增加林生在小組中進行口語互動的機會。
2.特殊需求課程
(1)外加的方式由資源班教師負責提供每週二節課的語言表達課程訓練於每週
一及週四生活課的時間進行。
3.其他需求
(1)父母在家中可增加林生的口語表達的需求與機會增加林生口語表達需求方面
量避免簡答的方式提問(例如有沒有?是不是?等提問)以可增進林生需要加以
說明解釋的方式提問(例如:為什麼?怎麼說呢?)
(2)當林生以網頁搜尋的資料回答父親提問之腦力激盪問題時父親可藉由網頁訊息的
媒介,請林生進一步說明與解釋討論的內容。
27
、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
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
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
(一)特殊教育服務
服務內容 地點 /
起迄時間 負責人 備註
溝通訓練 資源班 2/1 99.09-100.06 資源班
教師
1. 進行方式
2. 加強溝通訓
練語言表達
能力訓練
3. 個案課表如
99
學年度課表
節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 本國語文 本國語文 本國語文 本國語文 本國語文
2 閱讀 英語 數學 體育 英語
3 數學 鄉土語文 生活 數學 綜合活動
4 生活 健康 生活 生活 綜合活動
午休
5 溝通訓練 生活 溝通訓練
6 生活
7 生活
28
、學年及學期教育目標
學年及學期教育目標學年及學期教育目標
學年及學期教育目標
領域 溝通訓練 上課時數 每週兩節課
學年目標 修正或補充
1. 能以至少 3個前後意義連貫的句子表達需求與看法
2. 能根據自己的想法或意見,提出具有起始、主旨以及結尾內容之完
整對話討論
學期目標
評量結果及修改
上學期
1-1 99 930 日前,在團體課程之情境模擬下,能正確利用 3
以上前後意義連貫的完整句子,說出自己的需求,至少包括以適當
的方式引起老師的注意、說出需要什麼?或需要做什麼?需要多少
時間?在什麼地方?等三項以上完整的內容。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三次達到 80%水準。
1-2 99 10 15 日前,在小組討論的情境模擬下,能利用 3個以
上前後意義連貫的完整句子,說出自己的需求,至少包括以適當的
方式引起老師的注意、說出需要什麼?或需要做什麼?需要多少時
間?在什麼地方?等三項以上完整的內容。每週評量兩次,連續三
次達到 80%水準。
1-3 99 10 31 日前,在團體課程的情境模擬下,能利用 3個以
上意義連貫的完整句子,向全班同學做自我介紹,至少包括有關於
自己的三項以上完整內容每週評量兩次連續三次達到 80%水準
1-4 99 11 15 日前,在小組課程的情境模擬下,能利用 3個以
上意義連貫的完整句子,向小組同學進行自我介紹,至少包括有關
於自己的三項以上完整內容。每週評量兩次,連續三次達到 80%
準。
1-5 99 11 30 日前能正確利用 3個以上意義連貫的完整句子
向同學進行自我介紹,至少包括有關於自己的三項以上完整內容。
每週評量兩次,連續三次達到 80%水準
1-6 99 12 31 日前,正確利用 3個以上意義連貫的句子,向家
長說出學校生活經驗(例如:午餐休息時間的活動或老師上課的
情形等)每週評量一次,連續三次達到 80%水準。
29
1-7 100 115 日前,能正確利用 3個以上意義連貫的句子,向
教師或同學說出家庭生活經驗(例如:談論家中寵物或假日旅遊
經歷等)。每週評量一次,連續三次達到 80%水準。
下學期
2-1 100 315 日前,觀看不同主題之團體課程上課實境錄影情
形後,能根據上課主題說出與主題相關的討論內容,包括:起始、
主旨以及結尾之完整內容每週評量一次連續三次達到 80%水準
2-2 100 415 日前觀看不同主題之小組討論實境錄影情形後
能根據小組討論的主題說出與主題相關的討論內容包括起始、
主旨以及結尾之完整內容每週評量一次連續三次達到 80%水準
2-3 100 515 日前,觀看不同主題之家庭生活互動錄影情境模
擬後,能根據主題及情境加入適當的討論內容,包括:起始、主旨
以及結尾之完整內容。每週評量一次,連續三次達到 80%水準。
2-4 100 615 日前,在老師或同學的引導下,能完整說出自己
對內容的看法及喜好包括:起始、主旨以及結尾之完整內容。每
週評量兩次,連續三次達到 80%水準。
2-5 100 630 日前,能主動老師或同學並完整說出自己對上課
主題或生活經驗的看法及喜好。每週評量一次,連續三次達到 80%
水準。每週評量兩次,連續三次達到 80%水準。
30
、課
課程課程
課程應用範例
應用範例應用範例
應用範例
以下以國小一年級聽能障礙學生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專業評估,依據本課程溝
通領域能力指標來擬定個別化教育計畫中的學年目標與學期目標。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個案說明
個案說明個案說明
個案說明
王生是極重度聽覺障礙者,二歲發現聽障後便在早期療育機構進行聽語訓練,
並於三歲開刀植入人工電子耳,然由於王生聽神經細小,故而學習表現不及同儕,
根據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評估以及與家長、前老師晤談結果得知:個案視覺觀察
理解佳、模仿力強,能在情境下藉由互動以及他人的身體語言,了解他人的語意,
然口語理解與表達能力仍顯著低落於同儕;由客觀評估工具評估結果得知:溝通
能力僅達 3-4 歲兒童程度,且聽取能力不佳,僅能聽辨熟悉的詞彙,需伴隨視覺線
索而無法單由聽覺管道來進行學習與溝通。
王生目前就讀國小一年級,特教老師於暑期接到其學前階段之評量資料,並於
開學後,學前老師前往學校轉銜說明個案各項之能力表現,以及日後學習時的建議
事項。
在新生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中,邀集學校行政人員、相關教師、個案及家長共
同參與討論擬定其 IEP參考課程綱要「溝通訓練領域課程」之主軸與指標之發展,
個案在主軸 1「身體語言」1-b-1 1-b-2 和主軸 4「建立關係」4-b-1 4-b-2 之能
力均有適當發展;在主軸 2「口語訓練」2-b-12-b-2 2-b-3,主軸 3「手語訓練」
3-b-13-b-2 3-b-3 方面是其需加強之重點;故由特教教師、障巡迴輔導老師、
一年級班級導師家長共同召開 IEP 會議討論各項服務事宜並經過特推會確認後
決定決議王生所需的服務為:
1.普通教育課程方面為培養王生在一般環境中與同儕共同學習的態度因此在
課程學習進行中,教師需面對學生說話,並增加視覺的訊息,避免學生以單一聽能
管道學習;在討論活動中,指導他生發言時,均能舉手發言,並能面對個案說話,
以促使個案能融入同儕討論的議題中。
2.特殊需求課程方面:
1「聽能訓練」方面個案在閉鎖情境下能辨識熟悉的詞彙與簡單句,因此
極需培養簡單語句層次的辦識與理解因此將指 2-1-1-132-1-1-15 回應簡單的
命令、敘述及問句等不同句型,列為主要的溝通訓練目標。
2)考量到個案在實際溝通情境中可經由「讀話」來彌補其聽取之不足,因此
「讀話訓練」「聽能訓練」共同列入教學重點指標的選取由 2-1-2-32-1-2-5
配合聽能訓練加強對簡單命令句、敘述句及問句的練習。
31
3「口語訓練」方面,個案能以簡單語句表達需求、與提出疑問,因此需培
養以多個語句(如 3-5 句)表達需求與意見並進行對話的能力,便以指標 2-1-3-5
2-2-3-2 從簡單的自我介紹到能夠簡短摘要出他人的談話內容,為 IEP 學年目標。
4「手語訓練」目標包含模仿、理解、表達三種次項目,依據王生的能力,
由次項目指標 3-1-1-13-1-1-7 模仿物件的配對到模仿動作表情列為第一學期的目
手語理解則以指標 3-1-2-13-1-2-3 以詞彙片語問句的理解搭配手語表達的
指標 3-1-3-13-1-3-2 為起始點作為整學年的目標希能協助王生建立一個輔助溝
通的管道。
總之,王生以外加方式進行溝通訓練課程每週 4節,其中「口語訓練」目標含
三個次項目:讀話訓練、聽能訓練、說話訓練,因此每週外加 3節,「手語訓練」
目標每週外加 1節,而且手語教學亦請家長共同參與學習。希望能夠經由溝通訓練
來提升其語句理解的能力,配合王生學科學習內容,選為聽能訓練和讀話訓練的素
材;並顧及王生在語言理解上的困難,訓練初期說話速度可以稍慢,用較簡短的語
句與其溝通。但隨著其語言理解能力提升,要逐漸調整說話速度與內容。此外,手
語是視覺性語言,由於王生的視覺學習與辨識能力佳,因此學習速度定會較其他項
目為快,也希望藉此能讓個案因為手語的習得而理解語意內容後,能幫助口語與讀
話能力有更佳進展,並透過每學期的檢討修正其課程目標。
3.相關支持服務方面考量王生的聽力需求在教室中的座位因盡力安排在第三
排正中的位置,當座位需要改變時,座位不要在教室的右方或靠窗的位置,避免優
耳的聽取受到困擾;於每半年到一年前往醫院進行聽力評估與輔具檢測,並將檢測
結果交由個案管理教師留存管理。
32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個別化教育計畫
個別化教育計畫個別化教育計畫
個別化教育計畫
、基本資料
基本資基本資
基本資
起迄日期:
99.08-100.06
(一)個人資料
學生姓名 王○○ 班級 起迄時間
性別 出生日期 92 年○月○日 身份證字號
X○○○○○
住址
住址變更 (o):
家長或監護人 王○○ 關係
父女
(H):
台北市鑑輔會鑑定類別:聽覺障礙 行動:
身心障礙手冊:□無 ■有(續填)手冊記載類別:聽覺障礙 障礙程度:極重
(二)家庭狀況及背景環境
7. 家長教育程度:父-大學 母-大學
8. 主要照顧者:母親
9. 家長職業:父-公 母-家管
10.主要學習協助者:母
11.家庭狀況:小康
12. 家長期望:期望能增加個案在學校良好適應
(三)發展史及教育史
發展史
4. 障礙發生的時間及原因:2足歲發現聽覺障礙
5. 專業診斷及接受治療情形:
95 11 月於台大植入人工電子耳(右耳)雖然已植入 3年多但因個案的聽覺神
經細小,所以人工電子耳對個案的協助有限。
6. 其他:(含出生特殊狀況、健康情形)
教育史
1. 過去接受特殊教育服務情形:
1 92 年(2:00)起至 97 08 月在雅文聽語文教基金會接受個別聽語治療訓練
2 97 年(4:10)起 99 07 月在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接受聽語治療訓練
個別課:97 05 -99 07 月(22個月
團體課:97 08 -98 12 月(14個月)
2. 過去就學情形:私立幼稚園
33
二、
、評量紀錄
評量紀錄評量紀錄
評量紀錄
測驗名稱
測驗結果 測驗
日期
聽力測驗
平均聽力損失值:裸耳:左耳 110 分貝,右耳 113 分貝;矯正
後:右耳 35 分貝(優耳);左耳未戴輔具。
99.5
聽覺技巧訓
練能力測驗
1.語音特質部分聲音大小高低快慢等特質均能區辨亦能
辨識不同字數的詞彙。
2.字詞理解部分-僅能辨識同字數但不同聲調不同韻母及不同
聲母的詞彙。
3.語句部分-聽覺記憶未能通過在閉鎖式的情境下有兩項聽
覺記憶的能力,但表現並不穩定。聽完一句話後無法回答相關
問句內容。
99.7
畢保德詞彙
圖畫測驗
對照 6歲半兒童常模,百分等級為 9 99.5
學前幼兒與
國小低年級
兒童口語語
法診斷測
對照 6歲常模,百分等級為 1-,其口語語法程度為口語語法障
礙。
99.5
學齡前兒童
發展手冊
認知-整體的認知表現受限於詞彙量不足及語言能力較弱,故
有落後常童的現象,但視覺觀察與辨識能力佳。
語言-個案約達 3-4 歲兒童的語言能力,其詞彙理解 300-500
詞彙表達約 200-300,詞彙量雖僅達 2-3 歲兒童程度,但能運
用這些詞彙進行相當於 3-4 歲兒童能力表達形式在語言互動
的活動中,可以主動說出簡單句來或修飾片語,也會用簡單
的問題來解決自己的疑問。
聽能-能自行反應電子耳是否有聲音,亦能自行更換電子耳的
電池,近距離可以察覺大部分的子母音,但聽辨有困難,在
閉鎖式的情境下,可以聽辨熟悉的詞彙,且有兩項聽覺記憶
的能力,但表現並不穩定,在有視覺線索的情境下,可仿說
3-5 個字的短句。
99.7
晤談(家長
以及學前老
師)
王生能主動認讀文字,且視覺觀察辨識能力家,與同儕互動良
好,唯聽能反應差,口語表達弱,需要加強。
99.7
34
三、
能力狀況描述
能力狀況描述能力狀況描述
能力狀況描述
項目 能力現況描述 修改
認知能力 能說出常見的物件名稱及功能,能進行簡單的運算及
有錢幣的概念,具備初級的歸類與因果事件的推論能
力,能夠識字及認讀注音符號。
溝通能力
1.能分享自己的想法及經驗,但受限於構音能力較
與語法能力不足所以常難以讓人理解表述的內容
2.聽覺技巧發展仍在最初的超語段階段,所以無法在
沒有視覺的線索的情境中,單由聽覺管道來進行學
習與溝通。故在溝通或學習時,極需輔以其他方式
來讓個案理解相關內容。
視力 正常
學業能力 個案能主動認讀文字,唯需加強閱讀理解的能力以增
進其語文及溝通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與一般兒童能力相當。
情緒及人際關
良好,但人際溝通可能會受語言能力影響而有困難。
、學習特性及需求綜合摘要
學習特性及需求綜合摘學習特性及需求綜合摘
學習特性及需求綜合摘
(一)障礙狀況對學習與生活影響
1.聽覺理解會有相當困難,需同學提醒與協助。
2.表達能力較弱,可能會影響師生和同儕互動。
3.不適合以聽覺管道傳遞評量之內容。
(二)需求評估
學習需求
課業
1. 教師若使用 FM 系統可以改善聽取情況提醒個案將調頻系統發射器交給任課教
師。
2. 請老師授課時儘量正面相向,以稍慢的說話速度和清晰的口形與之溝通,俾利其
讀話。
3. 請教師協助安排靠教室前幾排座位,以利聽取;並請旁邊同儕協助提醒。
評量
4建議避免單用聽寫的評量,改成讀寫或操作的方式對個案較有利。
其他需求
1. 請學校協助申請調頻系統。
35
2. 提醒個案將調頻系統接受器調至正確位置。
3. 培養個案自行準備聽覺輔具保養包與備用電池的習慣。
、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
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
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
(一)特殊教育服務
服務內容 地點 /
起迄時間 負責人 備註
溝通訓練 資源教室 4/1
99.09-100.0
6
安排下午時段口語訓
練三節,手語訓練一
而且手語教學亦請
家長共同參與學習
99
學年度課表
時間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07:50
08:10 導師時間 導師時間 導師時間
導師時間
導師時間
1 08:10
08:30 晨間活動 晨間活動 晨間活動
晨間活動
晨間活動
2 08:40
09:20 體育 活化課程
(英語) 國語 鄉土語言
生活課程
3 09:30
10:10 國語 活化課程
(英語) 彈性學習
國語 活化課程
(英語)
10:10
10:30
課間活動
4 10:20
11:05 國語 數學 數學 生活課程
數學
5 11:15
12:00 綜合活動 國語 綜合活動
生活課程
生活課程
午休 12:00
01:15 午餐
靜息 午餐
靜息
6 01:25
02:05 溝通訓練
(口語)
生活課程 溝通訓練
(口語)
活化課程
(精進閱讀)
7 02:15
02:55 溝通訓練
(手語)
生活課程 溝通訓練
(口語)
健康
02:55 整潔活動
36
03:10
8 03:10
03:50
彈性學習 綜合活動
(二)相關專業服務
項目 方式 起迄時間 地點/負責單位(人)
修正情形
聽覺
管理 檢查聽力與助聽輔具 99.09-100.06
一年一次 醫院/聽力師
(三)相關支援與服務
項目 方式 起迄時間 地點/負責單位(人)
修正情形
調頻
系統 請任課教師佩戴發射
99.09-100.06
教室/任課教師
座位
安排 靠近教室前方前幾排
座位 99.09-100.06
教室/導師
評量
方式
調整
避免聽寫的評量
99.09-100.06
教室/任課教師
學年及學期教育目標
學年及學期教育目標學年及學期教育目標
學年及學期教育目標
領域 溝通訓練 上課時數 每週兩節課
學年目標 修正或補充
1. 在伴隨讀話的情形下能理解並適當回應說話者所說出的簡單語句
2. 能運用正確的語法、語意來描述人、事、物或表達意見。
3. 能在課堂中模仿老師的動作與表情。
4. 能在課堂中看懂他人的手語內容,並給予適當的回應。
5. 能夠以已有的簡單手語能力,來表達生活情境事件。
學期目標 評量結果及修改
上學期
1-1 99/9/1 99/9/30 止,在伴隨讀話的情形下,能分辨字數不同
的簡單語句,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達到 90%以上的正確性。
37
1-2 99/10/1 99/12/31能在伴隨讀話的情形下能分辨字數相同
的簡單語句,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達到 85%以上的正確性。
1-3 100/1/1 100/1/31能在伴隨讀話的情形下能辨識語句中的
關鍵詞,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達到 75%以上的正確性。
2-1 99/9/1 99/9/30能以完整句說出與自己相關的資訊
名、年齡、學校、班級、興趣等,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
率達 80%
2-2 99/10/1 99/12/31能使用簡單的連接詞「還有」「也」「而且」
3-5 個句子串連成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的內容每週評量一
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80%
2-3 100/1/1 100/1/31能分享自己經歷過的生活事件每週評量
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80%
3-1 99/9/1 99/9/30在課堂上能進行物件位置的配對記憶每週
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90%
3-2 99/10/1 99/12/31在課堂上能模仿他人或者圖片中人物的手
勢動作,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90%
3-3 100/1/1 100/1/30能在課堂中配合老師的手語教模仿老
師的表情,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90%
4-1 99/9/1 100/1/31,每週能理解各種手語詞彙達 30 個,每月
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90%
5-1 99/9/1 100/1/31,能運用已會的手語詞彙表述意義,每月評
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80%
下學期
1-4 100/2/15 100/3/31,能在伴隨讀話的情形下,能理解並適當
回應教師所說出的簡單的命令語句,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達
80%以上的正確性。
1-5 100/3/31 100/4/30,能在伴隨讀話的情形下,能遵循說話者
指令,內容由一項逐增至三項,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達到 70
%以上的正確性。
1-6 100/5/1 100/6/30能在伴隨讀話的情形下能回答簡單的問
句,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達到 80%以上的正確性。
2-4 100/2/15 100/3/31,能根據他人回應的內容,維持 3-5 回合
的對話,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80%
2-5 100/4/1 100/4/30,能以物件或人物的特徵、功能、喜好等
為條件作為表述內容,並用 3個句子(約 20 字左右)說出來,每
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80%
2-6 100/5/1 100/6/30能將眼見的事件以時間、地點實況等
為條件作為表述內容,並用 3個句子(約 30 字左右)說出來,每
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80%
38
4-2 100/2/15 100/6/30能依照他人打出來的片語與簡單句內容
找出圖片、進行操作、回答問題,每月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
率達 90%
5-2 99/2/15 100/3/31能將已會的手語在情境下以片語簡單
句表述意義,每週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90%
5-3 100/4/1 100/6/30能將 3-4 個手語組成一個符合手語語法的
句子,每月評量一次,連續 4次正確率達 90%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