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嶺生活家:校園植物探索與藝術創作

pdf
877.51 KB
8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北嶺生活家~校園停看聽 (認識校園的植物)
一、設計理念
校園植物是每天孩子在校園內活動都會接觸到的事物,藉著課程,讓孩子對校園身邊
常見的植物進一步的了解,並且由此深入認識北嶺校園,並且增進自己的觀察力,這不但
可以對學校產生認同感,並讓孩子藉這個機會多接觸校園的自然生態,也能學習如何珍惜
愛護自己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
我們結合生活、藝文等領域,設計了「北嶺生活家~校園停看聽」課程,希望學生能夠
透過感官經驗、親身操作體驗,對校園自然生態產生興趣與學習動機,配合老師講解和實
際觀察,增進自己對於校園植物的了解,最後並融入美感教育,讓學生利用陶土素材進行
藝術創作。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二年級下學期
設計者
張毓仁
跨領域/科目
生活(自然、藝文)
總節數
20 節,800 分鐘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領綱核心素養
生活-E-A2 探究事理: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學習各種探究人、
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
生活-E-A3 樂於學習:對生活事物充滿好奇與喜好探究之心,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
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B1 表達想法與創新實踐:使用不同的表 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進行創作、 分享及
實踐。
生活-E-B3 感知與欣賞美的人、事、物:感受生活 中人、事、物的美,欣賞美的多元形式 與表
現,體會生活的美好。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學習
內容
概念架構
導引問題
1. 進行校園植物觀察時,需要注意哪些行為?需要攜帶哪些東西?
2. 曾經在校園之中看過哪些植物??
3. 校園之中有哪些地方常可以看到植物出沒?他們通常在什麼時間出現?
4. 用眼睛仔細觀察這些常見植物,他們有哪些特徵以及外形的特色?
5. 請說看看你最喜歡的校園動是什麼?為什麼喜歡他?
6. 找找看,這些藝術作品是使用哪些材料創作?
7. 樹脂粘土的創作,還有哪些方式做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又兼具藝術創作的美感?
學習目標
1. 能運用五官進行觀察,認識校園常見的植物。
2. 能辨認校園內常見的植物,並說出其名稱。
3. 能運用樹脂粘土土製作,結合自我對於植物的喜愛和感受進行校園最喜歡植物的創作。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
討的議題才列入)
實質內涵
透過小組共學等方式,認識校園常見植物,並且進行校園植物的
初步探究。其次,透過教學設計的實施,讓學生能了解校園植物
的種類及特色。
所融入之單元
1.透過教學設計活動實施,讓學生了解植物的特性並讓學生動手
創作藝術品。
2.懂得尊重生命,培養珍惜及愛護大自然事物的態度。
學習資源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北嶺生活家 ~校園停看聽 (植物篇)
()引起動機:
1.教師詢問小朋友曾在校園內看過那些植物。
2.教師利用單槍展示校園具有特色的植物照片,讓
學生猜猜是植物會出現在校園的哪裡?
()發展活動:
1.校園動觀察注意事項說明
(1)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觀察植物時應注意的行為。
(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觀察植物應攜帶的工具。
(3)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觀察紀錄的重點。
(4)學生分組並討論如何製作觀察的紀錄海報。
(5)學生分組討論共同觀察植物需的工作分配。
2.「明察秋毫
(1)老師事先蒐集校園中數種常見的植物資訊。
(2)老師課堂介紹校園中常見的植物的訊息,並且
播放相關影片。
(3)請學生分組討論和分享在校園看過哪些植物。
(4)請學生分組上台分享校園中植物樹葉特徵。
(5)請學生分組討論常見植物生長的地點和區域。
3. 「追蹤探索
(1)老師帶領同學分組在校園探索和觀察植物。
(2)老師引導各組記錄觀察到的校園植物的特徵和
樹葉的外形特徵。
(3)老師引導各組記錄觀察到的校園植物分布區域
和數量,以及生長特色。
(4)老師引導各組到校園其他角落持續探索並確認
其他種類植物。
(5)老師引導各組彙整觀察報告和心得感想。
40
40
40
80
80
40
簡報
簡報
學習單
電腦
單槍
學習單
海報
圖卡
海報
參與上課討論
上課態度
分組討論
分組實作
上課態度
分組討論
上課態度
分組實作
上課態度
分組實作
上課態度
口頭報告
參與上課討論
()綜合活動:
1.「目擊大公開」
(1)老師請各組依序上台分享觀察到的校園植物。
(2)老師請各組分享觀察到的校園常見植物特徵,
例如:葉子外型和特徵、樹枝生長特色等等。
(3)老師請同學分享進行植物觀察的心得和收穫。
(4)老師請同學分享各組的觀察記錄海報,供學生
相互觀摩學習。
2.「植物排名賽」
(1)教師請同學分享閱讀各組植物觀察記錄心得。
(2)教師請同學討論校園各種植物最常出沒的區域
和類別。
(3)教師請全班一起投票選出校園受歡迎的植物。
110 節結束
北嶺生活家~校園停看聽 「植物樹脂土創作」
()引起動機:
1.你最喜歡的校園植物是?為什麼喜歡?
2.你知道粘土是什麼?曾經做過粘土創作嗎?
3.老師展示樹粘土的成品,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發展活動:
1.「介紹創作過程」
(1)教師簡介樹黏土的特性。
(2)教師說明運用手的壓、捏、揉、搓,塑成立體
創作作品。
(3)教師說明樹脂製作的所有步驟。
(4)教師詢問學生樹脂黏土製作的所有步驟和注
意事項。
40
40
40
80
120
海報
圖卡
圖卡
樹脂黏土
樹脂黏土
樹脂黏土
樹脂黏土
廣告顏料
作品
口頭報告
參與上課討論
參與上課討論
上課態度
分組實作
上課態度
分組討論
上課態度
分組實作
上課態度
口頭報告
參與上課討論
2.「製作樹脂
(1)教師示範如何掌握土的特性捏揉植物樹葉的
造型和特色,與穩當、可站立之植物造型。
(2)教師請學生各自實作。
(3)教師說明與示範「刻花黏接」、「交界縫合」
細節與技巧。
(4)教師行間巡視,個別給予修正指導。
3. 「作品彩繪上色」
(1)教師說明樹脂黏土上色的流程和方式。
(2)教師示範如何使用壓克力顏料進行簡易上色。
(3)教師說明與示範做出具有美感的配色判斷。
(4)教師請學生各自實作。
(5)教師行間巡視,個別給予修正指導。
()綜合活動:
1.教師請學生上台展示作品,並進行介紹。
2.讓孩子針對作品進行投票,最受歡迎者,將可
得到獎品。
1120 節結束
120
40
北嶺生活家 ~校園停看聽 (植物篇)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校園植物
能夠說出觀察植物時
應注意的行為
哪些觀察工具
重點記錄。
主動觀察校園植物的特徵
和外形,並善用紙、筆、
平板等設備拍照或記錄校
園動物出沒的區域和時
間,最後能彙整觀察報告
和且分享心得感想。
檔案評量
海報
學習單
平板電腦拍照
物樹脂黏
土創作
以校內植物種類為參考
素材,依據黏土的特
捏揉出平順、
穩當、可站立之物造
,最後使用
料進行簡易上色。
學生能以觀察到的物為
範本,用黏土塑型創作,
並將作品依據美學的觀點
進行上色,最後上台分享
創作理念。
實作評量
黏土創作
黏土上色
附錄二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學習表現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評量標準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
能正能正確辨認
校園植物並且說
出名稱和其特徵
能正確辨認校
園植物並且說
出名稱和其特
能正確辨認校
園植物並且說
出名稱和其特
能正確辨認校
園植物並且說
出名稱和其特
未達
D
100%正確辨
5種校園植物
並且說出名稱和
其特徵
80-100%正
確辨認 4種校園
植物並且說出名
稱和其特徵
60-80%正
確辨認 3種校園
植物並且說出名
稱和其特徵
40-80%正
確辨認 2種校園
植物並且說出名
稱和其特徵
未達
D
口頭發表/實作評量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以下
分數轉換: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
校訂課程--素養導向評量表(二上)
北嶺生活家 ~校園停看 (植物篇)
面向
觀察評估的細項
素養達成選項
備註
整合知
識、技能
與態度
40%
知識:
學生能說出校園植物的名稱。
學生能說出校園植物的樹葉特徵。
學生能說出校園植物的生長特性。
技能:
學生能學習如何進行樹脂黏土創作。
態度:課程參與整體態度。
情境脈絡
化的學習
10%
能藉由課程認識校園常見植物,並引起孩子
對植物的興趣。
學習方法
及策略
10%
小組討論與合作。
活用實踐
的表現
40%
能在生活中,主動觀察事物並提出疑問。
總評
100%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