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探險趣: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教案

pdf
651.74 KB
8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新北市109度國中小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實施計畫
「教育雲」創新教案設計
服務學校
米倉國小
設計者
張嘉汶
領域/科目
自然
實施年級
五年級
單元名稱
水生植物探險趣
總節數
_______節,__280__分鐘
行動載具
作業系統
Android 系統 □Chrome 系統■iOS 系統 □Windows 系統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ti--1
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
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
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
環境的現象。
核心
素養
-E-A1
然。
INb--7
植物各部位的構造和所具有
的功能有關,有些植物產生
特化的構造以適應環境。
議題
融入
資訊教育議題 E5 使用資訊科技與他人合作產出想法與作品。
能運用科技軟體蒐集素材,製作 AR 水生池綠地圖。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教材來源
翰林自然 第九冊 第二單元 植物的奧秘
教學設備/資源
平板
使用軟體、數位
資源或 APP 內容
因才網、Kahoot、形色 APP OneNoteRAVVARGoogle
google 相簿
學習目標
能運用科技進行自主學習,認識水生植物類型、特徵、構造與功能。
能在指導下用五感及形色 APP 觀察水生池植物,清楚了解及描述水生植物特徵。
能運用資訊設備與科技軟體蒐集素材資源,以 RAVVAR 製作出 AR 綠地圖。
能透過 AR 綠地圖製作與運用,培養珍視自然植物的情感。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使用軟體、數位資源或 APP
內容
第一節
一、引入活動
()認識校園水生池
1.(放出水生池照片)詢問學生有沒有來過這個地方?
裡的植物是甚麼類型的植物?
(學生擬答:有,水生植物)
2.請學生想一想如果現在要介紹水生池的植物給其他
人,自己可以清楚說明各個植物的名稱特徵嗎?為什
?
(學生擬答:不行,因為還沒有深入了解觀察水生池的
植物。)
()揭示課程主題
說明這個單元我們要認識水生植物的特徵,並製作水
生池的綠地圖,讓大家更了解校園的水生植物。
二、發展活動
()認識水生植物
1.學生自學:使用因才網觀看「141-2a-04:水生植物具
有特殊構造」影片與完成練習題。
2.小組共學:以表格或心智圖方式整理各種類型的水生
植物特徵。
3.組間互學:觀看各組整理的內容,並請小組間互相給
予回饋。
4.教師導學:老師針對因才網練習題、學生整理的表格
進行說明補充與回饋
三、綜合活動
()kahoot 問答複習
()預告下次課程
說明下一節課我們進行水生池植物觀察。
3
2
25
5
5
因才網
kahoot
第二節
一、引入活動
() 說明本次課程
向學生說明接下來的課程要一起製作水生池的綠地
圖,讓大家都能更了解水生池植物特徵及生長位置。
()分組
分配各組負責製作的綠地圖區域。
二、發展活動
()校園植物觀察
1. 使用「形色」APP 拍下並掃描植物,知道植物名稱
並記錄下來。
2.運用感官及上節課所學內容進行植物觀察,完成植
物檔案(OneNote)
形色 APP 使用步驟
(1)按拍照鍵
(2)對準植物拍照
2
3
25
形色 APP
OneNote
(3)出現名稱
三、綜合活動
()分享
1.請學生分享植物觀察心得。
2.請學生將相片放至共用的雲端相簿,並繳交植物檔
案。
()總結及預告下次課程
向學生說明下節課我們會依據植物檔案錄下解說植物
的影片,成為綠地圖的素材。
8
2
google 相簿
第三、四節
一、引入活動
()說明本次課程
先簡單介紹 AR 綠地圖的使用方式:掃植物圖片後會跳
出解說影片,因此要把上次的觀察變成介紹植物的影
片。
二、發展活動
()植物解說影片說明
1.以植物檔案的內容為主,可運用平板蒐集資料讓解
說變更完整。
2.用自己的話解說植物,錄成至少13分鐘
的影片。
3. 可至水生池用實際植物介紹,或是使用上次拍攝的
照片進行解說。
()小組分工製作
1.組長:負責協調組員工作,帶領小組討論,檢查解說
內容。
5
10
50
2.資料長:負責用平板蒐集資料,讓解說內容更完整。
3.設備長:負責錄影,上傳影片。
4.解說長:負責解說植物。
三、綜合活動
()分享
1. 請學生將影片傳至 google 雲端。
2.請各組分享解說心得
()總結
向學生說明下節課我們會利用 RAVVAR,製作成 AR
的水生池綠地圖。
13
2
google 雲端
第五、六節
一、引入活動
() 複習上節課程及說明本次課程
二、發展活動
()RAVVAR 介紹
老師先給予學生「RAVVAR」的範例,說明要利用此
軟體製作 AR 的水生池綠地圖。
()水生池綠地圖製作
以小組為單位,老師依步驟指導學生完成。
步驟:
1.按「+」輸入名稱、照片,選「AR」並保存。
2. 按「+AR 場景」
3.選擇識別圖
3
7
55
RAVVAR
4.上傳解說影片
5.調整影片位置,並保存
6.QR code 測試影片
三、綜合活動
()分享
1.請各組將製作完成的綠地圖 QR code 下載,傳至
google 相簿。
2.請各組分享製作心得
()總結
1.詢問學生綠地圖給我們的幫助是什麼? 可以怎麼使
用綠地圖?
(學生擬答:能幫助我們更認識植物,給學校所有人使
用,一起了解水生植物。)
2.說明老師會將各組 QR code 和植物照片彙整製作成
完整的綠地圖,並給全校使用,一起認識水生池
google 表單使
得,下次課程與大家分享。
10
5
google 相簿
第七節
一、引入活動
() 複習上節課程及說明本次課程
二、發展活動
()使用心得分享
老師與學生分享其他班同學、老師使用綠地圖的心
得。
()小組反思心得討論
請小組回顧製作綠地圖的歷程,反思討論心得。
反思內容:
1.製作綠地圖時遇到什麼困難? 你們怎麼解決?
2.在製作綠地圖過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什麼?
3.看到大家使用綠地圖的心得,你有什麼感受?為什
?
三、綜合活動
()小組分享心得
()總結課程
2
10
15
10
3
教學成果
說明:學生使用因才網自學,認識水生植
物種類。
說明:學生使用形色 APP 認識植物。
說明:學生拍照與觀察水生植物。
說明:學生使用 RAVVAR 製作綠地圖。
教學心得
與省思
校園種植著許多具有特色的植物,但大多數學生往往沒有仔細觀察認識這
些植物的名稱外觀,這次藉由配合翰林自然「植物的奧秘」,結合學校的水生植
物池,讓學生從瞭解水生植物的種類,到觀察蒐集植物的資料,最後做出 AR
水生池綠地圖,深刻認識校園水生植物外,也增進了學生珍惜重視植物的情
感。對於這次的教學,有以下的修正與建議:
1.形色 APP 在偵測植物上仍有些錯誤,因此可修改成先給予學生水生池的所有
植物名稱,請學生用形色 APP 找出植物,降低直接使用形色 APP 卻找不出植物
的問題。
2.RAVVAR 製作上,學生這次只做出綠地圖的 QRcode,完整的綠地圖是老師彙
整而成,因此這部分可調整給予由學生自己試著製作,一起思考激盪出能讓大
家方便掃描的綠地圖。
3.在其他人使用綠地圖時,除了以 google 表單蒐集回饋,也能讓學生分組負責
訪問不同使用者,了解綠地圖的優點與需修改之處。
透過這次的教學,發現透過科技軟體輔助,增進學生觀察探究自然的興
趣,在最後學生省思分享過程中,都能看見他們對學習的熱情,也感受到學生
對自己動手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希望透過這次的課程,能增進學生對自然的好
奇心與自主探究的能力。
參考資料
1.RAVVAR-快速制作 AR 教程: https://ravvar.us/helps?i=53
2.教育雲教學應用-校園「溪」遊記:
https://cloud.edu.tw/curation/detail/1452
3.因才網:https://adl.edu.tw/HomePage/home/index.php
附錄
1. 植物檔案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