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四、教學省思及建議
➢ 課程教學省思
本課程原安排為一學期十八節課(每次三節課,共六次)的課程,在實際授課之後發現因學生
僅三年級,對謎題的先備知識未必充足,在課程中會需要花較多時間讓學生體驗不同種類的謎題以
擴充學生經驗,因此若能將授課時間延長,後續在設計謎題的過程會更加順利,也能讓學生產出更
多不同種類的學習成果。另外,帶學生仿作謎題的過程需要給予足夠的鷹架,因學生會習慣性從
「玩家」的角色來思考,要如何引導學生轉換視角至「設計師」的角度來看謎題設計,或是要如何
將自己的思考歷程以清楚的文字描述出來,需要依靠教師的鷹架引導學生找出兩者的差異所在。另
外,在認識謎題的過程,可以採用更清楚、更精確的「密碼學」來為這些名詞定義,在討論的過程
中能夠使用一致的溝通語言,也能讓學生更清楚謎題中每個成分的不同之處。
最後,在一開始設計課程時,一直思考像這種注音符號類的謎題設計與本工作坊主題「實境遊
戲」的關聯性是否不足,但經由家安老師的指點後,其實實境解謎遊戲未必要是真正空間中的實際
物品或擺設,本課程採用的注音符號列表在知識結構面是符合學校場域的素材,因此他也能算是一
種實境解謎遊戲,也解開了我們對實境解謎的偏見。而若真的能將注音符號列表在教學空間中呈
現,也能為需要的學生提供鷹架,做為更具體明確的提示。
五、附件 (學習單)
* 詳見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