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全國語文競賽國語演說題目
90年
國小學生組
火災 | 上體育課 | 我的鉛筆盒 |
地震 | 升旗典禮 | 考試前一天 |
颱風 | 交通安全 | 怎樣孝順父母 |
下雨天 | 考試以後 | 怎樣做好環保 |
開班會 | 布置教室 | 怎樣節約用水 |
寫功課 | 我的書包 | 一個好玩的地方 |
一張相片 | 我的願望 | 一個快樂假期 |
下課時間 | 保護眼睛 | 怎樣跟同學相處 |
上音樂課 | 義工媽媽 |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
上國語課 | 回家的路上 | 午餐時間 |
國中學生組
補習 | 讀書計畫 | 怎樣和父母溝通 |
生態保育 | 成功的喜悅 | 怎樣與朋友相處 |
我的偶像 | 快樂的泉源 | 最喜愛的一首詩 |
防颱工作 | 我的座右銘 | 最想做的一件事 |
刻苦耐勞 | 服務的人生 | 怎樣做好防震工作 |
迎接挑戰 | 怎樣保護自己 | 怎樣紓解課業壓力 |
美化校園 | 怎樣預防火災 | 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 |
開卷有益 | 讀書的重要性 | 考試成績不好怎麼辦 |
資源回收 | 父母對我的期望 | 沒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
電視廣告 | 怎樣防止溺水事件 | 對高中多元入學的看法 |
高中學生組
三人行必有我師 | 我最喜歡的社團活動 | 保護自己與尊重別人 |
公德心與責任感 | 我對大學生活的憧憬 | 怎樣使雨性融洽相處 |
勿以善小而不為 | 改善缺點提高競爭力 | 尊重別人的隱私權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求學階段的休閒活動 | 義工服務與社會經驗 |
父母的教導與期望 | 防止火災與火場逃生 | 資訊教育與網咖普及 |
充實自我,服務人群 | 防止戲水活動的意外 | 學生打工與社會經驗 |
平凡與偉大 | 防止幫派入侵校園 | 學習生活的苦澀與甜美 |
成長的痕跡與喜悅 | 社團活動與課業壓力 | 讀書重要,做人更重要 |
我的專長與生涯規劃 | 青少年的流行風尚 | 讀書圓夢,開創錦繡前程 |
只怕不努力,不怕不成功 | 忍受挫折的痛,重新出發 | 昂貴的東西未必有用 |
小學教師組
怎樣防範校園意外事件 | 怎樣做好親師懇談工作 | 怎樣教導學生珍惜生命 |
怎樣使學習活動更有趣 | 怎樣做個有效能的老師 | 怎樣教導學生珍惜時間 |
怎樣促進學生班級團結 | 怎樣培養學生的同情心 | 怎樣教導學生敦親睦鄰 |
怎樣培養學生守法精神 | 怎樣培養學生領導才能 | 怎樣教導學生感恩的心 |
怎樣建立學生服務信念 | 怎樣教學生珍惜水資源 | 怎樣教導學生愛護環境 |
怎樣指導學生休閒活動 | 怎樣教導天災自救知能 | 怎樣獨立思考能力 |
怎樣指導學生做好環保 | 怎樣教導學生生活知能 | 怎樣啟發學生多元智慧 |
怎樣指導學生參與競選 | 怎樣教導學生忍受挫折 | 怎樣規勸常犯規的學生 |
怎樣指導學生閱讀活動 | 怎樣教導學生明是非 | 怎樣提高學生的公德心 |
怎樣指導觀賞影視節目 | 怎樣教導學生知福惜福 | 怎樣提高學生的自尊心 |
中學教師組
變遷社會中教師的角色 | 我對多元入學的看法 | 如何實施民主法治教育 |
迎接新世紀開創新教育 | 教育多元評量的意義 | 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 |
資訊教育的重要 | 美感教育的重要 |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
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 | 說話的藝術 | 目前教育的改革與省思 |
教師的社會責任 |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 | 如何利用圖書館 |
如何面對教學壓力 | 如何加強兩性教育 | 如何建立守法的精神 |
教書與教人 | 如何加強人權教育 | 如何建立正確的休閒活動 |
我對「課後輔導」的看法 | 教師如何利用社會資源 | 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
我對教師會的觀察與省思 | 如何建立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 | 中學生結交異性朋友的正確觀念 |
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 如何落實五育均衡的教育 | 如何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與榮譽感 |
社會組
我對老人問題的看法 | 我的座右銘 | 旅行的意義 |
我對失業問題的看法 | 讚美的力量 | 工作與休閒 |
我對族群融合的看法 | 電腦對現代人的重要性 | 如何做好生態保育 |
如何迎接廿一世紀 | 平凡與偉大 | 談仿冒 |
我如何面對工作壓力 | 誠與信 | 終身學習重要 |
如何建立書香社會 | 得與失 | 運動的重要 |
如何改善交通問題 | 施與受 | 如何改善社會風氣 |
如何培養國民的公德心 | 健康與財富 | 垃圾分類與環保 |
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 | 從選舉看國民素養 | 挫折的時候 |
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 | 傳播媒體對社會的影響 | 藝術與人生 |
91年
國小學生組
園遊會 | 我最歡的一門課 | 我最喜歡的課外活動 |
運動會 | 馬路如虎口 | 如何有效率的利用時間 |
中秋節 | 參觀動物園 | 怎麼與他人分工合作 |
逛書店 | 大自然與我 | 一次愉快的閱讀經驗 |
我的書桌 | 我家的餐桌上 | 我最歡去的一個地方 |
爸爸與我 | 助人為快樂之本 | 我最感動的一則故事 |
媽媽與我 | 我最喜歡的運動 | 怎樣維持自身環境的整潔 |
我的家庭 | 輕輕鬆鬆做環保 | 一次乘坐大眾運輸工具的經驗 |
電視與我 | 怎樣注意自身安全 | |
愛護動物 | 我最崇拜的一個人 |
國中學生組
傾訴 | 小故事,大啟示 | 如何注意遊戲安全 |
網路與我 | 一幀照片的記憶 | 節約能源,由我做起 |
運動場上 | 一則新聞的感想 | 我理想中的國中生活 |
母校與我 | 一次助人的經驗 | 我對高中生活的憧憬 |
圖書館與我 | 我對網咖的看法 | 我對流浪動物的看法 |
如何面對挫折 | 時時刻刻做環保 | 我對愛心捐款的看法 |
我的讀書習慣 | 如何貫徹讀書計畫 | 我對學習外國語的看法 |
我的休閒活動 | 如何走出情緒低潮 | 我對電視偶像刻的看法 |
如何克服惰性 | 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 |
如何抵抗誘惑 |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
高中學生組
網路與我 | 我對檳榔西施的看法 | 我的憧憬 |
國中生與高中生的差別 | 我所知道的青少年 | 我所懷念的….(人、事往日等) |
兩性交往之我見 | 手機與我 | 如何愛自己 |
談青少年的次文化 | 摩托車與我 | 最有價值的東西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 我的責任 | 媒體的權力與責任 |
我想做一個……. | 「快樂」的定義 | 我所知道的社會怪現象 |
我是考試機器嗎 | 流行與我 | 「……節」的意義(節日自訂) |
讀書的樂趣 | 讀書的目的 |
小學教師組
師生溝通技巧 | 如何開發學生潛能 | 我對九年一貫課程的看法 |
如何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 英語教學之我見 | 如何引導同儕的良性競爭 |
兩性相處之道 | 如何創造寓教於樂的教學環境 | 如何促進小學教師合法權益 |
鄉土教學之我見 | 如何避免師生衝突 | 如何改善小學的教學環境 |
從個別差異談因材施教 | 人際關係與溝通 | 怎樣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
節約用水 | 親子溝通的藝術 | 情緒管理 |
傾聽的藝術 | 我對課後輔導的看法 | 熱情與冷漠 |
讚美與鼓勵 | 如何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 |
學生衝宊事件的處理 | 電視對學生的影響 |
中學教師組
如何化解學生的衝突 | 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 | 教師應如何提升專業素養 |
如何避免師生對立 | 如何引導同儕的良性競爭 | 如何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態度 |
我對青少年進出網咖的看法 | 如何防範青少年誤入歧途 | 如何培養青少年的觀察能力 |
如何幫助青少年快樂學習 | 如何培養學生明辦是非的能力 | 如何啟發學生的多元智慧 |
如何協助青少年遠離毒品 | 經師與人師 | 教師的品德修養 |
我對國中基本學測的看法 | 情緒管理 | 如何培養生的耐心 |
如何紓解學生的課業壓力 | 親子溝通的藝術 | 自尊與自重 |
如何兼顧社團活動與學業 | 青少年流行風 | 時間管理 |
社會組
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 環保觀念的建立與實施 | 兩性平等觀念的落實 |
我最關心的社會問題 | 家庭教育的重要 | 怎樣確實尊重女性 |
如何促進社會的和諧 | 提倡終身學習 | 如何面對高齡化社會 |
如何鼓勵國民提高生育率 |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 社會對銀髮族的照顧 |
如何面對高失業率的問題 | 提倡全民閱讀,打造書香社會 | 聆聽殘障者的需要與心聲 |
人人需要紓解壓力 | 台灣人的守觀念 | 正視單親家庭的問題 |
工作與休閒 | 如何培養公德心 | 培養年輕世代的責任感 |
身體健康為一切的根本 | 新聞媒體的自律 | 談下一代談文能力低落 |
良好社會風氣的建立 | 從檳榔西施談起 |
92年
國小學生組
我最難忘的一句話 | 令人難忘的一則廣告 | 一次難忘的校外教學活動 |
我家一位好鄰居 | 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 | 最想和爸媽說的一句話 |
如果我是校長 | 善待我們的靈魂之窗 | 最想和老師說的一句話 |
放學後 | 停水的時候 | 上學路上 |
環保在我家 | 上英語課 | 起床的時候 |
我最快樂的事 | 數學與我 | 我的收藏品 |
勝利的滋味 | 幫忙做家事 | 我的 |
一次難過的經驗 | 我最喜歡的食物 | 我的房 |
生病的時候 | 我的暑假生活 | |
下課十分鐘 | 我讀書的地方 |
國中學生組
朋友像一面鏡子 | 十年後的我 |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
我看網路交友 | 我看獨居老人 | 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 |
難忘的一次班會 | 家事經驗談 | 關心別人與保護自己 |
如果我是教育部長 | 我最欣賞的歷史人物 | 如果非典型肺炎(SARS)又來了 |
班級如何做環保 | 行行出狀元 | 認識自己、欣賞別人 |
一幕難忘的情景 | 我看選舉 | 談習慣 |
愛要傳出去 | 中秋節 | 談衣著 |
一勤天下無難事 | 勇者的畫像 | 談敦親睦鄰 |
談偶像 | 談讚美 |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
讀書甘苦談 | 談流行 | 服從多數尊重少數 |
高中學生組
朋友對人生的影響 | 我對大學多元入學的看法 | 我的成功經驗 |
業精於勤荒於嬉 | 我對參加社團活動的看法 | 我的休閒娛樂 |
教室以外的天空 | 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自重與尊重 |
SARS來襲時 | 網路聊天與交友 | 責任心與榮譽感 |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 如何紓解課業壓力 | 談垃圾分類與環境保護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面對挑戰,迎向未來 | 自省的重要 |
如何遠離毒品與誘惑 |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 我的生涯規劃 |
尊重生命,珍惜擁有 | 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 從全民英檢談國際化 |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 從代溝談親子關係 | |
成長的滋味 | 時間管理的重要 |
小學教師組
談生活教育 | 心動不如行動 | 心靈大掃除 |
習慣成自然 | 關懷與鼓勵 | 迎接挑戰 |
認真最美 | 責任與榮譽 | 推陳出新 |
活到老學到老 | 耕耘與收穫 | 反求諸己 |
處處留心皆學問 | 工作與休閒 | 把握現在 |
溫故知新 | 聽與說 | 凡事豫則立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水的啟示 | 培養高尚的品味 |
閱讀的樂趣 | 與自然有約 | 杜絕浪費 |
潛能的開發 | 感恩的心 | 知足常樂 |
中學教師組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帶給老師的影響 | 對我教學有所助益的期刊雜誌 | 我對多元入學方案的看法 |
我對現行師資培育制度的看法 | 我看實習老師在學校實習中的處境 | 我看中學生思考模式的特點 |
一網多本教科書對教學的影響 | 網際網路對中學生人際互動的影響 | 如何培養中學課外閱讀習慣 |
我看高職教育 | 談教師的自我成長 | 中學生的流行文化 |
我看外籍新娘 | 談學校與社區的互動 | 教育改革與補習文化 |
教學的藝術 | 我看中學生的親子互動 | 校園的美麗與哀愁 |
我對教師甄試的看法 | 我的教育理念 | 得與失 |
中學生的運動風氣 | 名言的啟示 |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
手機與中學生 | 溝通與諒解 |
社會組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一幅溫馨的畫面 | 學習外文經驗談 |
替別人設想 | 一場爭吵的反省 | 最想前往旅遊的國家 |
享受孤獨 | 回首來時路 | 最欣賞的人物 |
珍惜人生情緣 | 路是無限的寬廣 | 最懷念的時光 |
吾愛吾鄉 | 爭與讓 | 我看少年郎 |
敦親睦鄰之道 | 新與舊 | 我看便利商店 |
參與社區活動的心得 | 享福與吃苦 | 我看街頭遊民 |
當遭遇挫折時 | 天才與努力 | 我看外籍勞工 |
得意的一天 | 自由與自律 | |
向自己挑戰 | 天涯若比鄰 |
93年
國小學生組
我最敬佩的老師 | 我最想養的寵物 | 晚飯後 |
我最要好的同學 | 假如我是一隻流浪狗 | 晨間檢查 |
我最難忘的一件事 | 假如花朵都不再開放 | 快樂的兒童節 |
我最喜歡的一則故事 | 假如小溪都變成黑色 | 中秋節的那一天 |
我最難忘的一個暑假 | 假如蝴蝶都失蹤了 | 我看電視廣告 |
我最想獲得的禮物 | 當我做錯事的時候 | 逛書店 |
我最喜愛的玩具 | 我家起得最早的人 | 逛百貨公司 |
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 第一次和外國人說話 | 颱風來的時候 |
我最想去的地方 | 我的鄰居 | 老師不在的時候 |
我最想吃的東西 | 我的零用錢 | 媽媽不在家 |
國中學生組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 我的課外讀物 | 當我已經年老 |
當我面對異性的時候 | 課內課外皆學問 | 我對上網咖的看法 |
我對學測加考作文的看法 | 我想對導師說的一句話 | 知識就是力量 |
環境保護的重要 | 我對「追星族」的看法 | 不怕慢,只怕站 |
我對「體罰」的看法 | 如何維護自己的安全 | 我最在意的一件事 |
回憶過去,憧憬未來 | 要競爭,也要互助 | 我對「今日事,今日畢」的看法 |
面對挫折,重新出發 | 如何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 如果我中了樂透頭彩 |
不能做的事 | 用愛彌補缺憾 | 我的優點和缺點 |
父母心中的我 | 我想對候選人說的話 | 最喜愛的一本書 |
如果我只剩下今天的生命 | 走過生命幽谷 | 做自己的主人 |
高中學生組
如何拒絕誘惑 | 付出與接受 | 我對「流行」的看法 |
上網與閱讀 | 滿招損、謙受益 | 口水與汗水 |
愛惜生命 | 話多、話少與話好 | 親情、友情與愛情 |
計利應計天下利 | 飲水思源 | 經濟與環保 |
當地震來襲 | 名模與樂透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尊重智慧財產權 | 頂天立地的我 | 球賽逆轉的啟示 |
如果我是偶像人物 | 敬老尊賢 | 聽其言,觀其行 |
我對青少年次文化的看法 |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 「兩性平權」之我見 |
充實自我、走向大學 |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
肯定自我,欣賞別人 | 含淚播種,歡笑收割 | 「成功」的真諦 |
小學教師組
感恩與惜福 | 教導學生愛護自己-談生命教育 | 如何啟發兒童善良的心 |
命好、運好、不如習慣好 | 生活教育如何在學校紥根 | 談多元文化下的小學教育 |
語文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 善用社會資源促進校務發展 | 從ㄅㄆㄇㄈ到ABCD-談多元教育的接軌 |
給他一個支點--談創造力教學 | 從網咖談少年的休閒迷思 | 嚴禁體罰下的輔導與管教 |
本土化與國際化--談我的教育觀 | 小學校園裡的人文省思 | 現代學子的壓力 |
從粉筆到電腦──談全方位的優質教育 | 如何引導學生欣賞電視節目 | 從資源班到資優班談特殊教育 |
談在職進修對教師的重要性 | 社會暴戾之氣對小朋友的影響 | 從加強責任心與榮譽感談道德教育 |
我對媒體的建言 | 如何輔導單親父母做好家庭教育 | 如何培養學生寬宏(器)氣度 |
從流浪教師-談師資培育法 | 如何協助外籍新娘教導台灣之子 | 向小朋友談學校歷史 |
如何提升日益低落的國小語文程度 | 境敎、身敎與言敎 | 我的一堂「校園植物」課 |
中學教師組
現實與理想 | 脫序與管理 | 我對台灣優質文化的看法 |
堅持與放任 | 旅行與思考 | 我對台灣善良風俗的看法 |
挫折與勇氣 | 溫柔與強悍 | 我對台灣族群合諧的看法 |
觀察與反省 | 壓力與放鬆 | 教師的榮譽感 |
憤怒與喜悅 | 實踐與理論 | 教師的責任心 |
光明與黑暗 | 我的啟蒙老師 | 教師的法治精神 |
憐憫與傲慢 | 我最熱愛的一項工作 | 教師的終身學習 |
施捨與吝嗇 | 我最難忘的一件事 | 我對青少年的看法 |
對立與團結 | 我最難忘的一首歌 | 我對老齡化社會的看法 |
安靜與團結 | 我對台灣人權的期望 | 我對異國婚姻的看法 |
社會組
知識與力量 | 認識台灣的重要性 | 資訊發達的社會代價 |
專業與尊嚴 | 善良風俗與迷信 | 如何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 |
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 我看台灣社會的守法精神 | 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 |
家庭暴力如何消弭 | 宗教對台灣的社會意義 | 登山與游泳 |
如何看待逐年升高的離婚率 | 我對同性戀的看法 | 高山與海洋 |
如何看待外籍新娘的人權 | 我對墮胎的看法 | 獨立思考訓練的重要性 |
如何看待外籍勞工的人權 | 我對檳榔西施的看法 | 如何做到終身學習 |
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環境 | 族群合諧的重要性 | 我與圖書館 |
如何看待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 我看台灣的選舉文化 | 旅遊與閱讀 |
台灣社會必須朝向國際化發展 | 做一個快樂的人 | 挫折與尊嚴 |
94年
國小學生組
我的煩惱 | 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 | 勤勉的可貴 |
電腦與我 | 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 | 競爭與合作 |
晚餐以後 | 我最喜歡的休閒活動 | 團結力量大 |
我的鄰居 |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 常存感恩心 |
隨身做環保 | 我最喜歡的小動物 | 閱讀樂趣多 |
週末的晚餐 |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 向自己挑戰 |
看書樂趣多 |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 談電視廣告 |
難忘的一節課 | 上課樂趣多 | 友誼的溫暖 |
我做了一件好事 | 颱風來臨時 | 多讚賞別人 |
我做喜歡的一篇課文 | 天下父母心 | 走向大自然 |
國中學生組
人情味與公德心 | 解除髮禁之我見 | 出糗的經驗 |
求新與務實 | 談心靈環保 | 考試的前後 |
電視與電腦 | 成長的喜悅與苦惱 | 給父母的建議 |
我最想擁有的一種物品 | 讀書的快樂與痛苦 | 如何打造一個滿意的自我 |
我最喜愛的一種球類活動 | 如何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 我真實的自己 |
最令我難忘的一次談話 | 如何幫助自己建立信心 | 關心家人的經驗 |
水的聯想 | 我的理想主播 | 科技可以創造幸福嗎 |
山的聯想 | 讚美 | 我希望老爸像誰 |
樹的聯想 | 我希望老師教導我什麼 | 傷心的經驗 |
青春的聯想 | 合作的苦與樂 | 打造理想的國中生活 |
高中學生組
當「第一」的酸甜苦辣 | 每當夜深人靜時 | 微笑是友誼的開始 |
學習中的苦與樂 | 諒解是一種美德 | 散發生命的光與熱 |
走自己的路 | 人生處處有考場 | 談高學歷時代的來臨 |
虛榮心要不得 | 做時間的主人 | 規劃我的人生藍圖 |
習慣成自然 | 既重知識更重能力 |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
努力請從今日起 | 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 | 推薦一部感受深刻的電影 |
學習要講究方法 | 一則新聞的啟迪 | 給銀髮族一個擁抱 |
美在心靈 | 事在人為 | 我對電視節目的建議 |
平凡與偉大 | 十字路口 | 我最摯愛的人 |
青春在奮鬥中閃光 | 珍惜水資源就從現在起 |
小學教師組
假如我班上有清寒學生 | 公益與私利 | 如何提升藝術涵養 |
如何教導單親兒童 | 我對成人教育的看法 | 我的教育理念 |
我如何進行身教 | 敎師進修之我見 | 小學生上網的管理 |
談教學相長 | 苦與樂 | 如何做好心靈環保 |
從苦難中磨練心志 | 飲水思源 | 如何激發兒童的創造力 |
付出與獲得 | 談「少子化」現象的教育問題 | 尊重與包容 |
當我遇上不講理的家長 | 談敎師的專業形象 | 如何落實生活教育 |
教學中的苦與樂 | 積極的人生態度 | 如何指導兒童閱讀課外書 |
讚揚他人,肯定自己 | 百里之行,始於足下 | 國小敎師分級之我見 |
談感恩的心 | 教育改革的省思 | 國小敎師的進修 |
中學教師組
從歌仔戲到西方舞台--談藝術與人生 | 從哈日與哈韓--談青少年的文化失落 | 快樂的定義 |
孩子,你要比我更強--談現代父母的養育觀 | 從黑板到數位投影機--談全方位的優質教學 | 學習,讓自己更出色 |
從童玩到電玩--談青少年的休閒活動 | 談「快樂的學習」與「學習的快樂」 | 網路與人生 |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談敎師的人文素養 | 傳道、授業、解惑--談教師的責任 | 談青少年的偶像崇拜 |
從「土石流」--談生態與環境保護 | 從自殺事件頻傳談學校生命教育 | 讚美與肯定 |
本土化與國際觀--談我的教育理念 | 手機與現代生活 | 心境與環境 |
電視、報紙與雜誌--談我對媒體的建言 | 災難中得到的啟示 | 談尊重他人隱私權 |
憂鬱潮與自殺潮--談生命教育 | 如何營造兩性合諧關係 | 如何做好生涯規劃 |
「長銷書」與「暢銷書」--談閱讀指導 | 自然與人的對話 | 談教育改革的意義 |
網咖與漫畫店--談青少年的迷失 | 惜福與造福 | 如何面對壓力 |
社會組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則社會新聞 | 如何防止家庭暴力的發生 | 如何減少醫療浪費 |
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育不能並存? | 談肯定自己尊重他人 | 我對人性的看法 |
論民主與法治 | 談權利和義務 | 愛的教育 |
我看大眾傳播對社會風氣的影響 | 提升生活品質的錦囊妙計 | 我對人權的看法 |
我安排休閒生活的方法 | 論生活理想與社會現實 | 現代公民應具備的能力 |
在多元社會中要建立積極正確的應對態度 | 論私德與公德 | 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
如何做一個快樂的現代社會人 | 談性別平等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我對當前國人熱衷學習美語的看法 | 網路與人生 | 如何進行社區營造 |
談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 | 讚美的真諦 | 給人一個微笑 |
如何落實關懷鄉土放眼天下 | 談同理心 | 我看全民英檢 |
95年
國小學生組
校園樂趣多 | 學校裡的義工媽媽 | 幫助父母做家事 |
我最喜歡上的課 | 怎樣保護自己 | 如何做好垃圾分類 |
考試前後 | 怎樣節約用水 | 圖書館與我 |
我的家人 | 我的願望 | 老師的素描 |
放學以後 | 午餐時刻 | 畫我的學校 |
我最想感謝的人 | 一則愛的故事 | 如何幫助殘障同學 |
我的好朋友 | 珍惜水資源 | 談課後輔導 |
我的社區 | 談流浪狗 | 一次難忘的旅行 |
做個環保小義工 | 報紙與我 | 運動與我 |
打掃時間 | 我的寵物 | 過年 |
國中學生組
可敬的對手 | 別為小事抓狂 | 怎樣紓解心中的壓力 |
青少年的流行風尚 | 青春如何不留白 | 我心目中的理想高中 |
國中生的流行話題 | 幸福的滋味 | 一部我喜愛的電影 |
我對E世代新用語的看法 | 一次鼓勵同學的經驗 | 逛夜市的經驗 |
我對國中基測加考作文的看法 | 偶像劇對國中生的影響 | 我的人生觀 |
我想從事的行業 | 我對線上遊戲的看法 | 一本我愛讀的好書 |
當我遇到麻煩時 | 當電腦出現色情廣告時 | 談課後補習 |
我喜愛的領導風格 | 快樂健康的人生 | 我怎樣利用星期天 |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 一首我喜愛的歌曲 | 我的零用錢 |
失敗絕不是災難 | 談上網 | 怎樣和學校同學的相處 |
高中學生組
高中生的頭髮 | 隨手做環保,人人是義工 | 令人心碎的事 |
我對資優生的看法 | 我的課外生活 | 我愛讀的一首詩 |
朋友相處之道 | 我最喜歡的一位朋友 | 不該發生的失誤 |
我對「禁止體罰」的看法 | 我發現了他的美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高中生的人生觀 | 他跨出了勇敢的一步 | 我對時下火星文的看法 |
鼓勵與責罵 | 考試前一天 | 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 |
陽光、空氣、水 | 老師,你不瞭解我 |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從一本書談起 | 愛在我們中間 | 當值日生的感想 |
萬丈高樓從地起 | 告訴你一件新鮮事 | 談理性 |
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師 | 成長中的煩惱 | 學會與會學 |
小學教師組
我對適性教育的看法 | 談校園治安的問題 | 談卡奴與理財 |
我對兒童教育的看法 | 談城鄉差異所引發的教育問題 | 人生就是舞台 |
做一個稱職的老師 | 我對學習低成就學生的輔導方法 | 談資訊教學 |
敎師生涯甘苦談 | 我輔導行為異常學生的方法 | 如何帶動學生讀書風氣 |
與家長溝通的方法 | 談如何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 | 肯定自己,讚美別人 |
我對不適任敎師的看法 | 一則新聞的啟示 |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
加強學生的數學能力 | 台灣之美 | 如何落實多元教學 |
我對小六學生參加資優班考試的看法 | 戶外教學經驗談 | 我對資優教育的看法 |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 談生活情趣 | 等待機會,不如創造機會 |
教導學生正面的解讀社會新聞 | 為今日社會診脈 | 我對火星文的看法 |
中學教師組
立足臺灣放眼全球的教育思維 | 應用流行文化活化教學 | 面對工作壓力時的生活規劃 |
教師是人類心靈的工程師 | 引導學生成為生活大贏家 | 面對行為偏差生時的情緒管理 |
教師上街頭-當受教權與罷教權衝突時 | 網路在教學上的運用 | 如何提升中學生低落的寫作能力 |
從自身體現愛與榜樣 | 談教師的授課藝術 | 如何運用創意進行教學 |
我對教師獎勵制度的看法 | 談師生的溝通藝術 | 我的班級經營技巧 |
我對二十一世紀的觀察 | 激發學生潛能之我見 | 對學生偶像崇拜的疏導 |
新時代的性別角色 | 教學生涯中的甘與苦 | 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
在工作上發揮想像力 | 我對資優班學生甄試分班的看法 | 教師在職進修的重要 |
說故事的力量 | 我對資源班學生補救教學的看法 | |
打造自我品牌創造教學時尚 | 面對挫折時的應變智慧 |
社會組
如何建立和諧的社會 | 做人與做事 | 談自律的重要 |
文化與休閒 | 寧有備而無患,勿臨渴而掘井 | 批評的包容 |
我最喜歡的藝術活動 | 如何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 我對時間的管理 |
金錢不是萬能 | 如何改善社會風氣 | 「守法」是民主社會的基礎 |
我對卡奴的看法 | 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 道歉的藝術 |
人生有理想,生命最可貴 | 知足、惜福、常懷感恩心 | 談話的分寸 |
談家人相處之道 | 勤儉是致富之本 | 我對媒體政論節目的期許 |
萬丈高樓平地起 | 人人需要道德勇氣 | 心中有愛常存感激 |
鄰居 | 人貴心靈之美 | 「知足」就是快樂的根源 |
茶與酒 | 多學習別人的優點 | 「養心」與「養身」 |
96年
國小學生組
放學後 | 難忘的一天 | 我的珍貴收藏品 |
我最難忘的一堂課 | 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 | 我最感恩的人 |
逛街 | 長存感謝心 | 一張難忘的照片 |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 讀書樂趣多 | 一件最愉快的事 |
難忘的運動會 | 難忘的校外教學 | 小朋友要勤儉 |
我們這一班 | 我的煩惱 | 心情好,快樂多 |
打掃時間 | 小學生要愛護視力 | 如何運用時間 |
日行一善 | 星期天最想做的事 | 我怎樣幫助同學 |
我最敬佩的人 | 我的早餐 |
國中學生組
我心裡想說的話 | 談群體與個人 | 我對體罰的看法 |
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 如何做一個可愛的人 | 影響我最深的人 |
記一次失敗帶給我的教訓 | 我對網路資訊的看法 | 常帶微笑 |
我因應考試的策略 | 談國中生是否需要手機 | 如何體會讀書的樂趣 |
媽媽的拿手好菜 | 肯定自己尊重他人 | 日行一善的喜悅 |
談團隊的精神 | 把握現在迎向未來 | 一次戶外教學的收穫 |
我交朋友的原則 | 下課的時候 | 發現周遭的生活樂趣 |
談吐幽默的趣味 | 保持愉快的心境 | 知足和上進 |
說好話做好事的重要 | 最苦與最樂 |
高中學生組
一次難忘的旅行 | 特別的一天 | 榮譽心與責任感 |
一個人的時候 | 做人與做事 | 每當我踏進校門時 |
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 | 電腦與我 | 正向學,勇於承擔 |
自由與秩序 | 模仿與學習 | 四季的啟示 |
我的人生目標 | 閱讀的樂趣 | 青春不要留白 |
我的休閒生活 | 人生與考試 | 論謹言慎行 |
欣賞與評判 | 希望的種子 | 話鼓勵為力量 |
珍惜與感恩 | 我最喜歡的一道菜 | 談高中生的休閒生活 |
面對困境 | 歡喜成長路 |
小學教師組
自由與自律 | 談兒童的兩性教育 | 適時與學生家長溝通的重要 |
珍惜水資源 | 談愛的教育 | 引導兒童善用學校資源 |
我對教師專業評鑑的看法 | 為交通安全進一言 | 資訊遽增的時代怎樣開起學生智慧 |
我對教師工作的自我期許 | 傳統與現代 | 我對學校辦理營養午餐的看法 |
談國小的語文教育 | 注意小學生的視力問題 | 說十次不如做一次給學生看 |
談公德心 | 鼓勵與輔導 | 小學教師是學童性靈的工程師 |
談外籍人士學習華語的熱潮 | 知識與教養 | 如何協助學生建立信心 |
談校園倫理 | 當學童遇到困惑時要如何處理 |
中學教師組
教育愛與榮譽心 | 責備與鼓勵 | 如何擴展學生的心靈空間 |
環境保護與心靈環保 | 現代社會的人文素養 | 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
感恩與回饋 | 教育有愛心,校園是樂園 | 如何帶領學生舞動閱讀的翅膀 |
教育就是國力 | 師生相處的藝術 | 知識與智慧 |
生命中的關鍵時刻 | 向學生學習 | 我如何關懷弱勢族群 |
書香滿人間 | 當體罰完全廢除之後 | 談校園文化 |
經師與人師 | 家庭作業的成效 | |
學習才會贏 | 教師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 |
社會組
當東方遇見西方-談東西文化的接觸與融合 | 如何落實兩性平權的思念 | 要自尊不要自大 |
差異與尊重 | 活在當下 | 談情緒管理 |
談壓力調適 | 運動與休閒 | 如何善用競爭力 |
口語表達及溝通 | 創意的社會 | 如何建立書香社會 |
談臺灣的志工文化 | 如何與大自然共生 | 做一個有理想的人 |
科技與人文 | 文明與禮貌 | 尊重生命關懷別人 |
理想與現實 | 我對外籍配偶的看法 | |
談美 | 我如何向上提升 |
97年
國小學生組
我愛大自然 | 助人快樂多 | 我的座右銘 |
我的小秘密 | 螞蟻給我的啟示 | 常來我家的客人 |
如果我有很多錢 | 志工媽媽愛心多 | 媽媽的拿手好菜 |
爸媽對我的期許 | 最想去玩的地方 | 如果課本像漫畫書 |
我最感動的一件事 | 爸媽不在家的時候 | 節能減碳從我做起 |
颱風前後 | 我最喜愛的運動 | 我最崇拜的人 |
小學生的煩惱 | 讀報樂趣多 | 珍惜我們的地球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 大自然就是一座寶庫 | 當我做錯事的時候 |
幫忙做家事 | 養成勤儉的好習慣 | 我的零用錢 |
網路與我 |
國中學生組
如果可以再重來一次 | 網咖對青少年的影響 | 校園一偶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 一個難以忘懷的經歷 | 中學生應不應該談戀愛 |
得與失 | 如果我有魔法 | 如何關懷別人 |
讓青春綻放真、善、美 | 生活中的苦澀與甜美 | 成功是給準備好的人 |
閱讀豐富人生 | 事在人為 | 我的家庭樂 |
一則故事的啟示 | 成長中的喜悅 | 如何創造更美滿的明天 |
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師 | 多讚美多鼓勵多關懷 | 逛夜市看百態 |
如何放下心中的煩惱 | 健康與人生 | 幸福快樂必備的要件 |
宗教界我最尊敬的大師 | 不怕失敗,只怕氣餒 | 一次旅遊給我的啟示 |
知足常樂 |
高中學生組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 謙卑的力量 | 明天,永遠值得期待 |
過關才能看到遠景 | 把握青春,創造未來 | 歡喜接納自己 |
站起來,走出去 | 面對挫折,重新出發 | 認錯不等於認輸 |
分享 | 終身受用的一句話 | 緊握與放手 |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 高中生應有的愛情觀 | 當自己的舵手 |
人生無常,當下最美 | 為夢想不怕吃苦 | 生命中最寶貴的財產 |
學會說「不」! | 感激是一種美德 | 新與舊 |
貧與富 | 為與不為 | 歡笑與淚水 |
處處留心皆學問 | 發現生命的亮點 | 做我自己 |
讀書以外的事 |
小學教師組
地球暖化對教育的啟示 | 我看「節能減碳」 | 我對「在家自行教育」的看法 |
我對「一綱多本」的看法 | 我對「教師專業自主權」的看法 | 有敎無類與因材施教 |
我的班級經營 | 我的親師合作經驗 | 如何在班級中推動品格教育 |
如何對學生進行媒體素養教育 | 如何指導學生從事服務教育 |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
如何指導學生合作學習 | 做孩子的學習楷模 | 成為一個有魅力的教師 |
如何發揮教師的社會影響力 | 知識經濟時代的教師責任 | 談民主化校園中的師生關係 |
多元社會中教師的挑戰與因應 | 挫折是人生最好的禮物 | 我的協同教學經驗 |
我的輔導經驗 | 我的教學研究經驗 | 我對教科書回收再利用的看法 |
如何善用獎懲制度 |
中學教師組
中學教師的人文素養 | 中學教師的社會責任 | 心靈改革從教師做起 |
從青少年的迷思談教師的責任 | 營造適性的教學環境 | 從少子化談教育的新趨勢 |
尊重異己 凡是看兩面 | 向前看,也要向後看 | 颱風地震的省思 |
有教無類 師生情長 | 如何建立教師專業的形象 | 如何扭轉社會不良風氣 |
如何指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如何加強學生的生活教育 | 如何指導學生做生涯規劃 |
如何增進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 | 如何激發教師的教育熱誠 | 不變的教育緘言-教學相長 |
天生我材必有用-談如何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價值 | 開心與關心-談學生心理輔導 | 談環保與經濟發展 |
知難行易與知易行難 | 如何培養學生優質的價值觀 |
社會組
談「心靈環保」 | 「美」就是心中有愛 | 從一則新聞談起 |
從一位公眾人物談起 |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價錢與價值 | 我的人生觀 | 生氣不如爭氣 |
向外國友人介紹「寶島臺灣」 | 談「高學歷」與「高失業率」問題 | 尊重多元文化 |
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 | 夢想與責任 | 「兩性平權」之我見 |
分享的快樂 | 談校園霸凌事件 | 選秀節目之我見 |
英雄的背後 | 臺灣社會的寶藏 | 學界與業界 |
談財富管理 | 談文化創意 |
98年
國小學生組
我的夢想 | 我最喜歡的動物 | 我最喜歡的節慶 |
印象最深的校外教學 | 一次比賽 | 校園裡的一件趣事 |
老師我想對你說 | 如何當一個環保小尖兵 | 圖書館是我的好朋友 |
難忘的一堂課 | 班上的風雲人物 | 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 |
多說好話 | 校園中的無名英雄 | 我的休閒活動 |
我的課外閱讀 | 難忘的一場表演 | 我最愛的運動 |
颱風天 | 上學的心情 | 我最想感謝的人 |
電視與我的生活 | 印象深刻的一部電影 | 校園一偶 |
寒假生活與我 | 我最敬重的師長 |
國中學生組
我心目中的偶像 | 一句令我難忘的話 | 一張照片的回憶 |
求人不如求己 | 善用時間 | 讚美的力量 |
意外的挫折 | 尊重別人的秘密 | 當我獨處的時候 |
流汗的滋味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一天中最愉快的時刻 |
我看見父母的辛勞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如何走出情緒低潮 |
看重自己,關心別人 | 我的未來不是夢 | 一則新聞的省思 |
便利商店與我 | 國中生的苦與樂 | 一個令我感動的畫面 |
我看電視廣告 | 公車上的趣事 | 我的好友 |
讀書的態度與方法 |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
高中學生組
平凡與偉大 | 換個角度想 | 社團活動與我 |
電影與我 | 我的閱讀經驗 | 高中生的愛情與友情 |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 印象深刻的一場演講 | 師長的背影 |
當一天的志工 | 「價錢」與「價值」 | 給自己一個掌聲 |
偶像與典範 | 面對自己的缺點 | 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
把握現在 | 大自然的力量 | 我最嚮往的行業 |
一步一腳印 | 如果我是新聞記者 | 知足的人最幸福 |
捨得,能捨才能得 | 選校或是選系 | 沉默的力量 |
運動與我 | 高中生服儀之我見 |
小學教師組
怎樣在小學加強品格教育 | 怎樣使教學更生動活潑 | 怎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
怎樣鼓勵小學教師進修 | 閱讀教育的重要性 | 談教師的專業 |
怎樣培養「有教養」的孩子 | 我怎樣落實環保教育 | 珍惜每一個生命 |
我怎樣運用網路教學 | 怎樣在小學裡實施生命教育 | 怎樣利用鄉土教學資源 |
臺灣是個多元社會 | 怎樣輔導學生面對流行文化 | 怎樣輔導學生做好情緒管理 |
怎樣建立學生尊重他人的觀念 | 因材施教經驗談 | 怎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程度 |
怎樣做好與家長溝通的工作 | 談以身作則 | 談性別平等教育 |
灑掃應對的教育價值 | 感恩的心 |
中學教師組
現代人如何自我成長 | 志工經驗談 | 夢想與理想 |
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 | 水的聯想 | 走訪古蹟的感想 |
教學生涯中最自豪的兩件事 |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學生 | 一位我崇敬的教育家 |
讓生命如泉水的湧出 | 家庭訪視面面談 | 我理想中的校園環境 |
品格力的養成 | 導師的任務 | 在挫折中學習 |
優良教師的特質 | 網路與生活 | 愛的真義 |
如何敎出快樂的學生 | 教育生涯對個人生活的啟發 | 我的紓壓之道 |
和學生談愛情 |
社會組
我對流行時尚的看法 | 談節能省碳 | 常懷感恩之心 |
從一則社會新聞談起 | 傾聽與說話的藝術 | 如何推廣有品的社會 |
佔有與分享 | 臺灣之美 | 等待機會,不如創造機會 |
如何培養閱讀的習慣 | 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 | 救災與防災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我對媒體名嘴的看法與建議 | 我對電玩的看法 |
儒家經典與現代生活 | 臺灣觀光的未來 | 關懷社會上之弱勢族群 |
談社會公益與媒體監督 | 如何讓台灣的傳統小吃精緻化、國際化 | 瞭解自己,發展潛能 |
99年
國小學生組
老師的話 | 難忘的運動會 | 生病的時候 |
親情的可貴 | 節能減碳的經驗 | 我會做家事 |
我最喜歡的遊戲 | 合作的感覺 | 颱風過後 |
做功課的時候 | 我最懷念的人 | 生日那一天 |
我最喜愛的食物 | 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 | 我要愛護靈魂之窗 |
我的家 | 最珍貴的禮物 | 我的最愛 |
下課十分鐘 | 我有一個夢 | 放假的時候 |
我們這一班 | 一個特別的日子 | 假如我是校長 |
我的好朋友 | 讓我試一試 | 上體育課 |
我的偶像 |
國中學生組
益友與損友 | 讀書快樂多 | 上網的樂趣 |
我的座右銘 | 分享的快樂 | 遭遇逆境的時候 |
苦與樂 | 我最喜歡的社團活動 | 我最愛看的一本書 |
體育課 | 我最感動的一件事 | 為成功找方法 |
最難忘的一節課 |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 把握今天 |
再試一次 | 勤能補拙 | 我的休閒生活 |
我想對父母說的話 | 節能減碳從我做起 | 做個快樂的國中生 |
一日之計在於晨 | 一個溫馨的回憶 | 失敗的滋味 |
國中生的煩惱 | 讚美與批評 | 我的第一次 |
勇敢的向誘惑說不 |
高中學生組
音樂與我 | 上網守則 | 高中生最重要的事 |
做個負責任的自己 | 我對學習第二外語的看法 | 我的偶像 |
一部電影的啟示 | 我的人生夢想 | 我的假日生活 |
親人與親情 | 向毒品說「不」﹗ | 自由與自律 |
高中生的快樂與憂愁 | 我對網際網路的看法 | 做自己的「第一」 |
溫故知新 | 如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 環保與生活 |
談偶像文化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從一則最感動的新聞談起 |
幸福的滋味 | 如果我是高中校長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自信與謙虛 | 我對大學生活的憧憬 | 包容與尊重 |
我的人生觀 |
教師組
那些學生教給我的事 | 教師如何面對批評 | 髮禁解除後的學生 |
如何擅用校園志工 | 我如何輔導學生認識網路安全 | 如何教學生面對壓力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生命教育 | 教學生為自己負責 | 鼓勵學生以實際行動參與社會公益 |
從多元文化談性別教育 | 從多元文化談學生輔導 | 從教學現場談教育理想 |
從終身學習談閱讀指導 | 從城鄉差距談教育理念 | 從「說與做」談教師角色 |
從師生溝通談班級經營 | 從多元社會談弱勢關懷 | 學歷與學力—談我的教育觀 |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 校園文化省思 | 「考試領導教學」之我見 |
我如何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 我對少子化問題的看法 | 現代教師的工作壓力 |
我理想中的親師關係 | 談教師的情緒管理 |
社會組
我對多元文化的看法 | 我對終身學習的看法 | 我對大學高錄取率的看法 |
我對名牌崇拜的看法 | 我對偶像崇拜的看法 | 我對全球化的看法 |
我對臺灣高學歷社會的看法 | 我的生涯規劃 | 我的時間管理 |
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 | 運動與我 | 趣味與品味 |
大學教育的理想與現實 | 青春不可留白 | 知識的魅力 |
成功的條件 | 失敗的價值 | 挫折的滋味 |
我眼中的網路世界 | 從社會現象談家庭教育 | 最快樂的一刻 |
從「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談起 | 媒體應有的社會責任 | 我撘計程車的觀察 |
我對臺灣選舉文化的評論 | 假如不看電視…… | 做公益,很簡單 |
談我的人生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