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戲劇教學教材:遊戲、戲劇與繪本活動設計」

格式
pdf
大小
15.46 MB
頁數
80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9-28,离现在 2 2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112年度獎助教師編製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

《幼兒戲劇》



系 所 :幼兒保育系

授課教師:吳鷰儀

 

中華民國112年9月

background image

 

 

目錄

壹、 《遊戲、戲劇與劇場》…………………………………………  02 

 

貳、 《幼兒戲劇與劇場教學活動分類與應用》 …………………… 14

 

參、 《兒童戲劇與劇場》 …………………………………………… 27

 

肆、 《創作性戲劇活動課程設計與引導》 ………………………… 38

 

伍、 《唸謠、故事與繪本的戲劇教學活動設計》 ………………… 55

 

陸、 補充教材…………………………………………………………  70

 

background image

 

 

壹、遊戲、戲劇與劇場




遊戲、戲劇和劇場

本章節重點

戲劇與劇場的遊戲元素

遊戲的類型與選擇

遊戲、戲劇和劇場的關係

background image

 

 





戲劇與劇場的遊戲元素

遊戲、劇場與戲劇

遊戲

戲劇

劇場

u兒童的遊戲的

u 要素

u 功能

u 架構

u 特性

background image

 

 





遊戲、戲劇與劇場的各種特質與代表戲劇

進化論

兔子與狐狸

寶藏守護人

Other Plays

紅綠燈、進化論

Keep the Ball in the Air

聾啞人士開車、搖搖鐘

background image

 

 





什 麼 樣 的 遊 戲 可 以

成 為 戲 劇 或 劇 場 的

遊戲?

兒童遊戲有哪些特質?

• 戲劇或劇場的遊戲要具備哪些要素?

遊戲的類型與選擇

background image

 

 





幼兒遊戲與戲劇~

幼兒遊戲的定義

正向影響

• 非字義能區分/假裝
• 內在動機

過程取向

自由選擇

• 遊戲故事
• 大人的角色

• 想像力
• 創意解決問題
• 自我認同與表達
• 社會歸屬感和他人的

契約

• 遊戲與工作
• 同化與調適
• 前後與並存發生
• 因為遊戲,所以存在

要素

功能

特性

架構

Source:郭靜晃譯(1992) 

幼兒遊戲的方法與活動~

遊戲發展1

運動

遊戲

象徵

遊戲

物件

遊戲

社會

遊戲

Source:郭靜晃譯(1992) 

background image

 

 





幼兒遊戲的方法與活動~

遊戲發展2

運動

遊戲

肢體與

操作遊戲

移動遊戲

打鬧遊戲

Source:郭靜晃譯(1992) 

幼兒遊戲的方法與活動~

遊戲發展3

象徵

假裝

角色

•象徵遊戲發展

•假裝行動
•物件

•角色制定
•主題

Source:郭靜晃譯(1992) 

background image

 

 





幼兒遊戲的方法與活動~

遊戲發展4

幼兒個別

•單獨遊戲
•平行遊戲
•聯合遊戲
•合作遊戲

團體動力

•同儕文化
•加入技巧
•遊戲轉換

社會能力

•平行-知覺
•合作-社會互動

Source:郭靜晃譯(1992) 

類型

年齡 認知發展

階段

特徵

意義

舉例

練習

遊戲

0~2

(2歲是

巔峰)

感覺

動作期

為最早的遊戲

無目的地重複

某一個動作。

為自然發生,

沒有目的的活

動。

粗動作的熟練

,以感官探索

外界。可提供

抓握耐摔的玩

丟和撿的遊戲

拍打物品

重複搖鈴

象徵

遊戲

2~6

(5~6歲

是巔峰)

運思前期。必

需先具備有表

徵能力才能將

就經驗(心像

)表現出來

借想像的情境

以表徵物假裝
成想像情境中
的人、物,具
詳細的細節。

想像力的表現

,認知能力的

提升,情緒抒

發及解決衝突

的管道。

扮家家酒

裝病

騎掃把裝巫婆

規則

遊戲

7~11

(8~9歲

是巔峰)

具體

運思期

遊戲有規則及

目的,為大家

所暸解及接受

社會規範

的學習

捉迷藏

老鷹抓小雞

象棋

皮亞傑

Piaget

主張遊戲

反映出認

知發展層


認知遊戲

分為三類

越下層認

知層次越


發展順序

如 由上往

下請參閱

右邊箭頭

認知層次低

認知層次高

資料整理https://publish.get.com.tw 高點教育出版集團

background image

 

 





史密蘭斯基(Smilansky)-將兒童遊戲分四類

類型

年齡

特徵

功能遊戲

0~2歲

無目的的操弄,從中獲得快樂。

建構遊戲

>

2歲

操弄、建造物體,有目的的將遊戲材料組

織為成品,從建構與創造中獲得滿足。為

創造力的表現,如玩積木、黏土、沙堆。

建構性遊戲最常出現在積木角。

戲劇遊戲

2~7歲

藉由「假裝」進行想像遊戲。

規則遊戲

7~11歲 遊戲有規則和目的

資料整理https://publish.get.com.tw 高點教育出版集團

派頓

Parten

將兒童社會性

遊戲分為六類

反映出社

會能力,

越下層社

會能力越

順序:由

上往下請

參閱右邊

箭頭

社會能力低

社會能力高

資料整理https://publish.get.com.tw 高點教育出版集團

background image

 

10 

 





學者之遊戲類型比較

Piaget

:認知發展

Piaget

:認知遊戲

Smilansky:

兒童遊戲

Parten:

社會性遊戲

感覺動作期

練習遊戲

功能遊戲

不專注遊戲
旁觀者遊戲

運思前期

象徵遊戲

建構遊戲

單獨遊戲
平行遊戲

戲劇遊戲

聯合遊戲
合作遊戲

具體運思期

規則遊戲

規則遊戲

資料整理https://publish.get.com.tw

遊戲、戲劇和劇場的關係

background image

 

11 

 





遊戲、劇場與戲劇

戲劇

遊戲

劇場

u戲劇須具備哪些,足以構成戲劇?

u劇場與戲劇有何不同?

u線上遊戲,是一種戲劇或是劇場?

戲劇與劇場

戲劇(DRAMA):希臘文「去作」

之意。一般指能夠演出的戲劇,亦可

是劇作家寫的文學作品或是參與演出

者的即興創作之作品皆可。

劇場(THEATRE):希臘文「去

看」之意。一般指提供演出的建築

物。在藝術上只戲劇演出得製作與

呈現給觀眾看的表演。

Source: Brockett,1968;張曉華,2003

background image

 

12 

 





戲劇與劇場的微不足道的小事1

戲劇起源

祭祀
希臘
酒神

模仿

劇本要素

主旨

情節

人物

對白

戲劇與劇場的微不足道的小事

2

戲劇要素

時空

張力

角色

表演

劇場藝術的要素

內容

劇場藝

術家

媒介物

觀眾

background image

 

13 

 



【階段一】學習歷程反思紀錄:【請依據自己紀錄習慣撰寫】

學習歷程反思週紀表

課程名稱:
學生姓名

學號

系別/年級

日期/
學期週數

本階段課外
學習時間

上課地點

G-614

課程主題

描述

:

本周課程學到什麼?

教師做了什麼?

自在做什麼?

解讀與評估

:

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有什麼新的想法?

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及想法?

為什麼教師在課堂中某些特定的活動?

內容紀錄

內容紀錄

規劃與啟發

:

本階段所學對將來哪些方面會有幫助?是否有具體建議給自己或

教師?

其他附註

(例如:上課筆記手稿或課程相關討論照片):

請隨週次自行增加

(本表參閱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本章節重點

戲劇與劇場的遊戲元素

遊戲的類型與選擇

遊戲、戲劇和劇場的關係

background image

 

14 

 

貳、

幼兒戲劇與劇場教學活動分類與應用




幼兒戲劇與劇場教學活動

分類與應用

本章重點

兒童戲劇活動分類

娃娃角扮演遊戲

引導式戲劇活動

幼兒戲劇遊戲類別與執行方針

background image

 

15 

 





兒童戲劇活動分類

兒童戲劇活動分類

角色扮演遊戲

幼兒自主性高

教師觀察參與

娃娃角扮

演遊戲

創造性戲劇活動

表演式戲劇活動

參與式戲劇活動

參與式劇場活動

引導式

戲劇

兒童劇場

成人演出

精細排練

欣賞式

戲劇

幼兒參與度
自主性較高

幼兒參與度
自主性較低

background image

 

16 

 





戲劇扮演融入幼兒園的多元課程

全面直觀

(holistic)

線性組織

(Linear)

教師安排的

戲劇教育活動

幼兒戲劇

扮演遊戲

Source:

林玫君(2017)。兒童戲劇教育之理論與

實務。第五章,p99。林玫君修2022

型態一

學習區扮演遊戲

型態三

故事戲劇創作

型態二

一日作息

型態四

課程主題/呈現

自發性戲劇遊戲

隨機/主題

韻文類/童謠/兒

歌/繪本類/故事

肢體聲音

入門活動

戲劇創作

計畫呈現

娃娃角扮演遊戲

background image

 

17 

 





戲劇扮演區的

戲劇遊戲與想像

遊戲是什麼?

物----玩

境-------遊
⼈-----------戲

8

background image

 

18 

 





關於扮演區的遊戲

⾝教重於⾔教

認真玩,一邊玩一邊學習.

遊戲、玩與學習. 

⾝教重於⾔教. 
有創意. 
認真玩
放下你的矜持和既定印象

9

想像是什麼?

10

社群帶領⼈吳鷰儀

background image

 

19 

 





我們的⽬標

想像⼒

筆不是筆

兩人一組
我演你猜

11

我們的目標

想像力

東西說話

兩人一組

各自拿一個玩具

一個提問,一個回答

我說你演

兩人一組

一個說另一個負責演出她說的內容

情緒—開心、生氣…

動作—走、跳、跌倒

在牆壁的上走來走去

12

background image

 

20 

 





情境布置

來演戲囉

分組

每個物品

­

可以當人物

­

可以當道具

­

可以當佈景

佈置一個場景

可以寫五張字

­

旁白

­

台詞

讓大家說說
讓大家猜猜

佈置的是什麼

故事

13

扮演區:低結構性的物品

聲音區:各種鍋具及器具

語文區:各種偶

學習區裡的自發性戲劇活動

幼兒園

.

學習區

.

好好玩

Source: Google Image

background image

 

21 

 





引導式戲劇活動

創造性戲劇活動

將遊戲帶入教室

扮演

自由

直覺

轉化

遊戲

美國劇場導演Viola Spolin指出將劇場遊戲帶入教

室的原因包含以下數點:

Ø

遊戲:一手的經驗,實作中學習,非依賴現成模式傳授。

Ø

扮演:遊戲者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達到遊戲的目標,

所以當過程中出現難題時,機制與獨創因應而生。

Ø

自由:每一位參與者都必須有充分的自由與周遭的環境

互動。遵循遊戲規則,願意投入、建立與他人的關係。

Ø

直覺:經驗的取得來自跟環境直接的接觸,遊戲者必須

完完全全將自己投入其中,包括思考、肢體和直覺。

Ø

轉化:當參與者專心投注在遊戲中時,他們也具備轉化

或創造事物的力量。轉化很難用語言充分解釋,通常在

肢體有足夠的運動,並與其他參與者產生互動時,轉化

就會源源不絕產生。所謂的創造,並非重新排列排列組

合,而是轉化。

Source:Viola Spolin, 1986

,《劇場遊戲指導⼿冊》

background image

 

22 

 





創造性戲劇-三種戲劇課程模式之特色比較

模式

學習有關戲劇之概念
Learning 

about Drama

透過戲劇而認識自我
Learning 

about self through 

Drama

透過戲劇來探討相關的議


Learning 

through Drama

代表人物 溫妮佛.伍爾德(美)

喬瑞汀.喜克絲(美)

楠妮.馬凱薩琳(美)

布萊恩.魏(美)

朵若思.希斯卡特(英)

西西妮.歐尼爾(英)

教育目標

以增進參與者對自我

肢體與口語之表達、

對戲劇元素之呈現與

製作,以及對戲劇藝

術審美能力。

焦點在戲劇的知識及

概念形成過程(目標

性)。

戲劇是用來發現內心自

我的媒介,其中包括:專

注力、五官感受力、想

像力、肢體、語言、情

感與思考能力。

焦點在發展「人本身」

而非「戲劇」(表達

性)。

利用不同的戲劇情境

來引發參與者對自我、

世界或相關主題之深

層探究的興趣。戲劇

被用來當成了解人類

情境之工具。

焦點在對「議題」之

深層探討(實用性)。

接下頁

Source:

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教室中的行動研究》

創造性戲劇-三種戲劇課程模式之特色比較

內容

戲劇知識及概念

兒童為戲劇之參與者:肢體放鬆、

集中注意力、信賴感、身體動作、

五官感受、想像情境、即席口語、

人物刻畫。

兒童為戲劇之製作者:劇情、人物、

主題、對話、聲音旋律及其他特

殊劇場效果等。

兒童為戲劇之觀眾:感受、反映及

反省等三種統整能力。

自發性的即興創作,經常使用

「故事」來進行戲劇之創作。

運用多樣的劇場活動來發展參

與者內在資源。

「音樂」、「歷史故事」或

「日常生活事件」當成刺激戲

劇創作之主要來源,以喚起參

與者的舊經驗。

以「歷史」、「時事新聞」

或故事之「同理主題」

(brotherhood)為藍本,再

加上參與者的想法。

一般以具有某些「張力」

(衝突)之主題,開始進行

活動。

每次劇情都不重複。

方法

以漸進式的方式,將戲劇的相關概念由簡

單而複雜的原則,一一介紹給參與者。

單次教學重視「準備」、「呈現」、「回

顧」等三階段。

「圓形的循環」,可以用跳接的方式,

在一個領域或數個領域中循環出現。每

次的課程都是獨立自主。

單次教學包含:

準備的階段;強調「想像」(imaging)

的重要,包含回想個人的經驗及可能解

決問題的方法。

呈現的部分:長短不一,活動的內容與程

序都相當彈性。通常五分鐘活動比偶一

為之的長時間戲劇表演,對參與者的幫

助更大。

「全面直觀」的方式進行,不用傳統

「說故事」的戲劇手法,也沒有任何

的暖身或準備活動。

單次教學的發展上,每次的戲劇情節

都不重複,在相信參與者都已具備

「兒時戲劇扮演之假裝能力」的前提

下,參與者馬上進入預設的劇情中,

隨著領導者之帶領,參與者必須隨著

情境之發生而橫越「過去」、「現在」

或未來的時空,做即席的參與和問題

的解決。

接下頁

Source:

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教室中的行動研究》

background image

 

23 

 





創造性戲劇-三種戲劇課程模式之特色比較

領導者角色

相當於「老師」的地位,幫

助學生了解戲劇的元素,事

先為學生把課程的組織好,

然後依預定之計畫與目標進

行教學活動。

須營造氣氛、建立信賴關

係及增強「冒險」(risk-
taking

)的意願。領導者

也是學習者,可以和參與

者一起成長。

領導者多以「劇中人物」

之身分出現,以促使參與

者共同為其所有之想法建

構劇情。運用問話的技巧

來促發參與者對自我情感

的表達與討論。

評量

評量以參與者對戲劇技巧

(默劇活動、即興表演)能

熟練精進;對戲劇的理論

(劇情結構、人物分析等)

能領悟欣賞「我們在這課中

學了些什麼?」

(What did we learn?)

評量以鼓勵參與者對當下

經歷的戲劇活動的合作態

度、投入程度、喜悅感覺

及對自我與周遭環境之了

解與認識為主。「我們如

何從這次創作經驗中成

長?」

(How did we grow?)

評量的重點在參與者的感

情反應,而非拿到的戲劇

技巧或戲劇創作之能力為

主。勇於付諸行動的參與

力才是重要。「我們從這

次創作經驗中感受到什

麼?」(What did we 
feel

?)「對主題了解些

什麼?」(What did we 
learn about the theme

?)

Source:

林玫君

,2005,

創造性戲劇

理論與實務-教室中的行動研究》

幼兒引導式戲劇遊戲

類別與執行

background image

 

24 

 





幼兒引導式戲劇遊戲設計目標

暖聲

暖身

暖腦

幼兒引導式戲劇遊戲設計方向

美 術

感 官

肢體

人物

想像 觀察

創造 表達

欣賞 組織

判斷 自信

創造力

情境

語文

聲音

Source:

陳筠安

background image

 

25 

 





兒童戲劇遊戲

戲劇遊戲暖身活動

聲音開發

與創作

說故事

肢體模仿、造型與開發

遊戲

角色扮演

情境創造

感官開發

與創作

默劇

創意思考
與想像力

偶劇面具

Source:

張曉華,2003;McCaslin,1987

兒童遊戲與戲劇

兩星期後仍能記憶資

料的百分比

學 習 途 徑

參與的性質

10

閱讀

語言接收

被動

視像接收

20

聆聽

30

觀看圖片

50

觀看電影、展覽、示範

70

參予討論演講

接收 參與

主動 行動

Edgar Dale’s Cone of Learning and Experience

Source: Edgar Dale’s, Google image

background image

 

26 

 



















本章重點

兒童戲劇活動分類

娃娃角扮演遊戲

引導式戲劇活動

幼兒戲劇遊戲類別與執行方針

background image

 

27 

 

參、兒童戲劇與劇場 
 
 



兒童戲劇與劇場

兒童劇場鑑賞之美

本書重點

戲劇起源

戲劇與劇場

戲劇的表現形式與類型

兒童劇場的種類與內涵

background image

 

28 

 





戲劇起源

戲劇起源

東西劇場史

東方

肢體動作表演

模仿說

如模仿詩經中的鳥禽獸

西方

劇本編寫紮實

祭祀希臘酒神

舉辦競賽

Source:Brockett,1968

background image

 

29 

 





戲劇小故事

西元前四、五世紀,希臘人為了要慶

祝酒神的生日,舉辦各類的慶祝活動,

戲劇是其中之一。但是演出的作品必

須參賽,競賽得獎的作品,才能在酒

神生日節慶時,表演給酒神看。
這和台灣許多廟宇在廟神誕辰日時,

會搭戲台邀請布袋戲團或歌仔戲團,

為神明慶祝生日,這在中西方都有一

樣的心意。

希臘劇場

台灣野台戲

Image Source: google

戲劇與劇場

background image

 

30 

 





戲劇與劇場

戲劇(DRAMA)

希臘文「去作」之意。
一般指能夠演出的戲劇,亦可

是劇作家寫的文學作品或是參

與演出者的即興創作之作品皆

可。

劇場(THEATRE)

希臘文「去看」之意。
一般指提供演出的建築物。在

藝術上指戲劇演出的製作與呈

現,觀眾所看的表演。

Source: Brockett,1968

;張曉華,2003

戲劇和劇場

戲劇的要素

時空

角色

張力

表演

劇場藝術的要素

內容

劇場藝術家

媒介

觀眾

Source: 

張曉華,2003

background image

 

31 

 





兒童戲劇活動分類

角色扮演遊戲

幼兒自主性高

教師觀察參與

娃娃角扮

演遊戲

創造性戲劇活動

表演式戲劇活動

參與式戲劇活動

參與式劇場活動

引導式

戲劇

兒童劇場

成人演出

精細排練

欣賞式

戲劇

幼兒參與度
自主性較高

幼兒參與度
自主性較低

戲劇的表現形式與類型

background image

 

32 

 





戲劇的形式與類型

依表演形式分類

依情緒性質分類

依演出長短分類

依創作立場分類

戲劇的形式和類型分類是多

元化

每一場演出因為分類的依據

不同,定位不同

透過觀賞過程中,用不同的

分類標準檢示

Source:Brockett,1968;

張曉華,2003

戲劇的形式與類型

表演形式分類

以演員的對話為主的演出

話劇

演員的對話、音樂、歌唱及舞蹈等
綜合呈現的演出

歌舞劇

演員的歌唱和音樂呈現的戲劇演出
形式

歌劇

用舞蹈和音樂呈現的戲劇演出形式

舞劇

演員戴上面劇,以詩歌、音樂、歌舞、
華麗造形搭配演出之戲劇演出形式

假面劇

演員用肢體動作搭配音效為呈現的
戲劇演出形式

默劇

非真人為演員,但由人操控物體來呈現的戲劇演出
形式,包含木偶戲、布袋戲、傀儡戲、皮影戲等等

偶戲

情緒性質分類

悲劇

表現嚴肅主題的戲劇,一般而言主
角經過一番努力仍不免死亡失敗而
令人感到難過、可惜、恐懼及哀憐。

喜劇

表現思想動作時時常逾越常規,愚
笨不堪,讓人感覺滑稽好笑,劇終
時卻讓人有意外又滿意的結果

通俗劇

劇中會有正反兩方的角色,會有善
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歡樂結局

Source:Brockett,1968;

張曉華,2003

background image

 

33 

 





戲劇的形式與類型

依演出長短分類

獨幕劇

演出到結束,大幕僅上下一次

多幕劇

演出到結束,大幕上下多次

每次上下幕,為換場景與道具

依創作立場來分

原創

『無中生有』

經由個人想像創造出來的劇本

改編

將其他素材如繪本故事書等轉換

亦可依據真實事件改編

Source:Brockett,1968;

張曉華,2003

兒童劇場的種類與內涵

background image

 

34 

 





世界最早的兒童劇場

ü

西元1918年

ü

最早的兒童劇場在俄國

ü

由列寧提倡應重視兒童的戲劇教育

ü

由國家成立第一個兒童劇團

ü

同時也是世界的第一個兒童劇場

鞋子兒童實驗劇團

Image Source:

鞋子兒童實驗劇團,2016

Source:

鄧志浩,1997

兒童劇場的種類與內涵

以表演為主 Children’s Theatre

­

演員為受過專業訓練的成人,即為一般

所謂的『兒童劇場』 (Children’s Theatre) 

如國內專業兒童劇團

­

演員為兒童,為了娛樂或呈現成果而籌

劃之戲劇表演(如一般幼稚園之表演),

統稱為「表演性戲劇活動」

(Recreational Dramatics)

­

表演者非演員,而是由成人或兒童操縱

各種質材之偶人,進行戲劇演出,稱為

「偶人劇場」(Puppet Theatre)

以過程為主 Creative Drama

ü

以過程為主

ü

學習內容為戲劇或是透過戲劇學習

ü

教師為引導者

ü

學童為參與創造者

Image Source:

林玫君

background image

 

35 

 





兒童劇場的種類與內涵

兒童劇場演出的類型

話劇

歌舞

默劇

偶劇

兒童戲劇的觀賞要點

兒童劇場的主要目的在引發兒

童對戲劇的興趣,並不是培養

未來演員的地方。
兒童們較忠實於自己的情感,

好惡不藏在心裏。所以善良的

道德觀、劇場的參與性、豐富

的想像力、易於過度反應、理

解能力不同需有年齡區隔、耐

力的限度、美感的判斷力、好

惡情緒表現分明等。

兒童觀眾的特性

劇情安排

語言學習

韻詞運用

情節鋪陳

文學的角度

服裝造型

燈光設計

音樂設計

節目單設計

劇場藝術家的創作

Image Source:

林玫君,張曉華,2003

劇場基本禮儀

不遲到

不隨意早退

不拍照和
攝錄影音

不接手機

不可以
吃東西

買票看戲
一人一票

background image

 

36 

 





三明三暗

戲劇表演開演前,觀眾即可先進場,

但正式演出要正式開始時除了會有廣

播宣讀劇場須知後,會將劇場內的燈

全暗後,再亮起,進行三次,稱之為

三明三暗

目的是要讓觀眾知道戲劇即將開演,

可將這個觀念和規定,提前告知幼

兒,避免燈光全暗後的黑暗造成幼兒

恐懼。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

其他資源

幼兒藝術資訊教育網

http://www.kidsart.idv.tw/

台灣藝術教育網

http://ed.arte.gov.tw/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http://www.arte.gov.tw/index-main.htm

文化部

https://www.moc.gov.tw

鞋子兒童實驗劇團

http://www.shoes.org.tw/

如果兒童劇團

http://www.ifkids.com.tw/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http://www.paperwindmill.com.tw/

台北偶戲館

http://www.pact.org.tw/

人生就是戲
處處是舞台

其他相關幼兒戲劇的教學資源

供各位同學參考

background image

 

37 

 



















本書重點回顧

戲劇起源

戲劇與劇場

戲劇的表現形式與類型

兒童劇場的種類與內涵

background image

 

38 

 

肆、創作性戲劇活動課程設計與引導 
 
 



創作性戲劇活動

課程設計與引導

儀式建立

課程設計與引導

本章重點

儀式和戲劇

戲劇活動的儀式建立

創造性戲劇活動定位、方向、種類及目標

創造性戲劇活動課程設計與演練

background image

 

39 

 





儀式與戲劇

戲劇起源

東西劇場史

東方

肢體動作表演

模仿說

如模仿詩經中的鳥禽獸

西方

劇本編寫紮實

祭祀希臘酒神

(儀式)

舉辦競賽

Source:Brockett,1968

background image

 

40 

 





戲劇與劇場

戲劇(DRAMA)

希臘文「去作」之意。

一 般 指 能 夠 演 出 的 戲

劇,亦可是劇作家寫的

文學作品或是參與演出

者的即興創作之作品皆

可。

劇場(THEATRE)

希臘文「去看」之意。

一 般 指 提 供 演 出 的 建 築

物。在藝術上指戲劇演出

的製作與呈現,觀眾所看

的表演。

Source:

張曉華,2003

戲劇和劇場

戲劇的要素

時空

角色
張力

表演

劇場藝術的要素

內容

劇場藝術家
媒介

觀眾

background image

 

41 

 





戲劇活動課程-儀式建立

幼兒戲劇活動契約

和孩子打戲劇課的契約,有助於戲劇教室的課室管理,下

列可參考:

­

要進行戲劇活動之前大家先圍成一個圓形,結束前比照。

­

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班級共同訂定的班規。

­

當特別的信號出現,無論正在做什麼,都必須立刻停下動作。

儀式: 圓形隊形作為課程起始點和下課前的結束點,

也是讓幼兒知道開始上課和下課的時間點。

background image

 

42 

 





戲劇甜甜圈-儀式的建立與規則

還可以怎麼命名

background image

 

43 

 





戲劇儀式的建立

請依據你所設定的年齡層建立戲劇儀式

1.

戲劇儀式設計指標

­

是否符合幼兒年齡層發展【動作? 身體或是手指動作?】

­

語言? 是否有韻腳? 重複性?

­

跟戲劇有關聯的儀式。

2.

戲劇儀式要有影片【錄影】和文字【你們說的話】,不超過30秒

BRAINSTORMING

寫下你認為可以當

成上課儀式的方式

As many as possible

background image

 

44 

 





創造性戲劇活動

定位、方向、種類及目標

娃娃角的戲劇遊戲是什麼?扮演遊戲

background image

 

45 

 





兒童戲劇活動分類

角色扮演遊戲

幼兒自主性高

教師觀察參與

娃娃角扮

演遊戲

創造性戲劇活動

表演式戲劇活動

參與式戲劇活動

參與式劇場活動

引導式

戲劇

兒童劇場

成人演出

精細排練

欣賞式

戲劇

幼兒參與度自主性較高

幼兒參與度自主性較低

戲劇扮演融入幼兒園的多元課程

全面直觀

(holistic)

線性組織

(Linear)

教師安排的

戲劇教育活動

幼兒戲劇

扮演遊戲

Source:

林玫君(2017)。兒童戲劇教育之理論與

實務。第五章,p99。林玫君修2022

型態一

學習區扮演遊戲

型態三

故事戲劇創作

型態二

一日作息

型態四

課程主題/呈現

自發性戲劇遊戲

隨機/主題

韻文類/童謠/兒

歌/繪本類/故事

肢體聲音

入門活動

戲劇創作

計畫呈現

background image

 

46 

 





教室裡的戲劇遊戲是什麼?引導式戲劇遊戲

時空

角色

表演

張力

幼兒引導式戲劇遊戲設計方向

美 術

感 官

肢體

人物

想像 觀察

創造 表達

欣賞 組織

判斷 自信

創造力

情境

語文

聲音

Source:

陳筠安

background image

 

47 

 





兒童戲劇遊戲種類

戲劇遊戲暖身活動

聲音開發

與創作

說故事

肢體模仿、造型與開發

遊戲

角色扮演

情境創造

感官開發

與創作

默劇

創意思考
與想像力

偶劇面具

Source:

張曉華,2003;McCaslin,1987

創造性戲劇活動

將遊戲帶入教室

扮演

自由

直覺

轉化

遊戲

美國劇場導演Viola Spolin指出將劇場遊戲帶入教

室的原因包含以下數點:

Ø

遊戲:學生透過一手的經驗,在實作中學習,而不是依

賴現成模式的傳授。

Ø

扮演:遊戲者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達到遊戲的目標,

所以當過程中出現難題時,機制與獨創因應而生。

Ø

自由:每一位參與者都必須有充分的自由與周遭的環境

互動。孩子們會遵循遊戲規則,他們願意投入、建立與

他人的關係。

Ø

直覺:經驗的取得來自跟環境直接的接觸,遊戲者必須

完完全全將自己投入其中,包括思考、肢體和直覺。

Ø

轉化:當參與者專心投注在遊戲中時,他們也具備轉化

或創造事物的力量。轉化很難用語言充分解釋,通常在

肢體有足夠的運動,並與其他參與者產生互動時,轉化

就會源源不絕產生。所謂的創造,並非重新排列排列組

合,而是轉化。

Source:Viola Spolin, 1986

,《劇場遊戲指導⼿冊》

background image

 

48 

 





劇場遊戲-教學目標

Theatre Games

老師引導進入主要活動的遊戲,

會依教學目標加入

情節

,將複雜

經驗明確、簡化地表現出來。
例如鏡子遊戲,可以

培養學生的

專注力,觀察力與模仿力

。大多

數人認為「玩」不用教的且浪費

時間。但事實上,學生參與遊戲

的過程中,反而會學溝通表達、

思考反應以及學會群體與個人之

互動。

課程設計與演練

background image

 

49 

 





幼兒戲劇活動課程設計步驟

幼兒戲劇活動教案格式

A

暖身階段

暖身遊戲與主要
活動的教學目標

相符

B

經驗階段

主題戲劇活動

C

反應階段

與孩子的生活連
結,可做聯想畫
或其他藝術創作

幼兒園教保活動教案格式

A

引起
動機

B

發展
活動

C

綜合
活動

幼兒戲劇中教師角色

Ø

演員

Ø

引導者

Source: Google image

background image

 

50 

 





1.

教師導師或引導者扮演一個由戲劇

情境提供的適當角色,在戲劇中掌

握戲劇的可能性和學習機會。

2.

教師入戲可以引發興趣、控制戲劇

動作的方向、邀請參與、注意張力、

挑戰膚淺的想法、提供選擇的可能

性、發展故事、為學員製造入戲的

交流機會。

3.

教師的演出並非一時興之所至,而

通過戲劇性的參與

,務求達到教

學目的。

Framing

• (beginning)

Engagement

Problem 

Time

Validating

Source:

舒志義&李慧心譯,2005;黃婉萍&陳玉蘭譯,2005

幼兒戲劇中教師角色

教師入戲

教育戲劇裡的角色扮演

1.

學前戲劇教育最重要的概念

2.

老師和孩童均為劇中角色

3.

角色扮演中,孩童和老師是平等的伙伴關

4.

教師運用高姿態角色、一般姿態角色或低

姿態角色

5.

教師扮演的角色,依戲劇的主題而定;或

故事歌謠相關的人物;或團體中的一份子

6.

學齡前幼兒,讓幼童擔任一樣的角色

Source:

舒志義&李慧心譯,2005;黃婉萍&陳玉蘭譯,2005

background image

 

51 

 





LET’S HAVE FUN NOW

五隻小猴子
五隻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

鱷魚來了、鱷魚來了、ㄤˋㄤˋㄤˋ(吃掉一隻小猴子)

四隻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

鱷魚來了、鱷魚來了、ㄤˋㄤˋㄤˋ(吃掉一隻小猴子)

三隻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

鱷魚來了、鱷魚來了、ㄤˋㄤˋㄤˋ(吃掉一隻小猴子)

兩隻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

鱷魚來了、鱷魚來了、ㄤˋㄤˋㄤˋ(吃掉一隻小猴子)

一隻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

鱷魚來了、鱷魚來了、ㄤˋㄤˋㄤˋ(吃掉一隻小猴子)

沒有猴子盪鞦韆

請用以下手指謠設計幼兒戲劇遊戲課程

戲劇實驗室的關鍵問題 KEY QUESTIONS

建立具體的內容:
5

個W開頭的問題(The Five Ws)

­

第一個W:What’s happening?

發生什麼事件?

­

第二個W:Who’s it happening to?

發生在誰身上?

­

第三個W:Where is it happening?

在哪裡發生?

­

第四個W:When is it happening?

何時發生?

­

第五個W:What’s at stake? 

有何危難狀態?造成何影響?

background image

 

52 

 





營造和加強戲劇張力的四種方法

劇中人物必須完成一項

任務,但當中困難重重

營造

戲劇張力(一)

由任務

所引發的張力

解決

完成任務…可能成功達成

目的,可能失敗。

劇中人物的關係所帶來

的問題

營造

戲劇張力(二)

由關係

所引發的張力

解決

關係的重整,可能有人會

改變,可能有人會離開。

劇中人物對不可預知的

未來所產生的困惑

營造

戲劇張力(三)

由詫異

所引發的張力

解決

不同的環境狀況突然顯露,

帶來驚愕!

劇中人物對於所發生的

事難以理解

營造

戲劇張力(四)

由迷團

所引發的張力

解決

行動繼續向前推進,一切

逐漸明朗化。

Source: 

黃婉萍等譯《戲劇實驗室》, 2005

總結

background image

 

53 

 





Dorothy Heathcote
『戲劇並不是運用肢體動作,再

次重述故事而已,戲劇讓人類學

習如何去面對自己的困境。』

Julian Saxton
『不是教學生如何演戲,而是教他

們如何思想。 』

本章重點回顧

儀式和戲劇

戲劇活動的儀式建立

創造性戲劇活動定位、方向、種類及目標

創造性戲劇活動課程設計與演練

background image

 

54 

 

【階段二】學習歷程反思紀錄:【請依據自己記錄習慣撰寫】

學習歷程反思週紀表

課程名稱:
學生姓名

學號

系別/年級

日期/
學期週數

本階段課外
學習時間

上課地點

G-614

課程主題

描述

:

本周課程學到什麼?

教師做了什麼?

自在做什麼?

解讀與評估

:

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有什麼新的想法?

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及想法?

為什麼教師在課堂中某些特定的活動?

內容紀錄

內容紀錄

規劃與啟發

:

本階段所學對將來哪些方面會有幫助?是否有具體建議給自己或教師?

其他附註

(例如:上課筆記手稿或課程相關討論照片):

請隨週次自行增加

(本表參閱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background image

 

55 

 

伍、唸謠、故事與繪本的戲劇教學活動設計 
 
 

  

 

 


唸謠、故事與繪本的

戲劇教學活動設計

111-2

年度

Agenda

從遊戲到戲劇活動

戲劇活動引導

01

戲劇活動的活動設計面向

戲劇活動的整合

02

戲劇活動與新課綱個領域的融合

戲劇創作能力的應用

03

提問、釋疑、互動與回饋時間

Q&A

04

background image

 

56 

 





戲劇活動引導

戲劇活動的範疇與引導

01

學者之遊戲類型比較

學者

Piaget

 

認知發展

Piaget

 

認知遊戲

Smilansky

兒童遊戲

Parten

社會性遊戲

感覺動作期

練習遊戲

功能遊戲

不專注遊戲
旁觀者遊戲

運思前期

象徵遊戲

建構遊戲

單獨遊戲
平行遊戲

戲劇遊戲

聯合遊戲
合作遊戲

具體運思期

規則遊戲

規則遊戲

資料整理https://publish.get.com.tw 高點教育出版集團

background image

 

57 

 





關於扮演區的遊戲

⾝教

重於

⾔教

認真玩,

⼀邊玩

⼀邊學習.

遊戲、玩

與學習

認真玩

有創意

放下你的

矜持和既

定印象

戲劇裡的遊戲是什麼?

background image

 

58 

 





Education

Playful    Joyful 

遊 戲 強 調 的

是 進 行 的 過

程 , 而 不 是

重視結果

遊 戲 是 自 發

的 , 沒 有 外

在 強 加 的 規

遊 戲 中 每 個

人 都 是 主 動

參 與 者 、 自

由選擇者

遊戲是自由的、

自發性的

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遊戲是歡樂

的來源

• 角色扮演遊戲
• 幼兒自主性高
• 教師觀察參與

娃娃角扮

演遊戲

• 創造性戲劇活動
• 表演式戲劇活動
• 參與式戲劇活動
• 參與式劇場活動

引導式

戲劇

• 兒童劇場
• 成人演出
• 精細排練

欣賞式

戲劇

幼兒參與度

自主性較高

幼兒參與度
自主性較低

兒童戲劇活動分類

background image

 

59 

 





全面直觀

(holistic)

線性組織

(Linear)

教師安排的

戲劇教育活動

幼兒戲劇

扮演遊戲

Source:

林玫君(2017)。兒童戲劇教育之理論

與實務。第五章,p99。林玫君修2022

型態一

學習區扮演遊戲

型態三

故事戲劇創作

型態二

一日作息

型態四

課程主題/呈現

自發性戲劇遊戲

隨機/主題

韻文類/童謠/兒歌

/

繪本類/故事

肢體聲音

入門活動

戲劇創作

計畫呈現

戲劇扮演融入幼兒園的多元課程

戲劇課程主軸架構

戲劇內涵

學者與研究

戲劇基本能力的開發 戲劇創作能力的應用

戲劇賞析與

社會生活連結

Geraldine Siks

兒童為戲劇參與者

兒童為戲劇製造者

兒童為戲劇欣賞者

David Hornbrook

身體與聲音的表達運用

戲劇創作

透過戲劇欣賞來

增進審美的能力

《戲劇/劇場之課程模

式報告書》

個人內外在資源的發展 以藝術合作來創作戲劇 審美賞析

戲劇與社

會生活連

幼兒園美感領域

探索與覺察

表現與創作

回應與賞析

Source: 

林玫君2018,P23

background image

 

60 

 





幼兒戲劇活動教案格式

A

暖身階段

暖身遊戲與主要
活動的教學目標

相符

B

經驗階段

主題戲劇活動

C

反應階段

與孩子的生活連
結,可做聯想畫
或其他藝術創作

幼兒園教保活動教案格式

A

引起
動機

B

發展
活動

C

綜合
活動

幼兒戲劇活動課程設計步驟

戲劇活動整合

戲劇活動的設計面向

02

background image

 

61 

 





戲劇課程命名

儀式

契約

戲劇遊戲設計方向

戲劇活動教案設計

反應階段與回顧

還可以怎麼命名

background image

 

62 

 





幼兒戲劇活動契約

• 和孩子打戲劇課的契約,有助於戲劇教室的課室管理,

下列可參考:

• 要進行戲劇活動之前大家先圍成一個圓形,結束前比照。
• 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班級共同訂定的班規。
• 當特別的信號出現,無論正在做什麼,都必須立刻停下動作。

• 儀式: 圓形隊形作為課程起始點和下課前的結束點,

也是讓幼兒知道開始上課和下課的時間點。

戲劇甜甜圈-儀式的建立與契約

background image

 

63 

 





幼兒引導式戲劇遊戲設計方向

美 術

感 官

肢體

人物

想像 觀察

創造 表達

欣賞 組織

判斷 自信

創造力

情境

語文

聲音

Source:

陳筠安

幼兒戲劇中教師角色

Ø

演員

Ø

引導者

Source: Google image

Ø

演教員

background image

 

64 

 





1. 適當角色﹔教師導師或引導者扮演一

個由戲劇情境提供的適當角色,在戲

劇中掌握戲劇的可能性和學習機會。

2. 教師入戲﹔可以引發興趣、控制戲劇

動作的方向、邀請參與、注意張力、

挑戰膚淺的想法、提供選擇的可能

性、發展故事、為學員製造入戲的交

流機會。

3. 教師的演出﹔並非一時興之所至,而

通過戲劇性的參與

,務求達到教學

目的。

Framing

• (beginning)

Engagement

Problem 

Time

Validating

Source:

舒志義&李慧心譯,2005;黃婉萍&陳玉蘭譯,2005

幼兒引導式戲劇遊戲中教師角色

教師入戲

引導式戲劇(教育戲劇) 的角色扮演

1.

學前戲劇教育最重要的概念

2.

老師和孩童均為劇中角色

3.

角色扮演中,孩童和老師是平等

的伙伴關係

4.

教師運用高姿態角色、一般姿態

角色或低姿態角色

5.

教師扮演的角色,依戲劇的主題

而定;或故事歌謠相關的人物;

或團體中的一份子

6.

學齡前幼兒,讓幼童擔任一樣的

角色

Source:

舒志義&李慧心譯,2005;黃婉萍&陳玉蘭譯,2005

background image

 

65 

 





幼兒戲劇教案對應幼兒園教案格式

A

暖身階段

暖身遊戲與主要
活動的教學目標

相符

B

經驗階段

主題戲劇活動

C

反應階段

與孩子的生活連
結,可做聯想畫
或其他藝術創作

A

引起
動機

B

發展
活動

C

綜合
活動

幼兒戲劇教案格式

幼兒園教案格式

瑪莉有隻小綿羊》戲劇活動設計

暖身

階段

兒歌或童謠或童詩

瑪莉有隻小綿羊, 

小綿羊, 小綿羊

瑪莉有隻小綿羊

每天叫咩咩咩

經驗

階段

教師入戲學生入戲

教師扮演瑪莉

幼兒扮演小綿羊

經歷的情境與角色扮演

反應

階段

以藝術創作回應

回顧小綿羊情緒

進行小綿羊面具創作

background image

 

66 

 





文學融入

戲劇教學

活動帶領

準備事項

Teacher

雞絲/工具/教材

鈴鼓

其他相關教材

心情/態度

心開度大

耳聰目明

神怡腦動

ü

適齡適性適時的幼兒文學作品

ü

學習區、 一日作息、轉銜時間、大肌肉時間或例行性時間

ü

戲劇教學活動是變形蟲和多細胞,保持彈性,接受變化

帶領活動的兩三事

03

戲劇創作能力的應用

戲劇活動與新課綱個領域的融合

background image

 

67 

 





兒童戲劇活分類

VS

幼兒園新課綱美感領域

探索覺察

表現創作

回應賞析

戲劇創作能力的應用戲劇內涵

A

C

E

B

D

F

情節

一齣戲之故事與

發生事件之安排

對話

劇中人物或作者

表達中心思想的

工具

視覺效果

包含場景、道具、

服裝、化妝等

推動劇情發展,使劇本從

平面文學成為立體的戲劇

人物

一齣戲之中心思想

主題

音樂效果

Source: 

林玫君2016,P23 【小紅】 ;林玫君2018,P25【小藍】

background image

 

68 

 





戲劇創作能力的應用

情節

01

人物

02

對話

03

初級:聆聽並回應故事,重現故事中片段

的經驗(事)、場景(地)或人物(人)。

中級:重述故事的開始、中間與結束的流

程,並了解人物關係與衝突元素。

高級: 嘗試解決故事中的焦點問題,並透

過小組合作發展或再創故事情節。

初級:探究現實生活或幻想情境中,各種

人物、動物的外形或動作特徵,並
嘗試將之表達出來。

中級:探究現實生活或幻想情境中,各種

人物的心理、情緒和社會關係的特
質並嘗試將之表達出來。

高級: 辨識人物 之間不同的行為動機和

感 覺,辦事自己與他人的角色間
的關係,並將之運用於戲劇互動
中。

初級:在戲劇扮演或遊戲中,隨機的與其

他角色進行對話或回應問題。

中級:在戲劇互動中,即興發展兩人或三

人對話

高級: 綜合運用旁白、獨語或對白於小組

/ 團體的戲劇互動中。

戲劇創作能力的應用

主題

04

視覺效果

05

音樂效果

06

初級:描述戲劇或故事中的主要

內容。

中級:辨認戲劇或故事中的主要

議題

高級:討論戲劇或故事中多元議

題,能依據不同的議題或觀點

重創故事。

初級:運用簡單的視覺媒材與道

具,表現個別角色與場景的特

色。

中級:運用多元的視覺媒材或道

具,表現特別的角色造型與情

境氣氛。

高級:將各種複合媒材與視覺元

素運用於布景、道具、服裝、

燈光、化裝等表現,以突顯戲

劇主題的特殊性。

初級:運用簡單的人聲或樂器,

表現人物的情感和環境特色。

中級:運用多樣的人聲、樂器和

情境聲響,表現人物情感和情

境氣氛。

高級: 運用各種的音效媒材,突

顯戲劇主題的特殊性。

background image

 

69 

 





Agenda

從遊戲到戲劇活動

戲劇活動引導

01

戲劇活動的活動設計面向

戲劇活動的整合

02

戲劇活動與新課綱各領域的融合

戲劇創作能力的應用

03

提問、釋疑、互動與回饋時間

重點摘要

04

THANK YOU

願一切美好都發生在有戲劇的教室

background image

 

70 

 

陸、補充教材

background image

 

71 

 

background image

 

72 

 

background image

 

73 

 

background image

 

74 

 

background image

 

75 

 

background image

 

76 

 

background image

 

77 

 

background image

 

78 

 

background image

 

79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