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內湖區明湖國小97學年度上學期視覺藝術教學教案(四年級)

格式
doc
大小
78.5 KB
頁數
3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07-10,离现在 17 10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北市內湖區明湖國小97學年度上學期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藝術)教學計畫

設計者:四年級團隊

教材來源:康軒版藝術與人文(4上)


一、學習總目標:

視覺:

1.水彩技法及混色技巧。

2.利用線條、色彩表現出節奏的感覺,並體驗空間感。

3.欣賞原住民文物及圖騰,並以陶土創作。

4.利用紙雕技法配合色彩及造形的概念,製作面具。


二:教學計劃

起訖週次

單元名稱

單元目標

教學節數

學習活動

領域及重大議題能力指標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一至五

節奏之美

1.從自然環境中發現節奏。

2.從日常生活用品發現節奏。

3.欣賞康丁斯基畫作,並體會畫面中的節奏。

4.透過線條、色彩、造形、表現出具有節奏性的畫面。


10

【活動一】發覺大自然的節奏

1-2-1

1-2-2

1-2-3

1-2-4

2-2-7


1.視覺技法掛圖

1.教師評量

2.學生自評


【活動二】發覺生活中的節奏


【活動三】認識畫面構成元素

1.認識畫面構成元素-欣賞康丁斯基畫作。

2.海洋的旋律。


【活動四】轉轉輪的製作

-




六至十週





公園的一角

1.運用觀察、資料蒐集敘述內湖區公園的情境並與同學分享。

2.了解水彩用具的使用方法。

3.能熟悉水彩技法,並運用混色發揮創意、表現創作。

4.認識多元媒材的表現方式。

5.能欣賞同學的作品,一同分享創作心得。


*本單元配合學年主題課程計畫「發現內湖」

10

【活動一】公園裡的活動

1.引起動機。

2.學生公園經驗的發表與討論。

1-2-1

1-2-2

1-2.4

2-2-6

2-2-7


環境教育

2-2-1

3-2-1

3-2-2


1.視覺教 學VCD

2.視覺技法掛圖

3.中外藝術家簡介圖卡

4.視覺圖卡

5.混色觀察組

1.教師評量

2.學生自評


【活動二】公園中的色彩

1.引導學生說出公園裡的色彩。

2.練習水彩混色的方法。

【活動三】印象中的公園

1.進行水彩作品創作。

2.作品欣賞與分享。

十一至十五週

傳說中的故事

1.能欣賞原住民器物並蒐集相關資料。

2.能發覺原住民器物上的圖紋。

3.能了解原住民圖騰的意義及精神象徵。

4.能欣賞各式圖騰的美感。

5.運用想像、分析、思考設計獨特的圖騰。

6.利用土材製作浮雕圖騰作品。

7. 能欣賞同學的作品,一 同分享創作心得。

10

【活動一】欣賞原住民生活器物


1-2-1

1-2-2

1-2-3

1-2-4

1-2-5

2-2-7

2-2-8

2-2-9

3-2-12

3-2-13


人權教育

1-2-1

環境教育

3-2-3

1.視覺圖卡

2.圖卡支撐架

3.視覺教學VCD

1.教師評 量

2.學生互評

3.互相討論

4.學生自評

【活動二】發現並欣賞原住民器具上的圖紋美感


【活動三】原住民圖騰的象徵意義與功用


【活動四】圖騰設計創作

十六至二十一週

面具大遊行

1.認識面具的意義及其與角色之間的關係。

2.建構裝扮的美學概念。 

3.設計具有主題意義的面具。


12

【活動一】生活中的面具


1-2-1

1-2-2

1-2-4

2-2-6

2-2-7

2-2-8


性別平等教育

3-2-2

1.視覺技法掛圖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互相討論

4.學生自評

【活動二】面具欣賞與設計


【活動三】面具彩繪與作品分享



三、評量項目初擬

單元

表現優異

表現良好

表現尚可

尚待加油

多多加油

能透過色彩體驗活動,畫出心目中的公園。






能製作富有節奏動態感的轉轉輪。






能利用陶土來製作浮雕或刻畫圖騰。






能利用美的形式設計面具作品。







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