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國聖國小 六年級 113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36.8 KB
頁數
2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11-13,离现在 0 35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彰化市國聖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1學期第 1次成績評量試
領域 : 自然科學 六年 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 20 )
1. 早期臺灣採用傳統日晒法,從海水中取得粗鹽,
這是生活將溶解在水中的物質取出再利用的例
子。
2. 颱風在氣象學上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位於北
半球的臺灣,颱風通常在 13月來襲。
3. 水會以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形態,在大自然中
不斷循環著,使大自然產生多樣的天氣現象。
4. 用藍、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石灰水,都不會使兩種
試紙變色。
5. 對於未知的水溶液,我們可以直接用舌頭檢驗出
水溶液的酸鹼性,就可以知道酸鹼性。
6. 颱風是在熱帶海洋上形成的,移動後可能會因水
氣不足或地形影響而逐漸消散、減弱。
7. 只要從氣象報告中的其中一張地面天氣圖,就能
得知一年中特定區域每天的天氣變化。
8. 颱風的形成區域是在熱帶的沙漠地區。
9. 暖氣團減弱、冷氣團增強的冬季是滯留鋒容易出
現的季節。
10. 雹是地表的水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空
中,溫度逐漸降低形成的小水滴或冰晶。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共 30 )
1. 下列哪一項人類的行為較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1用飛機進口國外水果 2利用化石燃料發電
3步行或腳踏車 4使用天然熱水器。
2. 下列關於空氣中水蒸氣的形成,哪一個敘述不正
確? 1海洋的水在陽光下曝晒蒸發形成的
2植物體內的水分蒸散形成的 3湖泊的水在
常溫下,蒸發形成的 4天空中的雲就是水蒸氣
組成的。
3. 在小蘇打水中滴入下列哪一種水溶液,可能使
合水溶液變成中性? 1食鹽水 2汽水 3
糖水 4石灰水。
4. 雨水降落地面後的流向,不包括下列哪一個?
1流入水管變成自來水 2變成地下水 3
植物吸收 4流入湖泊。
5. 下列關於冷鋒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1
通過後,該地區的氣溫會下降 2由於冷氣團的
勢力比較強,迫使暖氣團後退而形成的 3通過
的地區,天氣通常轉為陰雨 4多在颱風之後形
成。
6. 臺灣地區最常受到颱風侵襲的月分,是哪些月
分? 1 1012 2 13 3 79 4 4
6月。
7. 下列哪一項行為可以使地球環境永續發展?
1使用一次性餐具和購物袋 2設置雨撲滿,
收雨水再利用 3選擇非當季的蔬果食用 4
將水龍頭開很大,清洗碗盤。
8. 在臺灣,春季或秋季的清晨,當天氣晴朗且氣溫
夠低時,常可發現水蒸氣附著在花草表面,形成
小水滴,稱為什麼? 1 2 3 4
露。
9. 在杯子中倒入冰塊、水和食鹽之後,不久杯壁外
側會出現一些白色的冰晶,下列哪一項是加入食
鹽的功用? 1產生水蒸氣 2使杯中的溫度
降低 3讓水蒸氣附著在上面 4使杯中的溫
度升高。
10. 從衛星雲圖上看到臺灣的北部沒有雲層分布,
部則被一大片白色雲層遮住。根據此圖可知當時
臺灣各地的天氣狀況應該如何? 1北部陰雨
連綿 2南部晴朗炎熱 3南部陰天或下雨
4北部強風豪雨。
11. 下圖中,「甲」地的氣壓數值可能是下列何者?
1 1031 2 1028 3 1020 4 1025
12. 下列關於「颱風眼」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1
颱風眼通過區域大都呈現狂風驟雨的天氣狀況
2颱風眼位於颱風的中心 3颱風眼區域通常
無雲 4不是每個颱風都有明顯的颱風眼。
1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
思故鄉。」是李白著名的〈靜夜思〉,請問要形
成霜,環境溫度大約要接近幾度? 1接近或低
0 2 100 3 20 4 50℃。
14. 當「大陸冷氣團南下」時,臺灣的天氣會有什麼
變化呢? 1易形成颱風 2氣溫顯著下降
3轉為溫暖而潮溼 4空氣變得乾燥,易形成焚
風。
15. 熱水瓶長久使用以後,瓶底會有很多水垢,下列
哪一個物質可以快速有效清理這些水垢? 1
小蘇打粉 2石灰水 3檸檬酸 4食鹽水。
三、填填看:(每個答案 2分,共 6)
1. 「大自然中,海水蒸發成 AA再凝結成小水滴或直接變
成冰晶然後形成 BB中的小水滴或冰晶降落成 CC
匯集成河流,流入大海如此形成了一個水循環。上列
敘述中,ABC分別表示什麼?請寫在下列空格中。
A:(
B:(
C:(
四、連連看:(每個答案 2分,共 10 )
1. 連連看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溶液屬於哪一種酸鹼
性的水溶液?
˙
(1)鹼性水溶液
˙
˙
(2)酸性水溶液
˙
˙
(3)中性水溶液
˙
˙
˙
請翻頁作答
2
五、看圖回答問題:(每個答案 2分,共 12 )
1. 下圖是民國 113 年山陀兒颱風的天氣圖請依圖回答下列
問題。
(1) 此天氣圖是什麼圖?請在□中打
□○
1地面天氣圖
□○2衛星雲圖
□○3溫度分布圖
□○4雨量觀測圖
(2) 山陀兒颱風為高氣壓或低氣壓?(
(3) 承上題,氣壓環流方向為何?請在□中打
□○
1逆時針向內流動
□○2逆時針向外流動
□○3順時針向內流動
□○4順時針向外流動
(4)此圖是否看得出颱風眼位置?請回答是或否
2. 下圖為山陀兒颱風的地面天氣圖從此張地面天氣圖可以
知道哪些資訊?請在□中打
□甲.此圖是輕度颱風
□乙.能預判山陀兒颱風登陸臺灣的路徑
□丙.山陀兒颱風的中心在臺灣南部海面上
□丁.臺灣已經涵蓋在山陀兒颱風的範圍內
六、回答問題:(每個答案 2分,共 10 )
1. 請依據水溶液滴在石蕊試紙上的變色情形,判斷甲、乙、
丙水溶液各是哪一種性質?
變色情形
水溶液
紅色石蕊試紙
藍色石蕊試紙
甲水溶液
不變色
變紅色
乙水溶液
藍色
不變色
丙水溶液
不變色
不變色
(1)甲水溶液的性質是:( 性)
乙水溶液的性質是:( 性)
丙水溶液的性質是:( 性)
(2)哪兩種水溶液如果比例正確,可以調和成中性水溶
液?
)、(
七、勾選題:(每個答案 1分,共 4)
1. 日常生活中,透過減少碳足跡可以使地球環境永續發展,
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確的?請打
(1)買菜時選購當季食材
(2)使用一次性餐具
(3)用餐時將食物吃光,不浪費食物
(4)每次購物時都向店家購買購物袋
(5)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6)多吃蔬果少吃肉
八、活用題:(每個答案 2分,共 2)
1. 請舉出一個生活中酸與鹼互相作用的例子。
(1)
九、寫寫看:(每個答案 2分,共 6)
1. 生活中許多活動都會消耗能源產生二氧化碳請寫出兩
項可以減少碳排放的行為。
(1)
(2)
2. 請舉出一個生活中水溶液的例子。
( )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