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彰化縣彰化市國聖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成績評量試卷
領域 : 自然科學 六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 20 分)
( )1. 早期臺灣採用傳統日晒法,從海水中取得粗鹽,
這是生活將溶解在水中的物質取出再利用的例
子。
( )2. 颱風在氣象學上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位於北
半球的臺灣,颱風通常在 1~3月來襲。
( )3. 水會以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形態,在大自然中
不斷循環著,使大自然產生多樣的天氣現象。
( )4. 用藍、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石灰水,都不會使兩種
試紙變色。
( )5. 對於未知的水溶液,我們可以直接用舌頭檢驗出
水溶液的酸鹼性,就可以知道酸鹼性。
( )6. 颱風是在熱帶海洋上形成的,移動後可能會因水
氣不足或地形影響而逐漸消散、減弱。
( )7. 只要從氣象報告中的其中一張地面天氣圖,就能
得知一年中特定區域每天的天氣變化。
( )8. 颱風的形成區域是在熱帶的沙漠地區。
( )9. 暖氣團減弱、冷氣團增強的冬季是滯留鋒容易出
現的季節。
( )10. 雹是地表的水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空
中,溫度逐漸降低形成的小水滴或冰晶。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共 30 分)
( )1. 下列哪一項人類的行為較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1用飛機進口國外水果 ○2利用化石燃料發電
○3步行或腳踏車 ○4使用天然熱水器。
( )2. 下列關於空氣中水蒸氣的形成,哪一個敘述不正
確? ○1海洋的水在陽光下曝晒蒸發形成的
○2植物體內的水分蒸散形成的 ○3湖泊的水在
常溫下,蒸發形成的 ○4天空中的雲就是水蒸氣
組成的。
( )3. 在小蘇打水中滴入下列哪一種水溶液,可能使混
合水溶液變成中性? ○1食鹽水 ○2汽水 ○3
糖水 ○4石灰水。
( )4. 雨水降落地面後的流向,不包括下列哪一個?
○1流入水管變成自來水 ○2變成地下水 ○3被
植物吸收 ○4流入湖泊。
( )5. 下列關於冷鋒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1
通過後,該地區的氣溫會下降 ○2由於冷氣團的
勢力比較強,迫使暖氣團後退而形成的 ○3通過
的地區,天氣通常轉為陰雨 ○4多在颱風之後形
成。
( )6. 臺灣地區最常受到颱風侵襲的月分,是哪些月
分? ○1 10~12月 ○2 1~3月 ○3 7~9月 ○4 4
~6月。
( )7. 下列哪一項行為可以使地球環境永續發展?
○1使用一次性餐具和購物袋 ○2設置雨撲滿,回
收雨水再利用 ○3選擇非當季的蔬果食用 ○4
將水龍頭開很大,清洗碗盤。
( )8. 在臺灣,春季或秋季的清晨,當天氣晴朗且氣溫
夠低時,常可發現水蒸氣附著在花草表面,形成
小水滴,稱為什麼? ○1雪 ○2雲 ○3霜 ○4
露。
( )9. 在杯子中倒入冰塊、水和食鹽之後,不久杯壁外
側會出現一些白色的冰晶,下列哪一項是加入食
鹽的功用? ○1產生水蒸氣 ○2使杯中的溫度
降低 ○3讓水蒸氣附著在上面 ○4使杯中的溫
度升高。
( )10. 從衛星雲圖上看到臺灣的北部沒有雲層分布,南
部則被一大片白色雲層遮住。根據此圖可知當時
臺灣各地的天氣狀況應該如何? ○1北部陰雨
連綿 ○2南部晴朗炎熱 ○3南部陰天或下雨
○4北部強風豪雨。
( )11. 下圖中,「甲」地的氣壓數值可能是下列何者?
○1 1031 ○2 1028 ○3 1020 ○4 1025。
( )12. 下列關於「颱風眼」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1
颱風眼通過區域大都呈現狂風驟雨的天氣狀況
○2颱風眼位於颱風的中心 ○3颱風眼區域通常
無雲 ○4不是每個颱風都有明顯的颱風眼。
( )1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
思故鄉。」是李白著名的〈靜夜思〉,請問要形
成霜,環境溫度大約要接近幾度? ○1接近或低
於0℃ ○2 100℃ ○3 20℃ ○4 50℃。
( )14. 當「大陸冷氣團南下」時,臺灣的天氣會有什麼
變化呢? ○1易形成颱風 ○2氣溫顯著下降
○3轉為溫暖而潮溼 ○4空氣變得乾燥,易形成焚
風。
( )15. 熱水瓶長久使用以後,瓶底會有很多水垢,下列
哪一個物質可以快速有效清理這些水垢? ○1
小蘇打粉 ○2石灰水 ○3檸檬酸 ○4食鹽水。
三、填填看:(每個答案 2分,共 6分)
1. 「大自然中,海水蒸發成 A,A再凝結成小水滴或直接變
成冰晶,然後形成 B,B中的小水滴或冰晶降落成 C,C再
匯集成河流,流入大海,如此形成了一個水循環。」上列
敘述中,A、B、C分別表示什麼?請寫在下列空格中。
A:( )
B:( )
C:( )
四、連連看:(每個答案 2分,共 10 分)
1. 連連看,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溶液,屬於哪一種酸鹼
性的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