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大學101學年度「公民與社群關懷」專長增能課程教學簡章

格式
doc
大小
238.5 KB
頁數
9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2-08-13,离现在 13 7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立臺南大學101學年度師資培育精緻特色

發展計畫

專長增能課程-(人文類)公民與社區關懷簡章


、招生對象:高中以下學校具合格教師證書,之專任教師、代理、代課、兼任(聘期為

三個月或外籍在職教師

二、招生名額:25人。

三、教學目標:為落實中學課程革新,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增進教育品質,厚植國家競爭力

四、上課時間:102313日起至10265日(43日不上課

五、上課地點:本校教室(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招生課程:

班別名稱

授課教師

上課期間

上課時間

上課

時數

開班

人數

費用

人文類

公民與社區關懷

羅慶德

102313日至

10265

102/4/3不上課

週三 18:30-21:303HR

2學分

25

符合資格者免費



七、上課費用:符合以下資格者免費不含教材)。

(一)中等學校具合格在職專任教師。

(二)中等學校具合格教師證書,且聘期為三個月以上之在職代理、代課或兼任教師。

(三)於中等學校任教,且聘期為三個月以上,並符合就業服務法規定資格之該科外籍之在職教師。

以上符合補助對象於開課後須提供合格教師證影本在職證明聘書(符合聘期內、聘用時間限制及就業服務法規定之證明。

八、報名:報名網址(本校推廣教育資訊網)http://webs6.nutn.edu.tw/sce/

(一)新生

1、註冊:請上網至本校推廣教育資訊報名系統,填寫基本資料成為學員。

2、報名:以學員身分登入後進行課程報名。

(二)舊生

1、報名:以學員身分登入後進行課程報名。

(三)每週一至週五0830-1730親自至本校教務處進修推廣組(中正館1)報名、繳費。

九、公告開班:預定開課日前於本校推廣教育資訊網公告開班事宜。

十、備註:

(一)本班依大學辦理推廣教育實施辦法」、大學辦理推廣教育計畫審查要點」辦理。

缺課時數達三分之一(),恕不核發學分證明書。

(三)本班學員不得以任何理由申請保留資格,亦不得辦理休學。

(四)本簡章如有未儘事宜,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五)辦理單位:教務處進修推廣組

聯絡電話:(06)2133111246-2492139993

傳真電話:(06)-2133809

師資培育精緻特色發展計畫「專長增能課程-(人文類)公民與社區關懷」實施計畫

(服務學習與社區關懷 -公民服務行動方案體驗)


一、委託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教育部。

二、學分數(或研習時數):2 學分。

三、開班特色:

本課程築基於「人性尊嚴之尊重 -社會正義、責任、隱私及倫理」之公民核心素養價值理念設計、規劃「現代公民教育 -公民與社會」課程。

學生蒐集社會議題或由老師設計議題,讓學生思辨人性尊嚴的尊重、正義、責任、隱私、權威及倫理等之正確性,以建構公民的核心素養。以現實社會10議題為例,引導建構公民素養價值。

例如:丁字路口的第一部車要左轉,正要等待紅燈,該何時打燈?

提問:

一、請問妳/你,何時該打方向燈,妳/你覺得最正確適當?為什麼?

二、你/妳認為他該何時打燈較適當?

(/妳是第二部車,不知道他要左轉,靠的很近)

提示:

一、社會普遍缺乏「將心比心、尊重、社會倫理」。

二、以「自己的立場」方式陳述看法、觀點。

三、不能只當意見領袖,要有具體建設性 (深思熟慮) 的想法。

  1. 尊重別人意見,學習聆聽別人的看法與陳述。

現階段嚴重的出現少子化的現象,但早期升學主義,訓練出考試的機器,仍然未改善而更加嚴重,國小、國中甚至高中,仍然衝刺著升學主義下被犧牲,訓練成考試的機器,天天為升學準備之外還是升學,在教室與補習班忙進忙出,被家長百般阿護。EC世代後的後遺症,造成更嚴重的個人主義,人際關係嚴重的疏離。

是面對價值扭曲的家長要求束手無措?亦或是從事教育工作者自我迷失方向?

本課程設計以「問題導向」及「行動導向」方式導入課程的操作。同時,服務操作與學習知能,以結構化反思來連結。除開授與「公民概念」、「台灣公民社會」動態之外,並引導學員就社會議題思辨社會正義、責任、隱私及倫理(尊重)等概念,以建構正確的公民核心素養能力。同時設計延伸閱讀課程,如:時間管理、會議規範及方案設計等課程,其目的在於讓學生能確實能進入課程的核心,學習如何有效掌握時間、學習會議進行相關知能並體驗、設計公民(服務)行動方案,並以行動實際執行關懷社區服務的方案。

台灣地區是一個意外災害無時不刻的發生,往往「意外比明天早到」!特以88風災元素,設計約20分鐘影片,分:災害、無助與救助等三單元,提問學生:面對意外,你/妳能做什麼?

由異質化的學員小組形成公民行動方案,讓身為師資者再次體驗「公民」與「社會」的關聯性,其過程在於能一方面體認融入社區;一方面知覺其中的學習,以備極具挑戰性的職場。

 整個問題導向學習之學習的過程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在小組中進行學習,且於此過程中,教學者必須催化整個問題解決的過程,指引、誘導並支持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而非單方面講授或直接地提供學習者解決的方法,教學者居於輔助學習的地位,與傳統教學中教學者之權威角色大相逕庭,誠如中國諺語所言「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之意。預期將為學習者開拓了另一個視窗,為其將來實施教學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四、招生對象:國小、中等現職專任教師、符合規定之代理代課教師。

五、招生人數:25

六、招生方式:公開招生。

七、開班起訖日期:102313日起至10265日(43日不上課)。

八、上課時間:每週三18:30-21:303小時),其中12小時校外服務操作,合計36小時

九、上課地點:國立臺南大學校本部(樹林街233號)

十、課程內容:

本課程操作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如下:

第一部分 引導動機部分讓學生找回自己」,首在引導學生閱讀報紙、關注社會週遭議題。從第一週至第三週,由學生蒐集與本課程相關議題之報紙,並就與課程相關性部分,由學生分享之。主要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閱讀報紙、關注社會週遭議題,認識「她/他是社會的一分子 -自己就是主人」

第二部分認知部分 主要在於引導學生建立公民與公民社會及公民核心能力之概念,導致社會如此冷漠的文化,是因為你/妳不主動、缺乏正義、責任、尊重隱私及倫理的觀念,讓學員重新思考自己就是「公民」,社會價值文化是我的責任,我該具備的素養為何?「公民」的核心能力又為何?擬從政治學角度談「公民與公民社會概況」與「公民核心能力思辨」,讓學生定位自己。

第三部分行動部分 讓學生規劃實際服務行動方案,進入社區 (機構或單位) 協助改善社會議題。操作主要方式,係以「問題導向」為出發,結合「行動導向」模式進入服務學習的操作。亦即課程進行課堂教學之外,最重要的是學生必須實際服務操作至少12小時或由各組個案服務至少5-7人次,讓學員體驗公民的能力與責任,並介入社區 (機構或單位) 議題,改善社區 (機構或單位) 的問題!

第四部分 反思部分 此部分為本課程之菁華,我們已經看不到具有這「檯面上熱情洋溢、檯面下冷靜思考」特質的年經人了!這課程每週讓學生進行反思,含:口述、書面,使用學習單、服務反思日誌、影片賞析反思及專書閱讀反思等工具。反思內容涵蓋:接觸這門課後、小組互動運作、服務前後等等。「反思不是反省」是「反省加積極正向,深思熟慮的思考」(服務學習的特質:以正向學習為基礎、以社會正義為焦點)

基於整體課程之設計,並發揮課程的延展性、統整性及跨領域,特別再搭配延伸課程,以利課程順利操作,期盼學生獲得多元的學習效果。本課程主題大綱如下:

  1. 服務初探及報紙。以引導學生關懷社會及周遭生活議題,並導出需關切的議題所在。

  2. 引導學生認識「人性尊嚴之尊重、正義、責任、隱私及倫理等公民核心素養之思辨。

3、公民與公民社會之認識。

4服務學習基本理念(導論)

5、合作學習以異質型小組,從事社會迫切性議題探索、思辨,每週運作。

6、社(機構或單位)之認識 -服務者與被服者之需求探知。

7、相關延伸課程計3單元。

(1)方案設計。

(2)會議規範。

(3)有效時間管理。

8服務方案的設計。

9進入社區(機構或單位)服務操作計12小時以上或個案服務5-7人次。

10、每週的學習單與反思 (涵蓋課程認識、接觸本課程後、小組互動、服務後)

11閱讀服務相關之專書報告(反思之二)

12相關影片欣賞討論(反思之三)

13、公民行動服務方案評鑑。

14期末分享報告展出及慶賀表彰 互惠與回饋(機構回響)

十一、授課師資:本校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羅慶德

十二、預期效益

本課程實施對象為國中小學的師資,不同於一般大學學生的實施方式,因此課程著重在師資專業知能的增強,除開對於公民合心素養基本認識操作外,對於服務操作部分,仍然需實際身體力行前往操作,期盼在未來職場,能正確的指導學生實施 (志工) 服務學習 (教育)的課程,讓國中小學實施 (志工) 服務學習 (教育) 課程能獲得正向的助益。預期效益,矑列如下:

1、認識「服務學習』的理念、元素與基本精神。

2、學生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核心價值中操作,以「服務」與「學習」結

合,有別於傳統的教室填鴨式教學,對於師資的專業知能有所增強。

3、促進個人能力發展,溝通、協調、群我關係的增進及表達能力。

4、增進其思辨、洞察、協同合作培養公民意識、能力與責任感,促進正義感、關懷社會

之情操 (引導、訓練學會先要如何關懷自己、家人、同學、社區及族群)

5、以問題導向學習,培養學習者蒐集資料、思考與問題解決之能力,並獲得課程知識的

深化,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得以增進師資專業知能。

6、延伸課程的實施,讓學生獲得多元的學習,也是公民教育的內涵,使高等教育扮演公

民教育的環節,回歸教育場域的職能,使課程與實務結合,開展人力資源。

7、學生體驗、理解複雜社會實體,落實族群與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差異,強化學生的知

識整合能力以及行動力的展現

8、學員學習課程及親自體驗課程操作獲得實務之經驗,對於其職場中學生的志工服務輔

導有具體的幫助與正確的帶領。

本課程操作以學習者中心、導入社會議題、小組成長團體行動導向的學習,為學習者開拓了另一番新視野,以備職場的新挑戰

十三、其他 (注意事項)

1、課堂講授:上課時段,由教師依照教學進度及內容實施課程講授。

2、公民行動服務方案操作:學生除開課堂學習之外,需由小組方式設計服務學習方案,以進入社區(機構或單位)從事實際服務操作至少12小時或個案服務5-7人次,並撰寫服務日誌、訪談紀錄等。

3、小組活動帶領及討論:每週由教學助理帶領小組進行服務反思、服務所茲生問題的處理與排除及相關課題之討論、成果表彰等事宜。

4、專書及影片欣賞:該部分在於增強學生服務反思及自我觀照之提升。

5、反思:服務之所以能獲得學習,主要因素在於反思的連結。課程中將隨時給學生反思的引導,尤其針對家庭成員關懷互動及課程進行,準備階段與服務階段之反思。

十四、教材

(一)主要讀本

作者書名出版地點:出版社出版年

黃玉服務學習台北市:洪葉出版社2008

行政院青輔會服務學習指導手冊台北市:行政院青輔會2001

行政院青輔會服務學習手冊台北市:行政院青輔會2004

曾華源 志願服務概論 台北市:揚智 2003

司改會 認識正義、責任、隱私 台北市:五南出版 2009

司改會 公民行動方案 台北市:五南出版 2009

羅慶德 正義、責任、尊重 自編教材 2010

Jacoby, B., and others.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 and practices .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二)參考書目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91)。中等學校服務學習實用手冊。台北:行政

院青輔會服務學習資源網。(上網)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91)。中等學校服務學習方案彙編。台北:台北:

行政院青輔會服務學習資源網。(上網)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94)。服務學習教案範例。台北:行政院青輔會服務學習資源網。(上網)

十五、教學進度

內 容

教學方式

備 註

單 元 名 稱

講述

討論

分享






1

課程說明

引導認識「公民核心素養」以社會議題之思辨 (反思一)

公民與公民社會型態現況


準備階段

探索思考社會問題





2

認識社區或服務機構 專題介紹

合約書草案範本

小組活動帶領及討論

反思 -學習單討論(反思二)


探索思考社會問題

學生分組



3

公民行動方案設計

合約書草案範本

服務學習專業倫理

志願服務法

反思 -學習單(反思二)


進入社區服務操作階段


4

團隊合作與反思要領

服務學習日誌

小組帶領、討論及反思(反思三)

反思 -學習單(反思二)




5

反思要領及服務反思日誌

小組帶領、討論及反思(反思三)

反思 -服務學習日誌(反思四)




6

影片欣賞與討論

小組帶領、討論及反思(反思三)

反思 -服務學習日誌(反思四)



延伸閱讀 -影片:下一站,幸福


7

專書報告(心得報告)

小組帶領、討論及反思(反思三)

反思 -服務學習日誌 (反思四)

服務再探 課程學習單

製作、準備學習檔案



服務再探,讓學生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


8

繳交學習檔案

學習成果展出及分享(反思五)

機構回響及表彰



表彰階段

學生分享成就及邀請服務機構的督導前來指導。

國立臺南大學101學年度師資培育精緻特色發展計畫

「專長增能課程-(人文類)公民與社區關懷」

報名表


(由本校填寫)

姓名


性別

男性

女性

身分證字號


通訊地址

□□□□□(請填寫合格證書寄送地址)



戶籍地址



報名課程


服務單位


職 稱

正式教師 □巡迴教師 □其他

代理、代課教師(聘期為含三個月以上)

代理、代課教師(聘期為三個月以下)

聘書

起訖年月

日至

教師證文號

(附影印本)


請問您得知本班開班資訊的來源為:(可複選)

網站訊息;親朋好友;老師同學;廣告文宣;政府職訓單位告知;

其他(請簡略說明)

可採線上報名方式或填寫完傳真至06-2133809,我們將為您登入線上報名。

報名網址 http://webs6.nutn.edu.tw/sce/

電話:06-2133111#246-249

傳真:06-2133809


教師證影本粘貼處







教師證影本粘貼處

(影印本務必清晰)

9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