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9 MB
頁數
8
作者
婉甄 秦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7-27,离现在 4 9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七年級國文科試卷
班級___座號___姓名_______
一、國字注音 10%:每題 1分。請直接在答案卷上作答
二、注釋 16%:每題 2分,錯字或缺漏扣 1分。請直接在答案卷上作答
三、填空 8%:每格 1分,寫錯字或缺漏,該格即不計分
1.孔子,名丘,字_1)_,_(2)_時代魯國人。
2.孔子會依照學生每個人不同的程度、特質,給予不同方式的教導,表現出_(3)_的教育精神。
3.只要學生有心向學,不論地位貴賤、資質聰愚,孔子都願意教導,表現出_(4)_的教育精神。
4.論語記錄了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言語紀錄,所以屬於_(5_體。
5.論語的作者是孔子的_(6)_,這本書是_(7)家思想的重要經典
6.孔子被後世尊稱為_(8)_、萬世師表。
四、課內單題 40%:每題 2
1.下列「」字音何者正確?
(A)溫「馨」:ㄒㄧㄥ (B)譬如「為」山:ㄨㄟˋ (C)布「匹」:ㄆㄧˇ (D)等「量」:ㄌㄧㄤˊ。
2.下列文句何者用字正確?
(A)登高望遠,連綿的山欒盡收眼底。 (B)落葉片片,捎來了秋的信息。
(C)他過著衣食不虞潰乏的生活。 (D)他諧同母親出席這場活動。
3.下列「」內字義何者前後相同?
(A)「稍」縱即逝/「稍」候片刻 (B)限期「撤」兵/「撤」職查辦
(C)無與「倫」比/語無「倫」次 (D)眾星「拱」月/「拱」手讓人。
4.下列各組語詞何者不屬於同義複詞?
(A)選購、肥胖 (B)望見、奔跑 (C)愉悅、憤怒 (D)巨大、渺小。
5.下列對於文句意涵的解讀何者正確?
(A)朋友一場,當初我何嘗沒有提醒過你?──我沒有提醒過你。
(B)只要你主動求助,我何嘗不願意幫你?──我從未想要幫助你。
(C)自負的他,何嘗肯考慮旁人的建議?──不曾考慮旁人的建議
(D)有情有義的他,即使睽違多年,何嘗忘記過你──他曾經忘記過你。
6.下列「」內的成語使用,何者最為恰當?
(A)自幼抵抗力不佳的他,健康狀況時好時壞,可說是「患得患失」
(B)交友不慎的他,在友人的「循循善誘」之下,沾染了不少惡習。
三省吾身
為人謀 盡心(忠)
與朋友交 誠信(信)
傳習 好學
(C)這位獨裁的君主,凡事堅持要「操之在己」,最後被憤怒的人民一舉推翻。
(D)為學貴在思辨,應能「舉一反三」,運用所學的原則解讀事物,解決問題。
7.下列文句中何者並未運用擬人動詞?
(A)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B)小弟弟和小妹妹也闔上眼睛走向夢鄉了
(C)伸長了藤蔓輕輕地往屋頂上爬 (D)夜風在美麗的夏夜裡愉快地旅行。
8.幾位同學敘述自己對夏夜詩句的解讀,何者完全正確呢?
(A)令薰:「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句揭示了夏天夜晚的來臨。
(B)琦祐:從「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這句可以得知作者描寫的是新月。
(C)庭宥:詩中的夜風和小河這兩個事物可以對應「涼爽的夏夜呀!」這句的讚嘆
(D)鴻昇:作者描寫小河「低聲地歌唱著溜過彎彎的小橋」,凸顯了夏夜的吵雜與熱鬧。
9.幾位同學分析了夏夜一詩運用的寫作手法,何者有誤
(A)恩熙:運用大量的擬人動詞,使畫面活潑生動,充滿想像的趣味。
(B)依柔:運用映襯,凸顯夏夜的生命力,也達到以動襯靜的效果。
(C)紫媛:運用大量的類疊手法,營造歡欣的語調與輕快的節奏。
(D)鈺庭:運用大量的誇飾手法,有助於讀者感受夏夜的繽紛多彩。
10.反問又稱激問,為設問修辭的其中一種,藉由明知故問,引發他人思考,下列何者屬於「反問」?
(A)為人謀而不忠乎 (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C)傳不習乎? (D)不敬,何以別乎?
11.阿涵運用圖表幫助自己理解論語選的內涵,哪一則筆記內容有誤
(A)
相異
相同
飼養犬馬
需誠敬之心
物質溫飽
奉養父母
無誠敬之心
(B)
(C)
(D)
12.下列文句與論語選選文的組合,何者意涵相近?
(A)第一則:少年不識雙親意,養兒方知父母恩 (B)第二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C)第二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D)第三則:小不忍則亂大謀。
13.七年八班在班際籃球賽中風光奪冠,在比賽中得分最多的小安同學忍不住誇耀自己是此次比賽的最
大功臣,小薾同學忍不住規勸他:這份榮耀是大家同心協力,發揮團隊精神才能得到。上述小薾同
學的規勸與下列何者的意涵最為相近?
(A)無伐善,無施勞 (B)不遷怒,不貳過。
(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上述文句表現出何種好學的態度?
(A)溫故知新 (B)囊螢映雪 (C)廢寢忘食 (D)不恥下問
15.下列有關雅量一文的內容分析,何者正確?
(A)藉由眾人對衣料的不同想像,說明每個人有其客觀的審美標準。
(B)藉由衣料和鞋子的販賣情形,說明一味遷就他人的喜好,並非明智之舉。
(C)藉由「天仙」和「白馬王子」,說明一般人往往被華美的外表迷惑。
(D)藉由鳥鳴和日出,說明人們必須尊重、包容他人主觀的喜好。
16.下列何者的意涵與雅量一文的主旨不相關
(A)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B)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C)腹中天地闊,常有渡人 (D)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17.下列有關雅量一文的寫作手法分析,何者正確?
(A)首段即破題,先議後敘 (B)透過對比手法,凸顯雅量的價值
(C)運用舉例法闡述道理,貼近生活 (D)引用名言佳句,促使讀者省思。
18.下列文句的標點符號運用何者完全恰當
(A)老師說:「請同學們判斷「月落烏啼霜滿天」所描寫的季節。」
(B)七夕──也稱為乞巧──相傳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C)我的做事原則:一,謹慎,二,有恆。
(D)常見的衣服材質包括棉、亞麻、蠶絲、皮革、聚酯纖維──等。
19.「人總會去尋求自己喜歡的事物,每個人的看法或觀點不同,並沒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人與
之間應該有彼此容忍和尊重對方的看法與觀點的雅量。上述文句中的「破折號」的用法與下列何
者相同?
(A)這件事在經過這麼多波折後,終於逐漸有了轉機,真可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B)我不太習慣吃美式速食──算了,當作嚐嚐鮮吧!
(C)轟隆隆──,陣陣雷聲入耳,是西北雨的前奏。
(D)色彩三原色──紅、黃、藍。
20.小成一直想和小恩打球,他對小恩發出邀約,下列哪一種敘述無法表示小恩本人具有意願?
(A)小恩說:「我想要和小成一起切磋球技。」 (B)小恩說他想要和小成一起切磋球技。
(C)小恩告訴小成「我想要和你一起切磋球技。」 (D)小恩說:「他想要和小成一起切磋球
技。」
五、課外單題 12%:一題 3
1.下列何者可用來提醒人們確實檢視、覺察自己的學習困難?
(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C)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下列何者表現了君子的人際智慧與道德堅持
(A)德不孤,必有鄰 (B)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小吟參訪孔廟的祭孔文物展示區,他看到其中一項文物的敘述是「古代一種飲酒的器具,形狀略似
雀,下有三隻腳。」依據敘述,該文物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
(C)
(D
4.「甲、辭典裡夾了一隻死蟲:/陽光下翻閱,變成了/一個新字。」乙、草和鐵鏽誰跑得更快?
春雨廢棄的鐵道旁/有人問我」丙、白日把樹削成一枝枝鉛筆/等候風振筆疾書/把枝枝葉葉的
心事影印給大地」依據文意,上述三則文句挖空處依序適宜填入下列何者?
(A)樂譜/爆炸/分 (B)菜單/火災/仿冒 (C)情書/地震/傳遞 (D)辭典/春雨/影印。
六、閱讀測驗 14%:每題 2
(一)
當黃昏來臨時/快車閃電似奔馳/像一個傲慢的陌生人匆匆地/忽視了我們這個小小的城鎮/稍後
慢車來了/繞著彎曲的鐵軌慢慢行駛/發出明亮的汽笛和一串叮噹的鈴聲/好像朋友般地向我們打招呼
兩列火車/凱撒琳‧阿德曼
1.下列詩句何者不屬於人性化的描寫?
(A)快車閃電似「奔馳」 (B)像一個「傲慢」的陌生人匆匆地
(C)「忽視」了我們這個小小的城鎮 (D)好像朋友般地向我們「打招呼」
2.有關這首詩的內容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將火車的汽笛和鈴聲想像成親切的問候。 (B)詩中運用了視覺、聽覺和嗅覺摹寫。
(C)節奏先緩後急,也對應了感受的起伏。 (D)將筆直和彎曲的軌道,想像成冷漠與友善兩種態度。
(二)
創造力有四個因素:流暢、變通、獨創與精進。
你可以想出幾個空罐子的用途?在同樣的時間
裡,如果甲想了三十個,而乙只想了十個,那就表示
甲的「流暢力」比乙高,這是創造力的第一個因素
我們說一個人下筆如神、口若懸河,都是指他的「流
暢力」很高。
再來,如果一個人所列舉的空罐子的用途,可以
分成的種類越多的話比如文具類裝飾類武器類
創造力的第三個因素是「獨創力」以空罐子的用
途為例,如果你想到的是花盆用途,獨創度不夠高
因為經過統計,至少百分之五的人會想到這個答案
但是如果你想到的是蠟燭台用途,這個答案只有百分
之二左右的人會想到它的獨創性較「獨創力」
以是自我突破,也可以是專利發明。
創造力的最後一個因素是「精進力」,以繪畫
例,主題同樣是畫一座山,有些人畫了一座山就結束
容器類……等,就表示他的「變通力」越高,如果一
個人只停留在武器類,就表示他的「變通力」不高
這是創造力的第二個因素。生活中我們可以運用「變
通力」來適應環境,例如有人送自己一束花,眼前沒
有花瓶,可以拿包裝花束的玻璃紙襯在垃圾桶裡當作
花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_________。
了,有些人還會加上樹木、人物和飛鳥,讓畫面發展
得很豐富,也就是我們說的錦上添花。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學會選擇,在眾多觀念中讓
最獨特的脫穎而出,或精挑不同資源、元素,組合成
新奇有意義的創意,並且使所有的創意實踐都能精益
求精。
節錄改寫自 創造力的因素/吳靜吉
3.依據文意,文中______處適宜填入下列何者?
(A)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B)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物以類聚,臭味相投。 (D)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依據文章內容,下列對於創造力因素的舉例說明,何者最為符合?
(A)流暢力:放學了要騎車回家時,發現忘記帶外套,穿上雨衣禦寒。
(B)變通力:萬聖節時打造出一個南瓜個性吉祥物,與他人大不相同。
(C)獨創力:在三分鐘內快速想出十種向人親切打招呼的表情及動作。
(D)精進力:依據原有的童話故事結局,接續、改寫後來的情節發展。
(三)
有一段時間,孔子魯國的樂師師襄子學彈
弦琴。某日,師襄子教完了一支樂曲,十天過去了,
孔子仍然埋頭苦練,襄子提醒孔子可以學習新曲
了,孔子卻說:「我只是把音律彈熟,技法還很生疏
哩!」
又過了幾天,師襄子說「你可以學新曲了。」
不料孔子又說:「不行啊!我還沒有明白它的內容
呢!」於是又繼續埋頭彈琴再過了好幾天,師襄子
又提醒他說:「好啦,你已經可以彈新曲子了!」
子仍然搖頭說:「不行呀,我還沒有體會到作曲者的
為人呢!」師襄子覺得言之有理也就不再催促他練
新曲了,時間又過去了好幾天。
這一天孔子正埋頭彈琴忽然抬起頭來兩眼閃
爍著喜悅的光芒。他對師襄子說:「好啦,我知道作
曲家是個具有王者氣質的人!莫非這曲子是周文
王?我想除了他,沒有別人作得出這樣的好曲子!」
師襄子恍然醒悟道:「呵,是呀!很久以前
的老師曾經對我說過這首曲子叫文王操它的作者
是周文王。」師襄子對孔子佩服不已,躬身相
顏淵曾經乘舟渡過深潭船夫駕船的本領高超
他請教船夫一般人能否達到這樣的駕船功力船夫回
答說:「可以!善於游泳的人,只要經過練習便可以
學會若是會潛水的人即使從未接觸過船也能操作
自如。」顏淵聽了以後不理解,於是向孔子求教。
孔子聽完顏淵的敘述顏淵解答其中奧妙
泳能手是不會懼怕水的他對學習駕船不存在恐懼心
心情完全是放鬆的擅長潛水的人把陸上和水中
看成同一件事把船行和車駛看成一回事把翻船更
不當一回事,所以,即使從沒駕過船也能操舟自如,
悠然自得。
孔子接著打了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好比一
參與賭博的人用瓦塊為賭理毫無負擔對輸
贏泰然處之衣物下賭就有些顧忌用黃金下賭
那就會顧慮重重心情緊張懼怕輸掉賭其實賭
的規則和技巧的學習都是相同的如果心裡產生害怕
失敗的負擔,技巧就難以發揮。
打完比喻,孔子對顏淵下結論:凡是以外物
懷有恐懼心理那麼內心必然怯弱而使行為顯得
子急忙回禮,說:「我現在可以學彈新曲了!」
孔子學琴 出處:孔子家語
笨拙猶豫,否則,就會是相反的表現。
駕船如神 出處:莊子集釋
5.孔子學琴這則故事中,孔子為何可以推測得知該首曲子的作者?
(A)查閱歷史古籍 (B)多次詢問老師 (C)本身擅長作曲 (D)體會曲樂意境
6.下列何者與駕船如神這則故事的意涵不相關
(A)同理心 (B)平常心 (C)得失心 (D)自信心。
7.以下為孔子學琴和駕船如神這兩則故事的比較分析,何者完全正確?
孔子學琴
駕船如神
(A)
孔子的角色
教導者
學習者
(B)
表現出的學習精神
積極請教
自我要求
(C)
表現出的教育精神
適性發展
舉例啟發
(D)
予人的啟示
過程比目標重要
學習貴精不貴多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七年級國文科答案卷
班級___座號___姓名_______
一、國字注音 10%:每題 1
1.
2.
3.
4.
5.
「撒」嬌
奉「養」
分「歧」
「供」品
「槁」木死灰
6.
7.
8.
9.
10.
低「ㄨㄚ」
「ㄌㄧㄥˊ」聽
「ㄏㄢˇ」見
先「ㄑㄩ」
生機「ㄆㄥˊ」勃
二、注釋 16%:每題 2分,錯字或缺漏扣 1
1.
朦朧
5.
不「盡」相同
2.
不禁
6.
「闔」眼
3.
哄堂大笑
7.
「為」人謀
4.
傳不習乎
8.
譬如「平」地
三、填空 8%:一格 1分,寫錯字或缺漏,該格即不計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內單題 40%:每題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課外單題 12%:每題 3
1.
2.
3.
4.
六、閱讀測驗 14%:每題 2
1.
2.
3.
4.
5.
6.
7.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