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一學
期第三次段考七年級國文科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正確請劃A,錯誤請劃B(一題 2分,
共20 分)
( )1.科普文章指的是普及科學知識而撰寫的文
章,因可運用於生活中,所以為「應用文」的一種。
( )2.科普文章因為強調科學性、準確性,描述時
需要如同科學論文般嚴謹,不可以使用文學的語言。
( )3.〈鮭魚產卵,力爭上游〉中,以鮭魚洄游產
卵的行為,啟發人們要有「為善不欲人知」的精神。
( )4《論語》共 20 篇,每一篇均由頭兩至三字作
命名,無法代表篇章的大意。
( )5《論語》是由其弟子與再傳弟子紀錄,再由
孔子潤飾而成。
( )6.孔子因為其在魯國治理百姓有所建樹,受人
民如師長般愛戴,所以被追封為「萬世師表」。
( )7.「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在
勸勉人們要努力堅持的重要性。
( )8.在《論語》選的課文中,「擇其善者而從
之」,可以理解為「見賢思齊」的重要性。
( )9.〈飛翔的舞者〉中,為了要客觀地向讀者們
介紹欒樹的樣貌,而避免加入自己主觀的意識。
( )10.日記的性質為描述自己每天的見聞、形式
或感想等,所以為記敘文的一種。
二、成語配對-1(一題 2分,共 10 分)
A.巧言令色 B.臨淵羨魚 C.池魚之殃 D.懷才不遇
E.既往不咎
11.碰到路上有衝突,若貿然阻止,可能遭受( )。
12.他總是覺得自己是( ),找工作處處碰壁,終日
自怨自艾。
13.只有( )是沒有用的,最好還是自己多用功。
14.這件事情既然已經過去了,我們就( ),不要再
追究責任了。
15.善於( )之人,表面似乎與人熟稔,其實往往
別有用心。
三、成語配對-2(一題 2分,共 10 分)
A.沉魚落雁 B.百步穿楊 C.見微知著 D.不恥下問
E.魚沉雁杳
16.現代社會中,人們都應該要有( )的能力,觀
察細節而得知趨勢走向。
17.她有( )的容貌,即使未施脂粉,依舊美艷。
18.黃博士的學術地位雖高,但遇到問題時,還是願
意向學生詢問,其( )的行為,使人更加尊敬他。
19.吳佳穎選手身材嬌小,但她槍法極準,能( )
20.在古代沒有便捷的通訊方式,一經離別,便是如
( ),常使人痛斷肝腸。
四、選擇題(一題 2分,共 42 分)
( )21.下列「 」中的字音何者相同? (A)編
「輯」大意/通「緝」要犯 (B)一年半「載」/
「載」歌載舞 (C)仁者「樂」山/敬業「樂」群
(D)「藉」酒裝瘋/「籍」貫衝突
( )22. 下列「 」中的字音何者相同? (A)不
亦「說」乎/到處遊「說」 (B)「行」行出狀元/
一目十「行」 (C)傷口「創」傷/「創」意十足
(D)「繫」安全帶/保持聯「繫」
( )23.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必竟
他年齡還小,你就不要再追究了。 (B)黃老師修養
真好,即使學生態度惡劣,他仍是不慍不火。 (C)
自甘墜落的人永無成功之日。 (D)黃老師具有卓越
的人格與智惠。
( )24.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午
修時間一到,同學們應進教室睡覺。 (B)他的偏差
行為,恐無矯正的可能。 (C)他別出心材的舉動令
人有意外之喜。 (D)讀一本好書可以陶治性靈。
( )25.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義相同?
(A)譬如「為」山/以國家「為」己任 (B)譬如
「平」地/一大幅「平」原 (C)譬「如」/「如」
廁 (D)必有我師「焉」/如農夫之務去草「焉」
( )26.請判斷下列成語,何者使用恰當? (A)佳
瑀因為上了一整天的課,非常疲憊,拖著「傷痕累
累」的身體回家。 (B)雨萍經常「不恥下問」的問
老師問題,所以能獲得比同學更多的知識。 (C)靜
瑄從來不被挫折打倒,她「不屈不撓」、永不言棄的
精神,令人敬佩。 (D)和育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

2
直抒己見,「剛毅木訥」的態度,值得效法。
( )27.以下選項的文句修辭,何者有誤? (A)
他們可以聽到樹木彎下身去哀嚎。:譬喻 (B)愛迪
生說:「 全世界的失敗,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只要繼
續堅持下去,原本都會成功。」:引用 (C)稍不留
神,返鄉之旅就變成死亡之旅了。:映襯 (D)鮭魚
究竟用什麼方法找到原來的出生溪流呢?科學家們對
此尚無定論。:設問
( )28.以下各選項對於論語的釋義,何者錯誤?
(A)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
目的在於充實自我,並非為了名利或名聲。 (B)子
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能與朋友見面
飲酒是快樂的事情。 (C)子曰:「擇其善者而從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錯事的人是我們需要警
惕的對象。 (D)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
止,吾止也。」—為學、做事若是輕易放棄,將無法
完成。
( )29.孔子的學生時常來往各國,今天難得學生
們齊聚一堂,紛紛引用老師的話暢談自己最近的生
活,下列哪位學生的引用不正確?
(A)發願要填平家門前的大凹洞,「進,吾往也」的
子路。 (B)在各國交友廣闊,「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子貢。 (C)家境窮困,樂觀好
學,「人不知而不慍」的顏回。 (D)以禮樂教育人
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子游。
( )30.「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只是一味的埋
頭學習已經不夠,我們還必須培養思考與判斷的能
力,來整合所學得的一切。」請問以下何者最適合當
作上文的註解? (A)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
思,無益,不如學也。 (B)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
須臾之所學也。 (C)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
殆。 (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31.在論語中,「君子」與「小人」經常同時出
現以作為對比之用,請問下列選項中的「君子」與
「小人」,何者並非以才德作為區分標準? (A)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B)君子成人之美,不
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C)君子之德,風;小人之
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德:行為舉止) (D)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32.關於〈飛翔的舞者〉一文的結構分析,下
列何者不恰當? (A)是一篇說明文,旨在介紹臺灣
欒樹。 (B)作者除了介紹知性的資訊,亦融入感性
的描述。 (C)文章開頭作者藉由名言以強調人與自
然的關係。 (D)文章中作者詳細介紹臺灣欒樹並釐
清世人對欒樹的誤解。
( )33.以下關於〈飛翔的舞者〉的描述何者正
確? (A)「在臺灣,許多植物皆有名字,這是一件
感人的事情。」是因為作者覺得這是表現出人民知識
水平都很高。 (B)作者認為植物的「俗名」和「學
名」其實沒有任何差別。 (C)〈飛翔的舞者〉一文
的主旨唯在介紹欒樹的特徵及生長環境。 (D)作者
於末段說明臺灣欒樹能夠為人們帶來歡欣與盼望。
( )34.根據課文〈鮭魚產卵,力爭上游〉中,以
下敘述何者正確? (A)鮭魚在洄游時,除了會遭遇
到許多天敵的捕食,還有嚴重的氣候變化。 (B)鮭
魚的身體由銀白變成紅色的時候,是為了要增加躲避
天敵的靈敏度。 (C)郭泰在文章中引用愛迪生的名
言,其目的為反駁他人論點。 (D)台灣櫻花鉤吻鮭
是因為台灣的地形,而失去了洄游的習性。
( )35.下列詩句中,何句也同樣表達與〈鮭魚產
卵,力爭上游〉中不屈不撓的精神? (A)碧玉妝成
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B)忽見陌頭楊柳色,悔
教夫婿覓封侯 (C)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
雨 (D)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36.根據課文〈值得記憶的小事—日記〉中,
以下各選項對於課文的解讀何者有誤?(A)「因為除
自己外沒有讀者,所以描述非常自由,用不著顧忌什
麼,於是日記就成為赤裸裸的自傳。」:寫日記的目
的為有一天可以當作自傳出版。 (B)「日記是自己
的歷史,赤裸裸地記著自己的行事,隨時檢閱,當然
可以發覺自己的缺點所在。」:日記可作為檢討自我
言行舉止的依據。 (C)「日記的材料是個人每天的
見聞、行事或感想。我們日常的生活,普通平板單調
的居多,如果一一照樣寫記,不僅不勝其煩,也毫無
趣味。日記是記敘文,該用記敘文的選材方式」:寫
日記盡量簡明扼要,能掌握生活事件的重點。 (D)
「『多作』原是學習寫作的條件之一,日記是每天寫
的,最適合於這個條件。又,日記除自己以外不預想

3
有讀者,寫作非常自由;所寫的又都是自身的經驗,
容易寫得正確明瞭。」:每天寫日記是可以加強自己
作文能力的方式。
( )37.「話說商紂王殘暴,周武王集眾力,欲奪
取天下。這一年,武王想看看支持自己的諸侯有多
少,就在黃河渡口會盟諸侯。武王過河,船行到河
中,忽有白魚跳起來,直落在武王的船上。武王大
喜,俯身把魚撿起,激動捧著魚祭奠上天,感謝上天
把天下託付給他。這個小小的事件,對周武王來說具
有重要的象徵意義。魚身有鱗甲,和戰士的甲冑相
通,於是,人們就把魚當作軍隊的象徵;商朝以白色
為貴,代表著商朝的王權;而舟,和周同音,也就象
徵周王室。這一切聯繫起來,即商的軍隊要歸周了,
商的天下也要屬周了。」根據這段內容敘述,下列選
項說明何者有誤? (A)周武王聚集眾力欲取天下是
因為紂王過於殘暴無道。 (B)白魚登舟因此而成為
吉兆。 (C)周王朝以白色為貴,代表周朝王權。
(D)白魚登舟對於周武王而言具有鼓勵的心理作用。
( )38.「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
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由
上可知,孔子提示子游盡孝的原則是下列哪一項?
(A)依父母飲食偏好準備食物。 (B)使父母三餐溫
飽不成問題。 (C)供奉父母飲食要力求豐富。
(D)奉養父母須出於真誠之心。
( )39.下列文句,何者不符合邏輯? (A)春天
來了,大地洋溢活潑的生命力。 (B)陽光灑下,人
們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C)多霧的春晨,城市籠
罩在朦朧的暮色中。 (D)晨跑流行,水岸步道成熱
門景點。
( )40. 閱讀下文,請依據內容推斷,文中所描寫
的植物,依序正確的選項是:「寒冬裡,我欣賞□□
那含蓄的傲骨。深秋時節,我欣賞□□那從容的樸
素。當然,我也愛一朵□□的出水之姿。至於春天,
我不得不驚嘆於□□的敏感,不得不承認整個季節都
是他們的天下。」 (A)斑竹/丹楓/芙蓉/桃花
(B)梅花/菊花/夏荷/杜鵑 (C)菊花/丹楓/芙
蓉/杜鵑 (D)斑竹/菊花/夏荷/桃花。
( )41.「我曾經踮起腳尖遠望,結果遠不如登上
高處看得廣;我登上高處向人招手,胳臂並沒有加
長,但遠處的人也能看得見;順著風呼喊,聲音沒有
更加激昂,但聽的人卻能聽得很清楚。因此,在學習
的道路上,要( )。」文中()處最適合填入下列
何者? (A)善用周遭資源,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B)立定遠大目標,確立人生未來方向。 (C)勇於多
方嘗試,才能激發自我潛能。 (D)慎選學習夥伴,
以免日後誤入歧途。
五、題組(一題 2分,共 18 分)
(一)科普閱讀
〈 〉
你知道太陽是什麼顏色嗎?人們常説火紅的太
陽,答案看似很明顯。不過,太陽其實會呈現不同顏
色,比如早上是橙色,中午時發出金光,到了黃昏又
變成紅紅的圓輪。其實哪一種才是太陽原本的顏色?
根據研究,太陽的表面温度接近攝氏六千度,而恆星
的顏色和它的表面温度有直接關係。如果表面温度在
攝氏五千到六千度之間,它應該是白色的。那麼為什
麼我們看到太陽有不同的顏色?這是當陽光進入大氣
層時,光線就會改變方向,這個現象稱為「散射」。
我們眼睛所見,往往未必與事實相符。你知道為
什麼早上和黃昏的太陽,看起來會比中午的大得多?
原來太陽的大小,任何時間都沒有改變,也和是否接
近地球無關。我們有這個錯覺,只是因為中午的太陽
高懸天空,周圍沒有任何東西跟它對比,所以顯得較
小;早上和傍晚的太陽接近地平線,通常會有各種景
物襯托,才使我們的眼睛誤以為它變大。
( )42.若要為這篇文章下一個標題,以下哪一個
最適合? (A)太陽與疾病的關聯 (B)植物的光合作
用 (C)太陽的身世 (D)古人對太陽的崇拜
( )43.作者指出早上和黃昏的太陽看來比較大,
是由於 (A)當時地球較接近太陽。(B)人們的視覺出
現錯覺。(C)天空無其他景物襯托。(D)人們眼睛未適
應光線變化。
( )44.下列哪一項是文章的內容重點? (A)介紹
太陽的知識。(B)敘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C)説明認
識太陽的重要性。(D)指出太陽對人類利多於弊。

4
(二)歌詞
滅火器 〈島嶼天光〉
親愛的媽媽,請你不要擔憂我/原諒我,無法離開,
我要去對抗不能原諒的人/抱歉了,愛人啊,不能陪
你去看電影/原諒我,無法離開,我要去對抗欺負我
們的人
天色漸漸亮,這有一群人/為了守護我們的夢,變成
更加勇敢的人/天色漸漸亮,已經不再驚惶/現在就是
那一天,換我當守護你們的人
已經不記得,是第幾天,請不要擔憂我/因為我知
道,沒經過寒冬,不會有花開的那一天/天色漸漸
亮,天色漸漸亮/已經是更加勇敢的人
天色漸漸亮,我們就大聲唱著歌/一直到希望的光
線,照著島嶼每一個人/天色漸漸亮,我們就大聲唱
著歌/太陽一爬上山,我就會回家了
*歌詞介紹:
歌詞中的主角,僅僅是一個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與母親、女友告別,踏上只有艱辛的荊棘路,他想要
對抗的人是無法原諒的人,是什麼?我們其實並不知
道,或許是一個強權、或是一個巨大且不可撼動的體
制,但是我們可以從歌詞裡面看到,這個小人物不論
在中途會遇到多少困難,他依舊相信著總是會有那麼
一天—看見希望到來的那一天,在達到目標的路程
中,他能夠成長、能夠茁壯,能夠成為一個可以守護
他人的存在,同時也相信著當陽光照過山頂,驅散黑
暗後,他就可以再度回到自己深愛的人的身旁。
( )45.「沒經過寒冬,不會有花開的那一天」可
對應下列哪一句詩句? (A)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
梅花撲鼻香 (B)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C)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間 (D)山重水
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46.以下對於這首歌詞的敘述,何者最為恰
當? (A)告別母親、女友是希望他們不要成為自己
成功的路途上的絆腳石。 (B)太陽代表著希望,那
希望則是歌詞中的主角想要達成的願望。 (C)歌詞
中的主角是獨自一人踏上抗爭的道路,單獨對抗那些
不能原諒的人。 (D)歌詞的意境已經清楚暗示,這
一場抗爭是絕對不會成功的一條路。
(三)閱讀以下《論語》的章句,並回答下列問題。
甲、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乙、子曰:「君子學道而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
丙、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丁、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
風,必偃。」
*喻:通曉、了解;求:要求;偃:倒下
( )47.君子、小人具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有德之
人與無德之人;一個是統治者與平民,請試著判斷以
上那些章句是有德者與無德者?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丁 (D) 丙丁
( )48.請問以下關於上述章句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章句意思是不論君子或是小人都會為了追求
利益而不擇手段。 (B)乙章句意思是君子如果有學
問,就更能夠受人愛戴。 (C)丙章句意思是君子處
事總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D)丁章句意思是小
人若是作亂,君子可以如強風般壓制小人。
(四)白話閱讀
一天,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你
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佛印禪師說:「像一
尊佛。」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此時,佛印禪師
反問蘇東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蘇東坡
毫不考慮地回答:「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佛印禪
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聲:「阿彌陀佛!」蘇東坡
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說:「今天總算佔了
佛印禪師的上風。」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哥
哥!你今天輸得最慘!因為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
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盡是污穢不淨,把
六根清淨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這不是輸得很
慘嗎?」
( )49.請根據這則故事,選出與此主旨相同的選
項為何? (A)我們每個人就像一個空瓶子,你心裡
裝著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B)寬恕而不忘卻,就
如同把斧頭埋在土裡而把斧柄留在外面一樣。 (C)
人的心只有拳頭那麼大,可是一個好人的心是容得下
全世界的。 (D)蝴蝶要在花園得到飛舞的歡樂,那
首先得忍受與蛹決裂的痛苦。
( )50.請就東坡與佛印的對答判斷,蘇小妹認為
誰比較高明?
(A)東坡 (B)佛印 (C)不相上下 (D)沒有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