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試題共 4頁
18. 圖五為甲、乙兩種細胞所含的染色體示意圖,此兩種細胞都是某一雌性動物個體內的正常細胞。根據此圖,下列相關推論
或敘述何者最合理?
(A)甲總共含 8個基因,乙總共含 4個基因 (B)若甲具有性染色體,則乙不具有性染色體 (C)若甲具有成對的遺傳因子,則
乙不具有成對的遺傳因子 (D)甲有 4對成對的染色體,乙有 2對成對的染色體。
19. 阿光將一片落地生根的葉片切成大小不同的兩片,分別進行培養。經一段時間後,各自長出一些小芽,如圖六所示。有關
長出兩小芽的過程中細胞所進行的分裂名稱及此分裂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最合理?
(A)均為減數分裂,且分裂過程中經一次染色體複製 (B)均為減數分裂,且分裂過程中出現兩次連續分裂 (C)均為細胞分
裂,且分裂過程中經一次染色體複製 (D)均為細胞分裂,且分裂過程中出現兩次連續分裂。
20. 以T及t分別代表控制種子顏色的顯性及隱性遺傳因子,以 R及r分別代表控制花朵顏色的顯性及隱性遺傳因子。已知某植
物控制此兩種性狀的遺傳因子位在成對染色體的相對等位置上,若此植物的種子顏色是隱性性狀、花朵顏色是顯性性狀,
成對染色體的其中一條如圖七所示,則成對染色體的另一條示意圖應為下列何者?
(A) (B) (C) (D)
21. 小空到博物館參觀,剛好裡面有一個關於人體染色體的特別展覽,展覽看 板寫著:「人體染色體的數量與特徵,影響
著人體的遺傳表現與遺傳疾病。」請問下列關於人體染色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成年男性的肌肉細胞內有單套(n)染色
體 (B)女性的性染色體與男性不同 (C)人類的精子和卵子,都各有 23 對染色體 (D)染色體數目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
22. 阿呆家中的血型族譜如右圖,請依照右圖推論下列何者錯誤?
(A)阿呆血型的基因型必為 IBIB (B)阿呆媽媽的血型必為 AB 型 (C)阿呆奶奶的血型必為 B型
(D)阿呆爺爺血型的基因型必為 IAi。
23. 美麗以她的單眼皮為傲,總說這樣很像韓國人,以後要到韓國參加女子團體,用歌舞征服世
界。若以 a表示隱性等位基因,且單眼皮屬隱性性狀,請問她父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下列哪
一組?
(A) AA╳AA (B) Aa╳Aa (C) Aa╳aa (D) aa╳aa。
24. 龍一忘了把沒吃完的吐司放到冰箱,過沒幾天,上面就長滿黴菌。龍一發現後,只好將發黴的吐司和廚餘擺在一起,當時正
是農曆新年假期停收垃圾期間,沒想到等年假過完,所有的廚餘也都長滿黴菌了。請問下列何者的生殖方式與黴菌的孢子繁
殖相似? (A)水螅利用精子和卵子產生後代 (B)開花植物的種子繁殖 (C)甘藷的塊根長出新嫩芽 (D)水生動物體外受精
繁殖。
25. 小勝的體細胞進行分裂時,複製後的性染色體如右圖所示,甲、乙各為其中一條染色體,則下列敘述何者錯
誤? (A)小勝是男生 (B)甲來自母親的遺傳,而乙來自父親 (C)小勝的口腔表皮細胞缺乏甲、乙染色體
(D)小勝的配子中不會同時具有甲、乙染色體。
26. 龍二寒假時前往臺南豌豆植物種植園參觀,導覽員告訴他:「矮莖豌豆的基因型為 aa。園區中的優化植栽培
育觀察實驗區,有兩株高莖豌豆進行雜交,培育出一號高莖豌豆株及二號矮莖豌豆株。」同樣的親代竟然可以培養出兩種
不同型態的子代,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株親代的基因型都是 AA (B)兩株親代的基因型都不是 AA (C)一號高
莖基因型一定是 AA (D)二號矮莖因型一定是 Aa。
27. 在動物的世界裡,許多雄性會把育兒的工作丟給雌性,自己則是去尋找更多繁殖的機會。然而,在海馬(為魚類)的世界裡,
角色是完全相反的,雌海馬只負責將卵產進雄海馬的育兒袋中,從此就不見蹤影,受精卵則在雄海馬的育兒袋中發育,經
過約 2到3週發育期後,雄海馬會將數量眾多的小海馬從育兒袋口噴出。請運用生物課所學的知識,選出最適當的選項:
(A)胚胎發育所需的養分由雄海馬供應 (B)此為體內受精 (C)此為胎生 (D)胚胎發育所需的養分由卵本身供應。
28. 通常生殖時進行體外受精,且護卵育幼能力差的動物,雌體產生的卵較多,請問:下列何種動物的雌體產生卵的數目最
多? (A)爬蟲類-綠蠵龜 (B)魚類-小丑魚 (C)哺乳類-海豚 (D)鳥類-五色鳥。
29. 人類具有 X和Y兩種類型的性染色體,而其他與決定性別無關的染色體稱為體染色體,關於「生女孩」,下列哪一項組合正
確?
(A)含有染色體為 22+X的卵與 22+Y的精子受精 (B)含有染色體為 22+X的卵與 22+X的精子受精
(C)含有染色體為 44+XX 的卵與 44+XY 的精子受精 (D)含有染色體為 44+XX 的卵與 44+XX 的精子受精。
30. 下列生物與無性生殖類型的配對,何者錯誤?
(A)渦蟲-分裂生殖 (B)水螅-出芽生殖 (C)石蓮-營養器官繁殖 (D)青黴菌-孢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