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歸仁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21 MB
頁數
7
作者
PureX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1-14,离现在 4 28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台南市立歸仁國中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二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科試
考試範圍:4-5~CH6 單選題總共43題,共5 二年 ___ 號:___ 姓名:________
本試卷皆為單選題,每題中只有一個最恰當的選項,請將答案劃記於答案卡中。
1~43題,每題2分,共86分。
( )1. 右圖()是加拿大的國旗阿賢分別用紅色光藍色光綠色光及白光去照則用哪一種色光
照射時,最無法正確辨識出國旗中楓葉的圖案?
(A)紅色光 (B)藍色光 (C)綠色光 (D)白光
( )2. 有一元素,在常溫常壓下是黃色的固體,不易敲碎、極具延展性,為電、熱的良導體,此元
素符號為下列何者? (A)S (B)C (C)Cu (D)Au
( )3. 乙酸的化學式為
CH3COOH,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1 個乙酸分子含有
6
個原子 (B)10 個乙酸分子中含有
30
種原子
(C) 2 個乙酸分子中含有
8
個氫原子 (D)乙酸不能用化學方法再分解
( )4. SOCuAgClMg,在上述元素中,不具有延展性的元素為哪幾個?
(A) SCuMg (B) OAgMg (C) SOCl (D) AgCuCl
( )5. 有關各元素的特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溴是常溫下唯一呈現液態的非金屬元素 (B)銅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屬元素
(C)鎢是熔點最低的金屬元素 (D)汞是唯一可以導電的非金屬元素。
( )6. 右圖()是大氣中各主要氣體含量示意圖,若以
表示含量第三多的氣體原子,則該氣體
是以下列何種形式存在?
(A) (B) (C) (D)
( )7. ()道耳頓提出原子說()拉塞福提出原子模型發現質子()查兌克發現質量與質子接近的中子()湯姆
森發現電子。關於以上原子結構相關的發現跟理論,依其提出先後順序排列為何?
(A) 甲丁乙丙 (B)丁乙丙甲 (C)甲乙丁丙 (D)丁丙乙甲
( )8. 某些元素的原子序如右表()所示今有一種元素已知電中性時電子數
13,中子數為 14,則此元素的表示方法,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 )9. 休豪取四杯質量和初溫都不同的水以相同的熱源加熱到沸點若加熱過程熱量無散失則哪一杯水需要的時間最
長?
(A) (B) (C) (D)
( )10. 右圖()為氮元素的某粒子狀態,則關於右圖的化學式下列何者正確?
(A) O2 (B) 2O (C) 2N2 (D) 4N
( )11. 將質量均為 100
公克,溫度分別為
20
80的兩杯水混合在一起時,整個系統處於未
絕熱狀態,意即熱量有散失,經過一小段時間後,兩杯水混合後的平衡溫度為何?
(A) 20 (B)介於 2050 (C) 50 (D)介於 5080
( )12. 外電報導:大陸山東就有一名 15 歲少年,好奇想試試冬天舔結凍的鐵管舌頭會不會黏住,沒想到他竟真的在攝
氏零下 16 度的天氣中親身實驗,結果舌頭果真被牢牢凍在鐵管上。關於少年的舌頭被鐵管黏住的原因,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A)舌頭與製冰盒接觸傳熱,使水結冰 (B)舌頭與鐵管摩擦生電,兩者相吸
(C)舌頭與鐵管摩擦生熱,使水變黏 (D)舌頭與製冰盒接觸傳熱,使水溫升高
元素
符號
C
O
N
Co
Mg
Al
原子序
6
8
14
27
12
13
下一頁仍有試題
()
()
()
2
( )13. 幸偵參加百萬富翁機智問答時,主持人提問題目為:請根據下面提示判斷此元素最可能為何者?
1. 某元素的外觀為銀灰色,可用小刀切開。
2. 須放在礦物油中保存。
3. 遇到水會起火燃燒。
(A) (B) (C) (D)
( )14. 一束白光入射進入三稜鏡後,其中紅色光與藍色光的行進路徑應為何?
(A) (B) (C) (D)
( )15. 文君進行燃燒實驗時,將甲元素燃燒,生成乙化合物,若再將乙化合物放入水中,容易形成丙水溶液。下表為四
種元素的燃燒情形及燃燒後產物溶於水的難易度,依上述的實驗步驟及表格判斷,甲元素最不可能為那些元素?
(A) Na S (B) S C (C) Cu C (D)只有 Cu
( )16. 台灣的珍珠奶茶舉世聞名,許多國外遊客來觀光時,一定會去手搖飲
料店帶上一杯心愛的飲料,而且各家飲料店也會在紙杯上用不同顏色
及圖案來增加遊客購買的意願,現有四個大小相同但外觀顏色不同的
飲料杯如右圖()所示放入等量的冰塊再用膠膜密封同時同地
在太陽光底下。經一段時間後,每個杯子內容仍有部分冰塊未融化冰
塊,則哪一個杯子內的冰塊融化得最少?
(A) (B) (C) (D)
( )17. 珍慧跟家人一起去彩繪玻璃工廠參觀她發現透過不同顏色的玻璃看物品物品呈
現的顏色就不同當她透過藍色玻璃及綠色玻璃看哥哥穿的襯衫及喇叭褲時所看
到的顏色如右表()所示,則哥哥原本襯衫及喇叭褲的顏色下列何者最為符合?
(A)紅色襯衫、白色喇叭褲 (B)黑色襯衫、綠色喇叭褲
(C)白色襯衫、藍色喇叭褲 (D)紅色襯衫、黑色喇叭褲
( )18. 右圖()中兩容器中裝有等量的水,若加熱相同的時間後,請問何處的溫
度最低? (A) (B) (C) (D)
( )19. 下列哪一種情形無法用道耳頓原子說來說明或解釋?
(A)碳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而不會產生二氧化硫
(B)純水與礦泉水中的水分子,其組成的氫原子與氧原子個數比皆為 2:1
(C)相同數量的金原子與鐵原子質量不同
(D)原子不可分割,其結構為
( )20. 甲和乙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丙,結果如右圖()所示。請問甲、乙、丙中
共有幾種元素(●及○分別代表不同的原子)及分子?
(A) 2 種元素,3種分子 (B) 2 種元素,2種分
(C) 3 種元素,3種分子 (D) 4 種元素,4種分子。
( )21. 下表為常見元素的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與質量數的關係,則表中的 X+Y+Z 為何?
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
質量數
Na
11
12
X
23
F
9
Y
9
19
Al
Z
14
13
27
(A)33 (B)34 (C)35 (D)36
元素
Na
S
Cu
C
燃燒情形
黃色火焰
藍紫色火焰
不燃燒
紅色火焰
溶於水難易度
易溶
易溶
不溶
難溶
襯衫
喇叭褲
藍色玻璃
黑色
藍色
綠色玻璃
黑色
綠色
下一頁仍有試題
()
()
()
()
()
3
( )22. 超商販賣以紙杯盛裝的熱飲時,會在杯身外面套上一層厚紙板,這是利用隔絕表中哪些熱傳播方式,以避免消費
者碰觸紙杯時手被燙傷?
(A) (B) (C) (D)乙、丙
( )23. 原子是由中子、質子與電子三種基本粒子所組成。若以○、
和●分別代表中子、質子與電子,則下列何者為
原子的示意圖?
(A) (B) (C) (D)
( )24. 凌怡取質量
100
公克、溫度
20的水、銅、銀和鉛四種物質,其比
熱值如右表()所示。若以穩定供應的熱源分別加熱,則哪一種物質
的溫度到達
80時所吸收的熱量最少?
(A) (B) (C) (D)
( )25. 雙層玻璃杯的設計如圖()所示,夾層中填充稀薄空氣,來防止手被杯內的熱飲燙傷,這種隔絕熱傳
播的方式與下列何者最為相似?
(A)膨鬆的棉被比被壓的緊實棉被保暖 (B)炎熱地區的人穿著較寬鬆的衣服或長袍
(C)鐵鍋採用木質把手 (D)熱水瓶的真空夾層設計
( )26. 氦、氖和氬皆為週期表中第
18
族的元素,下列關於此三種氣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活性都很大 (B)化學性質差異很大 (C)位於週期表的同一橫列 (D)都是由單一原子組成的
( )27. 如圖()所示,美茱取三根粗細相同的銀棒、銅棒和玻璃棒,並將其中一端靠在一起以
酒精燈加熱另一端則以蠟油黏住火柴棒三根火柴掉下的先後順序為銀棒銅棒
璃棒,由上述結果可推知哪一種結論?
(A)比熱大小:銀>銅>玻璃 (B)比熱大小:銀<銅<玻璃
(C)熱傳導速率:銀>銅>玻璃 (D)熱傳導速率:銀<銅<玻璃
( )28. 甲、乙、丙、丁四種原子的原子序及質量數列於下表,下列有關此表中各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
原子種類
原子序
質量數
6
12
6
14
7
14
8
16
(A)甲原子核中含有 6
個電子和
12 個中子 (B)乙、丙、丁為同一族的元素
(C)乙跟丙為同一種元素 (D)數量相同時,丁原子的質量最大
( )29. 有關拉塞福提出的原子結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質子在原子核內,故原子核必帶正電 (B)原子核的大小就是原子的大小
(C)原子是由質子、電子兩種主要粒子均勻混合而成 (D)電子繞著質子運行,且在原子核內穿梭
( )30. 右圖()是濬騰在科學雜誌上看到水的「加熱時間與溫度變化」關係圖。若他想要
以自製的溫度計來重做「水的三態變化實驗」,附表是四種不同液體的熔點與沸點的
資料,則他選擇哪一種液體來做為溫度計的材料,實驗會較為準確?
熔點
30
25
10
0
沸點
100
150
120
200
(A) (B) (C) (D)
物質
比熱(cal/g.℃)
1.0
0.093
0.056
0.031
下一頁仍有試題
()
()
()
()
4
( )31. 以同一熱源分別加熱甲乙兩杯不同質量的水其加熱時間與溫度變化關係如右圖()
則甲、乙兩杯水的質量比為何?
(A) 11 (B) 21 (C) 31 (D) 13
( )32. 鐵塊及鋁塊的相關物理性質如下表所示,在絕熱系統中將鐵塊與鋁塊接觸後,熱量將如
何傳遞且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為何?
質量(g)
密度(g/cm3)
比熱(cal/g)
初溫()
鐵塊
200
7.9
0.113
35
鋁塊
100
2.7
0.217
110
(A)熱量傳遞:鐵塊→鋁塊。因為鐵塊的質量大於鋁塊 (B)熱量傳遞:鐵塊→鋁塊。因為鐵塊的密度大於鋁塊
(C)熱量傳遞:鋁塊→鐵塊。因為鋁塊的比熱大於鐵塊 (D)熱量傳遞:鋁塊→鐵塊。因為鋁塊的初溫大於鐵塊
( )33. 休名欲了解水溫的變化和加熱時間的關係,其實驗的裝置如右圖(十一)所示,實驗時火的大
小、火與燒杯的距離均相同,且火所提供的熱量均被水吸收。當兩杯水從初溫同為 20℃開
始加熱至沸騰前,其實驗結果的圖示,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 )34. 有關各元素應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硫用於製造矽晶圓,應用於半導體工業 (B)石墨為白色結晶,可作為電極和鉛筆芯的材料
(C)銀用於製造電線和開關 (D)鈦的氧化物為二氧化鈦,常作為漆料、防晒化妝品。
( )35. 素真在三個相同燒杯中,各加入質量100
g、溫度
25的甲、乙、丙、丁四種不同的溶液,若放在相同的穩定熱
源上加熱,可得到如下表的資料。請問三種溶液中,何者的比熱最大?
加熱時間
溶液
0
分鐘
1
分鐘
2
分鐘
3
分鐘
4
分鐘
25.0
30.0
35.0
40.0
45.0
25.0
28.0
31.0
34.0
37.0
25.0
35.0
45.0
55.0
65.0
25.0
33.0
41.0
49.0
57.0
(A) (B) (C) (D)
( )36. 在生活中,下列現象或是作為跟熱脹冷縮無關?
(A)利用水銀溫度計量體溫 (B)冰吸熱後會融化成水
(C)水泥橋面上的伸縮縫 (D)凹陷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恢復原狀
( )37. 戊物體經檢測後發現不能導電,則戊物體的元素符號可能為下列何者? (A) S (B) Cu (C) C (D) Al
( )38. 下列哪一種作法無法區分乙、丁兩種物質?
(A)將兩物體置於潮濕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後觀察氧化物
(B)取相同質量的兩物體,分別利用排水法測量體積,再求密度。
(C)將兩物體用砂輪機切開,觀察新切面
(D)將初溫及質量相同的兩物體一起加熱,測量兩者溫度變化的快慢情形
()
(十一)
芙萊取甲、乙、丙、丁、戊五種固態物質進行實驗,已知五種物質為硫塊、銅棒、石墨棒、鋁棒、鐵棒,
她進行的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試回答36~37題:
下一頁仍有試題
5
( )39. 有關此元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由門得列夫所製造出來的 (B)可以存在自然的環境下長達半年
(C)常溫、常壓下為金屬固體 (D)質子數、中子數及電子數的總和為 202
( )40. 將燒紅的麥飯石放入裝有各式食材及水的檳榔葉容器中,就能將食材煮熟。麥飯石主要是利用熱傳播的何種方式
將水加熱? (A)傳導 (B)對流 (C)輻射 (D)對流及輻射
( )41. 麥飯石作為過濾材料時,其原理與下列何者不同?
(A)利用濾紙來分離細沙跟食鹽水 (B)將食鹽水加熱分離食鹽及水
(C)細胞膜只能讓水通過而葡萄糖分子無法通過 (D)活性碳口罩可以隔絕沙塵
( )42. 根據上文有關紫外線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屬於可見光 (B)去氧射線是紫外線也是紅外線
(C)紫外線可以殺死新冠病毒 (D)紫外線無法人造,只能由太陽光中分離出來
( )43. 下列敘述中何者不是紫外線的危害?
(A)大氣層中的紫外線過量會造成全球暖化
(B)長期照射紫外線易造成皮膚病變
(C)眼睛接受過多的紫外線容易引起白內障
(D)紫外線消毒產品搭配臭氧機的功能一起使用,易讓室內臭氧濃度過高可能導致肺部不適。
單選題試題結束
鍆,在 1955 年時,以 α粒子撞擊鑀元素時發現的,是一個人工合成元素,化學符號為 Md,原子序是 101
已知的鍆同位素共有 16 種,最穩定的是 258Md,半衰期達 51 天;它的名稱 Mendelevium 得自元素週期表之父-
門得列夫。
文章取自維基百科
魚蝦的烹飪方式百百種,但用石頭煮熟的魚你吃過嗎?奇美部落阿美族人最特別的「美式」石頭火鍋,將溪
邊撿來的麥飯石用炭火燒熱,再利用檳榔葉鞘摺成烹煮器皿,隨後將水、燒得通紅的石頭和魚蝦通通放進去,石
頭釋放的熱能將食材通通煮熟,風味鮮甜獨特。
為何用麥飯石來加熱?它是一種火成岩,經過輕微的變質作用所生成的石頭,而且也經過一些風化。按照礦
物來說因為麥飯石裡含有沸石Zeolite這類礦物的分子結構裡有許多小孔當作過濾材料時細菌無法通過;
也可以吸住空氣裡和水裡的氣體和重金屬等。如此一來,也許能讓湯頭更美味。
文章取自 https://www.eastcoast-nsa.gov.tw/zh-tw/travel/tribaltourism/tribal?id=3
紫外線的發現,比可見光晚了一百多年。德國物理學家通過化學實驗,發現紫光波長範圍之外存在著一種可
以讓浸透了氯化銀的紙張變黑的射線,將其命名為「去氧射線」,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紫外線了。
1878 年,人們發現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20 世紀初葉,人們發明了人造紫外光源和傳遞紫
外線光性能較好的石英材質燈管,並開始將這一技術用於自來水廠的消毒80 年代之後,紫外線消毒技術開始被
廣泛地運用於生產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而且紫外線具有很高的能量可以破壞微生物體內 DNA RNA 結構,
也可以讓空氣中產生臭氧利用臭氧來殺滅它們而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的遺傳物質是 RNA紫外線可以讓
病毒的 RNA 斷裂,使其不能正常合成所需的蛋白質,從而殺滅病毒。
但是,紫外線消毒也不是「完美」的,在使用時應注意的有:1.皮膚的傷害。2.誘發眼睛的白內障3.塑膠、
橡膠類產品受長時間照射後會老化。
文章截取自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0214/34227946.html
6
台南市立歸仁國中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二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科試卷
寫卷 二年 號姓名:
得分:
※需有計算過程、算式或說明,答案需注意單位。
1. ()原子核;()元素;()活性表;()傳導;()週期表;()輻射;()比熱。將正確的代號填入下列題目:(每格 1
分,共 4)
(1)使
1
公克的物質上升
1所需的熱量。答:
(2)原子的中心,且所有質量幾乎都集中在此。答:
(3)不須經由介質,將熱直接傳送到四周的方式。答:
(4)元素依原子序由小到大,由左至右,由上而下排列的表。答:
2. () NaCl() O2() CaCO3() CO2() He() H2SO4() H2O() MnO2將正確的代號填入下列題目:
(每格 1分,共 4)
(1)水蒸氣。答: (2)氯化鈉。答: (3)硫酸。答: (4)氦氣。答:
3. 采奉在實驗室研究某物質的比熱和三態變化,他取某物質
100
g
受一穩定熱源加熱,此物質的溫度與加熱時間關係,如
圖所示。已知此穩定熱源每分鐘提供 500
卡的熱給此物質,加熱過程沒有熱量散失。
(1) 此物質在第階段時的比熱為多少?(2)
(2) 圖中a點與b點的溫度是否相同?答: (1)。進行的狀態變化是否相同?答: (1)
4. 俊宏取100g的水和100g的油從初溫同為20℃開始加熱,用相同的熱源且熱源所提供的熱量均
被水和油完全吸收,經一段時間後,兩者皆未達沸騰,其實驗結果的圖示如右圖所示。(水的
比熱為1.0
-,油的比熱為0.6
-
(1)若圖中甲、乙兩線分別代表100g的水及100g的油,則100g的油 線。(1)
(2)60克的水做相同的實驗,實驗結果所得到的圖形將位於右圖的哪一區或是哪一條線?
答: (1)
手寫題試題結束
7
歸仁國中 109學年度上學期自然與生科二年級第三次段考 解答
一、單選題:1~43題,每題2分。共86
1
A
2
D
3
C
4
C
5
A
6
A
7
A
8
C
9
B
10
C
11
B
12
A
13
B
14
C
15
C
16
D
17
A
18
C
19
D
20
A
21
B
22
B
23
B
24
D
25
D
26
D
27
C
28
D
29
A
30
B
31
D
32
D
33
D
34
D
35
B
36
B
37
A
38
C
39
C
40
A
41
B
42
C
43
A
二、手寫題:各題配分如手寫題目卷上所示,共 14 分。
1. (1)庚。(2)甲。(3)己。(4)戊。(每格 1)
2. (1)庚。(2)甲。(3)己。(4)戊。(每格 1)
3. (1)0.5 cal/g (2 ) (2)是;否。(每格 1)
4. (1) (2)甲。(每格 1)
歸仁國中 109學年度上學期自然與生科二年級第三次段考 解答
一、單選題:1~43題,每題2分。共86
1
A
2
D
3
C
4
C
5
A
6
A
7
A
8
C
9
B
10
C
11
B
12
A
13
B
14
C
15
C
16
D
17
A
18
C
19
D
20
A
21
B
22
B
23
B
24
D
25
D
26
D
27
C
28
D
29
A
30
B
31
D
32
D
33
D
34
D
35
B
36
B
37
A
38
C
39
C
40
A
41
B
42
C
43
A
二、手寫題:各題配分如手寫題目卷上所示,共 14 分。
1. (1)庚。(2)甲。(3)己。(4)戊。(每格 1)
2. (1)庚。(2)甲。(3)己。(4)戊。(每格 1)
3. (1)0.5 cal/g (2 ) (2)是;否。(每格 1)
4. (1) (2)甲。(每格 1)
歸仁國中 109學年度上學期自然與生科二年級第三次段考 解答
一、單選題:1~43題,每題2分。共86
1
A
2
D
3
C
4
C
5
A
6
A
7
A
8
C
9
B
10
C
11
B
12
A
13
B
14
C
15
C
16
D
17
A
18
C
19
D
20
A
21
B
22
B
23
B
24
D
25
D
26
D
27
C
28
D
29
A
30
B
31
D
32
D
33
D
34
D
35
B
36
B
37
A
38
C
39
C
40
A
41
B
42
C
43
A
二、手寫題:各題配分如手寫題目卷上所示,共 14 分。
1. (1)庚。(2)甲。(3)己。(4)戊。(每格 1)
2. (1)庚。(2)甲。(3)己。(4)戊。(每格 1)
3. (1)0.5 cal/g (2 ) (2)是;否。(每格 1)
4. (1) (2)甲。(每格 1)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