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12.41 KB
頁數
3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8,离现在 4 36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國中部 109學年度 1學期 年級 1次段考 (歷史科)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21. ( ) 歷史老師請同學以長濱文化為題,進行分組討論。以下是該組四位同學的意見,何者的看法較為正
確?【習作】
(A)甲生 (B)乙生 (C)丙生 (D)丁生
22. ( ) 有一本歷史書籍記載:「鄭成功來臺灣經營,帶來很多士兵及眷屬,為解決糧食問題而實施『寓兵
於農』的屯田制度,今天可以從臺灣南部地區的地名,看出屯田的影子。」下列哪一個地名與屯田
有關?【習作】
(A)高雄市美濃區 (B)臺南市白河區 (C)高雄市左營區 (D)屏東縣車城鄉
23. ( ) 右表是某一組織的重要事件整理,根據內容判斷,
下列何者最適合放入表中的「?」處?【習作】
(A)從印度輸出大量瓷器販賣至中國
(B)以白銀吸引中國商人至馬尼拉交易
(C)以澳門為據點,推動亞洲傳教事業
(D)設亞洲總部於巴達維亞,統籌經營
24. ( )臺灣目前找到的考古遺址中,最古老的是位於臺東的長濱文化,請問長濱文化有何特色?
(A)已經開始使用文字紀錄 (B)已懂得燒製陶器來裝水
(C)已經知道用火烹煮食物 (D)使用磨製石器打獵維生
25. ( )農業出現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大突破,對於人類生活有何重大意義?
(A)能夠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 (B)已經完全不必仰賴採集、漁獵活動
(C)顯示人類正式進入歷史時代 (D)代表人類懂得使用鐵製農具耕種
26. ( )稻米一直以來多是臺灣人民的主食,請問哪一個文化遺址是目前臺灣所發現的遺址中,最早懂得種植
稻米的文化遺址?
(A)大坌坑 (B)圓山 (C)卑南 (D)南關里
27. ( )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了許多玻璃珠、瑪瑙珠飾、銅錢等外來物品,由此可看出十三行文化有何特色?
(A)製作飾品的技術高超 (B)已經發展出海外貿易
(C)證明臺北湖曾經存在 (D)可能是西拉雅的祖先
28. ( )臺灣原住民的稱呼,隨著統治政權不同而有所不同。請問有關於西拉雅族描述,下列何者最為正確?
(A)屬於南島語族,祖先在數千年前來到臺灣 (B)清帝國時期歸順朝廷,被稱為「生番」
(C)多住在山區,因此日治時期被稱為「高山族」 (D)一直到現在仍保有不少傳統文化
29 .( )由邵族的白鹿傳說,可以知道邵族最後選擇定居於臺灣何處?
(A)阿里山 (B)日月潭 (C)花東縱谷平原 (D)蘭嶼
30. ( )16 世紀起,歐洲人展開海外探險活動,陸續來到亞洲。請問歐洲人來到亞洲的最主要目的為何?
(A)發展貿易活動 (B)宣傳基督宗教
(C)開拓戰略據點 (D)進行文化交流
31. ( )明、清兩代分別在臺灣都有實施海禁政策,請問實施海禁政策的目的為何?
(A)明朝是為了防止倭寇騷擾 (B)清朝是為了和荷蘭進行貿易競爭
(C)明朝是為了幫鄭氏反清復明 (D)清朝是為了反對日本鎖國政策
32. ( )17 世紀初期荷蘭佔領臺灣,一直等到鄭成功進攻臺灣,才迫使荷蘭退出臺灣。請問荷蘭在台灣發展
的狀況為何?
(A)主要佔領臺灣北部,如雞籠、蛤仔難等地 (B)建立普羅民遮城,吸引中日等商人來貿易
(C)日本鎖國政策,導致荷蘭中斷對日本貿易 (D)鄭成功來台後,荷蘭因戰敗退回到馬尼拉
33. ( )承上題,請問鄭成功擊敗荷蘭,進佔臺灣最主要目的為何?
(A)為了將臺灣作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 (B)為了和中國大陸發展走私貿易
(C)為了掃平臺灣雲林、嘉義一帶海商 (D)為了打造臺灣成為貿易轉運站
34. ( )鄭成功攻下臺灣後,發現糧食不足,請問鄭氏政權如何解決糧食問題?
(A)大量從中國大陸走私進口稻米 (B)重視土地拓墾活動,實施軍屯
(C)在臺灣推動海禁,禁止商品外銷 (D)成立東印度公司和英國做生意
35. ( )1516 世紀,臺灣附近不僅海商聚集,甚至之後連荷蘭、西班牙都對臺灣深感興趣,其主要原因是因
為臺灣具備了哪一項優勢?
(A)物產豐饒 (B)民風純樸 (C)資源豐富 (D)位置優越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國中部 109學年度 1學期 年級 1次段考 (歷史科) 答案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1~5
6~10
11~15
16~20
21~25
DCDCA
26~30
DBABA
31~35
ABABD
36~40
41~45
46~5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