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馬可波羅是義大利商人,他曾兩度來到中國,第二次時,他久留中國,被分為色目階級,由於深受皇帝的喜
愛,他還在朝廷任官,也曾到中國各地。馬可波羅說他到中國時,紙幣已廣為流通,他形容這種錢以桑樹皮
製成,形式如紙張,所有東西都可以用紙幣來購買。請問:他在中國停留的時間可能可以見到下列哪一種情
況?
(A) 面對各種不同的族群,朝廷會選擇用強硬的政策推動國家文化的統一
(B)和馬可波羅一起在朝廷任官者,可能還有波斯人、俄羅斯人
(C)穆斯林善用武器、了解軍事,常在朝廷擔任重要的軍事官員
(D)朝廷仰慕漢人文化,故要求官員學習漢人文字、語言並推行漢化。
26.(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素一分為二,宋朝就是其中之一。請問:宋朝分成北宋與南宋與哪
個事件的發生有著密切關係?
(A)靖康之禍 (B)蒙古西征
(C)永嘉之禍 (D)東突厥被滅。
27.( )今日世界各國因為交通便利,多半被納入全球化或是區域整合的體系中。而在十三世紀的歐亞大陸,也因為
一股新興勢力,將漢人所在的東亞、穆斯林所在的中亞與西亞,以及歐洲的斯拉夫民族,整合入同一帝國內,
形成宏大的商業文化體。請問這個帝國最可能具有下列哪項特色?
(A) 君主推行漢化政策,鼓勵通婚改漢姓和穿漢服
(B) 形成跨族群、文化、疆域的國際新秩序,統治者承認各民族習慣、規範
(C)君主成為西北各族君長尊崇的「天可汗」
(D)君主推行種族平等的政策,但並不鼓勵各民族保存傳統。
28.( )歷史圖二為中國最大規模之一的對外航海行動,關於此行動下列何者正確?
(歷史圖二)
(A)中國政府藉此航海行動開拓通往歐洲的新航路
(B)東南亞、印度洋部分國家,因而納入中國的朝貢貿易體系之中
(C)為了要一次就肅清海外所有的蒙古勢力的軍事行動
(D)蕃薯、玉米等美洲農作物是透過此航海行動直接傳入中國。
29.( )宋朝在科技上的成就斐然,其中某種技術的發明,使得書本的印量能夠大幅增加,進而提升科舉的考取率,
同時更比歐洲早了好幾百年。請問:這是指什麼科學技術?
(A)造紙術 (B)印刷術
(C)火藥 (D)書法。
30.( )今日泉州郊區有座濱海碉堡崇武古城,當地人說這座城是明朝中葉戚繼光將軍屯兵之地,此碉堡是與「倭寇」
作戰的重要據點,而現今居民多是當年駐紮在此的士兵後代,請問「倭寇」是指下列何者?
(A)美國人在海上的武裝走私集團
(B)西班牙人在海上的武裝走私集團。
(C)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海上的武裝走私集團。
(D)日本人或漢人在海上的武裝走私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