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9學年度 第1學期 二 年級 第1次段考 (歷史科) 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 單選題:
16.( )一本傳記中寫道:「他曾在齊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其趨於富強,並要求各地諸侯應該共尊周天子的共主
地位,協助小國攘除夷狄等族群的威脅,終於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上述傳記應該是下列何者?
(A)《嬴政傳》 (B)《孔子傳》
(C)《商鞅傳》 (D)《管仲傳》。(習作)
17.(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原意是要他聯絡盟國夾擊匈奴,雖然沒有達成結盟的目的,但是張騫的出使卻帶來
意外的成果,這主要是指下列何者?
(A)漢朝征服西域,將新疆納入漢朝版圖
(B)漢朝與西域諸國維持兩百多年的和平
(C)增進漢朝與西域之間文化、經貿交流
(D)促使歐洲的羅馬帝國派遣使節來中國(習作)
18.( )唐太宗曾說:「自古以來君主都重視漢人,歧視外來胡族,可是我能夠不分胡漢,一視同仁。」請問:唐太
宗這句話所反映的史實與意義為何?
(A)唐朝不論前期或後期,皆能以包容態度對待外族
(B)此為唐太宗自誇,實際上胡人很少擔任唐朝官員
(C)這是唐朝皇室具胡人血統且胡漢長期交流的成果
(D)其實魏晉南北朝的胡族君主對胡漢都能一視同仁。(習作)
19.( )唐朝外族傳來的食物、文化很多東西都會加上「胡」字,例如:胡瓜、胡椒、胡蘿蔔、胡琴等。唐朝人愛喝
葡萄酒,穿「胡服」,休閒時以胡旋舞為娛樂,「胡風」成為當時的流行時尚。請問:下列事件何者和唐朝
當時外族傳入的文化和交流較無關聯?
(A)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
(B)唐朝前期政府對外族採取平等開放的態度
(C)新羅、日本與安南紛紛派遣使節與學生到長安學習
(D)唐太宗滅東突厥,為西北部族君主尊為「天可汗」。
20.( )阿中勤奮好學,飽讀詩書,欲入朝為官,施展抱負,為民謀福。請設想阿中若是身處不同時代,下列何項敘
述可能為阿中受選拔任官的情形?
(A)若阿中是戰國時代的平民,可以出色的才幹與謀略受到國君重用
(B)若阿中為漢朝經學世家的成員,可透由考取科舉出任官員
(C)若阿中為曹魏時期的儒學孝子,可受地方長官訓練協助政務
(D)若阿中是唐朝的世族子弟,有可能依據九品官人之法受選出任上品官員。
21.( )以下歷史圖一是一則關於政府選才制度的資料,請問何者敘述正確?
(A)在資料一之前的時代,只有貴族能任官
(B)推舉孝子廉吏早在秦朝時已經實施
(C)九品官人之法造成世族勢力龐大
(D)九品官人之法直到明朝才進行改革。
資料一:漢末因天下大亂
以致人口流散,使得察
舉、孝廉難以實施。曹魏
文帝有鑑於此,採納陳群
的建議,改行九品官人之
法。
(歷史圖一)
22.( )西元 750 年,先知穆罕默德叔父的後裔阿拔斯在阿拉伯一帶建立阿拔斯王朝。這位新任領袖眼看歐洲各國強
大無法征服,因此派遣部下從現今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城,率領阿拉伯遠征軍出發,前往東方中國人占領的
土地。傳聞這支遠征軍擊潰了駐紮該地的中國軍隊,此戰役稱為「怛羅斯之役」。在中國俘虜中,有一批被
徵召入伍的造紙匠,他們將造紙術傳入阿拉伯世界。請問:在文中的中國軍隊應來自於哪一個王朝?
(A)秦朝 (B)漢朝
(C)晉朝 (D)唐朝。
23.( )有位學者在演講稿中寫到:「在此以前的中國,只是一種封建的統一。直到此時,中央方面才有一個更正式
的統一政府,其所轄各地方,不再是封建性的諸侯列國並存,而是緊密隸屬於中央的郡縣制行政區分了。他
所說的「此時」最可能是指下列何時? (A)商周 (B)秦朝 (C)隋唐 (D)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