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2 學年度 第1學期 1 年級 第2次段考歷史科-試題卷
範圍: L 3〜L4 班級: 姓名: 座號:
本試卷共( 2 )頁 (全部採選擇題--答案請用 2B 鉛筆畫在電腦卡上)
21. ( ) 小立同學在瀏覽網頁時,看到了一篇報導:
1871
年,琉球王國宮古島民的進貢船,因颱風漂流到臺灣東南海岸八瑤灣,54
人被牡丹社和高士佛社的排灣族
人殺害,12
人逃出。3
年後,日本因此出兵臺灣,排灣族人憑藉石門隘口天險奮勇抵抗……。
……將殺害琉球人的排灣族人塑造成野蠻民族,讓當地排灣族人多年來承受歷史上的汙名。
從文中內容判斷,此一事件應是下列何者? (A)英法聯軍 (B)清法戰爭 (C)林爽文事件 (D)牡丹社事件。(習
作P29-1)
22.( ) 以下歷史圖一是一段
17
世紀的文獻記載:「西班牙人每年向該地的已婚原住民課徵二隻雞和三甘當米的稅,原住民
感到無法忍受,所以襲擊該地的西班牙城堡,殺了
30
個西班牙人。」請問:〔104.會考改寫〕甘當:一種米的容器。
此段記載最可能是描繪歷史圖一中何處的情況? (A)甲 (B)乙 (C)丙 (D)丁。(習作 P26-4-1)
23.( ) 承上文當時居住在城堡內的西班牙人,可能就近與下列哪一族人進行商業活動? (A)西拉雅人 (B)凱達格蘭人
(C)噶瑪蘭人 (D)賽夏族人。(習作 P26-4-2)
24.( ) 17
世紀,鄭成功領兵渡海擊退外人,取得臺灣統治權。但位於歷史圖二領域範圍的部落聯盟頑強抵抗鄭軍,導致鄭
成功等人認為他們受到外人的煽動。由於鄭軍當時尚未攻下安帄就已缺糧,故而下令往北屯墾,就地取糧或種植,
因此與該部落聯盟發生激烈衝突,使得鄭軍將領陣亡,一鎮之兵(約五百人)「無一生還者」,後來鄭軍又再度派人
以埋伏之計襲殺頭目,使得該部落聯盟在鎮壓下勢力衰微。請問:上文中提到的部落聯盟,其共主應該是指何者?
(A)大肚王 (B)大甲王 (C)大里王 (D)大溪王。
25.( )上文中提到的外人是原先管轄該區的西方勢力,最有可能是哪個國家?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日本 (D)
荷蘭。
26.( ) 婷婷在書上看到一則與臺灣歷史有關的插畫,如歷史圖三,插畫中是描述當時清廷頒布下列哪一政策?(A)開山撫番
(B)海禁政策 (C)軍屯政策 (D)渡臺禁令。〔93.第一次基測修訂〕
27.( ) 歷史圖四是小莞在書上看到的一幅圖。這幅圖最可能是說明下列何人的政績?〔94.第二次基測〕 (A)鄭經 (B)
施琅 (C)沈葆楨 (D)劉銘傳。
28.( ) 下列哪一個旅遊景點在清帝國早期為鳳山縣管轄的範圍? (A)南投九族文化村 (B)臺南曾文水庫 (C)高雄西
子灣風景區 (D)嘉義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29.( )19 世紀後期,一位美國學者到台南考察,當地西拉雅族頭目帶著二十餘份文件讓他瀏覽,這些文件以羅馬字母、漢字
拼寫,標註清朝雍正、乾隆及嘉慶的年號和日期,又蓋有印章。他認為這是極有價值的史料,因此便以槍枝換取了
這些文件。這些文件的內容最可能包含下列何者?〔108 年會考〕(A)噍吧哖事件 (B)安帄洋行貿易紀錄 (C)
台灣總督府調查紀錄 (D)原住民與漢人土地交換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