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2 學年度 第2學期 1 年級 第1次段考歷史科-試題卷
範圍:歷史 L1~L2 班級: 姓名: 座號:
本試卷共( 2 )頁 (全部採選擇題--答案請用 2B 鉛筆畫在電腦卡上)
21.( )「臺灣總督得於其轄區內,頒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這是 1896 年日本發布的「六三法」第一條條文,由此條文內
容來看,「六三法」對於當時臺灣代表的意義是什麼?【習作 p.20-6】
(A)從此臺灣人可以自主管理 (B)形成總督專制的統治體制
(C)臺灣總督須具備司法背景 (D)視臺灣為日本內地的延長
22.( ) 日本治臺時期,總督府得以瓦解可能存在的反抗勢力,而且能確實掌握臺灣的戶口,奠定堅實的統治基礎,與下列何
者「最」有關係?【習作 p.19-4】
(A)六三法 (B)日本軍隊 (C)皇民化運動 (D)警察與保甲制度
23.( ) 1930 年代以後,臺灣總督府在臺灣積極推動工業化,下列何者是其主要目的?【習作 p.22-3】
(A)使臺灣成為南進的補給基地 (B)改善臺灣的經濟,提升人民的生活水準
(C)使臺灣成為日本國內工業零組件的供應地 (D)有效利用臺灣的資源,促進臺灣工業的發展
24.( ) 日本統治臺灣長達半世紀之久,請問:日治時期的開始與結束,分別與下列哪兩個事件有關?
(A)清法戰爭爆發、中日戰爭爆發 (B)馬關條約簽訂、中日戰爭爆發
(C)英法聯軍爆發、中日戰爭結束 (D)馬關條約簽訂、中日戰爭結束
25.( ) 小穎在複習功課時寫下這三點,請問他在為哪個事件做筆記?
1.西元 1915 年
2.余清芳
3.日治時期規模最大的武裝抗日事件
(A)朱一貴事件 (B)西來庵事件 (C)霧社事件 (D)郭懷一事件
26.( ) 從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到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日治時期的台灣經歷了 19 任總督。請問:日治台灣總督的身分背景,
呈現下列何種轉變?
(A)武官→文官→武官 (B)武官→文官→文官
(C)文官→武官→文官 (D)文官→武官→武官
27.( ) 關於下列兩則資料的敘述,何者正確?
資料一:為因應當時世界風行的潮流,日本政府開始強調「日臺合一,一視同仁」,但臺灣人始終未獲得與日本人相
同的待遇。
資料二:總督府開始要求大家要說日語、穿和服、改日本姓氏並頒發「國語家庭」門牌與認定證書。
(A)資料一所說世界風行的潮流是民主自決思潮 (B)資料一的統治階段,臺灣武裝抗日運動頻繁
(C)資料二所述時期,日本尊重臺灣的原鄉信仰 (D)資料二的統治階段後期,開始徵召台人當兵
28.( ) 由兩則資料的內容來看,其所談論的主題應該是下列何者?
資料一:一九○○年代,歐陸各國競相充實軍備,臺灣樟腦的出口量也創新高,西元 1900~1907 年間,樟腦專賣利
益占臺灣總督府年度總歲入平均 15.5%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陸各國向日本(含臺灣)購買大
量樟腦以充實軍需,西元 1910~1916 年間,日本每年樟腦出口量均達九百萬至一千萬公斤之間,占世界總
產值的 70%,其中產自臺灣的便占了其中 80%以上。
資料二:因樟腦的鉅額利益,驅使日本殖民政府推動更積極主動的理蕃政策,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於西元
1910 年宣示推動「五年理蕃計畫」,在理蕃政策下,失去土地和工作的「蕃人」,其命運……。
資料來源:臺灣博物季刊 107 期,2010 年。
(A)漢人抗日勢力的發展 (B)總督府教育原住民族
(C)日治時期的理蕃政策 (D)皇民化政策下的原住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