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2 學年度 第2學期 1 年級 第3次段考歷史科-試題卷
範圍: 班級: 姓名: 座號:
本試卷共( )頁 (全部採選擇題--答案請用 2B 鉛筆畫在電腦卡上)
*在長時間的歷史發展下,不同族群先後在臺灣這個島嶼上落地生根,讓臺灣的文化發展更加豐富多樣,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
的價值已成為臺灣文化發展的主流。因此,教育部利用〔歷史圖一〕的數據設計了 12 年國教課綱應落實的「新課程」。
21.( )請問:A族群與 B族群各是什麼族群?【習作】
(A)原住民族、新住民 (B)新住民、原住民族
(C)新住民、閩客族群 (D)閩客族群、新住民
22.( )請判斷這項統計資訊,最有可能影響哪項課程的制定?【習作】
(A)數學科上課可運用計算機 (B)增設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C)
新住民語言列為國中選修 (D)本土語言包含原住民語
23.( ) 某篇論文提到,這項國際反共條約,「簽訂於 1954 年,主體條約共
十條。該條約將承認條約國雙方對於臺灣、澎湖島及美國管理下的
西太平洋諸島安全保障是利害一致的,以求防止侵略,維護和平。」
請問:此項條約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習作】
(A)馬關條約 (B)臺灣關係法 (C)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24.( ) 承上題,此項條約簽訂後,對臺灣造成下列哪一項影響?
(A)臺海局勢漸趨於穩定,轉危為安 (B)強調兩岸分裂分治事實,推展務實外交
(C)美國提供協助,古寧頭戰役大捷 (D)臺灣因此成功加入 APEC 與WTO 組織
25.( ) 民國 38 年國民政府遷臺,在政治經濟混亂、缺乏豐富天然資源的條件下,臺灣依然締造出備受矚目的經濟奇蹟。請
問:當時政府在臺灣最先實施哪一方面改革,奠定日後經濟發展的基礎?
(A)國防 (B)土地 (C)教育 (D)貿易
26.( ) 民國 60 年臺灣為了突破外交困境,改採取「彈性外交」政策。請問:當時所謂的「外交困境」,是因為臺灣面臨下
列哪一項外交問題?
(A)大陸淪陷,政府致力爭取友邦,以確保臺灣、光復大陸
(B)能源危機引爆,臺灣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促進產業升級
(C)因勞動力不足,臺灣推動新南向政策,投資東南亞市場
(D)退出聯合國,許多友邦紛紛改變立場,宣布與臺灣斷交
27.( ) 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正式揭開兩岸交流序幕,主要是一事件之後?
(A)宣布解除戒嚴 (B)終止動員戡亂 (C)開放小三通 (D)海基會成立
28.( ) 民國 60 年代臺灣經濟成長之下,從反共愛國電影發展到愛情、武俠、功夫、喜劇等電影類型,進一步走入民眾的休
閒娛樂之中。請問:60 年代以前,臺灣電影最不可能播映下列何種劇情的電影?
(A)中國明朝年間,來自各路的武功高手在龍門客棧展開激烈戰鬥
(B)國軍將領對抗日軍時陣亡,蔣中正題字「英烈千秋」表示悼念
(C)男主角與豪門望族的女兒產生戀情,並捲入家族間的恩怨情仇
(D)主角因二二八事件遭到軍警處決,留下妻小長期受到政府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