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9學年度 第2學期 一 年級 第2次段考 (歷史科) 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21.( )歷史圖一是小蓮在歷史課堂上所做的筆記,由內容推斷,老師講述的主題應是下列何者?(習作)
(A)霧社事件 (B)噍吧哖事件 (C)臺灣民主國 (D)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歷史圖一)
22. ( )小高在網路上看到一首詩歌,「從生番到山地同胞,我們的姓名,漸漸地被遺忘在臺灣史的角落……如果有一
天,我們拒絕在歷史裡流浪,請先記下我們的神話與傳統,如果有一天,我們要停止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請
先恢復我們的姓名與尊嚴」。這首詩歌創作背景,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習作)
(A)二二八事件 (B)美麗島事件 (C)自由中國事件 (D)原住民運動。
23. ( )下表是近年來臺灣社會所發生的重要記事。根據內容判斷,下列何者最可能是這些社會變革出現的背景?(習
作)(A)改良宗教與習俗 (B)爭取人權與自由 (C)推動科技與經濟 (D)提振倫理與道德。
(歷史圖二)
24. ( )老一輩的臺灣人經常稱「沒文化」的人為「不識字,又不衛生!」日本統治臺灣時在哪些事務的推動上相對
確實?(A)防疫與教育 (B)守時與守法 (C)軍事與外交 (D)文化與政治。
◎以下是「美麗島事件」時的審判長和《美麗島》雜誌總經理施明德的對話。請回答下列問題:(題25、題 26)
審判長:當初你們五人一起討論要
辦雜誌嗎?
施:辦雜誌是其中一項。
審判長:目的是什麼?
施:我們辦雜誌的目的是要求政府
改善人民生活狀況及民主政
治等問題。其中包括黨禁、報
禁、戒嚴令及「萬年國會」。
25.( )承上文當時此雜誌的創辦是為了反對哪個政黨的威權統治?
(A)臺灣民眾黨 (B)中國共產黨 (C)民主進步黨 (D)中國國民黨。
26.( ) 承上文哪位總統宣布開放黨禁、報禁並廢除戒嚴令?
(A)蔣中正 (B)李登輝 (C)蔣經國 (D)陳水扁。
27. ( )日治時期何者觀念的出現讓台灣人有了享受休閒生活的觀念?
(A)醫療衛生 (B)現代教育 (C)星期制度 (D)遵守法律。
28. ( )在一個紀念碑落成典禮上,主席致詞說:「希望臺灣四十幾年前的悲劇
永不再發生,也希望日後我們永遠沒有省籍問題……。」請問:根據主席致詞的內容,可推知此一紀念碑乃因
下列哪個事件而設置的?
(A) 悼念美麗島事件死難者 (B)悼念抗日英雄 (C)悼念二二八事件死難者 (D)慶祝總統改為民選。
【背 面 有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