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3 學年度 第1學期 1 年級 第1次段考歷史科-試題卷
範圍: 班級: 姓名: 座號:
本試卷共( )頁 (全部採選擇題--答案請用 2B 鉛筆畫在電腦卡上)
21( )《歷圖一》是目前學者依照某種標準所創造的歷史分期方式,依照內容判斷,圖中「?」應代表何者? (習作 )
(A)開始紀年 (B)學會農耕
(C)發明文字 (D)已知用火
《歷圖一》
22( )南島語族所指為語言同屬南島語系的族群,該族群分布範圍甚廣,其中包含《歷圖二》中何處?(習作 )
(A)甲 (B) 乙
(C)丙 (D) 丁
《歷圖二》
23( )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紛紛來到亞洲發展,當時臺灣成為各個勢力競逐的要地,其原因為下列何者?(習作 )
(A)當地物產豐富 (B)地方治安良好
(C)族群結構單一 (D)位於交通要道
24( )清帝國時期,清廷將原住民分為熟番與生番,請問其分類依據下列哪一標準?
(A)是否有農業 (B)是否有紋面
(C)是否有文字 (D)是否納稅、服勞役
25( )考古團隊在新北市發現史前文化遺址,並在遺址中發現了鐵渣、煤塊,此外還發現了大量的中國銅錢、玻璃瑪瑙,請
問:這應該是哪一個史前文化遺址?
(A)長濱文化 (B)十三行文化
(C)圓山文化 (D)卑南文化
26( )學者認為「用火」是人類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進步,它為人類帶來了光明、熱源和煮食的能力,同時也開啟了人類利
用能源的時代。請問:臺灣目前挖掘出土的遺址中,最早知道用火是下列何者?
(A)長濱文化 (B)卑南文化
(C)圓山文化 (D)十三行文化
27(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在臺灣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也率領大批軍民移入臺灣進行開墾。當時鄭氏之所以重視土地的
拓墾,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A)增加田賦的收入,改變財政窘困的局面
(B)解決在臺軍民糧食不足的問題
(C)應付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要求
(D)需要多餘的糧食進貢清廷
28( )以下是關於十七世紀臺灣地震的紀錄:「這年二月十五日發生強烈地震,這是我們入臺統治以來最大的地震,漢人店
鋪倒塌二十多間,還有婦人及小孩被壓死,熱蘭遮城也多處龜裂。長官立刻向總部呈報,要求儘快從暹羅(今泰國)
運木材來進行修復工作。」文中的「總部」,最可能位於《歷圖三》中甲、乙、丙、丁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歷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