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8學年度 第1學期 一 年級 第3次段考 (歷史科) 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選擇
21.( )清帝國統治時期,臺灣出現多條水利建設,有助於農地的開發與利用。其中瑠公圳的修築,對臺北盆地的開
發貢獻極大。請問:瑠公圳修建時,應隸屬於哪一個行政區?
(A)諸羅縣 (B)彰化縣
(C)淡水廳 (D)噶瑪蘭廳( 習作 )
22.( )美智為了準備歷史報告,蒐集到下列資料:「當時,一群有相同血緣關係的同姓者,為求聯誼團結,以他們
第一代來臺的祖先或其後代為祭祀對象,並由祖產中提撥部分資產作為祭祀費用。」請問:美智歷史報告的
主題應為下列何者?
(A)平埔族群的祭典儀式 (B)荷蘭統治下的基督教規範
(C)清帝國統治時期的宗族組織 (D)清帝國統治時期的郊商組織( 習作 )
23.( )清代臺灣在一場民變過後,皇帝為了紀念此事,一方面將諸羅改名為嘉義,一方面在府城外豎立了九座紀念
碑。請問︰這位皇帝所慶祝的是順利平定哪場民變?
(A)郭懷一事件 (B)朱一貴事件
(C)林爽文事件 (D)戴潮春事件( 習作 )
24. ( ) 小伶是個高二學生,她將就讀學校的歷史沿革整理成歷史圖一內容,請問︰該校的創始人可能具備哪一種身
分又是何人?
歷史圖一
(A)加拿大傳教士馬偕 (B)清帝國地方官員馬雅各 (C)英國貿易商人馬雅各 (D)日本軍政長官馬偕
25.( ) 清帝國時期,臺灣社會逐漸由祭祀「唐山祖」轉為祭祀「開臺祖」。請問:此一轉變的意義為何?
(A)祖籍意識超越地方信仰 (B)不同祖籍的移民,供奉不同的神明
(C)來臺移民日久,逐漸形成認同臺灣鄉土的意識 (D)開臺祖的重要性大於唐山祖。
26.( ) 漢人移民來臺常透過宗教活動尋求心靈的慰藉,各地信奉的神明會因移民者的祖籍產生若干差異,但以下哪
尊神明為大家所共同信奉?
(A)土地公 (B)保生大帝
(C)開漳聖王 (D)三山國王。
27.( ) 郝柏仁是清帝國時期在臺灣從事與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的商人,有關他的貿易情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透過廈郊與南洋、英國等地區貿易 (B)出口稻米、蔗糖
(C)為了保障商業利益,加入郊商 (D)進口中國大陸紡織品、中藥材
28.( ) 清廷治理臺灣時代,「郊」的組織相當盛行,下列哪些地方有這一類的組織?(甲)臺南(乙)鹿港(丙)艋舺(丁)臺
東。 (A)甲丙丁 (B)甲乙丙
(C)甲乙丁 (D)乙丙丁
29.( ) 清帝國時期,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後,實施移民的限制,請問:當時臺灣的社會出現「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的諺語,是代表什麼現象?
(A)民間偷渡人數漸少 (B)移民可以攜家帶眷
(C)清廷積極治臺 (D)男女人口比例失衡
30.( )歷史圖二是清代臺灣土地開發史上重要的墾號,請從文中判斷,這些墾號經營模式的共同特色為何?
(A)開發臺北盆地 (B)彼此合股合資經營 (C)閩客族群不合資的經營方式 (D)侵占番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