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關於讓春天從高雄出發和控訴一枝煙囪的比較,下列何者
有誤?
(A)前者滿載作者對所居城市的祝願與期許;後者用期盼的
語氣,希望空氣污染有所改善
(B)兩首詩皆運用轉化的寫作手法,可感受到作者深入了解
當地風物與民情的深情摯意
(C)皆為作者對於居住環境的描述,揭露詩人對在地的關懷
(D)前者祈願高雄文藝如春天般蓬勃發展,甚至引領風潮;
後者提出對工業汙染的控訴。
9.有關木蘭詩文句與其意旨的說明,下列何者配對正確?
(A)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寫出木蘭整裝快速與忙碌
(B)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點出徵兵頻繁急迫的情況
(C)朝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形容木蘭亟欲獨立的意志
(D)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寫出傷亡慘重的戰爭狀況
10.下列「 」中的書信稱呼,何者運用正確?
(A)歡迎有空蒞臨「貴宅」,我們必定用心款待
(B) 「令堂」一人含辛茹苦,扶養我們兄弟長大
(C) 「小犬」在校的表現十分優異,您大可放心
(D)玄彬與孫藝真「賢伉儷」鶼鰈情深,令人生羨。
11.「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陽明
傳習錄)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接近作者的看法?
(A)許光漢:有些道理很容易明白,可是做起來卻不容易
(B)林柏宏:有些事要先採取行動,才能學到其中的道理
(C)席彌姜:有些人還沒採取行動,就覺得自己能力不足
(D)朴寶劍:有些道理要能被實踐,才能算是真正被領悟。
12.「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
子。」這段話強調君子與人競爭時,應抱持何種態度?
(A)要爭一時,也爭千秋
(B)恬淡寡欲,與世無爭
(C)舉止合宜,依禮而行
(D)任何時地,退讓守愚。
13.根據上則便條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演出團體團名是北管·好難管
(B)首演的日期是在三月十四日
(C)演奏會門票的所有人是阿宏
(D)首場演奏會地點在晴雨球場。
14.「有人說話如參禪,能少說就少說,最好是不說,盡在不
言之中;有人說話如嘶蟬,並不一定要說什麼,只是無意識
的口腔運動而已。說話,有時只是掀唇搖舌,有時是為了表
情達意,有時,卻也是一種藝術。」(余光中 娓娓與喋喋)
關於這段文字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利用明確的定義說明解釋,詳細介紹各種口腔運動
(B)作者透過比較兩種說話的方式,達到欲說明的目的
(C)將說話方式喻為藝術作品,凸顯說話容易變得浮誇
(D)引用相關文獻,指出說話必須有理有據,才能服人。
15.「一個城市如果沒有記憶,那就是死了,而一個城市要有
記憶,老房子的身世就絕對不能草率被怪手剷平。應該是媽
祖保佑,臺南有一批年輕世代號召成立了老房子事務所,讓
新行業進入老房子的靈魂,因而有了重生的機會。」(米果
如果那是一種鄉愁叫臺南)關於此段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只有讓新行業進入老房子才能讓城市重生
(B)城市的老房屋應受保留並改造成新的風貌
(C)城市必須都要尊敬廟宇的神靈與傳統文化
(D)一個城市的記憶一定要由年輕世代來創造。
16.下列文句「 」中的字詞,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A)「當」窗理雲鬢╱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
(B)「乃」在運動的精神╱廷尉「乃」當之罰金
(C)「安」能辨我是雄雌╱爾「安」敢輕吾射
(D)「曾」不吝情去留╱「曾」益其所不能。
17.下列文句中「 」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最為恰當?
(A)蕭老師學識豐富又很親切,她的教導讓人「如沐春風」
(B)近年來,高樓大廈如「春色滿園」般地聳立在都市街頭
(C)這兩位網球高手「無出其右」廝殺到第五盤才分出勝負
(D)傅少爺不僅相貌「沉魚落雁」,更是允文允武的人才。
18.「和你的詩作凍結在一起或因某幾首詩而大獲激賞是痛苦
的事。真正的生命存在於寫作當中,而非經年累月一再朗讀
同樣的幾首詩。我們不斷的需要有新的洞察和觀點,我們的
生活也非一成不變。你無法在幾首詩裡便挖掘出永恆不滅的
真理。」這段文字對於創作的觀點,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嘗試不同的生活,激發創作靈感
(B)師法各家作品,塑造自我的風格
(C)持續寫作,就能成就不朽的巨作
(D)創作應力求突破窠臼,不斷創新。
19.下列皆為體育新聞的標題,何者說明錯誤?
(A)我國九局下終於逆轉,以一分氣走韓國:我國轉輸為贏
(B)我國女將輕取哥倫比亞,晉級八強:我國女將大勝晉級
(C)波多黎各選手爆冷門奪金:各界看好波多黎各選手奪金
(D)東道主法國隊屈居第二:法國為這次比賽的主辦國家。
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