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08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94.03 KB
頁數
2
作者
hu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6-30,离现在 5 11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08學年度第二學期二年級國文科第三次段考試卷 座號:____ 姓名:
一、國字、注音:10
( )1.好高ㄨˋ」遠 ( )2.言簡意ㄍㄞ
( )3.陰「ㄇㄞˊ」消散 ( )4.「ㄓˊ」伏多日
( )5.兩人對「ㄧˋ」 ( )6.「埋」
( )7.「扳」回一城 ( )8.「訕」
( )9.粗「獷」 ( )10.「稜」角分明
二、詞語改錯:10
1.力有未殆 2.面有殘色
3.爾愚我詐 4.羽扇冠
5.嘉言異行 6.皇皇不安
7.以易待勞 8.嚴刑竣法
9.摩肩繼腫 10.削足適屢
三、注釋:20
1.行屍走肉:
2.揶揄:
3.行禮如儀:
4.「偃」旗息鼓:
5.玄機:
6.城鋪:
7.笑容可「掬」:
8.前軍「哨」:
9.蜂擁:
10.蜀之「鄙」:
四、 翻譯:10分(每題5分)
1.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自立者也。
2.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
※選擇題和閱讀題組的答案欄:每題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五、選擇題:40
1.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讀音完全相同?
A)絮絮「叨」叨「叨」擾B「僧」多粥少、面
目可「憎C「醃」魚臘奄」奄一息﹙D「屏
」氣凝神屏」風
2.下列選項,何者與「顧此失彼」的「顧」字意思相
?﹙A﹚三「顧」茅廬﹙B銘謝惠「顧」C﹚自「顧
」不暇﹙D﹚不屑一「顧」
3.下列選項「 A
」住三軍;「 止」有一班文官 B﹚父親何「故」便退
;「 故」作此態﹙C自知「乃」是知識的基石;
司馬懿「乃」魏之名將﹙D「旦旦」而學之;信誓
旦旦
4.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詞性相同﹖﹙A吾欲
「之」南海西蜀「之」去南海B﹚豈有「常」哉;
學無「常」師﹙C「望」西城縣殺來;孔明登城
「望」之﹙D「妄」行出入;「妄」下斷語
5.下列詞語的運用,何者正確﹖ A﹚為了保護人質的
安全,警方「指指點點,不敢貿然攻堅﹙B﹚自古以
來,許多開國功臣都難逃「投鼠忌器」的命運﹙C﹚他
的反覆無常,我們早已「司空見慣」了﹙D﹚經過多
方面的考量,他決定「畏畏縮縮」,放棄這次的競選
6.<深藍的憂鬱>一文中,被深藍電腦打敗的世界棋王
,代表的是?﹙A﹚人工智慧﹙B﹚人類的智慧C
科技文明﹙D﹚人道主
7.下列哪一句最能表達出<來到部落的文明>一文的主旨
(A) 我們的夢想還真不「文明」B﹚大家顯然都在
歌頌文明﹙C﹚答案彷彿如疾風的訕笑D﹚有了文
並不需要忘了老泰雅啊
8.「我從多話的人身上學到了靜默,從褊狹的人身上學
到了( ,從殘忍的人身上學到了( ,但奇怪的是
我對於這些老師並不感激。」根據前後文,句中空格
處依序宜填入那些詞語最恰當?A﹚信義、勇敢
B﹚寬容、仁愛 C真誠、忠心﹙D孝順、友愛
9.下列有關三國的歇後語,何者注解錯誤?A孔明
擺空城計→化險為夷﹙B周瑜打黃蓋→不自量
C﹚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D司馬昭之心→路人
皆知
10. <空城計>一文中,下列何者為孔明退敵的主因?
A﹚知己知彼,沉著應變﹙B笑裡藏刀,以退為
C﹚危機當前,行險僥倖D﹚金蟬脫殼,走為上
11.有關三國演義一書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內容
多取材自三國志,可算是一部正史﹙B﹚記三國的興亡
史,以曹魏為正統﹙C歷史章回小說﹙D曹操
周瑜等人有較多正面的描寫。
12.下列文句未使用「倒裝句式」的選項是:A﹚好鳥枝
頭亦朋友B﹚子何恃而往C﹚不患人之不己知,患
不知人也D﹚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3.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才之庸,不逮人也。旦旦
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
。」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 A )駑馬
十駕,功在不舍 ( B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 C )生也有涯,而知也無 ( D )謂學不暇給者,
雖暇亦不能
14.不可思議」之於「匪夷所思」,猶如下列何者?
A「日薄西山」之於「風中殘燭」B鋒芒外露
」之於「韜光養晦」C拾人牙慧」之於「匠心獨
運」D「無與倫比」之於「伯仲之間」
15.「有心打石,石呈光;沒心打石,石加稜。」此段
字的意義,與下列何者最不相似? ( A ) 功夫下得深
,鐵杵磨成繡花針 ( B )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C )
心為一身之主,如樹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壞了
( D ) 皇天不負苦心人。
16.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由本
文可知孔子﹙A﹚愛有等差,人命關天﹙B﹚關愛
命,人畜並重﹙C﹚貴人賤畜,畜命不值﹙D知道
馬沒事,故未問。
17.下列通同字的替換,何者意思改變?﹙A﹚夙夜「匪
」懈 : 非﹙B﹚無動於「中」 : 忠﹙C「凭」欄而
: 憑﹙D﹚鍥而不「舍」 :
18.怎麼會有一棵樹同時包括死之深沉和生之愉悅!」
作者以映襯手法寫出神木神態,下列何者不屬此手法
A﹚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
矣﹙B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C﹚僧之富者不
能至,而貧者至焉﹙D﹚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9.智者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愚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受
苦。」下列何者的涵意與這句話最接近?﹙A﹚智者
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B前車之
鑑,後事之師﹙C﹚過則勿憚改﹙D﹚知過能改,善
莫大焉。
20.斷句子的種類,下列何者與「春在枝頭已十分」的
句型相同?﹙A﹚古蹟是一本無字的書﹙B﹚天下
有難易乎﹙C﹚她心地純潔善良﹙D﹚燦爛笑容
六、閱讀題組:10
凡花色之嬌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層者,多不結
實。甚矣,全才之難也。兼之者,其惟蓮乎
21.「凡花色之嬌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層者,多不結
實。」這段話所說明的道理與下列何者相同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長﹙B包子有肉,不在褶
C﹚山不厭高,海不厭深D﹚黃金易得,知心難
22. 「兼之者,其惟蓮乎」句中「兼之者」是指具備甚
麼條件? A具有花香,且能結實B﹚花色嬌媚
,且能結實C﹚花色嬌媚,與花瓣千層﹙D﹚花嬌
且香,多瓣而能結實。
23. 判斷下列文句的說話語氣,何者異於其他三者?
A﹚兼之者,其惟蓮乎!﹙B﹚莫非諸葛亮無軍,故
作此態﹙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D﹚吾
軍若進,中其計也。
24.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和意思與其他三不同
A﹚孰先褫其衣者「勝」B﹚已莫「勝」熱
C﹚故以壓力「勝」人者﹙D﹚恆不「勝」
25.故以壓力勝人者,恆不勝;不若令人自解之速也
由以上這段話可知,太陽運用何種技巧贏了北風
A﹚以退為進﹙B﹚聲東擊西C以柔克剛D
欲擒故縱
1※選※1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