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關於一棵開花的樹裡詩句的解讀,下列何者正確?
(A)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期望在最
美麗的時刻遇見心儀的對象 (B)我已在佛前 求了
五百年→表現出對佛祖的虔誠及堅定的宗教亯仰
(C)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佛
祖希望我成為庇蔭他人的大樹 (D)陽光下慎重地開
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表現出女子對美景
的嚮往。
( )18.「古代文人一旦□□宦海波濤,不但在現實面上要
飽受權力紛爭所帶來的煎熬,在□□層面上,也需在
仕隱哲學體系中忍受種種考驗與掙扎。」根據文意脈
絡,缺空處依序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沉淪/抽
象 (B)漂泊/知覺 (C)浸淫/生活 (D)浮沉/精神。
( )19.下列各「」中的顏色字,哪一項實指顏色? (A)固
若「金」湯 (B)「赤」手空拳 (C)「黑」槍氾濫 (D)
面「紅」耳赤。
( )20.下列各項所使用的修辭,何者與「有村舍處有佳蔭
,有佳蔭處有村舍」所使用的「回文」修辭不同?
(A)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B)多喝水沒事,沒事
多喝水 (C)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D)你
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 )21.「靜極了,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只遠處牛奶車的
鈴聲,點綴這周遭的沉默。」上句是用「遠處牛奶車
的鈴聲」來反襯寂靜。下列何者沒有用聲音來反襯寂
靜? (A)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B)姑蘇城外寒山
室,夜半鐘聲到客船 (C)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 )22.「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句中「凋零
的心」所使用到的修辭技巧,與下列何者相同? (A)
只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綴這周遭的沉默 (B)我已在
佛前求了五百年 (C)那就折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
月光回去 (D)敗草裡的鮮花。
( )23.(甲)「即使最冷的朝代/你仍然筆直堅持/站在雨
裡/父母兄弟都是/這樣的個性/永遠硬著頭顱而不
肯破裂」、(乙)「只要我們有根,/縱然沒有一片葉
子遮身,/仍舊是一株頂天立地的樹」。下列何者最
可能是這兩段詩句共同呈現的態度? (A)身可危也,
而志不可奪也 (B)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C)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D)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24.「陽光從褐色雲裡斜著過來,幻成一種異樣的紫色
,透明似的,不可逼視,剎那間在我迷眩了的視覺中
,這草田變成了……,不說也罷,說來你們也是不亯
的!」這段話使用了何種寫作技巧? (A)辭溢乎情
(B)情溢乎辭 (C)情辭相符 (D)寡情無辭。
( )25.下列選項「」中所使用的稱謂,何者正確? (A)恭
喜「愚夫婦」喜獲麟兒 (B)郭家兄弟能互相扶持,真
是令人欽佩的「賢喬梓」 (C)明日宴會,歡迎「賢伉
儷」連袂出席 (D)「貴宅」新居落成,歡迎闔家蒞臨
( )26.關於書亯提稱語的用法,下列何者有誤? (A)「膝
下」用於祖父母及父母 (B)「道鑒」用於師長 (C)
「足下」用於祖父母 (D)「鈞鑒」用於其他長輩。
( )27.「生命如手搖紡紗車的輪子/不停地旋轉於日子底
輪軸。有朝這輪子不再旋轉/人們將丈量你織就的布
幅。」有關這首詩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這
是一首近體詩 (B)有固定的句法 (C)詩中「輪子不
再旋轉」意指生命的結束 (D)「人們將丈量你織就
的布幅」意指人們將檢視你留下的財產。
( )28.論語:「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下列何
者屬於「友直」? (A)淵博友 (B)風雅友 (C)謹飭友
(D)滑稽友。
五、 閱讀題組:(每題 2分,共 10 分)
( )1.根據本文,作者認為哪種人最適合當我們學習的對
象? (A)聰明才智高人一等者 (B)具有專業知識
技能者 (C)年高德劭且有聲望者 (D)凡有值得學
習之處者。
( )2.承上題,我們應秉持何種學習態度? (A)孜孜矻矻
,手不釋卷 (B)不恥下問,見賢思齊 (C)用志不
紛,專心一致 (D)先入為主,師心自用。
( )3.(甲)遊人「少」;(乙)「少」倦;(丙)「少」者歌。
以上三個「少」字,何者字義相同? (A)甲乙同
(B)甲丙同 (C)乙丙同 (D)三者皆不同。
( )4.下列關於本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A)出遊季節是
春天 (B)當日的天氣變化是先晴後雨 (C)作者等人
在花樹下飲酒划拳,輸的人被罰用臉接落花 (D)作
者一行人騎馬至六橋賞花。
( )5.作者與友人到六橋賞花時,所見的情景不包括下列
何者? (A)橋上擠滿了人山人海的賞花遊客 (B)大
雨過後的地面鋪滿了落花 (C)和友人仰臉接落花當
遊戲 (D)白衣人騎馬奔馳而過。
古代先賢求學,一定會尋求老師指導。老師,就是傳
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困惑的人。人並不是生下來就明
瞭一切道理,有誰能沒有困惑呢?有困惑卻不去請教老師
,那麼他困惑,就永遠不能解決了。
比我早出生,年紀比我長的人,本來就比我早領會道
理,我當然要向他學習;比我晚出生,年紀比我小,如果
他比我早領會道理,我也應當向他學習。我所要學習的是
「道理」,哪需要知道對方是比我年長或比我年幼呢?所
以,不管對方地位比我顯貴還是低下,無論對方比我年長
或是年少,只要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
地方。 (改寫自唐 韓愈 師說)
寒食後雨。余曰:「此雨為西湖洗紅○1,當急與桃花
作別,勿滯也。」午霽,偕諸友至第三橋。落花積地寸餘
,遊人少,翻○2以為快。忽騎者白紈而過,光晃衣,鮮麗
倍常,諸友白其內者皆去表○3。少倦,臥地上飲,以面受
花,多者浮○4,少者歌,以為樂。偶艇子出花間,呼之,
乃寺僧載茶來者,各啜一杯,蕩舟浩歌○5而返。
(明 袁宏道 雨後遊六橋記)
注釋:
○1為西湖洗紅:雨將桃花打落,如同將西湖洗去紅妝。
○2翻:反而。○3表:外衣。○4浮:罰酒。○5浩歌:大聲唱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