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8.峻英參加問答節目,被問到關於古詩選的題目,趕緊向四位朋友求救,下列關於詩句的說明,誰的回答正確?
(A)英瑀:「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藉織女勤勞織布的情景,刻畫出古代女子善於女紅的形象
(B)華信:「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未盡扶養兒女的心意。
(C)娜麗:「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表現慈烏對母親深切的舐犢之情
(D)靜恩:「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以反詰句作結,暗示牛郎與織女兩人距離並不遙遠。
9.「雨下得越來越大。母親一起床,我也跟著起來,顧不得吃早飯,就套上叔叔的舊皮靴,頂著雨在院子裡玩。」這
段話中,哪一句最能看出小孩子急切遊玩的心理?
(A)我也跟著起來 (B)顧不得吃早飯 (C)套上叔叔的舊皮靴 (D)頂著雨在院子裡玩。
10.「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婦,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根據本文所述,
下列選項中何者不屬於古詩十九首?
(A)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B)洛中何鬱鬱,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C)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D)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11.下列選項「 」中用字的詞性,何者前後相同?(A)霹靂壓「頂」/「頂」天立地
(B)肆虐不「已」/「已」成往事 (C)雨過天「晴」/「晴」天雨天 (D)無以「名」狀/莫「名」其妙。
12.上國文課時,四位同學上臺報告田園之秋選一文中的句意,誰的解釋正確?
(A)馬芳齡:「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誰也不能逞英雄」說明西北雨雨量驚人,藉此烘托大自然的偉大
(B)路小佳:「你說這是戲劇不是戲劇?」以諷刺語氣作結,隱約透露出作者認為西北雨如同一場脫軌演出的鬧劇
(C)傅紅雪:「只覺滿天無數黑怪,張牙舞爪,盡向地面攫來。」此句極力描摹天空烏雲湧起,震懾人心的景象
(D)葉開:「無論多大多長久的雨……,雨一停,便全部滲入地下。」說明西北雨為臺灣地下水主要來源之一。
13.教完迢迢牽牛星一詩後,老師要求學生以「愛情」為題進行成語造句,請問哪一位同學的答案最令人啼笑皆非?
(A)崇明:家父與家母結褵二十年,兩人至今仍相敬如賓、孺慕情深
(B)彩英:一見鍾情、閃電結婚的婚姻,有時會因缺乏深入的了解,而導致勞燕分飛的結局
(C)凱筑:女生很容易因花前月下加上甜言蜜語,就墜入愛情牢籠裡
(D)楠笙:多數的男生應該希望將來的太座能對他百依百順,不會河東獅吼。
14.下雨天,真好一文中,關於琦君母親的形象描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下雨天長工不下田,母親不用老早起來做飯可知母親平日的辛勞
(B)母親閉著眼睛,給我講雨天的故事顯現出母親對於講故事感到不耐煩
(C)母親和五叔婆聽了眼圈兒都哭得紅紅的母親是個感性的人
(D)又連忙盛一大碗滿滿的白米飯,請瞎子先生吃,再給他一大包的米母親具有慈悲心腸。
15.下列描寫鳥的詩句,何者與慈烏夜啼一詩中慈烏的孝思行為形成對比? (A)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B)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C)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D)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16.「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誰也不能逞英雄,因為此時在天地間除了它是英雄外,不准有第二個人是英
雄。」這段話的含義和下列何者最接近? (A) 氣勢萬鈞的西北雨是當下唯一主宰
(B)烏雲湧動,襲捲而來,令人驚駭(C) 大自然的威力巨大,人是如此渺小 (D)西北雨來勢洶洶,令人措手不及。
17.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
層薄煙。樹葉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
(朱自清)下列何者不是本段文字中提到的春雨特點? (A)細 (B) 密 (C)斜 (D)少。
18. 織女札札弄機杼,卻「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原因何在?
(A) 機杼老舊常故障 (B) 心事重重難專心 (C) 須同時兼做他事 (D) 不熟練織布技巧
19. 「有一次,在雨中徘徊西子湖畔。我駐足凝望著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的梅花,卻聽得放鶴亭中響起了悠揚的笛聲。」
關於這段話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笛聲」隱含了作者的思鄉情緒 (B)「放鶴亭」是後人為紀念「梅妻鶴子」的林和靖所蓋的亭子
(C)「西子湖」的「西子」指的是古代美女西施 (D)由「梅花」可知當時的季節為夏季。
20. 下列有關虛詞和實詞的敘述,何者有誤? (A)形容詞可用來修飾名詞 (B)虛詞只在句中表示某種語法功能
(C)副詞也可修飾形容詞和名詞 (D)虛詞可分為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四類。
21.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關於這段詩句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夜夜夜半啼」的讀法應是「夜夜夜/半啼」 (B)「為沾襟」的「為」字,讀音「位」
(C)「為沾襟」的「為」字底下可加「之」字 (D)「聞者」的「者」可當「的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