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共 6頁【第 6頁為非選答案卷】
【 】21、「我們的日子有多難,我自己明白。最可悲的是:我們似乎又沒有改善的機會。」
「柴米油鹽醬醋茶,對於他人是一種享受,但對於我們,每一件就是一種負擔,常人不會明白一個窮人之
家對這些事有著怎樣的想法……有許多在平常人看來極不相干的事,窮人便必須用全副精神去想,去對
付。」上述文字為鍾理和描述與妻子的生活處境,與下列哪一成語最為接近?
(A)齊大非偶 (B)牛衣對泣 (C)坦腹東床 (D)秦晉之好。
【 】22、「最早的風箏相傳出現在春秋戰國時代,魯班用竹木做了一隻『竹鵲』,能夠在天空飛行三天。而後,墨子
研究三年,用木材製作了『木鳶』,則可以在空中短暫飛行一天。到了東漢時期,隨著紙張的發明改變了
風箏的材質,人們用紙剪出鳶鳥的形狀,糊上能拉引的線,順風放飛當作遊戲,因此風箏又名『紙鳶』。
直至五代時,有人把竹笛綁在鳶首,風吹會發出像古箏的聲響,這就是『風箏』、『鷂琴』的名稱由來。」
上述文中並未提及風箏的何種資訊?
(A)出現朝代 (B)使用材質 (C)飛行高度 (D)命名由來。
【 】23、「小樹身世成謎之前,纍纍青果累得她彎腰低頭,真相大白後,被人識得用處,果兒給摘得精光,她於是
能抬頭挺胸,在同排果樹中,活出樹的尊嚴,但同時又要承載人的期望,不停的產出青果。」
「無用時,馱背自身生命的重擔;有用時,受他人的期望剝削。」
此為越南橄欖樹被人類認定從「無用」到「有用」的價值轉變過程,下列各選項的描述,何者正確?
(A)「纍纍青果累得她彎腰低頭」說明橄欖樹被其他大樹阻礙生長
(B)「被人識得用處,果兒給摘得精光」襯托出橄欖樹晚景的淒涼
(C)「在同排果樹中,活出樹的尊嚴」藉此呈現橄欖樹豐收的盛況
(D)「有用時,受他人的期望剝削」說明因他人期望而產生的壓力。
【 】24、「一個人要言而有信,必須用過程去檢驗。言而有信這美譽是實實在在的,是扎實累積的,靠的是過程一
點一滴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紀律與自我要求與嚴格訓練。那不是一個一時開花的燦爛,那是一個時時刻
刻分分秒秒的自我訓練。」有關本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言而有信的人,是靠分分秒秒的驗證累積而成
(B)只要透過嚴格的訓練,就可成為言而有信之人
(C)要成為言而有信的人需要靠外在的紀律來維持
(D)想成為言而有信之人,必須通過層層的檢驗。
【 】25、「其實學生時代練過字的,臨過宋徽宗的瘦金體○
1、趙孟頫的行楷。瘦金體的書法甚至影響了我的硬筆字,
懂字的人一眼就看出來。曾有朋友批評我不應該練瘦金體,他說我人太瘦,該練顏體,讓自己厚實些。
當時我聽得一愣一愣的,後來想起真是胡說八道,那麼難道胖的人練了瘦金體就能減肥嗎?」根據這段
文字的敘述,判斷下列書法作品何者為瘦金體?
注①:特色為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
(A) (B) (C) (D) 。
二、題組
(一)節錄 2014/09/26《聯合報──唐詩解構˙激活古典》 洛夫
近年來我寫了一系列的「古詩新鑄」的創新作品,冠以總題──《唐詩解構》,乃我個人從事詩歌創作以來另一
項突破性的實驗工程,一種謀求對古典詩中神韻之釋放的企圖。我不是戀舊,更無意復古,而是希望從舊的東西裡找
到新的美,發掘所謂「意在言外」的「意」中的潛在詩質。無疑的,這是一種對舊體詩的重新詮釋和再創造,一種試
以現代語言表述方式、全新的意象與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