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1. 下列各選項中,哪一句中所使用的文字沒有包含顏色?
(A)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B)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C)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D)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12. 田園之秋選一文中描繪西北雨「狂風暴雨」的特色,與下列何者最不相似?
(A)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B)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C)雷霹老松疑虎怒,雨沖煙洞覺龍醒 (D)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3. 下列詩句的語氣說明,何者正確?
(A)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假設語氣 (B)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肯定語氣
(C)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反詰語氣 (D)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責備語氣。
14. 下列詩句,何者沒有因果關係?
(A)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B)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C)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D)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
15. 田園之秋選一文,大西北雨的過程中,由人的行動來襯托這場雨的氣勢,請問人的行動順序如何?
(A)膽破魂奪 →氣脫委頓 →匍匐不能起 →蘇醒 (B)匍匐不能起 →氣脫委頓 →膽破魂奪 →蘇醒
(C)氣脫委頓 →膽破魂奪 →蘇醒 →匍匐不能起 (D)蘇醒 →匍匐不能起 →氣脫委頓 →膽破魂奪。
16. 【甲】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白居易池上)
【乙】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故唐末之詩,近於鄙
俚。(釋惠洪) 請參考上述【甲】、【乙】兩段文字,何者最適合用來說明白居易的作品風格?
(A)洛陽紙貴 (B)陽春白雪 (C)平易近人 (D)自出機杼。
17. 山道猴子想到書局購買與「古詩」有關的書籍,他該選擇下列哪一本書?
(A)詩經 (B)昭明文選 (C)唐詩三百首 (D)全臺詩。
18. 下列關於田園之秋選的敘述,何者正確?
(A)從「牛群在原野上狂奔,羊群在哀哀慘叫,樹木在盡力縮矮」,顯示出「風聲鶴唳」的景象
(B)因為「黑怪滿天」,導致「牛群在原野上狂奔,羊群在哀哀慘叫,樹木在盡力縮矮」的現象
(C)由「彷彿聽見了貝多芬
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羊人之歌」,可見雨後田園的清新與鮮潔之景
(D)由「像今天這種大西北雨的序幕前奏,可名為惡魔與妖巫之出世」可見雷電交加之可怖場面。
19. 在文章摹寫中,運用聯想力,將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等不同印象,轉移互通,如:「一片清新的空氣,
鮮潔的色彩,彷彿聽見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羊人之歌」,即是用「彷彿聽見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
羊人之歌」的聽覺印象表達雨後天青「一片清新的空氣,鮮潔的色彩」的視覺印象(以聽覺印象表現視覺印象)。
請問下列例句,何者也是「以聽覺印象表現視覺印象」?
(A)馬蹄聲,孤獨又憂鬱的自遠至近,灑落在沉默的街上成白色的小花朵
(B)他把今年在對面山上/裝進錄音機的蟬聲/拿出來/讓孩子們/烤火
(C)三粒苦松子/沿著路標一直滾到我的腳前/伸手抓起/竟是一把鳥聲
(D)走在春日喧囂的山林小徑上,耳畔清靜,蹲下來,卻能看見熱鬧鼎沸的聲音。
20. 關於下雨天,真好一文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以「雨天」為主線,「真好」為寫作背景,勾勒雨天的回憶
(B)以童年的歡樂與離鄉後的思念形成對比,表達對往昔的依戀
(C)琦君從「那些有趣的好時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鍊子把它串起來,繞在手腕上」表現出童心童趣
(D)「下雨天,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傳達琦君離鄉背井,童年歡樂已然逝去,有滄海桑田之感。
21. 迢迢牽牛星中抒發綿長的惆悵之情,下列詩歌中何者所傳遞的情懷與此最不相近?
(A)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C)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D)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2. 琦君擅長描摹故事背景與人物,手法細膩而精巧。在下雨天,真好一文中,她鮮活生動呈現了母親的形象。依據文中描
寫,何者詮釋錯誤?
(A)「連忙盛一大碗滿滿的白米飯,請瞎子先生吃,再給他一大包的米」→ 母親具有菩薩心腸和慈悲助人的心胸
(B)「下雨天長工不下田,母親不用老早起來做飯,可以在熱被窩多躺會兒」→ 可推知母親平日需為家事辛苦操勞
(C)「母親閉著眼睛,給我講雨天的故事。在熹微的晨光中,她的額角方方正正,眉毛細細長長,眼睛瞇成一條線」
→ 母親對子女的疼愛,以及慈祥悲憫的形象
(D)「唱鼓兒詞的總在下雨天從我家後門摸索進來,坐在廚房的長凳上,唱一段『鄭元和學丐』。母親一邊做飯,一
邊聽。淚水掛滿了臉頰」→ 可見母親平日煩悶不堪,觸景生情,一時情緒潰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