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灣國中 八年級 112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17.63 KB
頁數
5
作者
may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3-25,离现在 1 2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頁,共五頁
高雄市立大灣國民中學 112 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二年級國文科試題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國字注音(每字 1分,共 10 )
1.頭皮「屑」 2.「蠕」動: 3.「轡」頭: 4.下而「飲」 5.打躬作「揖」
6.咳「ㄙㄡˋ」 7.利慾「ㄒㄩㄣ」心: 8.征「ㄕㄨˋ」: 9.「ㄎㄨㄟˊ」違: 10.陶「ㄓㄨˋ」
二、注釋(每題 2分,共 20 )
1.懨懨: 2.矇矇: 3.肆無忌憚: 4.朔氣: 5.關山度若飛:
6.戎機: 7.迷離: 8.悻悻然: 9.雍容: 10.行必「果」
三、單題測驗(每題 2分,共 50 分)
1. 下列「 」中的國字寫成注音後,何組字音相同?
A)凜冽「朔」風/「塑」造形象/「溯」溪攀岩 B「挾」帶毒品/「狹」路相逢/「俠」骨柔腸
C「靨」迎人/一場夢「魘」 得無「饜」 D分崩離「析」 「柝報更反掌「折」
2. 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相同?
A)詐騙「ㄔㄤ」獗/生意「ㄔㄤ」隆 B「ㄉㄢ」精竭慮/邯「ㄉㄢ」學步
C)通「ㄒㄧㄠ」達旦/「ㄒㄧㄠ」 小橫行 D)寶劍出「ㄑㄧㄠˋ」/懸崖「ㄑㄧㄠˋ」壁。
3. 下列「」中的字義,何組兩兩相同?
A)怨天「尤」人/群起效「尤」 B「安」能辨我是雄雌╱爾「安」敢輕吾射
C)出郭相扶「將」/欲「將」此意與君論 D)公「諸」國民之前╱舉箸提筆,「諸」多不便。
4. 下列「」內字詞的詞性轉變情形,何者與「願為市鞍馬」的「市」字不同
A)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B「鞭」數十,驅之別院
C)白鷺「拳」著一條腿 D「涎」著臉,要求母親摺紙船。
5. 下列文句中描摹聲音的「狀聲詞」,何者使用錯誤
A)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B)聞蛩「唧唧」夜綿綿
C)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D)谷水「琅琅」,木落翩翩。
6. 下列句子都使用了與軍事相關的「俗諺」,請依據文意判斷何者使用不正確
A)在奧運金牌總教練的嚴格訓練下,這次比賽獲得的獎牌數超越歷年,可謂「勝敗乃兵家常事」
B)公司平時就需注重人才培育,因為「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一旦有緊急狀況便能派上用場
C)在這次戰役中,我軍「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痛擊敵軍,打了一次漂亮的勝仗
D)這次比賽的對手實力堅強,但只要我們準備周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有什麼好怕的。
7. 下列關於「樂府詩」的說明,何者敘述正確?
A)源自漢朝掌管音樂的官署,採集文人作品加以配樂而成
B)字數則以雜言為主,句數不拘,多長短句,亦可不押韻
C)內容多敘事寫實,自然真切,能夠反映當時人民的生活
D)詩句多對仗工整、不可雷同,故富有感染力和音韻之美。
8. 下列關於〈讓春天從高雄出發〉一詩的說明,何者正確?
A)首節以「海峽」「潮水」「堤岸」自近而遠描寫,引領讀者的眼光
B「春天回來了/從南迴歸線」運用倒裝法強調季節轉換由南向北
C)以「春天」為焦點,透過熱情的筆調,道出作者對高雄經濟蓬勃發展的祈願
D「讓木棉花的火把/用越野賽跑的速度達」說明木棉花開花落極快,像越野賽跑一般。
9. 關於〈控訴一枝煙囪〉一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用批判的口吻譴責高雄的煙囪林立,破壞了原本美麗的環境景觀
B)不斷運用「你」字,以物擬人,指責非法排放廢氣的工廠
C「一只煙灰碟」比喻高雄地形像煙灰碟,導致空汙難以散去
D)用「黑懨懨的蝴蝶」「大煙客」,勾勒出空汙「蠻不講理」的形象。
Created by trial version of DocuFreezer
頁,共五頁
10. 下列關於〈木蘭詩〉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一首歌頌人物的敘事詩,採用倒敘法,塑造木蘭巾幗英雄的形象
B)由「可汗」「北市」「明駝」「花黃」等詞可推論本詩可能為北朝民歌
C「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具有反覆吟詠的民歌情調
D「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對偶工整,似經過後人潤飾。
11. 下列有關〈木蘭詩〉的詩句與其意旨說明的配對,下列何者正確?
A)「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說明木蘭代父從軍的原因
B「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敘述木蘭整裝準備的忙碌與迅速
C「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描寫北地征戰生活的艱苦
D「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描寫木蘭奔赴沙場,行軍極為快速。
12. 〈木蘭詩〉「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由上述詩句判斷,木蘭當時的心境,與下列哪一個選項最相近?
A)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B)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C)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D)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3. 下列有關〈運動家的風度〉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言必信,行必果」貫徹到底的精神呼應「真金不怕火煉」
B「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的風度
C「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展現出「勝不驕,敗不餒」的心胸
D「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是舉止合宜,進退合禮的君子之爭。
14. 〈運動家的風度〉「寧可有光明的失敗,絕不要不榮譽的成功。」這句話的精神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勝敗乃兵家常事,毋須在意 B)榮譽的桂冠是用荊棘編織而成的
C)在誠實的失敗之中,能夠自豪而不屈 D)勝利比失敗更讓人膨脹自我。
15. 志豪寫信給母親,信上畫雙線部分,何者正確?
A)道鑒 B)足下 C)鈞安 D)叩上。
16. 下列哪一組對話的稱呼用語完全正確?
A「賢喬梓」鶼鰈情深,是否能聯袂出席晚會/「愚夫婦」定當如期而至
B「先父」囑我向「閣下」問安/「在下」一切無恙,多謝「令尊」關心
C「令堂」目前在哪裡高就?/「家慈」目前任職於台積電公司
D)請問「令郎」目前在哪所大學就讀?/「舍弟」目前就讀台灣大學。
17. 南投的高小姐要寄信給住在桃園的朋友李先生(如右圖)。其中某處格式有誤,請問應該如何
修改才是正確做法?
A)郵票應貼在信封右上角 B)左右欄書寫的地址應對調
C)中間欄位的啟封詞「大啟」應改為「敬啟」 D)左邊的緘封詞「緘」應改為「寄」
18. 關於〈柳毅傳書結奇緣〉一文中人物的形象,何者描述最貼切?
A)洞庭龍王:權衡輕重,暴躁剛烈 B)小龍女:趁人之危,不知感恩
C)錢塘君:神勇威猛,將錯就錯 D)柳毅:剛直不屈,古道熱腸。
19. 〈柳毅傳書結奇緣〉「錢塘君辰時從龍宮出發,巳時到達涇陽,午時與涇河小龍那幫人大戰,殺敵無數,並把涇陽那
薄情的小龍一口給吞了」, 請問錢塘君從龍宮出發到吞了涇河小龍,如果以現今計時方式,最多可能花費多少小時?
A)六小時 B)十小時 C)八小時 D)四小時
母親大人道鑒八月二十八日拜別足下乘高鐵抵達學校,隨即辦理入學手續,並在學校公園附近租了一間套房
一切均安,懇釋 慈念。敬祝
鈞安
志豪叩上 八月三十日
頁,共五頁
人生何嘗不像一場競賽。跑得慢的人有些會怨天尤人,一路上窩囊委屈;有的卻抱著龜兔賽跑的精神,努力不
直到終點。而那些跑得快的也不見得永遠領先,有的後繼無力被人超前,有的半路摔倒一蹶不起,選擇放棄。因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根據上文的文意,畫線處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人生的競賽往往是暗潮洶湧的 B)勝敗皆由天定,無須怨天尤人
C)臺前風光是背後汗水累積而成 D)堅持到底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目前已經歸類出一系列不同空汙來源的比例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調查發現「境外傳輸 PM2.5
年平均濃度影響比率約 34,境內汙染源比率則約 66顯示大部分空氣汙染源其實都來自境內交通工具等移動汙
染源影響最大,其中大貨車總排放量最多;工業源影響排在第二,電力業影響最劇;其他汙染源中,餐飲業排放量最
多。」
21. 依據上文,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PM2.5 是指從境外傳入的空氣汙染源 B)大貨車排放是所有境外汙染源之最
C空氣汙染的元凶是境內的餐飲業過剩 D將交通汙染降低可有效改善 PM2.5 的濃度
李智凱在二○一八年以大量高難度「湯瑪士迴旋」完成鞍馬動作,奪得臺灣在亞洲動會的首面體操金牌。近來
出現勁敵唐嘉鴻嚴重威脅他爭取全運會連霸的機會對於唐嘉鴻驚人的表現,李智凱卻聳聳肩說「他實力越好,代表
我們國家隊整體的實力越強,我反而感到開心。」
22. 依據上文,李智凱的言談最符合下列哪一種運動家精神?
A)君子之爭 (B) 服輸的精神 C)超越勝敗的心胸 D)貫徹始終的精神。
甲: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當暑理絺服,持寄與行人。
乙: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駜跋黃塵下,然後別雄雌。
丙: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
丁:自從別歡來,何日不相思。常恐秋葉零,無復蓮條時。
戊:男兒欲作健,結伴不須多,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
23. 北朝樂府民歌風格雄渾質樸,南朝樂府民歌風格婉轉含蓄,根據此原則,請判斷上列哪幾首詩為「南朝民歌」?
(A) 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丙丁戊。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新序・雜事五
24. 依據上文,葉公子高對龍痴迷,家中皆布滿龍的裝飾,為什麼真龍下凡來時,他會五色無主呢?
A)過度恐懼,害怕真龍會帶來威脅 B)假龍鄙陋,無法表現出龍的神采
C)興奮過度,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 D)龍身巨大,狹小的葉家無法容納。
25. 關於這兩首詩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恰當?
A)甲詩清楚標示下雨時間,乙詩則無法判斷 B)乙詩從山雨意境變化中,抒發內心的感觸
C)兩詩皆是作者偕友人遊山時遇雨即興之作 D)兩詩皆對雨落在山中的景致變化深入描寫。
【甲】一夜滿林星月白,亦無雲氣亦無雷。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 翁卷 山雨
【乙】霧愈聚愈濃就濃成了陣雨/人愈走愈深就走進米南宮裏/路愈轉愈暗就暗下來吧黃昏/
墨點點墨點成的墨景/更多的霧從谷底蒸起/究竟,是山在雨裡/或是雨在山裡/一座小亭子怎麼說得清?
聽!森森矗立,林蔭的深處/一聲鳥/把四壁空山囀成了一句偈 (余光中 山雨)
頁,共五頁
四、閱讀題組(每題 2分,共 20 分)
唐代人喜歡運動,屬於軍事體育的以馬球(打毬)為主,屬於軍事體育兼娛樂的以足球為主。古人將足球運動稱
為「蹴鞠」。蹴,即踢;鞠,即球。有時也稱為「打鞠」,這裡的「鞠」字,專指足球。足球源自中國,至遲春秋 戰國
就出現了。起初使用填充獸毛的皮球,彈性不足,技巧上受到限制。到了唐代,開始使用充氣的動物膀胱,再用八塊
皮縫合,這種球彈性良好,可以施展各種技巧。唐代的球門用兩根竹竿架起球網,分成兩隊比賽,已和現今的足球相
似。唐代時,清明前後人們熱衷兩種娛樂:男子踢足球,女子盪秋千。盛唐詩人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描繪寒食蹴鞠
的習俗詩中後四句「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蹴鞠屢過飛鳥上」
形容球踢得很高。「秋千競出垂楊裡」,描寫女孩子在柳蔭下盪秋千的情景。「上巳」,指上巳節,即陰曆三月初三。寒
清明上巳相距不遠民間喜歡足球軍中也喜歡唐詩人韋應物的寒食後北樓作「園林過新節花亂高閣。
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可見清明前後軍中也熱衷踢足球。
(張之傑 詩說歷史)
1. 「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這句詩的含義為何?
A)年輕男女任何日子都可遊玩,並不限於清明、上巳節 B)年輕男女在清明、上巳節規畫遊玩的日程
C年輕男女只能在白日出遊只有清明上巳節可以例外 D年輕男女玩到忘記日子,不知清明巳早已過了。
2.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蹴鞠只在民間流行,軍中對於此類休閒運動感到意興闌珊
B)開始使用充氣的動物膀胱作球,後來改為填充獸毛的皮球
C)中國古代有足球運動的雛形,春秋 戰國時期就有相關紀錄
D)唐代有清明玩盪秋千及蹴鞠的習俗,兩項活動男女比例各半。
(甲)紐西蘭是第一個擁有公民普選的國家,但直到 1893 年的全民普選才真正落實女性的投票權。至於印度,自獨
立建國那年女性就獲得投票權然而 72 年過去了2019 年的印度仍有 2000 多萬女性無法投票印度女權發展緩慢,
印度女性卻對政治參與非常熱衷女性投票率 1980 年的 51%上升到 2014 年的 67,但由於重男輕女的文化也有
些家庭因保守的文化民情,不想將女兒的照片提供給政府公開在投票名單公告中展示,而拒絕讓女兒登記投票。
(乙)美國婦女參政權的追求始於 19 世紀 40 年代,1848 年召開首次婦女權利大會,會中雖然通過婦女參政的決議,
卻直到 20 世紀才得以實踐。沙烏地阿拉伯在 2015 年宣布給予女性投票權。在沙烏地阿拉伯,女性不能開車,在公眾
場合必須穿著全身的罩袍當地也是全球最晚給女性投票權的國家直到 2017 年才宣布女性可以不用取得家中男性
監護人的同意,就能讀大學、找工作、開車。與阿富汗、阿曼以及尚吉巴島的女性一樣,沙烏地阿拉伯的女性仍受限
於男性監護人的意見,無法自由做出政治選擇。
(丙)
國別
建國年分
紐西蘭
1841
印度
1
美國
1776
沙烏地阿拉伯
1932
3. 根據甲、乙兩文的內容,丙表格中的○1、○2依序填入下列哪一年份才正確?
A1980 / 2014 B1980 / 2019 C1947 / 1947 D1947 / 2019
4. 根據丙表所列舉的年份,對照甲、乙兩文內容,下列關於各國女性投票的時間點,何者敘述最合理?
A)印度建國年份早於沙烏地阿拉伯
B)美國女性投票權從首次會議到實踐共花費了 72
C)紐西蘭公民普選於印度建國之後
D)印度女性投票率達 67%的年份晚於沙烏地阿拉伯女性獲得投票權。
5. 關於甲乙兩文的內容,下列何者說明最恰當?
A)甲文著重比較女性政治參與的熱度 B)乙文著重描述各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始末
C)兩文皆肯定女性積極爭取投票權 D)兩文皆顯示婦女投票權得之不易。
頁,共五頁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閤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佚名 上山采蘼蕪)
6. 根據這首樂府詩,下列何者不是詩中故夫用來評斷女子的條件?
A)外貌 B)家世 C)手藝 D)生產力。
7. 下列關於這首樂府詩的敘述,何者正確?
A)從兩人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前妻的心境與故夫的無情
B)以「上山採蘼蕪」作為背景,藉「蘼蕪」比喻新婦德性之美好
C「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指故夫評比兩人的標準並不相同
D「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透露出女性在婚姻中被動、 卑微的處境。
朱梁時,青州有賈客泛海遇風飄至一處遠望有山川城郭海師曰「往昔遭風未嘗至此吾聞鬼國在是,
莫非此耶?」頃之,舟至岸,因登岸,向城而去。其廬舍田畝,不殊中國。見人皆揖之,而人皆不見己。至城,
有守門者,揖之,亦不應。入城屋室人物甚殷遂至王宮正值大宴群臣侍宴者數十,其器用絲竹陳設之類
多類中國。客因升殿,俯逼王座以窺之。俄而王有疾,左右扶還,亟召巫者視之。巫至,曰:「有陽地人至此,陽
氣逼人,故王病。其人偶來爾,無心為祟,以飲食車馬謝遣之,可矣。」即具酒食,設座於別室,巫及其群臣皆
來祀祝,客據案而食。俄有僕夫馭馬而至,客亦乘馬而歸,至岸登舟,國人竟不見己,復遇便風得歸。時賀德儉
為青州節度,與魏博節度楊師厚有親,因遣此客使魏,其為師厚言之。魏人范宣古親聞其事,為余言。
――改寫自太平廣記.青州客
8. 故事中方框處所省略的主詞,何者不是青州客?
A)向城而去 B)見人皆揖之 C)亦不應 D)復遇便風得歸
9. 根據故事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青州客登岸所見的房舍田畝,皆與中國不同 B)國王生病的原因是青州客接近王座窺探
C)巫師建議大肆祝祀並齋戒沐浴以接待青州客 D)青州客遠離時,王國中的人皆避而不見
10. 文末「時賀德儉為青州節度與魏博節度楊師厚有親因遣此客使魏其為師厚言之魏人范宣古親聞其事為余言。
這段文字的作用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強調故事內容言而有據 B)表明作者的身分、來歷
C)顯示作者的交遊廣闊 D)點出故事發生的地點。
【註】
蘼蕪:香草名 姝:美好
閤:邊門縑:細絹
素:白色的生絹。
Created by trial version of DocuFreezer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