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灣國中 八年級 109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7 MB
頁數
4
作者
nyb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7-15,离现在 4 10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基本題(每題 3分,共 30 )
1. 下列選項「」中的讀音,何者正確?
() 乾「癟」:ㄅㄧㄢˇ () 味「蕾」:ㄌㄟˊ () 「蹓」躂:ㄌㄧㄡ () 「旋」即 :ㄒㄩㄢˊ
( ) 2. 下列哪一項同音字的字形相同?
() 心「ㄔˊ」神往 背道而「ㄔˊ ()「ㄗ」事體大 /「ㄗ」生蚊蟲
() 瓜「ㄉㄧㄝˊ綿綿 季節更「ㄉㄧㄝˊ () 陽光「ㄘㄢˋ」爛 璀「ㄘㄢˋ 」前程
( ) 3. 下列選項「」中的字,何者讀音前後相同?
() 羽「翮」不整 /「闔」家觀賞 ()「臃」腫不堪 相互「擁」抱
() 年高德「劭」/ 「韶」光易逝 () 摩「拳」擦掌 /「蜷」伏不動
( ) 4.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意義相同?
() 相「顧」而笑 臨風「顧」盼 () 七「旬」老翁 五月中「旬」
() 愚者愛惜「費」/「費」心安排 () 淒「絕」的哀樂 謝「絕」推銷
( ) 5. 下列選項「」中的字,何者讀音前後相同?
() 雨後春「筍」 /「荀」子 () 擲筊求「籤」/一語成「讖」
() 「枷」鎖 /「袈」裟 () 「斐」然成章 /明星「緋」聞
( ) 6. 下列各項「 」中所使用的國字,何者相同?
() 發「ㄒㄧㄝˋ情緒 一「ㄒㄧㄝˋ」千里 () 舌「ㄘㄢˋ」蓮花 博君一「ㄘㄢˋ
() 體態豐「ㄩˊ」/ 阿「ㄩˊ」奉承 () 高「ㄐㄩˋ」枝頭 前「ㄐㄩˋ」後恭
( ) 7. 下列「 」的字音寫成國字後,何者兩兩相同?
()「ㄌㄧˊ」民百姓/「ㄌㄧˊ」明時刻 () 魂牽夢「ㄧㄥˊ」/ 步步為「ㄧㄥˊ
()「ㄉㄧㄠ」謝 /「 ㄉㄧㄠ」鑽 () 甘「ㄘㄨㄟˋ /「ㄘㄨㄟˋ」綠
( ) 8. 下列各選項「 」中連詞的使用,何者不完全正確?
() 「只要」能堅持航向,「哪怕」再大的風浪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
() 「既然」你的構想不錯,「然而」決定權卻在他呀!
() 「即使」兩地相距不遠,「仍然」無法天天見面。
() 他「寧可」自己受批評「也不要」讓別人受傷害。
( ) 9. 下列「 」的字,何者音義全對?
() 「釉」綠:ㄧㄡˇ,瓷器表面上所塗的光滑質料 ()「搏」扶搖:ㄅㄛˊ,拍擊
() 長「喙」:ㄏㄨㄟˋ,尾巴 ()「穠」纖合度:ㄌㄨㄥˊ,肥胖
( ) 10. 下列「」中的「為」,何者意思與「但為後世嗤」的「為」相同?
() 捨己「為」人 ()「為」樂當及時 ()「為」奸人所害 () 年輕有「為」
二、進階題 (每題 2分,共 50 )
( ) 11. 下列關於歲月跟著的意象分析,何者正確?
()「馳過了兒童粲亮的眼睛」意指歲月帶走了孩童的期盼。
()「躡走了九月的天光雲影」乃寫年華老去時充滿了孤寂和悲傷。
()「圓柔的鐘面是生命的枷」表現歲月無情卻又無私的雙重意涵。
()「歲月跟著永恆輪迴的繞」可知面對生命的輪迴,作者是消極悲觀的態度。
( )12. 「歲月跟著馬蹄不停地跑」所表達的詩意,與下列哪一位名人對時間的感悟相同?
()空耗他人時間,恰似謀財害命(魯迅)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
()瞬刻的時間,無異於黃金(愛因斯坦) ()頭角崢嶸者,較他人擅長惜取荒廢的時間(福特)
( )13. 有關歲月跟著一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以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象徵人一生的歷程 ()用秒針、分針、時針、鐘面的順序說明鐘的構造
()用馬蹄、犁耙、貓爪、輪迴,指出時間的飛逝 ()每節都表達了對時光匆匆,挽留不住的悲哀
( )14. 歲月跟著一詩,在結構上採用層層遞進的方式,使內容步步深化,如「秒針→分針→時針→鐘面」,為「層遞」
辭。請問下列何者未使用此種方式?
() 向長輩謙恭,是本分;向平輩謙虛,是和善;向晚輩謙遜,是高貴。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 )15. 「歲月跟著犁耙沉穩地耕/雍容的分針是犁的鋒刃/翻閱著六月的綠色大地/翻閱著你我粗糙的掌紋」已達不惑之年的
五月天,對這段詩特別有感受,他們分享的人生經歷與看法,何者最接近這段詩的涵義?
() 阿信:邁入青壯年後,肩上的責任彷彿沉重的犁耙,削去我年少時的豪情壯志與熱情。
高雄市立大灣國中 109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二年級國文科題目
___________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2
() 瑪莎:漸漸覺得歲月就像犁的鋒刃,把皺紋刻入我的手掌心,使我對未來感到畏懼。
() 怪獸:青壯年後的我發現往事如煙,我的心中充滿對過往的懷念與時光無法倒退的無奈。
() 石頭:青壯年的我最適合沉穩地為人生耕耘,讓我的夢想一步一腳印的落實。
( )16. 下列詩句所描寫的季節,何者同於「翻閱著六月的綠色大地」?
()未會牽牛意如何,需邀織女弄金梭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掃墓歸來日未遲,南門門外雨如絲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 )17.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關於本詩,因為不知創作朝代,也不知作者,下列哪一個同學對本詩的判斷完全正確?
() 小夫:本詩合乎近體詩平仄規定,絕對是一首「五言律詩」
() 大雄:從句數、字數判斷,它是一首「五言絕句」
() 靜香:因為偶數句押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是「五言古詩」
() 胖虎:頷聯及頸聯均無對仗,由此判斷是一首「五言古詩」
( )18. 下列關於生年不滿百的說明,何者正確?
()利用反問語氣來凸顯主題 ()先從眼前之景引發感觸
()「生年不滿百」為主旨,故當篇名使用 ()收錄在南朝梁蕭統所著的古詩十九首
( )19. 下列四組設問句,何者與「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的設問方式相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淚
()如此佳景,為何沒有什麼遊人?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20. 下列各詩句的含義解說,何者正確?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描寫人們有感生命短暫,所以有追求長生的期望。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以仙人的傳說提醒讀者「把握當下」的重要。
()「遙知閨中人,攜兒坐中庭」:為作者回憶曾經與妻兒共同賞月的往事。
()「既聯群季歡,浩嘆皆同聲」:透過宴會的美好,表達對友人遭遇的惋惜。
( )21. 有關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一詩,作者表達的情感與下列何者相似?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22. 在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中,運用「實景」「虛景」交錯的寫作手法。下列何者為作者眼前「實景」?
()月夜不見月 ()攜兒坐中庭 ()舉頭見月輪 ()置酒張華燈
( )23. 下列對於生年不滿百及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二首詩的比較分析,何者正確?
()兩首詩都是東漢末年的作品 ()前者即景抒情,後者藉事抒情
()兩首詩都利用典故凸顯主題 ()兩者皆有轉韻的情況
( )24. 下列詞語的運用哪一個不恰當?
()住在山林裡,每天在「鏡花水月」中過著神仙般的生活。
()他不停地發表高論,旁人根本「不容置喙」
()許光漢自從演出電視劇想見你後,名氣「扶搖直上」
()自從去年大學指考意外落榜後,他原本「瞵視昂藏」的神氣,就再也找不到了。
( )25.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運用正確?
()父親得知他謊話連篇後,罕見地「動容」了。
()這項合作經雙方多次溝通,仍無法取得共識而「告吹」
()他將畢生所學「傾心」相授,希望學生們能習得這項技藝。
()今天事情較多,若有招待不周,請您多多「包庇」
( )26. 下列文句,何者運用的修辭手法和其他三者不同?
()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朱自清 背影)
()你能想像更適情、更適性的消遣嗎(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
()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胡適 差不多先生傳)。
()常年地關在柵欄裡,飲啄倒是方便,冬天還有遮風的棉罩,十分地「優待」(梁實秋 鳥)
( )27. 「我想牠的苦悶,大概是僅次於黏在膠紙上的蒼蠅;牠的快樂,大概是僅優於在標本室裡住著罷?」這段文字的含
義為何?
()指責製作動物標本的不當 ()提出弱肉強食的概念
()暗諷鳥類的愚笨,往往自投羅網 ()悲憫鳥類不自由的境況。
( )28. 在鳥一文中,作者描述鳥的動作各有不同,下列何者屬於「靜態」摹寫?
()有時候「一行白鷺上青天」,背後還襯著黛青的山色和釉綠的梯田
()抓小雞的鳶鷹,啾啾地叫著,在天空盤旋,也有令人喜悅的一種雄姿
()有時候稻田裡佇立著一隻白鷺,拳著一條腿,縮著頸子
()清早遇到煙突冒煙的時候,一群麻雀擠在簷下的煙突旁邊取暖。
3
( )29. 梁實秋喜愛鳥,但在鳥一文最後寫道:「但是我不忍看。」請問用意為何?
()會讓他想起以前養的鳥 ()感嘆能見到的鳥類已經愈來愈少了
()因為會讓他回想起的四川老家 ()因為他愛鳥,不忍心看到失去自由的籠中鳥
( )30. 下列哪一歌詞用法與「好銳利的喜悅刺上我的心頭」相同,都運用到「轉化」修辭?
()天青色的煙雨,而我在等妳;炊煙裊裊昇起,隔江千萬里(周杰倫青花瓷)
()還是原來那個我,不過流掉幾公升淚所以變瘦(田馥甄我寂寞寂寞就好)
()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記得把想念存進撲滿(林依晨孤單北半球)
()我們都在偷偷長大,把簡單變得複雜(楊丞琳慶祝)
( )31. 下列「 」中形容聲音的詞語,哪一個不合適?
()麻雀「吱喳」地爭吵 ()許多鳴蟲,「喃喃」相和著
()烏鴉「啞啞」地叫 ()林間樹梢上顫動著「蕭蕭」的風聲
( )32. 下列句子中,皆有運用關於「鳥」的成語,何者使用不正確?
()他食量很小,「雞腸鳥肚」,沒吃多少東西就飽了。
()你空有「鴻鵠之志」, 卻不肯努力求學,如何能夠實現呢?
()若成功之後便「鳥盡弓藏」,那這種人的成功也維持不了多久。
()自從他到國外工作後,便「杳如黃鶴」,連個信息都沒有,讓家人十分掛念。
( )33. 毛利小五郎在段考前召開讀書會,下列大家對於梁實秋鳥一文的寫作主旨及手法敘述,何者正確?
()柯南:採用「冒題法」來寫作,也可稱為「埋兵伏將法」
()小蘭:寫作時序的進行,為過去—現在—過去。
()灰原: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寫鳥兒生活的的苦悶。
()園子:運用視覺描寫鳥的俊俏凸顯對鳥的喜愛。
( )34. 秋之味:「吹著涼風浴暖陽,再品嚐秋天賜予的好禮,忍不住要嘆,哎!這人生」。以上文句表達什麼感受?
()肆意享受人生的美好 ()勞動帶來豐收的感動
()感傷於季節的美好只能獨享 ()對秋日美好卻短暫感到失落
( )35. 對事物的各種感受,通過作者的主觀加以形容描述,這種修辭法叫做「摹寫」。下列文句的摹寫方法與感官的配對
何者不正確?
()吹著涼風浴暖陽,再品嚐秋天賜予的好禮。——觸覺
()很難拒絕蘿蔔那辛辣中的清甜誘惑,生吃尤顯滋味,常常吃著便不由得要感恩。——味覺
()我的味蕾發現時蔬瓜果皆散發著金秋的溫潤好味道。——嗅覺
()紅豔豔的木棉花,一行行,一叢叢,像一堆堆火焰,靜靜地燃燒。——視覺
三、閱讀題組:(每題 2分,共 20 )
()
「擁有」「享有」是有很大不同的,試舉金錢為例「擁有金錢」的可能是金錢的奴隸,而「享有金錢」的才
是金錢的主人。 (節錄自黃永武 愛廬小品‧擁有與享有)
( )36. 依作者之意,下列何者才是真正「享有金錢」的主人?
()「花錢樂捐,心滿意足」的菜籃族 ()「賠點小錢,再賺大錢」的股票族
()「一夕致富,花錢無數」的樂透族 ()「沒錢花了,才知不足」的月光族
(二)
( )37. 下列詞語,何者最適合用來形容這首詩表現的情感?
()喜悅自得 ()憤怒不平 ()隨性自在 ()感傷無奈
( )38. 關於這首詩,下列敘述哪一項正確?
()詩中的「他」指黑夜 ()「黃昏」暗喻作者日漸老去的軀體
()憂愁煩惱會讓人逐漸老化 ()煩惱是藝術創作的源頭活水
煩憂是一個不可見的天才的雕刻家。
每個黃昏,他來了。
他用一柄無形的鑿子
把我的額紋鑿得更深一些;
又給添上了許多新的。
於是我日漸老去,
而他的藝術品日漸完成 ──紀弦 雕刻家
4
(三)
( )39. 本詩前二句所透露出來的心情為何?
()失望 ()無奈 ()憤恨 ()哀痛
( )40.「松柏冢纍纍」是暗指什麼?
()老兵的家已經變成墳場 ()老兵的家人以墳場為家
()老兵的家人都死光了 ()那個墳場是老兵未來的歸宿
(四)
范式字巨卿山陽人也少遊太學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范式後告歸鄉里謂元伯曰「後二年當
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
里結言,爾何相信之誠耶?」對曰:「 巨卿信士,必不乖違。」母曰:「若然,當為爾釀酒。」至其日,巨卿果
至,升堂拜飲,盡歡而別。
太學:培養人才、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還:回來。孺子:小孩子,指張劭的子女。共克期
日:一起約定時間。具以白母:全部告訴母親。設饌:準備食物。乖違:違背
( )41. 關於本文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范式與張劭兩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 ()范式對張劭約定的拜訪,只是應酬話語
()張劭母親一開始對約定抱持懷疑的態度 ()最後張劭果然依照約定到范式家中拜訪
( )42. 根據本文描述,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本文的主旨?
()藉由兩人的互動,強調同窗好友的互助精神 ()利用母親的疑問,襯托兩人信守承諾的可貴
()透過拜訪的敘述,凸顯兩人萍水相逢的交情 ()書寫范式的守信,諷刺世人不守信用的風氣
()
( )43. 關於本文的說明,下列何者選項正確?
()作者文中提及「一日不可無此君」指的是不可以一天沒有塑膠袋
()大陸每年用掉約三十億個塑膠袋,是最環保的國家
()作者有強烈的反塑情節,因此大力宣導自備袋的使用
()作者最後認為使用塑膠袋,可為臺灣的環保略盡微塵之力
( )44. 本文提及的「減法美學」,與下列何者意義最相近?
()能力越大,責任越重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欲望越少,快樂越大
( )45. 下列選項,何者最貼近作者使用塑膠袋的態度轉變?
()批評→反思→減量 ()讚美→反思→減量
()讚美→認同→增量 ()批評→認同→增量
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纍纍。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注:道逢在路上遇到 冢:墳墓 纍纍形容丘墳一個連一個的樣子 ㄉㄡˋ洞穴。
雉:音ㄓˋ,野雞。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穀:野生的穀類。 旅葵:野菜。
舂:音ㄔㄨㄥ,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皮殼或搗碎。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